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运河中段(这里指苏州至秀州)是江南河全线最为安顺、通畅的一段。其特点是水源充足、水流平缓,不需要利用堰、闸进行调节水量、水位。对于该段运河的治理,主要是疏浚河道和修筑堤岸。由于流经之处是太湖东岸的低洼地区,又是太湖的泄水口,每当洪汛时期,太湖涨水东溢,侵犯运河。因此,从唐朝起就在运河两侧修筑堤岸。到了宋朝,修筑堤岸更成为该段运河养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其中工程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筑堤岸发生在宋仁宗时期。据清乾隆十二年编纂的《吴江县志》记载:
天圣初,苏州水坏太湖外塘……八月,诏转运使徐奭、江淮发运使赵贺董其事。闰九月,敕入内供奉官张永和相度,自市泾以北,赤门以南筑石堤九十里,起桥十有八,竣积潦。[171]
又,“天圣初,徐奭奏令开江营兵一千二百人,兼修塘岸南至嘉兴百余里。”[172]
天圣(1023~1032年)为宋仁宗即位后的第一个年号。市泾和赤门都是地名,前者在今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以南二十四里;后者在今苏州市葑门与盘门之间。开江营兵是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始设的从事开河筑堤的工兵部队,至徽宗宣和年间撤销。从记载可知,这次工程在运河西侧修筑了起自苏州、止于平望镇以南,长达九十里的砌石堤岸,沿途还建造了十八座桥梁;同时,又向南至嘉兴修筑了一百多里的塘岸。所谓塘岸,实际就是运河堤岸,因为当地人称运河为塘河或官塘。苏州至嘉兴间运河有堤岸,由来已久,不过大多为土质堤岸,欠坚固,经不起河水的日夜冲击,经常毁坏,因此宋朝改建为砌石堤岸,反映了宋朝在运河堤岸方面,无论是材质或修筑技术都比前朝有进步。还有一条记载说:
宋庆历中,通判李禹卿堤太湖八十里为渠,益漕运。[173](www.xing528.com)
庆历(1041~1048年)也是宋仁宗年号。所谓“堤太湖八十里为渠”,实际就是指沿着运河修筑堤岸八十里。现在的问题是,苏州通判李禹卿所筑八十里运河堤岸是新筑还是对徐奭等人督修的九十里石堤和一百多里塘岸的重修?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可能:一是由于两次修筑堤岸的时间已经相隔20多年,很可能前次所修堤岸已经损坏,后次工程属于重修。二是徐奭等人督修的是位于运河西侧的堤岸,而李禹卿督修的是位于运河东侧的堤岸。为何要在运河东西两侧都修筑堤岸?这是因为当时沿运河修筑堤岸的目的,一方面固然是为了防止河水冲坏河岸;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漕运时给往来的舟船提供挽夫(即拉纤人)沿河行走之路。所以上引记载中说:“益漕运。”
江南运河中段治理工作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疏浚河道,由于疏浚是一项常规工作,内容大同小异,这里仅举一例,以窥全豹。据记载:
神宗元丰三年(注:1080年),诏赐米三万石,开苏州运河,自苏州至杭州。[174]
所谓“开苏州运河”,实际是疏浚河道。当年朝廷调拨三万石米作为经费,对苏州至杭州间运河进行了疏浚。从运河的路程可以看出,这是一次规模很大的疏浚行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