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位于清河县(今淮安市淮阴区)西南、盱眙县东北地区,系淮河下游被黄河强占、淮水出路受阻而在低洼地区潴聚所成。周围约三百里,其面积大小随水位高低而有变化,深度也不一致,平均水深约一丈二尺(约合4米),属浅水型湖泊,实为半自然半人工,用以调剂淮河水量,保障下游地区安全的一个大型水库。
由于洪泽湖的出口就是清口,所以维护洪泽湖及其大堤的安全和稳定,是治理清口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人郭起元对洪泽湖与黄、淮、运之间的密切关系有十分精辟的论述:
洪泽湖,汉为富陵,隋为洪泽渠,宋为陈公塘。自元以来,淮流胥汇于是,并阜陵、泥墩、万家诸湖而为一,统名曰洪泽湖。湖当黄运之冲,而承全淮之委者也。淮合诸水,汇潴于湖,出清口以会黄,清口迤上为运口,湖又分流入运河以通漕。向东三分济运,七分御黄(注:即三分湖水出东南,经草字河入高、宝湖济运;七分湖水出东北,经多条引河入清口御黄)。而黄河挟万里奔腾之势,其力足以遏淮;淮水少弱,浊流即内灌入运。故淮必常储其有余,而后畅出清口,御黄有力,斯无倒灌之虞。故病淮并以病运者莫如黄,而御黄即以利运者莫如淮。治黄、运者尤以治淮为先也……历来春夏之交,黄水先发者多,淮水先发者少。防湖涨唯在伏秋水盛之时,蓄清流耑为淮势微弱之助,此调剂盈虚,权衡蓄泄,人事所关最巨也。然而尾闾不宜过泄,清水全在蓄裕,多一分尾闾减泄之水,即少一分出口御黄之水。[76]
以上论述,不仅说明了洪泽湖与黄、运之间的关系,而且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沿洪泽湖东岸,绵亘着一道北起清口,向南经武家墩、高家堰、高良涧、周家桥、翟坝至蒋坝镇的高大堤防,长一百三十多里,这就是遐迩闻名的洪泽湖大堤。大堤的历史悠久,北段称为高家堰,相传为东汉末广陵太守陈登所始建[77],长三十里,用以防淮河洪水的屏障,当时称为捍淮堰。大堤的中段,乃三国时邓艾在两淮地区屯田时所始建。其后,唐朝、宋朝、元朝都曾先后修建过部分大堤。只是以上所建都是土堤,早已为风雨和洪水所摧毁。现在所看到的大堤,则为明、清时代的遗物。
明初永乐年间,平江伯陈瑄在开凿清江浦、整治淮扬运河的同时,曾自武家墩至周家桥之间修筑过大堤。万历六年(1578年),河漕总督潘季驯为实施“蓄清刷黄,治河保运”的方针,又重修大堤,并向北延长至清口,向南延长至越城,长六十余里,堤高一丈(约合3.3米)。当时所筑大堤,为内衬桩、板的土堤。利用这道大堤以抬高洪泽湖的水位,使之成为高于东部地面的悬湖,再利用湖水以高屋建瓴之势,集中从清口流出,藉此冲刷清口以及黄、淮河下游河道的淤沙,达到治河保运的目的。为使大堤坚固,能经受洪水的冲击,潘季驯再接再厉,又于二年后(即万历八年,1580年),对所筑以桩、板为骨架的土堤,用大块玄武岩条石进行包砌,叠砌十层,厚二层,计完成石砌大堤三千余丈(约合10千米),从而使土堤升格为石堤。
清初,洪泽湖东岸虽有六十里长的大堤为屏障,但在洪水的猛烈冲击下,大堤决口、坍塌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康熙十五年(1676年)夏秋,久雨,山洪暴发,大堤在武家墩、高家堰、高良涧共发生三十四处决口。特别是周家桥至翟坝一段(约三十里),明朝时潘季驯未筑堤防,洪水乘此无堤之隙,汹涌而出,东泻高、宝诸湖,高邮以北清水潭一带的淮扬运河堤防顿被冲毁,由是运河瘫痪,高邮、宝应、兴化等七州县沦为泽国。原来,潘季驯修建洪泽湖大堤时,鉴于周家桥至翟坝一段,地势比较高亢,平时足以阻挡湖水东溢,汛时则可溢洪,成为一处天然的减水坝。而当时,洪泽湖淤积并不严重,湖底较深,即使是在汛期洪水少量溢出亦不为害,出于节省费用支出,故在这一段三十里湖岸未筑大堤,岂料后来洪泽湖屡为黄流倒灌,湖中泥沙不断淤积,湖底不断垫高,使洪泽湖蓄水容量不断减少,以致一旦湖水暴涨,就从这一段未筑大堤的湖岸处汹涌东泻。关于当时这一段缺口的实际状况,靳辅在对现场考察后有如下记述:
自周桥至翟坝三十里,空之而弗堤。曰:此处地形稍亢,天然减水坝也。但当时湖底深而能纳,虽不筑堤,湖水常低于岸面,唯遇霖雨暴涨,始漫溢而出。迨黄流倒灌之后,湖底垫高,湖水亦因之而高。于是此三十里稍亢之区,终岁滔天东注而不止,不但清口之力分,无以敌黄,而淮反引黄水以俱东,二渎交腾,高、宝诸湖盈科而不受此,清水潭之所以大决而不可塞,下河七邑遂同溟渤也。[78]
康熙十六年(1677年),靳辅受命治河治运后,十分重视对洪泽湖大堤的修复和加固,当时他从三个方面着手治理:一是对旧堤三十余处决口进行堵塞,阻止湖水东流;二是对从马头镇至于周家桥九十里大堤进行加高增厚,将周家桥至翟坝三十里无堤之处增补堤防,并在武家墩,高良涧,周家桥,古沟,唐埂东、西等处的大项上修建六座减水坝,以减弱洪水对大堤的冲击;三是创筑坦坡,以固大堤(见图19-3)。(www.xing528.com)
图19-3 靳辅所修高家堰坦坡和天然减水坝位置示意图[79]
所谓坦坡,就是在高家堰大堤外侧,铺垫泥土形成斜坡。坦坡的长度与堤高有关,即堤防越高,堤下的坦坡需要越长。其规格大致是:“每堤高一尺,填坦坡八尺,如堤高一丈,即填坦坡八丈。以填出水面为准,务令迤斜以渐高,俾来不拒而去不留”[80]。很明显,坦坡的作用是可缓水势之激怒。也就是说,用以消能减势。康熙十七年(1678年)秋,巨风猛浪袭击大堤,“但汹涌之势一遇坦坡,而其怒自平,惟有随波上下而无所逞,其冲突始知坦坡之力”[81]。因此,靳辅对于使用坦坡之法推崇备至,他说:“障淮以会黄者功在堤,而保堤以障淮者,功在坦坡也”[82]。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黄、淮两河同时涨水,黄流从清口倒灌洪泽湖,清口各引河严重淤垫,同时大堤上的六座减水坝也被冲坏,湖水东泻,再次造成清水潭一带的运河堤防决口,水淹里下河地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张鹏翮受命治河治运,他大修被洪水冲坏的洪泽湖大堤,自北面的武家墩至南面的古沟,共计新砌石堤七千二百余丈,约合四十八里。同时,鉴于靳辅所建六座减水坝的过水量太多,平时也会泄水,不仅造成高、宝诸湖水涌为患,冲击淮扬运河;而且也会萎缩洪泽湖的蓄水量,影响“蓄清刷黄”方针的实施,于是尽废六座减水坝,而另建三座滚水石坝以取代。[83]这是洪泽湖大堤上出现滚水石坝的嚆矢。这三座滚水石坝,就是后来颇有名的仁、义、礼三坝。雍正七年(1729年),朝廷发帑金百万,命新任江南河道总督孔毓珣、协理江南河务尹继善等,购备石料,组织民夫,对洪泽湖大堤进行大修,择其首险及单薄之处改筑石堤。此时,连同原有石堤共长一万二千八百余丈[84],约为八十里之长。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帝南巡视察洪泽湖大堤,下令增筑石堤和滚水石坝。当时的江南河道总督高斌因此而大修洪泽湖大堤,一方面对信坝以北的大堤,凡属砖堤或土堤的,均改建为石堤;信坝以南的大堤,凡属土堤的均改建为石基砖工。另一方面增建了两座新的滚水石坝。至此,连同原来的三坝,大堤上共有仁、义、礼、智、信五座滚水石坝。其中的仁坝又称北坝,长七十丈(约合230米),坝高六尺八寸(约合2.2米);义坝又称中坝,长六十丈(约合200米);礼坝又称南坝,长七十丈(约合230米)。新建的智、信两坝,均长六十丈(约合200米)。[85]
考虑到大堤滚水坝下泄之水必须有出路,否则会泛滥成灾。于是在嘉庆十八年(1813年)和二十年(1815年),先后在仁、义、礼三坝下面各挖泄水道一条,分别称为仁河(又称头河)、义河(又称二河)和礼河(又称三河)。其中的三河(礼河)最为宽阔,后来演变成为淮河通向长江的主要水道,仁、义、礼三河所排泄的洪泽湖水,大多流向高、宝诸湖,一部分用以济运,并注入长江;一部分流入里下河地区,转辗入海。
综上所述,自黄河南迁强占淮河以来,不仅形成了洪泽湖,而且由于黄流不断倒灌入湖,使湖底不断淤高,容积不断缩小,清朝政府对此状况束手无策,为防洪汛时期湖水东溢成灾,不得不陆续延长大堤和增加堤高。截止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北迁为止,洪泽湖石堤从明朝时的六十余里延长至一百二十余里;堤高则从明朝时的一丈(约合3.3米)增至三丈(约合10米)左右。及至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人民政府又对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洪泽湖石堤,进行了全面的加固和改造,并加以延长至六十七千米,成为今苏北地区防御淮河洪水东泻的有力保障。自明、清以来,苏北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倒了高家堰(指大堤),淮扬两府不见面”,足证洪泽湖大堤之重要。
如今,这道长长的石堤,依旧巍伟地绵亘在洪泽湖的东岸,犹如一条水上长城。其工程之浩大,形象之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