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浦江下游河段开通-《中国运河三千年》揭秘

黄浦江下游河段开通-《中国运河三千年》揭秘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夏尚书看到黄浦口、黄浦尾闾段以及吴淞江下游尾闾段,已经“遏塞难浚”,无法整治,乃果断采纳一位当地群众的合理化建议,下令集中全力开通大黄浦,以彻底取代吴淞江而成为太湖主要泄水道。他大胆主动地向夏尚书献策:应完全放弃黄浦尾闾段、黄浦口以及吴淞江下游的尾闾段,改为开挖、改造位于大黄浦中游河段的北端终点以东的范家浜泄洪故道,作为替代。

黄浦江下游河段开通-《中国运河三千年》揭秘

元朝末年,太湖流域一带战乱频仍,吴淞江未能得到经常性的疏浚治理。因此入明以后,吴淞江中、下游河段淤浅狭窄愈甚,太湖泄水不畅,每逢雨季,泛滥成灾,而太湖流域历来是朝廷赋税的主要来源地。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春,太湖流域水灾频发,向来是鱼米之乡的杭、嘉、湖、苏、松、常六府受灾严重。当时明成祖登基不久,出于政治和国用方面的需要,急命户部尚书夏原吉率领有关官员,赴太湖流域与上海地区进行治水。

夏原吉尚书在上海治水时,脱下官服,穿上布衣,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精心规划,尽职尽力。史书记载说:他“布衣徒步,日夜经划,盛暑不撑伞,曰:民劳吾何忍独适?”[38]身为尚书大官,却丝毫没有官架,能与百姓群众打成一片,因此历来深得好评。他在上海治水期间,能够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果断决策调整施工计划,成功地开通了大黄浦(即今黄浦江),不仅彻底取代了吴淞江烂摊子,从此将上海长达数百年的水灾历史划上句号,而且成为哺育上海茁壮成长为国际大都市的母亲河

当时,对于治理太湖流域和上海地区的严重水患,存在着两种完全相对立的观念。其中一种观念认为,吴淞江是太湖泄水的主干道,吴淞江畅通,六府(指杭、嘉、湖、苏、松、常)受其利;吴淞江淤塞,则六府蒙其害,因此治理太湖流域和上海地区的水患,应该从治理吴淞江入手。另一种观念则认为,吴淞江虽为太湖主要泄水道,但是随浚随淤,屡治无效,不如改弦易辙,另外开辟一条新的从太湖直通江、海的泄水道;并主张彻底改造黄浦、上海浦而成大黄浦,以取代吴淞江下游河段。两种观念,可谓针锋相对。主张治江(指吴淞江)者认为舍江而治浦,是舍本取末,不懂得“江浦之子母纵横,水势之大小顺逆……盖吴淞江乃自西向东之水,其势大而横,譬如母也;黄浦乃自南向北之水,其势小而纵,譬如子也……故藉西东之江以泄之,则为顺而速;若藉南北之浦以泄之,则为逆而缓”[39]。但是,主张治江者却解释不了吴淞江屡治无效的根本原因。而主张治浦者认为,上海地区和太湖流域水患频仍的根本原因,是吴淞江弯曲如回肠,泥沙易于淤积,加上沿途豪强围垦淤地现象十分严重。这些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使吴淞江的泄水能力每况愈下,积重难返。因此,当地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要通吴淞江,须等海龙王。”[40]

夏尚书在倾听了这两种完全对立的观念和治法后,如前面所说的,穿上布衣,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当时夏尚书看到黄浦口、黄浦尾闾段以及吴淞江下游尾闾段,已经“遏塞难浚”,无法整治,乃果断采纳一位当地群众的合理化建议,下令集中全力开通大黄浦,以彻底取代吴淞江而成为太湖主要泄水道。于是,他制定了详细的治浦方案,奏报朝廷,得到明成祖批准。笔者根据分析和逻辑推理,该治浦方案应包括下列两项工程内容。

(1)全面整治由黄浦与上海浦合流而成的新生泄水道,并将它改造成为贯通南北、既可泄水也能行舟的大黄浦中游河段,用于取代吴淞江以承担排泄太湖洪水的主要任务。这项工程在前文中已经详谈,这里不再赘述。

(2)全面开浚、改造位于今虹口、杨浦两区境内的一条现成的半淤半废的泄洪故道范家浜,使之成为南起今外滩苏州河口、北至吴淞口的大黄浦下游河段。这项工程内容包括:既要补上大黄浦中游河段临阵放弃的黄浦尾闾段与黄浦口的改造工程,又要实施大黄浦下游河段的全部工程。因此,是当年上海治水工程中,最为艰巨、也是最为关键的工程。

那么,当年如何会毅然决然调整规划,改为开挖、改造范家浜,并一举取得成功的呢?前面已经提到,元末明初时,黄浦口、黄浦尾闾段、吴淞江下游尾闾段等,都已到处淤塞,特别是在今浦东新区高桥地区的吴淞江入海口一带,更是已经淤成大片陆地。啊,到处是淤塞!该从哪里着手进行整治呢?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有一位名叫叶宗行的本地群众,对于当地河道的分布、走向和淤塞情况,了如指掌。他大胆主动地向夏尚书献策:应完全放弃黄浦尾闾段、黄浦口以及吴淞江下游的尾闾段,改为开挖、改造位于大黄浦中游河段的北端终点以东的范家浜泄洪故道,作为替代。[41]

笔者认为,叶宗行的这一建议,既睿智又实惠。因为范家浜的南端,位于今外滩苏州河口以东,与当时大黄浦中游河段的北端终点,相距很近。这样,不仅可以完全放弃黄浦尾闾段、黄浦口、吴淞江尾闾段等淤塞严重乃至淤成平陆的河段,而且使大黄浦的中、下游两河段之间,既方便衔接又可一举贯通。仅就当年需要实施的工程量方面而言,可以减少施工环节与施工难度,节省许多人工、经费、时间等。真可谓“一箭双雕”,并能“毕其功于一役”的好主意。因此,当时夏尚书立即采纳并付诸实施。

笔者还认为,当年这位布衣叶宗行,能主动挺身而出向夏尚书进言献策,这好比是雪中送炭。而他所提出的建议,更是起到了“对症下药,妙手回春”的作用。这犹如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对一位患有严重的肠梗阻疾病、屡治无效的重症病人,经过仔细诊断后,果断地决定采取移植肠器官的大手术,将已经坏死无用的肠器官彻底切除,改而植入完好、健康的肠器官,使原已不可救药的严重病人,得以奇迹般地起死回生(笔者按:河道淤塞,类如人患肠梗阻疾病)。

讲述到这里,需要着重讲讲陆家嘴的形成情况。当年夏尚书采纳叶宗行的建议,将原定的大黄浦下游河段施工计划,临阵调整为开挖、改造位于今外滩苏州河口以东不远处,一条呈南北走向、名为范家浜的泄洪故道。因此,在施工改造范家浜时,其河道的南端不得不折而向西行,并增开一小段东西向的河道,到达今外滩苏州河口附近,才能与大黄浦中游河段的北端终点相衔接。因当时工程方面的这一特殊需要,遂使原来一路比较顺直地延伸的大黄浦河道,在其中、下游河段的衔接处,即今外滩苏州河口的对岸,出现了一个形状非常令人惹眼夺目的“大弯兜”。显然,这个“大弯兜”是人为形成的。而被这个大弯兜环抱所形成的一块三面临水、形似半岛的土地,史称“陆家嘴”(笔者按:陆家嘴之名的来历,与明朝嘉靖年间,长期担任翰林院高官并掌印的名臣陆深有关。陆深是上海浦东人,学识渊博,著述颇丰,并工书法,为上海历史上的名人。因该半岛形地块上有陆深祖传的住房、田园、耕地等产业,故称“陆家”。又,我国传统习惯上将伸向水域的狭小陆地,称之为“嘴”。香港九龙地区的南端,有“尖沙嘴”的地名,就是一例。经组合而得此地名)。由于陆家嘴位居整个上海之中心,以水波滔滔、终年畅流的黄浦江为其吞吐咽喉,以浦东、浦西两岸的繁华市区为其左右肩膀,加上这里面临通向世界各地的太平洋,背靠中国最为物阜民丰的长江三角洲,以及经济最为富饶发达的整个长江流域地区为其腹地,水、陆、空交通运输四通八达,足以担当起今后的上海进一步发展成为金融、贸易、航运三大国际中心之重任,因此,“陆家嘴”无疑是上海首屈一指的黄金宝地,也是一处能够集中显示上海这座既繁荣又壮丽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生动形象的地标性景观。以上就是当今超高层摩天大楼林立、中外金融机构云集之“陆家嘴”的形成、来历及其美好前景的写真。(www.xing528.com)

到这时为止,位于今上海市区内的黄浦江中、下游河段均已开通,长约108里,明朝人称之为“大黄浦”(笔者按:明朝人鉴于其长度、宽度、深度、水量、流域面积等,都比原有的“黄浦”扩大了许多,既可用于排洪泄水,又能航行大小舟船,因而褒称其为“大黄浦”。这是十分恰当,也是名副其实的)。大黄浦彻底取代了原有的吴淞江烂摊子,成为一条畅流无阻的太湖主要泄水道。从此,上海地区即使是在洪汛时期,也无泛滥成灾之患,真正实现了永保水土平安、百姓安居乐业。特别是,有了大黄浦经年累月、日日夜夜的哺育,上海也从原来的一个小县城,逐步地茁壮成长为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国际大都市。笔者在这里,要对明朝先辈们开通大黄浦的千秋功绩大声点赞,并将这一在上海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和转折点,用浓墨重彩写入史册,使后世人们永远不忘此事。

当年夏尚书领导的上海治水工程,除了一举开通大黄浦外,还大力疏浚了位于今江苏省境内的太仓刘家港、常熟白茆港两条邻近上海地区的重要河道。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当时因“弃江治浦”(即:放弃对吴淞江下游河段的治理,改弦易辙,致力于改造当地的“黄浦”“上海浦”与“范家浜”等三条小河浜,使之成为既能贯通南北用于排洪泄水,又可航行舟楫的大黄浦)的治水工程需要,不得不果敢地切断了吴淞江的尾巴。为了消除后患,妥善安排好残存吴淞江的水流出路,使之能直接通过经疏浚、治理后的刘家港与白茆港,顺利地流入长江,以避免今后泛滥成灾。说明当年的工程规划与实施,是何等的周到和完善!当年明朝人在上海参与治水工程的民工计有十余万人。自永乐元年(1403年)四月开始,至翌年九月功成,历时约一年半。[42]又有史料记载:经开挖、改造后的范家浜(即大黄浦下游河段),其宽三十余丈(约合100米)[43]

由于所开通的大黄浦,其南端紧密衔接着上游河段,并直通淀山湖和太湖,因而从此再也不会发生水源短缺等问题。又由于大黄浦的北端,紧密衔接着吴淞新港并直通长江,再也不会发生洪涝灾害等问题。从此,大黄浦终年安全畅流,万无一失,既保障了上海地区数百年来的水土平安,也为今天航运十分繁忙的黄浦江,奠定了水上航行畅通无阻的良好基础。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黄浦江注入长江处,为何不称黄浦口而称吴淞口?

现将笔者对此问题的管见,陈述如下:首先要明确“黄浦”与“黄浦江”是不同概念的两条河道。前面已述,“黄浦”在南宋时原是一条无名水沟,与上海浦合流后始称黄浦,自南向北流至今虹口区嘉兴路桥附近注入吴淞江,是一条自然河流,其注入处史称“黄浦口”。

“黄浦江”则是明朝先辈们,开挖、改造当地的小河浜或泄水道而开通的人工运河,明朝时称为大黄浦。虽然大黄浦的中游河段是利用黄浦改造而成,但两者的河道长度不同,河道的属性更是不同,因此,其注入处(即终点)也不同。黄浦江的注入处在长江,其注入口称为吴淞口。

“吴淞口”这一称呼的来历,比较复杂。吴淞江注入东海之处,古称南仓口。古代的南仓口,水域辽阔。由于吴淞江所含大量的泥沙在南仓口不断沉积,约在南宋中期,南仓口已逐渐淤成平陆(即今浦东的高桥地区一带)。

从此,吴淞江之水,流至南仓口附近无法入海,遂被迫沿着早就存在于当地的一条无名河汊,转向西北注入长江,其注入处古称大仓口。这条无名河汊,即今起自复兴岛以北的虬江码头附近至吴淞口的一段黄浦江前身,清初褚华《沪城备考》卷一《吴淞》条的记载中称它为“吴淞新港”。

到了清初,无名河汊既然已经有了“吴淞新港”的名称,从此,“吴淞口”之名也就自然而然地取代大仓口之名,成为大黄浦注入长江处的正式名称了。

由于“黄浦口”之名,早在宋、元时代就专称当时的黄浦注入吴淞江之处,即今虹口区嘉兴路桥附近,为避免称呼的重复、混淆和误会,遂将大黄浦注入长江之处,定名为吴淞口,并世世代代流传下来。这就是今黄浦江在长江的注入口不称黄浦口而称吴淞口的缘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