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运河三千年:黄水倒灌清口的治理

中国运河三千年:黄水倒灌清口的治理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面已经说过,清口是综合治理黄、淮、运三者的关键所在。当黄河一旦涨水,水位高于洪泽湖水位时,就会发生倒灌,造成泥沙淤积清口;甚至出现清口的辽阔水域大部分被淤成平陆;而更为可怕的是,黄水倒灌从此成为频频发生、并且很难治理的河患。其后,黄水倒灌清口现象和运河沿线灾害不断。[74]日理万机的康熙皇帝,对清口一带的河道形势和治理方法十分内行。

中国运河三千年:黄水倒灌清口的治理

前面已经说过,清口是综合治理黄、淮、运三者的关键所在。那么,清朝是怎样治理清口的呢?清口的问题,归根结底是黄河泥沙在清口淤积,阻碍了黄、淮东流入海的去路,由此引发了频繁的水患和漕运的梗阻。这个问题早在明朝中期以来已经存在,当时许多治河治运专家,为此不知费了多少心血和精力,都未收到预期的效果。到了后期万历年间,著名治河专家潘季驯提出“蓄清刷黄”的治理方针,才形成了解决清口泥沙淤垫问题的新思路。为此,他对洪泽湖原有堤防进行全面的加高加固和改建,并向南增筑了一大段堤防,使原来三十里长的高家堰,延伸成为长七十二里、高一丈(约合3米)的洪泽湖大堤,以增加洪泽湖的蓄水容量,并使湖水集中由清口流出,藉此产生强大的冲刷力,以便利用清水降低黄水的含沙率和冲刷清口的淤沙。这一治理清口淤垫的新方法,确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使清口保持基本畅通达十余年之久。不过,实施“蓄清刷黄”也带来了不小的负面作用。因为潘季驯所设计的“蓄清刷黄”的治理方案,是基于抬高洪泽湖水位,使其超过黄河水位,以建立高屋建瓴之势,也就是说,是一种属于自流冲刷的方式。当黄河一旦涨水,水位高于洪泽湖水位时,就会发生倒灌,造成泥沙淤积清口;甚至出现清口的辽阔水域大部分被淤成平陆;而更为可怕的是,黄水倒灌从此成为频频发生、并且很难治理的河患。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黄、淮涨水,出现了“河身日高、流日壅、淮日益不得出、储蓄日益深”[68]的状况;第二年,这种状况进一步恶化为“清口以外黄河阻遏,清口以内淤沙横截,淮水仅出沙上之浮流”[69]的局面。自此以后,黄水倒灌成为一大顽症,直到明朝灭亡也未得到解决。

清初,黄、淮下游入海河道淤垫严重,黄水下泄受阻,被迫倒灌洪泽湖,泥沙不断地在清口淤积,使清口原有的淤沙迅速扩展成为拦门沙和长约二十里的烂泥浅。据康熙十六年(1677年)靳辅在实地调查中亲眼所见:“自高家堰以西至清口,长约二十里,原系汪洋巨浸,为全淮会黄之所,自淮流东决,黄水内灌之后,将此一带湖身渐渐淤成平陆。向之汪洋巨浸,今只存宽十余丈,深五、六尺至一、二丈不等之小河一道矣。”[70]靳辅受命治河治运后,决定以清口为治理重点。他所采取的工程措施,继前面所述的治理黄、淮入海河道,使其下泄畅通之后,又在清口的烂泥浅一带开挑了四条引河,以使淮水顺利下泄,冲刷清口的淤泥淤沙。关于开挑引河的作用,靳辅曾有如下阐述:

引河之用有三:一曰分流以缓冲也。河一决则全流尽趋决口,奔腾激荡,桩埽无所施,应于对岸上流别开一河以引之,则决口缓矣。二曰预浚以迎溜也。河身既淤为平陆,即异日黄流归故必涨溢而他溃,故应预开一渠以迎之,务使水至归渠,遂其湍迅之势,则刷沙有力,而后无旁出之虞。三曰挽险以保堤也。河性猛烈,方其顺流而下也,则藉其猛以刷沙;当其横突而至也,则恣其烈以崩岸,故当其悠忽激射之时,宜酌左右之间,急开一渠以缓所冲之溜,并引入中流以夺其势,而后危堤可保。[71]

靳辅在清口开引河的具体做法是:在小河两旁离河身二十丈(约合66米)处,各挑引河一条,河面宽六丈(约合20米),底宽三丈(约合10米),深五尺(约合1.7米)。所挑之引河共有四条,自西向东依次为:张福口、帅家庄、裴家场、烂泥浅。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动工,当年十二月完成。这里有个问题需要加以说明:就是前面所述在黄、淮下游入海通道两旁开挑引河时,距河身仅三丈(约合10米),为何在清口开挑引河时,距河身要二十丈(约合66米)?这是因为黄、淮下游河道两侧的土质坚硬,故引河与黄、淮河身相距必须较近,使留存下的土带显得单薄,这样就容易为水冲击,便于达到三河合而为一,拓宽黄、淮下流河道的目的。清口烂泥浅一带的情况则不同,当地均是淤泥,土质松软,所留存下的土带容易被水冲击,所以引河与原有河身相距可以远些,以减少开挖土方的工作量。

有了以上四条引河,加上原有的三叉河,洪泽湖水从这五条河道流出清口时,沿途就可冲刷着留存下的土带,使引河的宽度和深度不断扩大,最后达到清口的淤泥、淤沙被全部刷去的目的(见图19-2)。当时人们对靳辅在清口开挑引河的做法,有很高的评价:“数载以来,四条引河俱经冲刷宽、深,淮流畅注,是以放黄而无倒灌之患者,引河之力也。”[72]

图19-2 清口与七条引河示意图[73](www.xing528.com)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黄、淮两河大涨,黄水倒灌清口,靳辅所开引河严重淤垫,运口则淤成平陆。其后,黄水倒灌清口现象和运河沿线灾害不断。河督董安国,为防止黄水倒灌,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在清口修建东西束水坝,西坝长二十四丈(约合80米),用以御黄,东坝长二十六丈(约合86米),用以束清。中间留有二十余丈(约合70米)宽的口门。在正常情况下,西坝一般不动,如遇黄河涨水,就要加长西坝的坝体,使口门缩小,以减少黄水倒灌入湖。东坝则根据洪泽湖的水位情况,相应地对坝体进行加长或拆短。如湖水涨发,就要拆短东坝的坝体,使口门扩大,以便更多地放水敌黄刷淤;如湖水枯萎,就要加长东坝的坝体,使口门缩小,以阻止湖水过多流失,使洪泽湖保持足够水量,用以济运。不难看出,束水坝的设置,使洪泽湖的蓄清刷黄功能,从自然流冲的方式向人工调控的方式迈进了可喜的一步,这是值得写上一笔的。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春,皇帝南巡(注:这是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视察高家堰、清口等治河工程设施时,曾对防治黄水倒灌问题作了重要指示:

治河上策唯以深浚河身为要,河底浚深,则洪泽湖水直达黄河,兴化、盐城等七州县无泛滥之患,田产自然涸出,若不治源,治流终无裨益。今黄、淮交会之口过于径直,应将河、淮之堤,各迤东湾曲拓筑,使之斜行会流,则黄不致倒灌矣。[74]

日理万机的康熙皇帝,对清口一带的河道形势和治理方法十分内行。当时,他还具体指示河臣:在清口对岸以西处开挑陶庄引河,使黄河流经陶庄引河而避开清口。是年,陶庄引河开通。按陶庄引河横卧于清口以北,而清口则是位于黄河向南弯凹处,因此陶庄引河开通后,可使黄河径直从清口的北面通过,而不流经清口,这是避免黄流淤垫清口的好办法。但陶庄引河使用不久就被淤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由江南河督萨载主持重开,次年完成。重开的陶庄引河比第一次所开的更长,其东端在中运河的杨庄运口附近通向黄河。这样,自原来的清口至杨庄运口的一段黄河,遂成为淮河的河段,也就意味着清口从原来的泗口向东移至杨庄运口的对岸。而作为防止黄流倒灌清口的西坝,也随之向东移置到新的位置。采取这一系列工程措施后,黄流倒灌清口的状况大为减少。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新任河道总督张鹏翮在处理完云梯关外拆坝等事务后,转而治理清口。他先后开挑了张福口和张家庄两条引河(张福口引河初为靳辅所开;张家庄引河可能就是帅家庄引河,亦为靳辅所开。这次疑是淤塞后重开),并且疏浚了烂泥浅、裴家场、三叉河三条引河,另外再加天然、天赐两条由湖水自然刷成的引河,此时共计有七条引河(见图19-2)。“于是,十余年断绝之清流,一旦奋涌而出,淮高于黄者尺余”[75]。当时,洪泽湖的清水通过这七条引河流出清口敌黄刷淤,使清口一带的淤垫状况得到了好转。

综上所述,在清朝前期的康、雍、乾三朝,为了确保漕运的畅通,沿用明朝潘季驯“蓄清刷黄”的方法,不辞辛苦、不遗余力地对黄、淮、运交会的清口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到了乾隆后期,政治开始腐败,治河治运的积极性已非昔日可比,河臣、漕臣们普遍滋生着不求有功、得过且过的思想情绪,因此面临日趋恶化的清口形势,竟然束手无措,乃至倒行逆施,采用“借黄济运”的做法。据记载:“乾隆五十年(注:1785年),洪泽湖水极小,不但黄强清弱,至六月竟然清水涓滴无出,又值黄水盛涨,倒灌入运,直达淮扬。漕艘入行淮河,全藉黄水浮送,方能进淮渡黄……借黄济运,自此始也。”到了嘉庆以后,靳辅、张鹏翮等人所开的七条清口引河先后淤垫或淤塞,清水流量不足,难以敌黄,黄水倒灌现象频频发生,而治理清口又无得力举措,因此清口和运河的形势日益恶化,而且积重难返。每当运河水量不足、漕运梗阻时,“借黄济运”则成为一种最方便省力,而且随时可以利用的措施,以应付漕艘北上,完成任务。殊不知“借黄济运”,等于饮鸩止渴,因为黄流百害,避之犹恐不及,岂可借用?正如《清史稿》卷一百二十七《河渠志·运河》所说:“自是以后,黄高于清,漕艘转资黄水浮送,淤沙日积,利一而害百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