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辽对峙:中国运河三千年

宋辽对峙:中国运河三千年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辽朝由于情报不灵,对突如其来的宋军缺乏防备,以致在前线损兵折将颇多。辽朝廷得知南京被围,局势危急,立即派遣大将耶律斜轸与耶律休哥率军援救南京,于是宋、辽两军在南京城郊的高梁河畔展开激战。从此,宋、辽之间化干戈为玉帛,各守边界线,和平相处长达一百余年。综上所述,北宋前期忙于伐辽,中、后期转为防辽,不论是伐辽或防辽,都少不了要向河北地区运兵运粮,这就是北宋朝廷在河北地区开凿和治理运河的形势背景。

宋辽对峙:中国运河三千年

宋太祖建立宋朝之初,只是继承了原先后周所控制的中原地区。当时,南方尚有吴越、南唐、荆南、南汉、后蜀等割据一方的政权;而北方则有强盛的辽朝和依附于辽朝的北汉政权。宋朝根据当时这些割据政权的具体情况,确定了先南后北、先弱后强的统一方针和策略。从宋太祖建隆四年(963年)首先平定荆南开始,至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最后攻灭北汉为止,前后历时十六年。至此,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得以结束,基本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但是,被后晋高祖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尚未收复。所谓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具体包括幽州(今北京市)、蓟州(今天津市蓟州区)、檀州(今北京市密云区)、顺州(今北京市顺义区)、儒州(今北京市延庆区)、新州(今河北省涿鹿县),妫州(今河北省怀来县)、武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瀛州(今河北省河间市)、莫州(今河北省任丘市)、蔚州(今河北省蔚县)、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应州(今山西省应县)、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寰州(今山西省朔州市马邑镇),即相当于今河北、山西北部的大片地区。其中瀛、莫二州,在后周世宗时已收复,还有十四州尚被辽朝占领着,辽朝常常以这十四州作为向南侵略的前进基地,因此收复燕云国土是宋太宗即位后的既定政治目标。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在平定北汉后,本想以胜利之师,一举收复燕云之地,因此当即调兵遣将,北伐辽朝,并且亲赴前线督战、指挥。辽朝由于情报不灵,对突如其来的宋军缺乏防备,以致在前线损兵折将颇多。宋军初战告捷,士气大振,乘胜进围南京城(今北京市)。辽朝廷得知南京被围,局势危急,立即派遣大将耶律斜轸与耶律休哥率军援救南京,于是宋、辽两军在南京城郊的高梁河畔展开激战。先时,斜轸与休哥两支辽军采取夹击之势,继而耶律休哥观察到宋太宗在阵中督战,于是选派精锐之师冲入宋军阵中,并直扑宋太宗所在位置,宋军猝不及防,顿时阵脚大乱,混战中死伤很多,急忙退向涿州。宋太宗则“仅以身免,至涿州,窃乘驴车遁去。辽军乘乱追击宋余军,所杀甚众,获兵仗、器甲、符印、粮馈、货币不可胜计”[184]。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高梁河之战,以宋军惨败而结束。

到了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辽景宗病逝,继位的圣宗年幼,由萧太后临朝称制。宋太宗对于三年前高梁河之战的惨败,一直耿耿于怀。鉴于辽方皇帝新丧,新主年幼,由女子主政,误认为这是收复燕云国土并雪高梁河之耻的大好机会,于是经过充分的准备,于雍熙三年(986年)再次北伐辽朝。为了吸取上次北伐失败的教训,这次北伐兵分东、中、西三路,相互接应,使辽军顾此失彼。但是,结果事与愿违,北伐又是大败而归,并且作为西路军统帅之一的抗辽名将杨业,也在这次北伐中丧生。

两次北伐都遭到失败的原因,总的说来,就是宋太宗调兵遣将北伐之日,正值辽朝萧太后主政、国势强盛之时。宋太宗低估了辽朝的军事实力,辽军骑兵十分剽悍,宋军步兵难以制胜。宋太宗通过这两次北伐的失败,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决定调整以武力收复燕云国土的方针,在战略上则由原来的攻势改变为采取守势。也就是说,在河北前线以宋、辽双方的实际控制线,即巨马河(白沟河)和界河(今海河)为边界线。为了防御辽军骑兵的南侵,北宋在边界线的南侧,利用当地多塘泺(小湖泊)的地形条件,开凿了许多条水道,形成边境地区的运河网。其目的有二:一是用以阻止辽军骑兵的南下;二是便于向前线运兵运粮,加强边界线的防卫。(www.xing528.com)

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时,由于宋、辽双方的军事实力旗鼓相当,谁也战胜不了谁,加上当时其他因素所起的作用,促使双方在御驾亲征进行一场大决战的前夕,毅然摒弃战争,选择和平,于是在原本成为决战战场的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市)城下,订立了澶渊之盟。从此,宋、辽之间化干戈为玉帛,各守边界线,和平相处长达一百余年。此后,北宋对于边境地区的运河网,仍然继续进行疏浚治理,保持着畅通。这是因为当时河北地区虽然已无战事,但在边防前线仍然有驻军,运河网的存在就是满足运兵运粮的需要。

综上所述,北宋前期忙于伐辽,中、后期转为防辽,不论是伐辽或防辽,都少不了要向河北地区运兵运粮,这就是北宋朝廷在河北地区开凿和治理运河的形势背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