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凿胭脂河工程,开始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九月。据《明会要》卷五十六《食货四·漕运》条记载:
洪武二十六年九月,命崇山侯李新开胭脂河,以通浙运。谕之曰:两浙赋税,漕运京师,岁费浩繁。一自浙河至丹阳,舍舟登陆,转输甚难;一自大江溯流而上,风涛之险,覆溺者多。今欲自畿甸近地,凿河流以通于浙,俾输者不劳,商旅获便。故特命尔往督其事。
上谕中所说的在畿甸近地凿河流,指的就是开凿胭脂河。该河位于南京东南的溧水县城以西十里处,长约三十里。这里原是一道呈西北/东南走向、高约30多米的矮山冈,因冈岩呈赤色,俗称胭脂冈,当时凿冈而成河,故名胭脂河。河的两侧岩崖壁立数十尺,跨河留有一处岩层,形似桥,名天生桥,故胭脂河又名天生桥河。在开凿前,山冈以南是与胥溪运河相通的石臼湖,山冈以北是秦淮河的南源深水河,因此胭脂冈是石臼湖与秦淮河的分水岭(见图18-1)。秦淮河古称秦淮水,是长江下游的一条小支流。在唐朝以前名不见经传,自杜牧《泊秦淮》诗广为传诵后始闻名于世。有南北两源,南源名深水河,发源于溧水县境内的东庐山北麓,向西北流至方山附近,与发源于句容县境内华山东麓的句容河(即秦淮河北源)相会合,继续向西北流,经南京城西南注入长江。由此可知,开凿胭脂河工程的关键,是辟通胭脂冈分水岭。据说当时为打通胭脂冈分水岭,李新“焚石凿之,役而死者万人,太祖微行至,立诛之”[3],说明开凿工程异常艰巨。由于爆破技术十分落后,当时还在采用焚石浇水一类的原始办法,因此施工人员死了不少,李新也被处死[4]。
胭脂河开成后,石臼湖与秦淮河就可连通,又因石臼湖原本是与胥溪运河相通的,所以胭脂河的作用,就是在太湖与长江之间,开辟出一条新的水运通道,使从苏南、浙北地区启航的漕船,不必循江南运河北上,再冒着风险转入长江内航行,而是可以就近进入太湖,经胥溪运河、胭脂河、秦淮河直达京师南京。这样,就可避免上述完全水运途径的长江之险和水陆联运途径的陆运之劳。这条新运道的开辟,不仅有利于官方漕运,对于民间交通运输也增添了方便。正如《明史》卷一百三十二《李新传》所说:(www.xing528.com)
(洪武)二十六年,督有司开胭脂河于溧水,西达大江,东通两浙,以济漕运。河成,民甚便之。
但是,这条花费了不小代价开通的胭脂河新运道,使用了不到十年就开始走向衰落。原来,明太祖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病死后,传位给皇太孙(因皇太子已死)建文帝。就在建文元年(1399年),分封在北京的燕王朱棣,借口“靖难”,发动战争,于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攻占南京,以武力夺取其侄子的帝位,这就是明成祖,改年号为永乐,定都于北京。随着南京地位的下降,以及江南运河北端京口的置闸和京杭运河全线治理、疏通的成功,胭脂河运道的作用也逐渐减小,及至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朝正式迁都于北京后,胭脂河运道更是日益衰落,乃至荒废。但在洪汛期间,仍可起到泄洪的重要作用。到了万历十五年(1587年)夏,因“大水,胭脂冈崩裂数百尺,填塞河流,湖水大涌,五邑田圩皆成广阳侯之居”[6]。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高淳县知县丁日近主持疏凿,重新开通。鉴于胭脂河位于溧水县境内,当地民众希图盘剥商货小利,故意下石河中,造成人为阻塞。因此由上级官府出面,刻石立禁约碑,竖立在胭脂河畔,劝告大家,爱护河道。碑文云:
照得天生桥河(注:即胭脂河),上关皇陵,下系高淳、当涂等县水利,国家之凿斯河也,良有深意。尔年乃以堕石阻塞,致徽、宁诸水不得绕钟山,而高淳诸邑遂沮洳为患。如有地方居民,故意将石块填塞河道,妨碍水利者,从重处治,决不轻恕。[7]
如上所述,由于明成祖迁都北京,作为从江浙一带向南京运输粮食和物资的水路快捷途径胭脂河,其地位随即一落千丈,从此失去了交通运输作用,至多起到泄洪作用,时间一长,也就堙废无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