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潭位于高邮以北的淮扬运河上。自康熙元年(1662年)决口以来,一直未能堵塞;康熙八年(1669年)、九年(1670年)、十年(1671年)、十五年(1676年),清水潭连年决口,口门越冲越宽,决口处所形成的跌塘深达七八丈。所过的漕艘商船漂溺无数,漕运严重受阻。十多年间,朝廷花费帑金五十余万,屡塞屡决,收效甚微,成为淮扬运河难以治理的一大顽症。清水潭决口为什么会那样难治呢?主要是因为多年来的治理,都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未从根本上进行治理。
康熙十六年(1677年)靳辅受命治河治运。他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后,找到了过去十余年来屡治失败的原因是:“盖高、宝诸湖,西南受泗、盱、天(长)、六(合)诸山溪涧之水,西北又值高堰大溃,黄、淮东注,南北交汇,汹涌滔天,方以下河为壑,而清水潭尤属卑洼,其势莫御,一难也。屡塞屡决,其势愈甚,(决口处)宽三百余丈,深至七八丈,旋澜飞沫,如雷如霆,一遇风飙乍起,辄怒涛山涌;漕艘商船至于此者皆徘徊而不敢进,虽有桩杙,人力无所施,二难也。卷埽筑堤,全藉真正老土,然后工程坚固永久;而决口地方前后左右数百里内,非一望汪洋即芦洲沮洳之区,无从取土,三难也。”[90]靳辅认为,清水潭决口是受高、宝诸湖洪水冲击所造成,而高、宝诸湖之水,则来自湖西的泗、盱、天、六等地之溪涧,这是正常的水源,应予疏导、调控;同时也来自洪泽湖决口东泻之水,这是多余之水、肇事之水,必须加以阻止。为此,他对症下药采取了如下的工程措施:
首先,在清口的淤地上开挑四条引河,使洪泽湖水集中从引河流出清口,用以敌黄刷沙;同时,堵塞洪泽湖大堤的三十四处决口,对明朝所建沿湖大堤,进行加固、增高和延长,以切断洪泽湖水东泻之路;并且在大堤的适当部位,分别修筑6座减水坝,以杀减汛期洪泽湖洪水东溢之势。
继而,在解决了上源的根本问题后,再千方百计堵塞清水潭决口。由于该决口已经历多年,既宽且深,水流湍急,每当在决口处下土石,立即被水冲走。靳辅吸取前人几次堵口失败的教训,采用一种新的堵口方法,终于取得成功。其方法是:在清水潭决口上下五六十丈之外的水域,经测量水深为六七尺,而且湖底平坦,易立桩埽。在这片水域中修筑呈偃月形的东、西两道平行堤防。东堤长六百零五丈(约合2千米),西堤长九百二十一丈五尺(约合3千米)。对于水下的堤基,内打排桩,外筑坦坡,十分坚固。然后在东西两堤之间的水域中,开挑月河一道,长八百四十丈(约合2.8千米),名为永安河。[91]永安河南北两端,分别与淮扬运河接通,这样,就避开了水深流急的清水潭决口,而使运河南北贯通(见图19-4)。全部工程历时185日完成,计费户部帑金九万两,比施工前预算节省四十八万余两。该工程完成后,清水潭一带的淮扬运河,保持了十余年的平安和畅通,“运艘民船,永绝漂溺之苦”[92],受到了朝廷的嘉奖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黄、淮两河同时涨水,黄水倒灌清口,洪泽湖大堤上的六坝被冲坏,大量洪水东泻,冲垮靳辅所修筑的永安省堤防,淮扬运河再次出现阻断。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春,皇帝南巡,视察高家堰(即洪泽湖大堤)时,曾谕诸臣曰:“治河上策,惟以深浚河身为要,河底浚深,则洪泽湖水直达黄河,兴化、盐城等七州县无泛滥之患,田产自然涸出。若不治源,只治其流,终无裨益。”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命张鹏翮治河治运,他遵循皇帝“不治其源,只治其流,终无裨益”的谕旨,坚持治淮扬运河必先治其上源的原则,即重点治理清口、洪泽湖大堤(详见前述),以切断湖水冲击淮扬运河的进路;在此基础上再整治高、宝诸湖以及淮扬运河的入海通道,使运河水在过盛时有畅通的出路。为此,将康熙年间靳辅在高邮至邵伯运河东堤上所建的八座减水坝,改建为四座滚水石坝和一座三合土坝,其名称自北至南依次为:南关坝、南关新坝、五里中坝、车逻坝和昭关坝。其中前面四坝在高邮镜内,后面一坝在江都境内。这五坝均属用以溢洪的侧向溢流坝,所溢洪水通过坝下引河转辗流向大海,故史称归海五坝。
乾隆元年(1736年),江南河道总督高斌为杀减高、宝诸湖冲击运河的水势,十分重视运河的闸坝建设和高、宝诸湖入江水道的疏通。他曾向皇帝上奏疏说:
(www.xing528.com)
图19-4 清·靳辅在淮扬运河上所开清水潭与永安河示意图[93]
淮扬运河自清口至瓜洲三百余里,其源为:分洪泽湖水入天妃闸,建瓴而下,经淮安、宝应、高邮、扬州以达于江,唯借东、西漕堤为障。请于天妃、正越两闸之下,相距百余丈各建草坝三,坝下建正石闸二,越河石闸二,又于所建二闸尾各建草坝三。重重关锁,层层收蓄,则水平溜缓,可御洪泽湖异涨,亦可减运河水势。[94]
高斌的建言在廷议中遭到御史夏之芳、甄之璜等人的反对,乾隆皇帝斥责夏、甄等人吹毛求疵,决定采纳高斌建言。于是自乾隆二年(1737年)起,“大挑淮扬运河,自(天妃)运口至瓜洲三百余里”[95]。翌年正月竣工,自是淮扬运河动辄受洪泽湖水冲击的状况得到改变。在此基础上,高斌又进一步对如何避免洪泽湖水侵犯淮扬运河及下河地区,提出了具体的做法:
洪泽湖水三分入运,七分会黄,山盱尾闾天然南北二坝,非洪泽湖异涨不可轻开,使清水全力御黄,而高、宝诸湖所受之水,循轨入口,不致泛滥下河,则高(邮)、宝(庆)、兴(化)、盐(城)诸县民田,可免洪(泽)湖泄水之患。[96]
总之,经过高斌的不懈努力,乾隆初期的淮扬运河,一度出现安定、畅通的局面。
乾隆二十年三月(1755年),高斌因劳累过度卒于工作岗位上。乾隆皇帝曾谕众臣曰:“高斌任河道总督时,颇着劳绩。洪泽湖盛涨时高斌坚持堵闭三滚坝,下游州县屡获丰收,功在民生,自不可没……本朝河臣中,即使不能如靳辅,较齐苏勒、嵇曾筠有过之无不及,可与靳辅、齐苏勒、嵇曾筠同祀,使后之司河务者知所激劝”[9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