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发展是一个顺序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相互关联的若干阶段,人生的质量取决于对每一个阶段发展状况的把握,而中小学阶段是奠定人生走向、积累发展基础的时期。对于整个人生的意义尤为重大。为此,中小学教师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豁达包含的爱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在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期确定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继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完成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公民奠基。
(一)学生发展的不可逆性
学生发展的不可逆性是整个人生发展不可逆性的阶段性内容,是教育原则形成的依据,是教学实施关键理念。
1.学生发展不可逆性原理
所谓的学生发展的不可逆性,是指中小学阶段作为人生必然经历的时间过程是不可重复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在知识积累和心智发展的基础上面对全新的发展内容,错过了任何一项学习和发展的内容,都将是无法进行真正意义弥补的。因此,皮亚杰在充分研究人的心理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将儿童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即感觉动作时期,前运思期,具体运思期,形式运思期,并将每个时期的具体特点及主要发展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在我国,学生发展不可逆性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伴随着对西方此类成果的引进,结合我们自己的学生培养实际,也出现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如王慧辉的《小学不同阶段心理特点》、《初中阶段心理发展特点》等,将高深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通过高度的通俗化,成为可以直接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我国新世纪开始的课程及教育教学改革也特别将中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不可逆性鲜明地体现在课程设置理念及实际操作的要求之中,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将义务教育划分为四个学段,即1—2学段,3—4学段,5—6学段,7—9学段,数学课程标准则将义务教育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3学段,4—6学段,7—9学段,每一个学段都有具体的任务和发展目标,即使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内容,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每一项任务都构成义务教育阶段不可缺少的内容。前一阶段总是后一阶段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后一阶段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总是决定于前一阶段学习和发展的程度。在具体实施中,各科的课程标准无一例外地强调学生的认知水平,它是教师备课的依据,是教学实施的出发点。这同样体现出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学习和发展不可逆性的深刻把握。学生整体发展的阶段性是具有普遍性的规律,但这种规律适应于多数学生,在阶段性发展过程中,学生发展存在不平衡性特点,由此又出现了学生发展的层次性。这是在学生发展不可逆性中非常重要又往往被忽略的,说其重要,是因为处在同一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的程度上总是存在着差别的,根据这些差别实施具有针对性教育是获得教育效率最大化的关键。
2.发展可逆性观念的危害
中小学生发展的不可逆性是客观规律,但在我们教育教学的实施中却总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点,即学生发展是可逆的。这或许是由“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古话影响有关,其实“浪子回头金不换”主要是针对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它的前提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符合规律。这种误解往往造成这样一种现象,就是认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没有打好,中学阶段可以弥补回来。初一阶段没有学好,初二阶段可以补回来。这种弥补对于促进在某一阶段有缺失学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则是无法弥补的,以学习语言为例,幼儿期是语言急速发展阶段,1岁是儿童积极理解语言的最佳时期,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时期,4~5岁是书面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错过了这个语言学习时期,是无法进行弥补的。再如,发展的定向性决定了儿童不可能先发展逻辑思维,再发展具体形象思维和直觉行动思维。由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都存在着先入为主的学生发展可逆性的假设,就造成了两种倾向,一是教师没有或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学生发展中唯一的不可重复的过程,而导致责任心的淡漠。二是漠视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使教学缺少针对性,违背因人施教的原理,而导致课堂教学内容的大量重复,教学效果不佳、效率低下。由于基础教育阶段是奠定人生发展的基础,这一阶段出现问题,会对学生整个人生的发展造成遗误。
(二)教师的教育责任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者。学生发展的不可逆性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强力挑战。
1.学生发展的不可逆性与教师育人的使命(www.xing528.com)
教师的使命是教书和育人,从学生发展不可逆性的角度而言,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每一个发展时期的特点,促进他们知识的积累和人格的形成,从教书角度而言,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实施有针对性的知识学习,每一门课程都应从学生发展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出发,将每一项知识的学习,作为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一个步骤、一项内容,步骤与步骤之间构成完整的环节,内容与内容之间构成严密的系统,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每一步都具有奠定基础和提升超越两项功能。从育人角度而言,中小学生是学生思想品质、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逐渐形成时期,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关注不同学段中学生心智发展的不同水平,认知发展的不同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实施,一方面不能以教师成人的观念去要求学生,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以浸染和熏陶的方式进行实施。当然,教书育人具有同步性,在学生发展不可逆性的大前提下,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率。
2.学生发展不可逆性与教育规律相结合对教师从业的规范
(1)学生不可逆发展的循序渐进内涵。循序渐进是学生发展不可逆性的要求,也是教育学规律的体现。在具体教育教学的操作中,循序渐进有宏观和具体两个方面的内容,宏观方面要严格遵循学生在不同学段身心发展程度和认知水平,特别关注学生的具体学段发展的特殊性,使学生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充分关注。具体方面,要关注每一个学期,甚至是每节课在学生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避免在学业和人格发展方面出现不够充分甚至环节的缺失。
(2)对因人施教进行宏观解读。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更多地把因人施教置于具体的教学行为中,所谓对因人施教进行宏观解读,就是将其置于学生发展不可逆性的大背景下,根据学生的性情和爱好,设定发展目标,在发展目标的统领下进行教育教学设计和实施,使其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沿着发展目标展开。每一个阶段在完成阶段目标的同时,也促进了整体目标的进展,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其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有与其心智发展相对应的特点。
(3)实施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要求的教育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明确了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应满足和服务于学生学习和发展需求,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方面是学生发展不可逆性所呈现的具体阶段特点和要求;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个性,即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个人特点和独立追求。教师必须严格把握这两方面特点进行实施。教师应遵循课程标准倡导的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实施原则,在宏观阶段性特点的统筹下,理解和认识处于同于阶段群体内存在的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
(三)与学生发展不可逆性相统一的教师责任的实施
学生发展具有不可逆性的特点,导致教师任何一次教育过程都是唯一的和不重复的,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担负着巨大的责任和使命。为了负担起这个责任,完成这项使命,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和责任意识。教师的人格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它会改变人的一生追求,教师的人格力量又是异常恒久的,它在学生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发挥着巨大潜移默化的引导和规范作用。而中小学时期正是学生世界观逐渐形成时期,教师的高尚人格将使学生发展不可逆性的过程充满光明和喜悦,而教师勇于负责的精神,则是避免在教育教学中出现无法补偿的遗憾的前提。高尚人格与责任意识的统一,是充分遵循学生发展不可逆性,最大限度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关键,只有教师有高尚的人格和责任意识,才能有高尚的情操浸染学生,才能有宽达的胸怀培养学生,才能使学生完成立人的过程。也只有教师有高尚的人格和责任意识,才能成为知识丰富的人,成为学识厚重的人。其次,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要有充分的把握。从教学角度讲,一方面要严格遵循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应对超出普遍规律的个案,根据教育教学原理应进行个性处理,促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能在其已有的基础上有个性地发展。从心理学方面而言,要深入认识、理解和把握学生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状况,把学生心理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进行整体设计和安排,实现培养总目标与各个阶段培养目标的紧密联系。当然,在具体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将教育学和心理学进行孤立的实施,必须将教育规律与心理原理统一起来。再次,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与教师有效引导的统一。在学生不可逆性的发展阶段中,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学生其心智水平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别有些是巨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要求要面对全体学生。这个面对全体学生应是在共同的要求下差异对待,既要照顾到大多数,也要观照个别,使他们在现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对心智发展超前的学生可适当进行超越发展阶段的设计;对心智发展显得缓慢的学生,则可适当降低发展阶段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要求为目的的,但并不是学生有什么学习和发展的要求就满足什么要求,而是要根据学生发展不同阶段及课程的具体目标进行区别处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合理性需求要予以满足,对不合理需求则应进行引导。同时,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不可逆性是由于阶段构成的线性发展的过程,不同阶段学习的重点不同,内容上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设计中应预留出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及调整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专注于学生发展不可逆性的前提下,充分实现教师的责任。
学生发展具有不可逆性的特点,因此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都是一次性的,教师所肩负的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更加重大,而不使学生发展不可逆性成为教师工作的遗憾,就必须强化自己的人格素养,加强责任意识,把每一次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当成唯一的一次教育教学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必然换来缺憾的减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