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南运河北段的治理方案

江南运河北段的治理方案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南运河北段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因地势高亢,水量保不住的老问题。此外,常州城北有一条澡港,又名灶子港,也是南通江南运河,北通长江。总之,宋朝在江南运河北段引水济运方面采取了两手抓的措施,即:既在平地上开河引水济运,又积极治理练湖以练湖水济运,因此效果比较显著。宋朝时,建筑在江南运河北段的节水设施,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有发展变化,先后为堰埭、单闸和澳闸等。

江南运河北段的治理方案

江南运河北段(这里指润州至常州)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因地势高亢,水量保不住的老问题。宋朝对此采取了开河引水和建闸节水两方面的治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先谈开河引水方面的措施。宋朝在江南运河北段实施引水济运的方针是:对于附近的自然河流,能用以济运的则直接利用;不能直接利用的,则开凿人工河道加以沟通,再引水济运。①在润州,郑向曾开通蒜山漕河,引长江潮水济运。据《宋史》卷三百〇一《郑向传》记载: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郑向为两浙转运副使,疏润州蒜山漕河抵于江,人以为便”。蒜山漕河在城西五里,河道不长,因其一头通长江,一头通江南运河,故疏通后取得了引江潮济运之利。后来淤塞,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重新疏通,除了用以引江潮济运外,还作为长江舟船在大风时的避风港。②在丹阳,城北有九曲河,逶迤七十余里,东北通长江,西南通江南运河。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五《丹阳县·九曲河》条下说:“昔时由此通潮利漕。”可知历史上也曾用以引江潮济运。丹阳东南还有一条珥渎河,北通江南运河,南入金坛县境并通长荡湖、滆湖等,可引用湖水济运。③在常州,城西三十里奔牛镇有孟渎,原为一条不知名的故渠,唐元和年间常州刺史孟简,循此开凿成一条运河,长四十余里,北通长江,南通江南运河,史称孟渎。宋朝时,孟渎已湮塞,仁宗庆历年间重新开通,用以引江潮济运。常州城西还有一条烈塘河,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年)由郡守李嘉言开浚,长四十余里,北通长江,南通江南运河,用以引江潮济运。此外,常州城北有一条澡港,又名灶子港,也是南通江南运河,北通长江。城南有西蠡河和白鹤溪两条河道,都是北通江南运河、南通滆湖和太湖的。南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年),常州郡守章冲曾向朝廷奏报常州一带可以济运的河道分布状况,其中就包括灶子港、西蠡河和白鹤溪等河道。他建议说:“(这些河道)皆古人开导以为溉田,(而获)无穷之利者也。今所在湮塞,不能灌溉……若用工浚治,则漕渠(注:指江南运河)一带无干涸之患”[157]。孝宗看了奏报后,“诏令相度开浚”。据此可知,上述灶子港、西蠡河、白鹤溪等河道,当时在章冲的主持下,都进行了开浚,用以引江、湖水济运。

鉴于润州至丹阳的地势,是缓慢升高的上坡;丹阳至常州的地势,是缓慢降低的下坡;江南运河北段流经之处的地势,最高处在丹阳,在这种地势条件下,从平原上开河济运,难以将水引向高处的运河,济运效果也就不很理想。因此,宋朝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在平地上开河引水济运,另一方面积极整治练湖,利用练湖水济运。

练湖,又称练塘,俗称丹阳湖。位于丹阳县城西北。西晋惠帝永兴年间(304~306年)由割据江东的陈敏修建,纳丹阳周围高骊、长山等七十一派山水,汇聚而成湖泊。修建目的为用以防洪和灌溉。南北朝时湖面周围一百二十里,水量充沛。练湖不仅面积大、水量充沛,更重要的是它位于地势高亢的丹阳。利用练湖水济运,有如高屋建瓴,效果比从平地上开河引水济运要好得多,有着引“湖水一寸,益漕河一尺”[158]的功效。因此,从唐朝开始就已利用练湖水济运,宋朝继承唐朝的做法。但是,练湖周围的豪强、地主和农民,自唐朝起就非法侵占湖岸淤地,并且得寸进尺,在湖中筑堤圈地,导致练湖面积日益缩小,宋时湖面周围仅四十里[159],比南北朝时缩小了三分之二。不仅如此,还盗用湖水,灌溉私田,使湖内水量不断缩减,严重影响济运。针对这种状况,唐、宋两朝对练湖管理极严,除明令严禁民间占地、窃水外,还对练湖不断进行整治,以期提高济运功能。就宋朝而言,尤其是南宋,对练湖的整治、疏浚十分积极、频繁。例如:

北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年),“丹阳知县苏京,以练湖蓄水可济漕渠,岁久湮塞。是年告旱,乃募民浚湖,易置斗门十数……湖水贯注,公私便之。”[160]

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臣僚言:“练湖与新丰塘地理相接……今堤岸损缺,不能贮水,乞候农隙次第补葺。”“诏本路漕臣并本州县官,详度利害,检计工料”办理。[161]

南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两浙转运使向子諲言:“镇江府吕城、夹冈形势高仰,因春夏不雨,官漕艰勤……练湖在唐永泰间已废而复兴,今堤岸弛禁,致有侵佃冒决,故湖水不能潴蓄,舟楫不通,公私告病。若夏秋霖潦,则丹阳、金坛、延陵一带良田亦被渰没。臣已令丹阳知县朱穆等增置二斗门、一石及修补堤防,尽复旧迹,庶为永久之利。”[162]

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臣僚言:“兵变以后,(练湖)多废不治,堤岸圮缺,不能贮水。强家因而专利耕以为田,遂致淤淀,岁月既久,其害滋广,望责长吏浚治湮塞,立为盗决侵耕之法,著于令。”“诏两浙漕臣沈度专一措置修筑。”[163]

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诏“修丹阳练湖横坝及诸斗门、涵等”[164]。(www.xing528.com)

南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丹徒县主簿马荣祖修筑练湖堤岸。”[165]

南宋理宗淳祐二年(1242年),“镇江知府柯元寿修筑练湖闸,增高涵、[166]

从上述一系列的整治情况可以看出,当时朝廷对练湖的治理,可谓不遗余力。宋朝时的练湖,环湖筑有堤岸,西面堤岸上建有石涵洞等设施;东面堤岸建有上、中、下三处并列的闸门,与外面路经的江南运河相通。闸门可以随时启闭应用,平时闭门蓄水,济运时开门放水。

总之,宋朝在江南运河北段引水济运方面采取了两手抓的措施,即:既在平地上开河引水济运,又积极治理练湖以练湖水济运,因此效果比较显著。

再说建闸节水方面的措施。江南运河北段因地形关系,单靠引水济运不能解决问题,还必须在运河线路上建筑一些节水设施,用以分段节水。宋朝时,建筑在江南运河北段的节水设施,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有发展变化,先后为堰埭、单闸和澳闸等。

堰和闸都是用以调节运河水量和水位的,但是,两者形制相异,构造不同。堰,又称埭,或通称为堰埭,是一种拦水、溢流的低坝,横卧在河道上,将河道截断。在平常时期,可防止河水流失,使河道保持着一定的水位;在洪汛时期,可使洪水从堰顶溢流而过,不致造成危害。因其构造简单,使用时又不需要人工作业,因此在我国古代得到广泛运用。江南运河上最早设置堰埭是在东晋初期,这就是位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运河上的丁卯埭。据南朝梁、陈时期顾野王《舆地志》记载:“晋元帝子裒镇广陵,运粮出京口,为水涸。奏请立埭,丁卯制可,因以为名。”丁卯埭的作用就是将越过埭顶进入江南运河中的长江潮水,在退潮时不让其流出,从而保持了江南运河的一定水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设置在江南运河上的堰埭越来越多,唐朝时仅江南河北段就有京口堰(在今镇江)、吕城堰(在今丹阳、常州之间)、奔牛堰(在今常州)、望亭堰(在今无锡、苏州之间)。利用这些堰埭,可以分段拦水,使该运河段克服地形起伏而保持着一定的水位。但是堰埭横卧在河道上,对往来舟船构成严重妨碍,轻舟过堰时需要人畜牵挽,重船过堰时,需要卸载盘驳。因此入宋以后,于太宗淳化元年(990年),朝廷下令将上述四堰改建为闸,使其能更有效地调节水量,有利于航运。当时的闸应是指单闸,也就是现代的节制闸,其功能同堰埭差不多,仅是节制流量,抬高水位。闸的特点是设有闸门,可以操纵闸门的启闭来控制流量,这比堰埭用加高或减低堰顶高度的办法来控制流量要灵活、方便得多,特别是舟船过闸时可免牵挽、卸载盘驳之劳。因此,即使是单闸,其优越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只是单闸的宽度有限,在宽阔的河道上设置单闸,依然少不了堰的配套。我国古代的闸,大多设置在堰上,这样用堰来抬高水位,以闸来放行舟船,分工协作,相得益彰。其实,单闸本身也有缺点,即开闸放船时会流失大量的运河水,而闭闸蓄水的过程又很长,这就决定了闸门不能整天开启,而是定时开启。这就需要过闸的舟船,停航等候开闸,耽误许多运输时间。单闸的这些缺点,直到发明澳闸后才得以克服。而澳闸是在复闸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

宋太宗雍熙年间(984~987年),淮南转运使乔维岳在开凿沙河运河时首创二斗门复闸。复闸即船闸,由于当时人们对船闸的优越性认识不足,未能及时推广,直到四十年后的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才在真州(今江苏省仪征市)设置复闸。接着,出现了一个改堰为闸的高潮,仅三年时间,楚扬运河上的堰埭都陆续改建成为复闸。江南运河出现复闸的时间稍晚些,从日本僧人成寻《参天台山、五台山记》的记载可知,神宗熙宁年间江南运河南段已存在长安闸、杉青闸等复闸。江南运河北段复闸的出现,以望亭闸为最早,但建成后并未使用。有记载说:“熙宁二年三月,凌民瞻建议废吕城堰。”[167]直到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才出现复闸。据记载:“知润州林希奏复吕城堰,置上下闸,以时启闭。其后,京口、瓜洲、奔牛皆置闸。”[168]所谓“置上下闸”,即复闸。至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8年),漕运官曾孝蕴发明了澳闸,从而解决了舟船过闸时,需要大量的水进入闸室的水源问题,于是又掀起改复闸为澳闸的新高潮。据记载:元符元年(1098年)正月,知润州王悆建言:“吕城闸常宜车水入澳,灌注闸身以济舟,若舟沓至而力不给,许量差牵驾兵卒,并力为之”[169]。说明当时位于丹阳、常州之间的吕城闸已由复闸改建为澳闸。又有记载说:“(元符)二年闰九月,润州京口、常州奔牛澳闸毕工。”[170]可见,江南运河北段的京口、吕城、奔牛、望亭四闸至此均已改建成澳闸。由于澳闸所需大量闸室水,并非取自运河,而是取自水澳并可反复利用,因此非常适合于水量不足的江南运河北段采用。

以上所述两方面的措施,就是宋朝用以解决江南运河北段由于地形条件所引起的水量不足、航运困难等问题的成功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