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苏州河的压力与改道-中国运河三千年

苏州河的压力与改道-中国运河三千年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出现了下列一幕幕前赴后继进行开河改道的情景。而将这次治水的重点,着意放在进一步改善新江方面。据此可知,上海历史文献上所记载的“宋家桥”和“二坝”,应该就在今福建路桥附近的苏州河上)。笔者只能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符合逻辑的分析和推理如下:这一段连续曲折多拐的苏州河,原为宋家港减水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宋家港减水河,在工部尚书李充嗣开挖新江时被充分利用,经改造而成为新江的尾闾段。

苏州河的压力与改道-中国运河三千年

自宋、元以后,过去“深广可敌千浦”的吴淞江,河道日益变浅变窄,尤其是在下游尾闾段,出现严重淤塞,多处已淤成平陆。自从在明初开通大黄浦后,太湖泄水主要循大黄浦流入长江,进入吴淞江的流量大为减少,吴淞江的泥沙沉积速度也随之加快,淤塞现象进一步加重。当时的状况,可以概括成这样两句话:大黄浦在一天天地发育、壮大,吴淞江却在一天天地衰老、萎缩。一些有识之士,预感到吴淞江下游河段(即位于上海市区内的河段)必将淤塞殆尽,造成严重水灾,因此开始改弦易辙,在吴淞江下游河段的南侧,另开新江以取代。于是,出现了下列一幕幕前赴后继进行开河改道的情景。

明英宗天顺二年(1458年),都御史崔恭巡抚东南,了解到太湖流域水患连年频发,其根源在吴淞江,于是派遣得力官员进行治理。经过实地勘察和调查研究后,认为:“吴淞江之故道虽浚必淤,乃从新地凿之,起自大盈浦,东至吴淞江巡司,计二万二千丈,约合一百四十六里”[44]。经考证,明朝时吴淞江巡司的官署设在今潭子湾一带。由此可知,当时从今青浦区大盈浦口起,沿着吴淞江之南侧,向东开挖了一条新江,经黄渡、北新泾,至曹家渡东北的今潭子湾一带,长七十三千米。

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年),“苏松水道(注:指吴淞江)两岸尽为势家所占用。工部尚书李充嗣奉命治理吴淞江水患,浚故道,穿新渠”[45]。叧据清代褚华《沪城备考》卷一《老闸、新闸》条记载:“李充嗣始自夏驾浦浚江、改入浦之道,并建闸于头坝之关桥。后该闸圮入水(注:圮,倒塌之意)。隆庆四年,由海瑞更建于二坝”。而上引《明史》所谓“穿新渠”与《沪城备考》所谓“改入浦之道”,实际上是指开挖新江的同一件事。据笔者分析和逻辑推理,李充嗣很可能是在崔恭所开新江的基础上,自西向东重新开挖其中已经淤塞或淤浅的河段(按:当时距离崔恭开新江已有60多年,崔恭所开的新江,难免已经出现淤塞或淤浅等状况)。笔者还进一步认为,李充嗣所完成的“穿新渠”工程任务,很可能是指:接着崔恭所开的新江,自吴淞江巡司(即今潭子湾一带)继续向东延伸,利用当地存在的一条名为宋家港的现成减水河,将它全部改造成为通向今外滩黄浦江的新江尾闾段。这就是上述“改入浦之道”的真实含义。

明穆宗隆庆三年(1569年),都御史海瑞奉命在今上海地区进行治水。海瑞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办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受命后首先对吴淞江全线进行实地考察,鉴于下游(即今上海境内)旧江淤塞严重,而且随浚随淤,已经不可救药,乃对其原宽三十余丈(约合100米)的淤塞河段,开宽十五丈(约合50米)以利泄水。而将这次治水的重点,着意放在进一步改善新江方面。由于当年在新江开挖过程中,被迫开开停停,因主管开河的官员前后不同,掌握的工程标准也就不同。因此,就已经开通的新江而言,发现全线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无法实现统一达标。海瑞为了提高新江全线的工程质量,对此进行了全面整治和疏浚,“自黄渡至宋家桥长八十里”[46]。此外,海瑞在新江的二坝地方还修建了一座石砌水闸,俗称老闸。又据清光绪《嘉定县志》卷六《水利志上·吴淞江》记载:“康熙十一年,巡抚马祜疏浚新江七十二里。次年,建闸于宋家桥。”(笔者按:康熙年间马祜在宋家桥所建之闸,也称老闸。据分析,此老闸应为海瑞在二坝地方所建之老闸,因年久损毁后而在原处重建,所以沿用老闸之旧名。老上海皆知,今之福建路桥,因历史上曾有老闸存在而民间都称为“老闸桥”,福建路也因此而称为“闸路”。据此可知,上海历史文献上所记载的“宋家桥”和“二坝”,应该就在今福建路桥附近的苏州河上)。

这里,还有一条文献记载十分重要,值得大家关注:“吴松江东流与黄浦会合处一带,别名宋家港或减水河”[47]。据此可知“宋家港”乃是一条减水河的名称,位于今曹家渡以东的苏州河上,在明朝开挖新江以前早就存在(笔者按:所谓“减水河”,是为了防止洪汛时期河水大涨而泛滥成灾,通常选择在干流河道的薄弱处,开挖一条或多条汊河,用以分流洪水。例如,我国河北省境内,在历史上为防止发源于太行山东坡的多条激流,进入沿海平原地区后泛滥成灾,因此在沿海一带,开挖了多条用以分流洪峰、减弱水势的减水河,直通渤海)。也许读者们会提出诘问:在今叶家宅路桥向东至长寿路桥之间的一大段苏州河(今宜昌路、弹子湾一带),显得特别曲折多拐,为什么?这是一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疑难问题。因解释这种状况,史无记载。笔者只能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符合逻辑的分析和推理如下:这一段连续曲折多拐的苏州河(见图18-3),原为宋家港减水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开挖新江时,为了节省人工、时间、经费等,充分利用了这条现成的减水河。而前人在这里开挖减水河时,之所以要开挖成如此曲折多拐,其原因主要是在洪汛时期用于分洪时,可以降低洪水的流速和冲击力;而在平常时期,则又可使这条曲折多拐的减水河有利于保存较多水量,以便进行灌溉农田和用于行舟(注:今苏州河流经的繁华市区,在明朝时乃是大片稻田、农地和小村落。当地农家需要这条减水河经常保持着充沛的水量与平缓的水流)。这条宋家港减水河,在工部尚书李充嗣开挖新江时被充分利用,经改造而成为新江的尾闾段(即今曹家渡至外滩黄浦江的一大段苏州河)。

如上所述,吴淞江下游河段从旧江改道为新江,始自明朝天顺二年(1458年),先后经过崔恭、李充嗣、海瑞等人的不懈努力,至隆庆三年(1569年)基本完成。新江位于旧江之南(见图18-3)。蜿蜒地自西向东延伸并穿越今上海市区中心,到达外滩注入黄浦江。他们三人所开新江与旧江的分汊处并不一致。崔恭所开新江与旧江的分汊处,在今青浦区的大盈浦口附近;李充嗣所开新江与旧江的分汊处,无法查考;海瑞所开新江与旧江的分汊处,在今嘉定区黄渡镇附近。前两者的分汊处,因岁月久远,当地的旧江淤废,遗迹已不可寻;而海瑞所开新江,由于后继的清朝政府,持续不断地进行着疏浚和整治,其分汊处遗迹至今依稀可辨。因此,吴淞江下游新旧两江分汊处的确定,当以海瑞最后完成的,即在今嘉定区黄渡镇附近,比较合适、可靠。

(www.xing528.com)

图18-3 吴淞江下游河段变迁示意图

新江是在开开停停的情况下进行并完成的,时间跨度长达100多年。为什么需要如此漫长的时间呢?这是由于在当时改道开挖新江过程中,遭遇到种种责难和肆无忌惮的阻挠,多次被迫中断开挖工程有关。因为放弃旧江、另开新江,意味着吴淞江下游将改道入大黄浦,使一向是干流的吴淞江降格为支流,而一向是支流的大黄浦却升格为干流,发生了颠倒乾坤般的巨变,因而遭遇到部分具有保守思想的官员,甚至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反对。应该指出,当时力主放弃旧江、另开新江的,都是一些具有先进理念与改革思想,并有胆识和远见的官员;而那些在思想上裹足于泥古保守、在行动上习惯于墨守成规的官员或皇帝,是坚决反对这种变革的。他们顽固地认为:“江(注:指吴淞江)有入海之名,浦(注:指大黄浦)无入海之理。”[48]以及所谓“太湖定位在西,大海定位在东,必藉西东之江以泄之,则为顺;若藉南北之浦以泄之,则为逆”云云(引文出处,同本页下面的脚注①)。并以这些奇谈怪论为理由加以竭力折腾和阻挠。但是,对吴淞江下游河段采取人为改道的措施,是当时太湖流域和上海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的选择。泥古保守派官员们的百般阻挠,犹如螳臂挡车,不仅徒然,还为后世人们所不齿。

吴淞江下游河段(指上海市区内的河段)被新江完全取代后,原来的河段也就被称为旧江,后来又按旧江的谐音而称为“虬江”。同治《上海县志》卷三有记载说:“旧江,即旧吴淞江也,亦名虬江。”及至近代,随着上海开埠后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虬江的许多残留河段,被陆续填没而成为城市街道。如今仅留存数段互不连贯的残余河道,其中在今复兴岛西北,尚有残余虬江河段留存,称为东虬江,并在黄浦江畔有虬江码头。在今嘉定区境内,则有更多的残余虬江河段留存,称为西虬江。还有许多位于繁华市中心区内的残余虬江河段,则已成为市廛鳞次栉比的街道。例如,蜿蜒曲折地横贯于今闸北区和虹口区境内的虬江路,就是在民国三年(1914年)填河后建成街道的。

最后,简略地说一下大黄浦的发展状况(笔者按:大黄浦之名,何时改称为黄浦江?史无明确的记载。但这里引用明朝嘉靖二十四年的有关记载:“比来纵浦横浜多湮不治,唯黄浦、浏河二江颇通。”[49]引文中的“江”字,虽然并非对黄浦江的正式称呼,但至少可以说明,在明朝中、后期的文人笔下,已经将河面宽阔、水势较大的大黄浦,视为“江”的概念了。后来到了清朝,社会上才出现“黄浦江”一名的通俗叫法,并且逐渐普及,乃至完全取代大黄浦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大黄浦在开通初期,河道的平均宽度不过三十余丈(约100米)。后来,经过多次人工拓宽与浚深,自明永乐十年(1412年)至正德十六年(1521年)的一百一十年间,根据史书记载,计有八次疏浚与整治之多,平均约十五年一次。由于大黄浦“水流皆清驶,足以敌潮,虽有浑浊,不能淤也”[50];加上水流昼夜冲刷,河道逐渐刷宽、刷深,至明朝中期的正德年间,“巨舰自范家浜可直驶郭下”(笔者按:所谓“郭下”,即上海县的城郭下,意指今黄浦区的小东门、十六铺码头一带)。及至明末清初,今日所呈现的黄浦江之水系格局已基本形成。而今黄浦江宽达300~500米、吴淞口宽达七八百米,这种水流滔滔的壮观态势,则是在近代上海开埠后,为适应重载的商船巨舶以及兵舰等的航行需要,才逐步形成的。

以上洋洋洒洒的讲述,就是上海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不平凡身世来历的核心乡土知识。数百年来,这些客观存在的核心乡土知识,由于从来无人进行过深入挖掘、整理和揭示,以致一向鲜为人知。笔者认为,如果再不下定决心进行揭示、传播,并向上海人民进行普及的话,那么,黄浦江与苏州河这些可歌可泣的不平凡身世来历的故事,必将失传殆尽(按:现在广大上海人民对这些历史真相完全不知,说明实际上已经失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