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浦江,纵贯市区全境,宽阔水深,终年不冻。早在明、清时代,江中舳舻相继,帆樯如林;到了近现代,中外商船巨舶,往来如织。苏州河,则蜿蜒地横贯在市区中央,微波荡漾;两岸高楼林立,市况繁荣。黄浦江与苏州河是上海的两条母亲河,也是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两张亮丽名片,具有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笔者按:上海黄浦江、伦敦泰晤士河、巴黎塞纳河、纽约哈德孙河,为驰名全球的四大都市河道)。
众所周知,由于古代没有汽车、火车和飞机,要运输大数量或远距离的物资、人员时,必须依赖水运交通。因此,在没有开通黄浦江与苏州河之前的宋、元时代,上海只能发展到一个濒海小镇或小县城就到顶了,而且还要经常遭受随浚随淤的吴淞江到处泛滥成灾的侵扰,人们无法安居乐业。
上海从明朝开始之所以能够脱胎换骨大变样,实现“旧貌变新颜,”转折点就在于,明朝时开通了一纵一横的母亲河——黄浦江与苏州河。从此,不仅使上海吴淞江经常泛滥成灾的历史永远地划上了句号;而且使上海具备了对内、对外优越的发展条件,从而茁壮成长为一个世界级的国际大都市。试想,如果明朝没有开通这两条上海母亲河以彻底取代那条烂摊子吴淞江,那么上海就将一直陷于吴淞江到处泛滥成灾而无法脱身,哪里还谈得上社会不断发展与经济不断繁荣?更难以成为驰名全世界的国际大都市了。所以,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明朝的先辈们,当时毅然决然克服了种种自然的或人为的艰难险阻,开辟了这两条纵横贯通于整个上海市区的母亲河。(www.xing528.com)
在人们的意识中,黄浦江如此宽阔、水势如此浩荡,总以为是天生的自然河流。不错,黄浦江的上游河段,原为太湖泄水道之一的东江,其河道属性应为自然河流。但是,黄浦江的中、下游河段,其河道的属性,则为人工运河。
那么,黄浦江的中、下游河段怎么会是人工运河呢?须知,黄浦江其河道之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河段。除了位于郊区的上游河段为先天性的自然河流外,其余纵贯于市区内的中、下游河段,均为后天性的人工运河。对此,本节将细分几个小节,进行详细讲述如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