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淮水入江,中国运河三千年

淮水入江,中国运河三千年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上所述,清朝在明朝分黄导淮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又陆续花费了近200年时间的治理、开浚与经营,截至道光末年止,淮河入江水道网络已基本形成。这个淮河入江水道网络位于淮扬运河的六闸以南,由6条南北向的入江水道组成。

淮水入江,中国运河三千年

康熙元年至十五年(1662~1676年),黄河连年决口,造成淮河的出口(清口)及入海河段严重淤垫,黄、淮两河出路受阻,因而到处泛滥成灾。据刚上任的河道总督靳辅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进行实地调查后所上奏疏说:“自清江浦至海口长约三百里,向日河面在清江浦石工之下,今则石工与地平矣;向日河深二、三、四丈不等,今则深者不过八九尺,浅者仅二三尺矣。河淤运亦淤,今淮安城堞卑于河底矣。运淤清江浦与烂泥浅尽淤,今洪泽湖底渐成平陆矣”[104]。这就是当时洪泽湖及黄、淮河下游淤垫状况的真实写照。

自从明朝万历年间潘季驯在洪泽湖修建大堤后,淮河上、中游来水进入洪泽湖后,只局限于从湖的东北隅清口和湖的东南隅天然减水坝处出口。为了使洪泽湖水能够顺畅地从清口流出,以冲刷黄河泥沙,清朝自康熙起至道光朝止的近200年间,不知花费了多少人的精力和国库的帑金,但始终未能如愿,即使能取得一些成效,也是只能维持短暂几年乃至十余年。鉴于这种状况,清朝自康熙朝开始,就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除了不遗余力地经营清口外,还注意从洪泽湖东南隅营造湖水入江的出路。就是说,当洪泽湖水暴涨时,通过大堤上的减水坝或滚水坝,流入高、宝诸湖,再从高、宝诸湖通过淮扬运河流入长江。为此,对洪泽湖大堤上的闸坝建设以及淮扬运河南端入江水道的开浚,投注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陆续地完成了许多促使淮水畅流入江的工程,现择要列举如下:

康熙元年(1662年),河道总督朱之锡,在运盐河(明朝时称金家湾河)南端仙女庙(今江都县仙女镇)西北的金家湾闸旁开凿一道月河,以利泄洪。这道月河与正河构成一个人字形,故当地通称它为人字河。人字河的西支,向南经横河接芒稻河入江,用以排泄洪水;人字河的东支直接连通老通扬运河,用以运输食盐

康熙十七年(1678年),靳辅在洪泽湖大堤上修建了六座减水坝,减水坝下开引河,使湖水能够流向高、宝诸湖;又堵塞了清水潭决口,使淮扬运河贯通;并且整治了位于邵伯湖以南、与淮扬运河相通的运盐河以及通向长江的芒稻河。还在该河南端明朝所建的减水闸以南,增建了一座三合土减水坝。运盐河,明朝时称金家湾河,为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杨一魁实施分黄导淮时所开,北起淮扬运河南段的六闸(六闸不是闸名,而是地名),南至江都县治西北处接芒稻河入江,并在该河的南端建有一座减水闸。金家湾河与芒稻河径直相通,早在明朝时就是淮扬运河的主要泄洪渠道。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新任河道总督张鹏翮在大修洪泽湖堤防的同时,新建了三座滚水石坝,即仁、义、礼三坝,以取代20年前靳辅所建的六座减水坝。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皇帝南巡视察高家堰和三座滚水坝时,认为三坝“如不开放,则湖水危及堤坝;如开泄,又虑洪水下泻伤及陇亩”[105]。故指示张鹏翮在三座滚水坝下各开挑引河,通向高邮、邵伯诸湖,并在引河两岸筑堤束水,以防旁溢泛滥。

乾隆二年(1737年),江南河道总督高斌“大挑淮扬运河,自运口(位于清口)至瓜州三百余里”[106]。七年(1742年),“河湖并涨,议者又谓淮河上游诸水俱汇入洪(泽)湖,邵伯以下宜多开入江之路。(高)斌亦以为言。于是开浚石羊沟旧河,直达于江,筑滚坝四十丈,并开通芒稻河闸下之董家油房、白塔河之孔家涵三处河流,增建滚坝,使淮水畅流无阻”[107]

乾隆十四年(1749年),对位于横河以南的廖家沟进行开浚、拓宽。廖家沟在明朝时仅是一条小河,自清初开始用以泄洪后,逐渐刷宽,地位也日趋重要。因此乾隆年间曾进一步加以开浚拓宽,至道光年间河面已宽达一百二十余丈(约合400米),成为淮河水流诸多入江水道中的主要入江水道之一。

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帝谕令立石永禁开放高家堰天然坝,并采纳高斌建议,在大堤上增建智、信二坝,以资宣泄。至此,洪泽湖大堤上共有五座滚水石坝[108]。每当汛期洪泽湖暴涨时,酌情开放五坝,使湖水经高、宝诸湖和淮扬运河,或东流入海,或南流入江。

道光十年(1830年),总河张井等建言:“淮水归海之路不畅,请于扬粮厅之八塔铺、商家沟各斜挑一河,汇流入江,分减涨水。并拆除芒稻河东西闸,挑挖淤滩,可抵新辟一河之用。”从之[109]。记载中所说斜挑之二河,即为茱萸沟以东的新河,以及新河以东的凤凰河。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河决中牟,全溜下注洪泽湖,高(家)堰石工掣卸四千余丈。先后拆展束清、御黄、智、信各坝,并启放顺清、礼、义等河,金湾旧坝及东、西湾坝同时并启”[110]。当时采取这一系列措施,其目的就是为了使淮河洪水能够畅流入江(见图19-5)。

综上所述,清朝在明朝分黄导淮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又陆续花费了近200年时间的治理、开浚与经营,截至道光末年止,淮河入江水道网络已基本形成。这个淮河入江水道网络位于淮扬运河的六闸以南,由6条南北向的入江水道组成。这里引用前辈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80年前出版的《两淮水利》一书中所述及其示意图,并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后学心得,将明、清两朝开通的六条入江水道分布情况及名称(自西向东)予以概括说明如下:

图19-5 淮河改道入江示意图[111]

(1)壁虎河。古代名茱萸沟,原为淮扬运河的一段,长约六里,其南端即湾头。至道光年间,由于南泄的水量增大,河床也逐渐刷宽、刷深。明朝时在河上建有坝桥,上可行人和马车,下则可行洪和排水。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在湾头镇东北筑有壁虎坝,坝的跨度很大,长达九十丈(约合300米),为入江水道中最大的一座。在湾头镇之南另有老坝一座。(www.xing528.com)

(2)新河。开凿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北起邵伯镇以南的运河,南达弯头以东的横河,长约八里。经横河南通廖家沟。其北口筑有滚水坝,称为新河坝。

(3)凤凰河。明朝时原为小河,道光十年(1830年)在开凿新河的同时,重新进行开浚宽、深。北起运河,南达横河和廖家沟,长约九里。北口筑有三合土滚水坝一座,名凤凰坝。

(4)太平河。北端入口处有一小岛,将入口一分为二,东、西两入口处各筑有三合土滚水坝,分别称为东湾坝和西湾坝。长约十三里,南端经横河通石羊沟,与廖家沟相接,再南经夹江至三江营入江。

(5)金湾河。长十七里,北端筑有金湾坝,南端经横河通董家沟,再接芒稻河入夹江,至三江营入长江。

(6)运盐河。明朝时称为金家湾河,为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杨一魁所开凿。清朝时改称今名。南端有人字河,为康熙元年(1662年)朱之锡所开,其东、西分支上,分别建有土山坝和拦江坝。

以上六条入江水道,每条均有水坝,计有九坝,加上扬州东郊的沙河坝,合称归江十坝。由于归江十坝多为滚水坝,所以在平时可使淮扬运河保持一定的水位,而在淮河洪水大发时,则可根据实际需要开启各坝,使洪水入江。

上述叙文中提到的横河,实为老通扬运河的东段,亦为六条入江水道的归宿水域,因六条入江水道均与之垂直相交,故别称横河。在横河以南,有东、西两条直接入江的水道,东面一条为芒稻河,上承运盐河、金湾河来水,下通夹江至三江营入江。其北端有一汊道通横河,名董家沟,清康熙年间在入口处建有减水闸一座。西面一条为廖家沟,上承壁虎、新河、凤凰、太平四河之来水,南流夹江至三江营入长江。其北端也有一条汊河,名为石羊沟,开凿于清乾隆年间,初时廖家沟北端入口较小,故开石羊沟以扩大入口,便于接纳更多来水。

夹江又名沙头河,因其入口处有沙头镇而得名。环绕江中岛屿北侧而至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七十里。

清咸丰元年(1851年),淮河发生特大洪水,汹涌的水势,冲毁了洪泽湖南端的三河坝(笔者按:三河坝不是坝名,而是指仁、义、礼三座滚水坝),洪水经由三河(按:三河不是河名,而是指仁坝、义坝、礼坝三座石坝下面用以泄洪的三条引河)至高邮、邵伯诸湖,再由上述入江水道流入长江。经过这次特大洪水的冲刷,三河口和三河越冲越宽,当时三河口宽达2千米,从而形成了淮河的正式入江水道。四年后(即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兰阳县(今河南省兰考县)铜瓦厢决口北迁,夺取山东境内的大清河道入海,从而结束了700多年黄河夺淮入海的历史。当时正值太平天国定都南京、遣军北伐、战火烧中原和北方之际,清朝政府焦头烂额,根本无力顾及黄河北迁入海和淮河南省下入江之事,只能任其自流。这次特大洪灾的结果,洪泽湖东北部淤成平陆,自清口至入海口的原黄、淮下游河道,淤废成高出地面的一条长长土冈,淮河下游河道已无法恢复其原貌。这时的淮水,唯有从洪泽湖南端的三河口,经由高、邵诸湖及入江水道,流入长江的一条出路。时间一长,淮河下游的入江路线也就定型。至此,起自明朝万历年间、历经清朝一代的导淮入江工程宣告完成,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当是不言而喻的。

淮河入江六河及其十坝的分布位置如图19-6所示:

图19-6 淮河入江的六河十坝位置示意图[1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