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伽河连接通济新河后的入黄口为董口,董口位于直河口以东、骆马湖口以西。顺治年间,董口淤塞,时任河道总督的朱之锡,从石牌口向南开挖新河约里许,通向黄河作为新运口,位置约在董口附近。不久,朱之锡所开之新运口又淤塞。于是,从黄河入伽河的运口再次移至骆马湖口,“取道于骆马湖,由汪洋湖面西北行四十里,始得沟河,入行二十余里至窑湾口,接伽河”[15]。惟因骆马湖是由洼地潴水而成,湖面大而不深,只在夏秋涨水时期可以航行,且因水域辽阔,行舟时无法进行拉纤。每当北上的漕船进入湖口后,不得不调派数以万计的士卒、役夫,在湖中捞浚浮送漕船前进,而临时捞浚形成的航道,没有多久就淹没在风浪之中。年年如此辛劳,宿迁一带的百姓苦不堪言[16]。靳辅在实地调查中了解到如此艰难的情况后,决心要开挖皂河,以改善骆马湖一带的航运条件。
皂河位于宿迁西北四十里,当地原有一条已经淤塞的旧河道[17],靳辅就在这条旧河道的基础上重新开挖而成皂河。长约四十里,上接伽河之尾,下达黄河。因皂河所经,多沮洳之地,其南面又逼近黄河,北面则受山水冲刷的威胁,因此沿河需要南北两侧修建堤防,“乃揆测规划,取水中之土以筑水中之堤,南起皂河口,北达温家沟。水深之处,挑水旱堤共计二千四百丈,两岸筑堤共四千八百丈。凡宿、邳两州县旧河内,一切漫流、旁泻、决口等三十余处,尽行筑堤加以阻塞”[18]。
由于皂河尾闾直通黄河,每当夏秋季节河水暴涨时,挟带着泥沙的河水就会倒灌入皂河内,皂河运口极易淤塞。为此,靳辅又自皂河向东开挖出一条支河通至张家庄,长二十余里,其通向黄河的入口称为张庄运口。张庄口比皂河口优越得多,这是因为:其一,皂河口呈丁字形,黄河水自西向东流,皂河水自北向南流,两水在皂河口相遇且相抵,而黄强皂弱,故河水易于从皂河口倒灌入皂河,造成皂河及其运口的淤塞;而张庄口呈人字形,黄河水与张庄口内的支河水,均为自西向东流,两水相合而不相抵,故不易引起河水从张庄口向支河内倒灌。其二,皂河的地势较高,而张庄口的地势比皂河口地势低二尺余(约合0.7米)。这样,来自伽河、皂河、支河之水,由高处而下,行二十余里至张庄口入黄河,一路上流速逐渐加大,抵达张庄口时,足可抵御黄河水向张庄口内倒灌,张庄口就不易淤塞,这是张庄运口优越于其他运口之处。
自明朝万历年间开通伽河以来,其与黄河相通的运口,因屡遭淤塞而不得不经常变更,至张庄运口开辟后,运口就相对固定下来,这是靳辅开通皂河及其支河的结果。但是,自清口至张庄口还有二百里路程要借道黄河,满载着粮食的漕船在黄河中逆行,不仅顶风排浪,困难重重,从而在人、船安全方面,朝不保夕。因此,靳辅拟采取开凿中运河的重大工程措施,使京杭大运河与黄河彻底分离。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他在一份建议开凿中河的奏疏中说:
有明一代,治河莫善于泇河之绩……卒避黄河三百里之险,至于今赖之。嗣后直河口塞,董口淤,骆马湖又浅涩不行,臣因有开皂河之请,而珈河之尾闾复通。然自清口以达张庄运口,河道尚长二百里,重运溯黄而上,雇觅纤夫,艘不下二三十辈,蚁行蚊负,日不过数里。而每艘费至四五十金,迟者或至两月有奇,方能进口,漂失沉溺往往不免,盖风涛激驶,固非人力所能胜也。[19]
靳辅另有奏疏曰:
查臣前曾请于清河县西仲家庄创建石闸一座,以泄黄河之异涨……今拟再于遥、缕两堤之间,加挑中河一道,上接张庄运口并骆马湖之清水,下历桃源、清河、山阳、安东以达于海。俾将来重运粮船既出清口之后,于黄河内只行数里,便由仲庄闸进入中河,自中河历拦马河直进张庄运口北上,则此闸既泄黄涨,又能使各船避黄河之险,行有纤之稳程,是大有益于转漕;而各工运料,亦可不致稽误,诚一举而三善备焉。其加挑中河并拦马河以上之运河所需增费,容臣总于屯田案内设处凑用,不复更请钱粮。[20]
靳辅请开中河的奏疏在廷议时,安徽按察使于成龙、漕运总督慕天颜等一伙人,认为开凿中河是扰民累民而加以百般阻挠,甚至上疏弹劾靳辅[21]。当时幸有康熙皇帝的支持,才得以兴建这项工程。
开凿中河的工程始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至二十七年(1688年)正月完成。所开河道起自宿迁以西的张庄运口,向东经骆马湖口,历桃源(今泗阳)、清河(今淮阴)、山阳(今淮安)三县境,至安东(今涟水)县境之平旺河(今涟水县北盐河),全长二百七十里[22],接平旺河向东北达于海。而于清河县城西、黄河北岸之仲家庄,建大石闸一座,使所开河道在此向南分水通至黄河,称为仲庄运口。自张庄运口至仲家庄大石闸一段的新开河道,即为中河,长一百八十里。自仲家庄大石闸以东至安东县境平旺河的一段新开河道,主要用以黄河的排洪和运输食盐,不属京杭大运河的范畴,史称盐河。历史上为防黄河决口泛滥,曾沿着黄河北岸建有遥、缕两道长堤。新开的河道位于黄河北岸的遥、缕两堤之间,故名中河,亦称中运河(见图19-1)。(www.xing528.com)
中运河的开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其一,从此结束了自元、明以来京杭大运河因借道黄河而引发多灾多难的历史,并为后来的京杭大运河最后定型。其二,由于北岸运口(即仲庄运口)仅隔一黄河斜对着南岸运口(即清江浦的入黄口),使漕船在黄河中航行,缩短至七里路程,大大地减少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正如文献记载所说:“连年重运一出清口即截黄河而北,由仲庄闸进中河以入皂河(按:再接上泇河),风涛无阻,挽纤有路,又避黄河之险二百里,抵通(注:指通州)之期较历年提前一月。在国家,大则岁免漂失漕米之患,沉溺之危;小则节省雇夫之费”[24]。
中运河开通后,人们深切感受到航行安全且方便,“漕挽安流,商民利济。其有功于运道民生,至大且远”[25]。但也发生靳辅所开的中运河,在河道本身和通黄河运口两方面尚不完善,因此分别进行了重大修改。
(1)运河河身方面。在靳辅开通中运河十年之后,直隶巡抚于成龙出任河道总督。当时的河道总督官署在清河县(今淮安市淮阴区),这使于成龙便于对近在咫尺的中运河进行挑刺,以贬低前任靳辅并藉此抬高自己。当他了解到中运河的某些河段,其南岸地势低洼且离黄河太近,河堤常受黄河洪水冲击的情况后,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自桃源县盛家道口至清河县之间,将原有的北堤改为南堤,而另筑北堤,并在南北堤之间重新开挖运河六十里,以取代靳辅开凿的旧中运河,史称新中河。
应该指出的是,中运河某些河段逼近黄河,易受河水冲击的状况,并非于成龙首先发现,而是早在十年前已经发现。据记载:“按察使于成龙、漕督慕天颜先后劾(靳)辅开中运河累民,上斥其阻挠。二十七年,复遣尚书张玉书、图纳、左都御史马齐等往视,亦称:中运河安流,舟楫甚便。但逼近黄流,不便展宽。”[26]又有记载说:“二十八年正月,上南巡阅视河工,辅从行,谕询中运河逼近黄河,水涨堤溃可虞。”[27]当时靳辅虽已罢官,但皇上南巡时还是邀他随行。因而对曰:“臣开中运河以束水,兼令漕船避黄河险淄,今若加筑遥堤,不致有患。”[28]据此,足证中运河某些河段逼近黄河的情况,并非为于成龙所首先发现;而且防范、补救办法,靳辅也已成竹在胸,只是突遭诬害罢官,来不及实施而已。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继于成龙出任河道总督的张鹏翮,感到于成龙所开的新中河,其在三义坝(在今泗阳县东南)以西的上段河道,浅狭不利于行舟,且弯曲多,不便拉纤;而三义坝以东的下段河道则较好。与此相反,旧中运河在三义坝以西的上段,河身较为深、广,超过新中河,惟三义坝以东河段,逼近黄河,易受冲击。于是,张鹏翮乃在三义坝处筑堤一道,取旧中运河之上段与新中河之下段,合为一河,重新进行疏浚,并在中运河两端各建石闸一座,按时启闭,用以调控中河水量。至此,中运河基本定型。
(2)黄河运口方面。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河道总督张鹏翮鉴于靳辅开通的中运河,“因仲庄闸清水出口,逼溜南趋,致碍运道。诏移中运河运口于杨家庄”[29]。意思是说,仲庄运口直对着黄河,从运口冲出的清水自北趋南,使漕船往往难以进入北岸运口;加上仲庄运口的位置在南岸清江浦运口的上游方向,这样,北上的漕船出清江浦后,要在黄河中顶风破浪地逆行七里路程,才能到达仲庄运口,这对于行舟十分不利。为此,朝廷决定将黄河北岸的运口,从原来的仲家庄向东挪移至位于清江浦运口下游方向的杨家庄。当漕船出清江浦运口进入黄河后,就可顺流而下到达杨庄运口,再转入中运河北上。实践证明,这比在黄河中逆水行舟要顺捷和安全得多。从此,杨庄运口取代了仲庄运口。初辟杨庄运口时,建有三座束水草坝,至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在杨庄运口开挑月河一道,以取代草坝,直通运口。自是,北上的漕船出入运口通行无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