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运河三千年:方城运河开凿形势背景

中国运河三千年:方城运河开凿形势背景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此可知,当时来自江淮和江南地区的漕运量占总量的73%。因此,在长江中游地区开辟一条通向中原的南北向水道,与淮河、黄河沟通,在当时已是一项紧迫的交通建设任务。这就是北宋曾先后两次开凿方城运河的形势背景。

中国运河三千年:方城运河开凿形势背景

黄河长江是中国流程最长的两条大河,其中、下游流域又是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但是,这两条大河都是西东流向,彼此并不相通。为此,自古以来人们就千方百计地利用它们各自的支流水系,在其间开凿人工运河,加以连接,使之沟通。最早沟通黄河与长江的人工运河,是先秦时代开凿的邗沟和鸿沟。邗沟运河开通于春秋末期的吴国,它沟通了长江与淮河;鸿沟运河开通于战国初期的魏国,它沟通了淮河与黄河。有了这两条运河,使黄河与长江得以间接相通,不仅满足了历代政治军事方面的需要,也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但是,这两条运河的地理位置都偏东,尤其是邗沟,位于长江和淮河的下游近海地区,与古代政治重心所在的关中和中原地区相距甚远,南北之间的水运交通还是很不方便。于是,人们又不遗余力地尝试着在中原地区开辟沟通两大河流的新途径。

东部,人们发现淮河的支流肥水与巢湖的上源施水,不仅同源异流,而且还有支津相通,三国时期,魏国与吴国之间多次水战就在这里进行,魏国的战舰还循着施、肥两水之间的通道,南进到施水一侧的合肥集结安营。后来,施、肥两水之间的通道淤塞了,但是施、肥两水所隔的分水岭,仅为长约四十里的低矮冈阜地,于是这里遂成为沟通南北的一处水陆联运新途径。唐朝安史之乱后,藩镇李正己一度叛据埇桥(今安徽省宿州市),切断了唐朝经济命脉的汴渠漕运,朝廷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曾打算重开施肥水道,不久因李正己病死,叛军内部发生变化,唐朝得以重新控制埇桥,汴渠漕运随之恢复,重开施、肥两水之间的水道计划也就作罢。

在西部,早在汉武帝时期就曾发动数万民工,试图开辟褒斜线水陆联运的南北通道。虽然翻越秦岭的陆道开通了,但是南北两侧的褒水和斜水,因巨石太多无法开通,最终宣告失败。唐朝时也有过开辟丹灞线水陆联运通道的工程行动,除了开通翻越秦岭的陆道外,还疏通了南端的丹水和北端的灞水。但是,这条水陆联运的通道,由于路况和通行条件太差,使用价值不大,最终被废弃。

在中部,人们发现汉江支流白河的上游与淮河支流汝水的上游之间相距很近,而且分水岭处又是地势比较平坦的伏牛山隘口,因此早在先秦时代的楚国,就在这里开辟了一条从南阳通向中原地区的陆路要道,史称夏路。在隘口处还筑有一个小城,名方城。西汉元帝时,南阳太守召信臣,在汉江支流比水(今唐河)的北源(即堵水)上游和汝水支流水的上游之间,修建了一个大水库,名曰马仁陂。该水库汇集了周围分属于比水和汝水不同水系的来水,从而使汉江水系(属长江水系)同淮河水系相沟通。西晋初年,镇守襄阳的杜预除了开通扬水运河(即春秋时代的江汉运河)外,又进一步整治了扬夏水道,使之贯通南北[123]。这样,在我国中原地区也可使长江与淮河乃至黄河相沟通了。(www.xing528.com)

以上这些开辟黄河与长江之间水运或水陆联运通道的种种努力,有的当时就失败了;有的当时成功了,但由于沧桑变迁,后来也一一湮废了。因此截至北宋时为止,除了东部地区的邗沟与汴河外,在中、西部地区还没有一条沟通黄河与长江的运河,这给南北水运交通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我国历史上在隋唐以前,政治、经济的重心都在黄河流域。由于南北朝时期长期战乱,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而长江流域则比较安定,因而社会经济得到很快发展。至隋唐时,经济重心开始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南移的速度不断加快。到了北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则已基本上移到了长江流域。北宋开国后,之所以选择开封作为建都之地,就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经济重心已在长江流域,而开封有汴河和邗沟,直通当时最为富饶的东南地区。虽然宋太祖赵匡胤曾经从政治、军事的战略出发,一度打算迁都于洛阳,但是考虑到经济是支撑政权的基础,洛阳距离东南地区比较远,水运条件远远比不上开封,最后不得不放弃了迁都洛阳的打算。

北宋政权存在了167年,其赖以维持生存的财政经济,自始至终来源于长江流域。这一点,《宋大诏令》说得很明确:“国家建都河汴,仰给江淮,岁漕资粮,溢于唐、汉。”事实确是如此,北宋取自淮河和长江流域的粮食物资,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唐朝和汉朝。据记载,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朝廷制定了各条运河每年漕运的定额:“汴河岁运江淮米三百万石,菽一百万石;黄河粟五十万石,菽三十万石;惠民河粟四十万石,菽二十万石;广济河粟二十万石;凡五百五十万石”[124]。据此可知,当时来自江淮和江南地区的漕运量占总量的73%。至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朝廷调整了上述漕运定额。汴河的漕运量由原来的每年四百万石增加到每年六百万石。至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汴河的漕运量又增加到每年七百万石,最高时甚至达到八百万石,占当时总漕运量的85%以上。当时,凡是从汴河漕运到东京的粮食、物资,都来自淮南地区和江南地区。来自淮南地区和江南地区的两浙、太湖流域的粮食、物资,都取道邗沟、汴河运往东京,尚称近便。但是,来自江南地区中的荆湖(今湖北、湖南)、四川和岭南地区的粮食、物资,因当时在长江中游一带没有一条通向中原的水道,不得不循长江东下,千里迢迢地运到真州(今江苏省仪征市)或扬州进行中转,经邗沟至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市),再循淮河向西入汴河,向西北运至东京。整个运输过程从西到东,再从东折返向西,绕了一个大圈,不仅延误了许多时间,而且增加了人力、船舶和运费的巨大消耗。因此,在长江中游地区开辟一条通向中原的南北向水道,与淮河、黄河沟通,在当时已是一项紧迫的交通建设任务。这就是北宋曾先后两次开凿方城运河的形势背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