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济州河开凿工程及水源问题解决方案

济州河开凿工程及水源问题解决方案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7-3济州河及汶水、洸水示意图[85]济州河的开通,可分为开挖河道和修建闸坝两项工程内容。修建闸坝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济州河的引水问题。济州河原来计划修建石闸十四座。[87]济州河的水源主要来自泗水和汶水,当时为了引用泗水和汶水济运,分别采取如下的闸坝工程措施。每当冬春少雨、泗水流量细小时,则关闭金口坝,而开启金口闸,这样可使泗水尽量多地通过府河流入济州河,以保持济州河通航的必要水位。

济州河开凿工程及水源问题解决方案

在济州河所流经的鲁西地区,是一片地形略有起伏的广阔平原,平原上分布着河流和湖泊,其中主要的是泗水和汶水,自东向西流经平原的南部和北部,这为开凿济州河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泗水发源于今山东省泗水县,向西流至兖州,折向西南流,经济州东南的鲁桥镇,再折向东南流,经徐州淮阴入淮河。汶水俗称大汶河,发源于今山东省莱芜市东北的原山,向西流,其下游分成两股水流,南股流至济州以北潴为茂都淀(即南旺湖的前身);北股流至东阿县西南的碻磝山以西注入大清河。大清河即古济水的下游河段,自巨野泽向东北流利津县入渤海。由于泗水在南,汶水在北,因此自鲁桥镇泗水向北开凿人工河道,经济州至须城县(今山东省东平县)以西的安山镇,使泗水与汶水沟通,即可形成济州河(见图17-3)。

图17-3 济州河及汶水、洸水示意图[85]

济州河的开通,可分为开挖河道和修建闸坝两项工程内容。其中开挖河道工程早在至元十三年(1276年)已经朝廷通过决议。《元史》卷九《世祖纪·至元十三年》有记载说:“正月,穿济州漕渠。”济州漕渠,即济州河。这比朝廷在至元十七年(1280年)决议开凿胶莱运河的时间还要早。但是,由于丞相伯颜当时正在江南前线督战,因此这个决议并未及时执行,而是一直等到五年后的至元十八年(1281年)才付诸实践。据《元史》卷六十五《河渠志·济州河》记载:

至元十八年十二月,差奥鲁赤、刘都水及精算数者一人,给宣差印,往济州定开河夫役。令大名、卫州新附军亦往助工。[86]

从记载看,这一年并没有正式动工,而是至济州踏勘、规划,并落实参与施工的劳役人员,这些都属于准备工作,因此,开河工程真正开始动工的时间,应该是在至元十九年(1282年)。当时开挖的河道,除了济州向北到安山镇一百五十里外,还有济州向南至鲁桥镇六十里,以及对鲁桥镇以南的泗水也加以开挖疏浚,使之畅通。从《元史》卷十二《世祖纪·至元二十年》记载:“八月,济州新开河成,立都漕运司”可知,开河工程完成于至元二十年(1283年)八月,历时约一年多时间。

在完成开河工程后,接着又进行修建闸坝工程。修建闸坝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济州河的引水问题。济州河原来计划修建石闸十四座。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朝廷责成漕运官员马之贞与监察等到实地巡视并负责修改闸坝计划,最后确定建造八座石闸、二座石堰。[87]济州河的水源主要来自泗水和汶水,当时为了引用泗水和汶水济运,分别采取如下的闸坝工程措施。

一是在兖州“立闸坝,约泗水西流”[88]。泗水自泗水县向西流至兖州城东南后,折向西南流,至鲁桥镇就转向东南流,经徐州后再入淮,原来的流经路线并未经过济州。泗水流至兖州城东南时,有一条小支流沂水注入,流量增大,而泗水则因河床受泥沙淤浅而容纳不下过多的流量,于是在兖州城东南一带潴水成泽并就地泛滥。早在隋朝开皇年间,兖州刺史薛胄为解决城东南泗水潴聚泛滥问题,曾开凿一条从兖州城东向西穿城而过的渠道通往济州(当时称为任城),用以分流泗水,取得了很好效果。这条从兖州至济州的渠道,长约六十里,史称薛公丰兖渠[89]。为了引泗水流入丰兖渠,当时还在城东南的泗水上积石为堰,拦阻泗水,使部分泗水继续南流入淮(因是积石为堰,有空隙,起到溢流作用);而使被拦阻的部分泗水_,循丰兖渠流向济州。从此,形成了泗水也流经济州的新格局。

隋朝薛胄修建的石渠早已毁坏,丰兖渠在北宋时也已淤塞[90]元朝在开通济州河时,为了要引泗水济运,于至元二十年(1283年)在兖州城东南泗水上(可通往隋朝旧堰的故址)重新修建了一座滚水石坝,用以拦水。到了元仁宗延祐四年(1317年),都水监阔阔对滚水石坝进行改建重修,并在坝体上开了三个涵洞,每洞都置闸门,可以启闭,以利于排泄洪水,取名为金口坝。就在修建滚水石坝的同时,还循着隋朝丰兖渠故道,重新开挖出一条河道,起自城东南的泗水,向西流经黑风口,并横穿兖州城区,通至济州并与济州河连通,成为引泗济运的济州河主要水源之一。这条引水道因是泗水的一条派流,因此水量基本有保障,又因其流经兖州府署前,明清时代的文献都称之为府河,这就是兖州府河的由来。

至元二十年(1283年),除了修建滚水石坝和开挖府河外,还在距离滚水石坝不远的黑风口府河上,修建了一座石闸,用以调控府河的流量,名曰金口闸。原来,府河从泗水分流出来后,要流经地势较高的黑风口(在城东五里),水流难以通过,因此当时在泗水上修建滚水石坝的同时,又在黑风口府河上修建了金口闸。据清人陆耀《山东运河备览》卷四《金口坝》条引牛运震《空山集》说:“黑风口,一名金口闸,与金口坝一时并建。”引文中所说的金口坝,实指滚水石坝而言,因滚水石坝建成后并无正式名称,直到30多年后的延祐四年(1317年)才有金口坝之名,但后世文献对包括滚水石坝在内,都统称为金口坝。滚水石坝建成于至元二十年(1283年),故金口闸也当修建于是年。由于金口坝与金口闸一字之差,又是同年修建,而且都位于兖州城东分水口附近(金口坝在泗水与府河分流处南侧的泗水上,金口闸在分流处西侧的府河上),两者相距很近,因此许多历史文献常将两者混为一谈,误认为金口坝与金口闸是同一实体,从而造成概念上的模糊与混淆,故在这里加以澄清。由于金口闸所在之处地势较高,离城又近,因此兖州居民怀有金口闸一旦被冲垮,将会葬身鱼腹的担心。牛运震《空山集》中对于金口闸的形势有这样一段描述:(www.xing528.com)

查黑风口去郡城五里,其堤堰之颠,与城堞相较犹高一尺三寸,由堤窥城,犹如从高墉俯临井底。而泗河之水,由陪尾山而来,挟山溪沟泉诸水,直泻百里,遇夏秋泛涨,拍天惊岸……万一闸口不支,高屋建瓴之势不足言也,万众之不为鱼者幸耳。[91]

如上所述,有了金口坝和金口闸,就可相辅相成,更好地调控泗水与府河的水势和流量。其调控方法为:每当夏秋山洪暴发、泗水汹涌而泻时,则关闭金口闸,而开启金口坝,这样就可避免过多的洪水通过府河进入济州河,不致影响济州河的航运。每当冬春少雨、泗水流量细小时,则关闭金口坝,而开启金口闸,这样可使泗水尽量多地通过府河流入济州河,以保持济州河通航的必要水位。

二是在堽城“立闸堰,分汶水(注:应为洸水)入河,南会于济州”[92]。按洸水原为汶水的派流。东晋永和十二年(356年),徐、兖二州刺史荀羡奉命北伐前燕,曾开洸水引汶水西南流与泗水相通,从而自任城(即元朝时的济州)北上,经洸水、汶水至济水,再通向东阿。但当时在洸、汶分流处是否修建堰埭,因史无记载,不得而知。就目前所知最早在洸、汶分流处修建分水设施的,是在元朝建立前的元宪宗七年(1257年),当时东平路总管严忠济为开通自东平至宿、蕲一带的漕运路线,责成济州判官毕辅国在堽城镇(即《水经注》中提到的刚县)西北、汶水南岸修建了一座斗门。有文献记载说:

昔汶不通洸。国初岁丁巳,济悴奉符毕辅国请于严东平(注:即严忠济),始于汶水之阴,堽城之左,作一斗门,遏汶水入洸,益泗漕,以饷宿、蕲戍边之众,且以溉济、兖间田,汶由是有南入泗淮之派。[93]

据此可知,东晋荀羡开辟的以汶通洸的状况,因时隔久远,到元朝以前,汶、洸早已不相通了。元初,在汶、洸分流处修建斗门,使汶水的一部分水量重新流入洸水,再循洸水河道向西南流至济州入泗水。这样,就使汶水、洸水、泗水互相沟通,从而构成了自东平至济州,再南达宿州、蕲县的一条漕运通道。不过这条漕路从东平至济州一段不是直线型,而是绕道堽城拐了一个大弯,显然很不理想。济州河开通后,就不需要再绕道堽城,路程大为缩短。为了使济州河能更好地利用汶、洸的水源,原计划在堽城修建一座石堰。但据当时的都水少监马之贞反映,截至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开通会通河前仍未修建[94]。为什么不及时修建石堰呢?这是因为马之贞考虑到汶水上游河谷开阔,植被少而泥沙多,修建永久性的石堰后,大量的泥沙必然在堰前淤积,使汶水上游的河床变浅,从而容易造成泛滥,殃及汶水中、下游地区,因此认为修建永久性的石堰并没有多大好处。直到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会通河开成,济州河与会通河一起成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开始在堽城建闸,闸址选择在毕辅国所筑斗门以东,故名东闸;原斗门也经改建成闸,称为西闸。只因西闸的闸址较高,不能进水,因此真正对汶、洸分流发挥调控作用的是东闸,后世文献常提到的堽城闸,即是指东闸而言。堽城闸建成后,为了阻止汶水向西流失,又在堽城东闸左下方的汶水上修建一座临时性的土堰,用以拦水分流,平时使三分之二的汶水流入洸水;冬春枯水期使全部汶水流向洸水;而每当夏秋山洪暴发时,则紧闭二闸之门,使洪水集于汶水河道,听凭洪水冲垮土堰,循汶水河道流向大清河再入海,以丢卒保车的方式保全堽城闸的完好。因此形成在每年洪汛期过后的秋分季节前后,都要重建土堰,劳、费负担很重。到了元仁宗延祐五年(1318年),当时的都水监官员鉴于每年都需修建这座土堰十分麻烦,将它改建为石堰。结果“五月堰成,六月为水所坏,水退乱石龃龉,河底增高,自是水岁溢为害。(后)至元四年(注:1338年)[95]秋七月,大水溃东闸,突入洸河,二闸被其害,而洸水亦为泥沙所塞,非复旧河矣”[96]。看来,当年马之贞主持都水监时,宁可每年重建土堰而坚持不建石堰,确实有其独到的道理。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二《山东宁阳县·堽城堰》条云:“堰在县东北三十四里,元置堰,明永乐中改为坝。”所说的堽城堰,当是指元朝每年都需重建一次的堽城土堰而言。

三是在济州城南的水道上修建上、中、下三闸,统称为济州闸。泗、洸二水流至济州城的东北处会合后,再绕城流至城南的中闸,所以中闸的正式名称为会源闸。在中闸西北约三里处为上闸,泗、洸二水在会源闸会合后,流至上闸开始进行南北分流,故上闸的正式名称为分水闸。在中闸东南约二里处为下闸,主要用以接纳泗水,因其位于任城(即济州)的东面,故又称任城东闸。济州上、中、下三闸所起的作用是:①分别接纳泗、洸二水;②使泗、洸二水会合以增加水量;③使合流之水沿着济州河道实施南北分流,为济州河提供水源。

综上所述,济州河的水源主要来自泗水和汶水,经过元朝在泗、汶、洸等河流的关键之处,设置闸、堰等一系列工程措施后,济州河的水源基本有了着落,为通航创造了条件。

济州河开通后,从江淮地区北上的漕船,可以直达汶水下游的安山镇,原本计划漕船由汶水入大清河,顺流而下出利津,再由海路抵达直沽,组成一条河海联运的漕路。可是,事与愿违,发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当时从南方北运的粮食每年约一百万石,其中三十万石计划由济州河运输。由于济州河开挖深度不够,加上水源不足,存在着“水浅,大舟常不能达”[97]问题,不得不“更以百石之舟,舟用四人,增漕舟三千艘,役夫一万二千人”[98]。这样,就大大地增加了运输成本。再者,利津县大清河口泥沙淤积十分严重,漕船难以通行,这是因为在规划开凿济州河时,未对大清河口进行实地勘查,在发现河口壅沙后又未及时加以疏浚,而是采取消极的放弃态度,临时决定改用水陆联运方式,即自大清河北岸的东阿起,向北陆运二百里路程至临清,再入御河水至通州。可是,这条水陆联运的漕路也不顺利,主要是途经荏平县境一段陆路时,因“地势卑下,遇夏秋霖潦,牛车跋涉其间,艰阻万状”[99]。因此,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遂罢东平河运粮”[100]。东平河,指的就是济州河。这条经过长期准备、好不容易开通的济州河,仅使用了四年就被搁置起来。因此可以说,济州河的遭遇同胶莱运河一样,那就是命运多舛。幸运的是,不久由于会通河的开通,济州河也得以成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一环,终于在历史上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