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运河:吴淞江、东江与黄浦江上游河段的水流演变

中国运河:吴淞江、东江与黄浦江上游河段的水流演变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途中又陆续接纳圆泄泾、大泖港等来自浙江省境内的诸多新水源后,水势大增,并折向东流,流经今上海松江区的米市渡后,始称黄浦江。黄浦江自米市渡东流至闸港附近时,河身顺直,长28多千米,宽300米左右,这就是黄浦江的上游河段。因此,唐、宋时期都称吴淞江为松江。元初,因华亭府改名为松江府,为避免江名与府名混淆,遂恢复吴淞江旧名,沿用至今。再说东江的变迁。

中国运河:吴淞江、东江与黄浦江上游河段的水流演变

在谈黄浦江形成历史之前,有必要纠正一则流传颇广的传说讹闻。一些旧志逸史,将战国时代四公子之一的楚国春申君黄歇,与黄浦江扯在一起,说什么当时受封于江东地区的黄歇,曾经开挖过一条黄歇浦。黄歇浦简称黄浦,就是黄浦江的前身,所以黄浦江别称为春申江、申江,而上海也因此简称为“申”,云云。说得头头是道,实则全是牵强附会。

在这里,没有必要花费许多笔墨去考证楚国的黄歇究竟开挖过黄浦江没有,只举出一个理由就可完全否定这一说法。根据科学考察,我国长江口南岸的海岸线东汉时尚位于今嘉定、闵行、柘林的古冈身一线以东,今黄浦江所流经的地区以西。此后,三国时代的东吴征服了当地越族人,后来晋代朝廷与大批北方人民,为避“八王之乱”与“五胡侵华”渡江南迁,太湖流域的山区得到大规模开发,水土大量流失,在长江口和钱塘江口沉积,使长江三角洲东端不断外延,海岸线东移,古冈身以东的海域逐渐变成陆地。由此可知,今黄浦江所流经之地,在战国时代尚未完全成陆,还是茫茫大海或大片海滩。而黄歇是战国时代楚考烈王时(前262~238年)受封于江东地区(今太湖以东的苏州、嘉兴一带)的,其封地的东缘至多到古冈身为止,岂能在尚为茫茫大海或大片海滩的今上海市区开挖河道?因此,黄浦江肯定不是春申君黄歇开挖的,而是从北宋时期开始,因自然界的不断演变,再加上人工改造、经营所形成。

黄浦江有多个源头,其正源东江之水来自淀山湖和太湖,经拦路港向东南流。在途中又陆续接纳圆泄泾、大泖港等来自浙江省境内的诸多新水源后,水势大增,并折向东流,流经今上海松江区的米市渡后,始称黄浦江。黄浦江自米市渡东流至闸港附近时,河身顺直,长28多千米,宽300米左右,这就是黄浦江的上游河段。须知,这种情况是从南宋孝宗时期重修“里护塘”工程后才形成的。在此以前并非如此,请看下面所述。

在《尚书·禹贡》这部古书中,有“三江既入,震泽底定”之记载。所谓“震泽”,就是太湖。而“三江”是指太湖的三条泄水道:娄江、松江和东江。东晋的学者庾仲初写过一篇《扬都赋》,对《禹贡》的记载解读云:“今太湖东注为松江,下七十里有水口分流,东北入海为娄江,东南入海为东江,与松江而三也”[27]

这“三江”所在的太湖流域,自隋、唐以来,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农业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约在北宋中期,娄江和东江相继淤塞。生活在北宋中、后期的太湖水利专家郏侨说:“震泽之大,几四万顷,导其水而入海,惟三江耳。二江已不得见,今只松江,又复浅淤,不能通泄”[28]。据此可知,至迟在北宋时,太湖三条主要泄水道,只剩下松江还在承担着排泄太湖洪水的重任,而松江又日益淤浅,排水不畅,导致苏州、松江等府所辖境内,水灾频发。

以上所说的松江,即今吴淞江。吴淞江之名,根据考证,最早见于《后汉书·左慈传》的记载:“(曹)操从容顾众宾曰: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吴淞江鲈鱼耳。”嗣后,南北朝时期的史书上也提到过吴淞江之名。如《陈书》卷九《侯瑱传》记载云:“梁元帝授瑱为武臣将军,随都督王僧辩讨景(注:指侯景叛乱之事)……景奔吴郡,瑱率兵追之,战于吴淞江,大败景。”又,清嘉庆《松江府志》卷八也有记载云:“松江,旧名吴淞江,后以水灾多发,祈望太平而去水从松。”因此,唐、宋时期都称吴淞江为松江。元初,因华亭府改名为松江府,为避免江名与府名混淆,遂恢复吴淞江旧名,沿用至今。(www.xing528.com)

吴淞江西起太湖东岸的瓜泾口(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境内),曲折东流,注于东海,长约二百六十里。其太湖出口处,位于今吴江城区与平望镇之间。据清嘉庆《上海县志》卷一记载,吴淞江口“唐时阔二十里,宋时阔九里,后渐减至五里、三里、一里”。前面提到的北宋郏侨《水利书》曾说过:“吴淞古江,故道深广,可敌千浦”,说明当时江面很宽,风涛很大。因此南来北往于江南运河中的漕船,在横穿吴淞江口时,发生翻船、沉船事故屡见不鲜。加上洪汛期间,来自太湖的洪水经常淹没吴淞江两岸的农田村舍。北宋朝廷对此十分关注,因而仿效唐朝元和年间苏州刺史王仲舒,自苏州至吴江沿太湖筑堤的做法,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自吴江向南至平望镇修建沿太湖长堤,“横截江流五六十里”[29]。堤上建有许多桥梁涵洞,便于排泄洪水。长堤的堤面上还建有纤道,便于纤夫们牵挽着漕船移步前进,史称吴江塘路。

自从沿太湖东岸修建长堤后,航行于江南运河中的漕船,在横穿吴淞江口时安全状况明显好转。但也减弱了吴淞江的水势,降低了冲刷泥沙的能力;再加上吴淞江曲折多弯道,自古就有“五汇四十二弯”[30]之称,致使吴淞江水中的泥沙,一路沿途沉积,江况日益狭浅,特别是吴淞江尾闾入海口,泥沙淤积状况最为严重。当时大文豪苏东坡认为,罪魁祸首是在吴江县境内修筑了长堤。因此他在向朝廷《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状》的奏折中说:“自从沿太湖东岸,长桥、挽路之成,公私漕运便之。而松江始艰噎不快,江水不快而软缓无力,则海之泥沙遂随潮而上,日积不已,故海口湮灭,吴中多水患。近日议者欲发动民众治浚海口,殊不知江水艰噎,虽暂时通快,不过岁余,泥沙复积,水患如故。”[31]有鉴于此,苏轼建议将长堤改建为二千丈之长桥,并搬迁吴江县境内的居民。这一建议,因牵涉面太广以及费用太大而未被朝廷采纳。北宋后期至元朝,曾多次疏浚吴淞江,但随疏随淤;而且自南宋中期以后,原本辽阔无涯的吴淞江入海口,已淤积成大片陆地(即今上海浦东新区境内的北部高桥地区一带)。

再说东江的变迁。东江是古代太湖三条主要泄水道之一,它在太湖以东三十里处从吴淞江分流出来后,流向东南注入杭州湾。成书于唐朝的《史记正义》一书中指出:“三江者,苏州东南三十里名三江口……一江东南流七十里至白蚬湖,名曰东江。”白蚬湖,今已演变成长条形的白蚬江,它西通太湖,东连淀山湖。又,北宋学者朱长文在《吴郡图经续记》一书的卷中,有宝贵的记载可作为《史记正义》记载的补充。他说:“尝质于老儒长者,谓松江东流聚为诸多小湖。又南接三泖,泖有上、中、下之名。又下接芦沥浦……”朱长文所说的诸多小湖,业已演变成为今之淀山湖群。至于提到的上、中、下三泖,其所在位置约在今淀山湖的东南一带,后世已经演变成河道,今上海松江区有泖港镇的地名,可以证明历史上曾经有“三泖”的存在。至于上引记载中提到的芦沥浦,因其上接水势较大的“三泖”,表明它是一条通向杭州湾的重要泄水道,其位置约在今浙江平湖市以东的新仓镇一带,北宋时已经淤塞。在芦沥浦以东,还有一条东江下游的入海分支,名曰小官浦,其入海口约在今上海金山区张堰镇以南,也在北宋时已经淤塞。

到了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据《宋史》卷九十七《河渠志·东南诸水下》记载,秀州守臣丘崈向朝廷奏请修筑沿海塘堰时说,华亭县东南沿海,古有十八堰用以捍御海水咸潮入侵,其十七堰久皆捺断,不通里河。独有新泾塘一所不曾筑捺,海水往来遂伤害一县民田,拟在新泾塘向内二十里处筑堰……其余港汊塘堰,使用年久亦宜兴修。从之。

秀州即今浙江嘉兴市,守臣丘崈所说的沿海塘堰,就是上海历史上颇有名气的“里护塘”水利工程。该工程始建于北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它东起今上海浦东新区北部,经奉贤、金山等区,止于今浙江省海盐县境内。原在杭州湾的东江各泄水道注入口都筑有塘堰,在人工管理下可以启闭,共十八座。在里护塘建成后约120年间,由于当时工程设施正常,管理工作也到位,里护塘始终发挥着正能量作用。但是,到了南宋孝宗乾道年间(1165~1173年),这些设施年久失修,注入口淤积日甚,原来的正能量逐渐转化为负能量。因此丘崈奏请朝廷批准,经过全面兴修并补筑新泾塘堰后,恢复了过去诸多塘堰用以阻断海水入侵的功能。但遗憾的是,当时修缮质量有问题,因此好景不常,杭州湾的诸多入海口不久就陆续地被淤泥堵塞,使东江之水无法南注杭州湾,被迫只能改道转向东流,水量充沛而势盛,遂演变为后来的黄浦江上游河段(即今米市渡至闸港之间的一段东江河道),成为历史事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