教师职前教育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它是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各门课程的教师为目标的;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它与职业教育面对各个行业的具体岗位操作人员的培养不同,它是专门以教育行业的从业者——教师为培养对象的。因此,它比一般的职业教育更有典范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就业导向,也必然是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办学追求。
(一)合格从业者是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追求
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是以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服务于基础教育教学,面向基层,具有良好的发展潜能,以及一定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简言之,就是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职业的从业者为目标的。
1.学习从业知识和训练从业能力
高等师范院校对师范生从业知识的培养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专业知识,即与专业对应的系统知识。这是从业的基础和必备的知识。二是跨学科知识。由于教师还担负着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职责,因此,必须将知识进行拓展,通过对跨学科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开拓思维视野增加对问题认识的思路和视角,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奠定基础。三是学习和掌握生活知识。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伴随教育的生活化,生活知识越来越受到重视,师范生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从业者,不仅要求能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更要求在生活中学习和积累知识,丰富生活经验。训练从业能力中的“能力”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既包括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又包括运用技巧将理解和分析的结果有效传达给学生的能力;既包括教学的设计能力,又包括对教学的反思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对于合格的教师从业者而言是缺一不可的。
2.充分的德行修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师范生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从业者,最为重要的就是德行修养。如果德行修养不足,不管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有多么充分,都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德行修养属于指导教师行为规范的观念因素。因此,必须使师范生树立起“学生为本”的观念,热爱教学行业,热爱学生,形成高尚的师德情操。我们常常以为只有那些体罚学生,或通过言行对学生心理产生伤害的教师才是缺乏师德的,实际上,师德最基本的内容是职业道德,而职业道德有问题的教师大有人在,如不认真备课、衣冠不整、上课东扯西拉等,都是师德欠缺的表现。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和习惯的养成,师范生必须对从业的责任心和爱心进行强化。终生学习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而对于从事教书育人的教师职业而言尤为重要。一方面,中小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成长中需要对知识的不断积累,而且目前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只有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知,才能使学生受到最好的教育;另一方面,终身学习是对教师从业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要求,只有高等师范院校期间具备学习能力,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充分的基础。
(二)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过程对就业导向的漠视
对于就业导向,高等师范院校办学中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即负责整个培养过程的教学单位,并不关注或不十分关注学生的就业问题,而就业指导部门只关注就业,不关注或无权关注教学过程的就业导向。结果造成了教学过程对就业导向的漠视。
1.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研究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综合大学相比,其特点就是更加注重就业的导向。这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校类型与研究型人才培养学校的类型,不仅目标存在着明显区别,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方式以及评价内容等都存在着明显的反差。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高等师范院校往往以研究性高校的办学为追求目标和样板,使高等师范院校普遍存在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所对应的是研究性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保留着纯学科课程体系,使课程成为一种封闭的、严密的结构。不仅与其他课程缺乏联系,甚至与系统知识相对应的应用能力的联系严重不足,使课程——这一人才培养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手段,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脱节。另一方面,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整体课程设置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严重失衡,近年来虽然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大力倡导和推进实践教学的比例的增加,但实际操作中受办学思路、课程性质和特点的限制和主导者的观念影响,实践教学的比例始终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着相当大的缺口。这两方面共同决定了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就业导向的漠视,其必然导致就业的困难。
2.高等师范院校对专业课教师评价的误导(www.xing528.com)
任何课程的实施都是由具体教师的教学来完成的,如果在对教师评价中有一个正确的导向,即使不能完全改变现在这种局面,也会大大减轻高等师范院校教学过程中对就业导向的漠视程度。而高等师范院校对教师的评价恰恰是沿着研究型人才培养的高校的思路,在许多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对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并不看重,甚至不做评价,而集中对其科研成果进行评价,特别是看重科研成果的层次,即A类B类期刊上发表的所谓前沿性的文章,即便这种文章与学生从业没有什么关系,甚至与专业也关系不大,却受到高度评价并得到重赏,而发表能够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具体问题,具有操作性的文章,却被无视,甚至不算成果。在这种评价导向之下,教师不仅对教学得过且过,而且在研究中也往往搞那些脱离实际所谓具有导向性和前瞻性文章。这些就进一步导致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过程对就业导向的漠视。
(三)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就业导向的落实
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就业导向是明确的,而实际培养过程中对就业导向的漠视也是鲜明的。如何改变现状,落实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就业导向,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1.通过校地合作,充分掌握教师从业要求及变化,使高等师范院校专业课教师具有双师型素质
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过程对就业导向的漠视的重要原因,就是许多高等师范院校专业课教师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状况及从业要求不了解。使其在具体专业课的实施中,即使有落实就业导向的想法,也无法将其真正落到实处。因此,通过校地合作,使高等师范院校的专业课教师直接走入中小学,参与他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了解和掌握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深刻理解现代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从业的要求及其变化,并能够承担中小学具体课程的教学,使其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将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引入高校课堂。通过现身说法,让高校教师和师范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小学教师的从业实际。更重要的是,通过校地合作中的见习、实习等环节,让师范生更多地走进中小学,通过他们的观察、体验和实际操作,切实理解和把握教师的从业要求,并根据这种要求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目标进行设计,使学习和从业达到高度统一。
2.确定师范生培养规格,并根据规格设置课程
人才培养是通过课程的实施来实现的,而课程的设置则是由人才培养规格决定的。目前高等师范院校一些传统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延续着20世纪50年代的传统,虽然有一些修补式的改变,但并没有对其整个体系进行革命性的调整,使课程设置从理念到内容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脱离了当下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全新要求。其中,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规格不对应是突出问题。一方面要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然后根据满足规格的需要设置课程,如中学或小学教师需要的知识素养是什么,培养这些知识素养需要开设哪些课程;需要的能力素养是什么规格,培养这些能力素养需要开设哪些课程,等等。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取向选择课程类型。目前在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占主体地位的是学科课程体系,这是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总体上是不对应的,应逐渐由学科课程体系向任务本为课程体系转化,当然对于某些知识性课程而言,学科课程体系仍然有其价值,应对其有益因素予以保留和沿用,对其局限性因素进行调整和改造。也就是说,即使对于学科课程中有益的内容,也不能照搬原有的体系,而要加入就业导向的因素。
3.强化实践课程的地位,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理论和实践“两层皮”现象的存在具有普遍性。理论课比重过大,实践课严重不足。同时,理论课与实践课内容不对应,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缺少必要的机会。在高等师范院校目前课程设置中,理论课占总课时量的70%~80%不等,而实践课只占20%左右,理论课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仅使学生缺少与实践结合的消化时间,而且也固化了学生的理论思维模式,因此增加实践课的比重迫在眉睫。通过增加实践课的比重,使课程设置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相对应,为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就业导向的落实奠定稳固的基础。
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就业导向取决于其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取决于教师职前教育作为一种特殊职业教育的性质。而就业导向在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又是被普遍漠视的,从而导致了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在相当程度上的异化。因此,探索其原因并努力加以改变,是提高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所必须做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