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导洛通汴工程:中国运河三千年,详细方案完善

导洛通汴工程:中国运河三千年,详细方案完善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导洛通汴工程,又称引洛入汴工程,也简称为清汴工程。宋神宗元丰元年五月,西头供奉官张从惠建议一定要抓住这一机遇,及时完成导洛通汴工程。翌年三月,都水监丞范子渊赞同张从惠的建议,旋即奉命赴实地勘察自河阴县西十里至洛口的地势,证实当地的地势是西高东低,符合洛水的流向,导洛通汴工程完全可行。宋用臣在考察后,不仅竭力赞成导洛通汴,而且还在范子渊所提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补充,使工程方案更为完善。

导洛通汴工程:中国运河三千年,详细方案完善

导洛通汴工程,又称引洛入汴工程,也简称为清汴工程。是北宋改造汴河的大举措和成功范例,在中国运河史和中国水利工程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汴河在隋朝称为通济渠,一直以黄河为其水源。由于黄河水中泥沙特别多,从而给汴河也带来了大量的泥沙。这些泥沙随着水流沿途沉积,就使汴河不断淤浅和抬高河底,终于在北宋中期形成了地上河。在北宋的前期和中期,为减少、减慢汴河的泥沙淤积,曾不遗余力地进行预防和治理,或定期进行疏浚,或在河岸修筑堤防,或在河中建立木岸以减小河宽、加快流速,但是这些措施都治标不治本,效果不显著,或暂时有效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北宋朝廷,为预防和治理汴河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无论在财政上或精力上不堪重负。因此,早在宋仁宗时期就有人提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即“导洛通汴”以取代黄河为水源。据考,最早提出这一办法的人是皇祐年间的郭咨。郭咨是个心灵手巧的人,点子多,他看到汴河久治不愈,向朝廷建议说:“自巩西山七里店孤柏岭下凿七十里,导洛入汴,可以四时行运”[54]。当时朝廷对他的建议很感兴趣,当即派遣都水监杨佐与郭咨同赴现场勘察地势并进行规划。可惜郭咨归来不久就去世,同时因为必须开凿广武山(孤柏岭),难度大,不可为,这一合理化建议就此搁置下来。原来,黄河流经位于汜水、河阴两县之间的广武山时,河流南岸紧贴着广武山北麓,要在这里开挖导洛渠道,必须凿开都是岩石的山岭十数丈,这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难以办到的事。但预想不到的竟会天赐良机,在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七月,黄河主流北移,在广武山的北麓留下了一片宽约七里的滩地,这为开挖导洛渠道、实现以洛水取代黄河为汴河水源的夙愿,提供了历史机遇。

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五月,西头供奉官张从惠建议一定要抓住这一机遇,及时完成导洛通汴工程。翌年三月,都水监丞范子渊赞同张从惠的建议,旋即奉命赴实地勘察自河阴县西十里至洛口的地势,证实当地的地势是西高东低,符合洛水的流向,导洛通汴工程完全可行。他回到京师后向朝廷奏报说,导洛通汴工程具有如下十项利益:

岁省开闭汴口工费,一也;黄河洪水不再侵扰京城,节省防河劳役费,二也;汴堤不再受冲、决之虞,三也;舟无激射覆溺之忧,四也;人命无非横之损失,五也;四时能通漕,六也;可使京、洛与东南地区百货交通,七也;岁免河水阻碍漕运,八也;江淮漕船免为舟卒凿沉以盗取官物,并可减少溯流牵挽人夫,九也;沿汴巡河使臣、兵卒、薪楗皆可裁省,十也。[55]

范子渊还在实地勘察的基础上进行了工程规划,他将工程规划的初步方案呈报朝廷。宋神宗对这一工程方案十分重视,但又拿不准是否可行,于是又派入内供奉官宋用臣再去现场针对方案进行考察。宋用臣在考察后,不仅竭力赞成导洛通汴,而且还在范子渊所提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补充,使工程方案更为完善。宋神宗非常满意,决定按此规划实施,并任命宋用臣负责施工任务。工程于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二十六日开始,由于事先准备工作充分,工程进展十分顺利,于当年六月十一日竣工,历时仅45天。[56]

当时完成的导洛通汴工程,包括以下一些工程内容:

一是,在广武山北麓的河滩上,开挖一条起自汜水县境内的任村沙谷口,向东北方向延伸,止于汴口,长为五十一里的引水渠道,以接通洛水与汴河。

二是,在新开的引水渠道上,每隔二十里设置一个束水刍楗,用以缓和洛水在洪汛期间湍急的水势。

三是,引水渠道水深设计为一丈,可用以通行各种漕船。

四是,将原有的汴口堵闭,以防黄河水进入引水渠道和汴河。

五是,在流经荥阳县境内的索水上游处,建设房家、黄家、孟家三个小水库,并引索水注入其中,以备洛水之不足;同时,将位于新开引水渠道两侧的沟洫小河,集水成陂塘,以备在干旱缺水时放水接济引水渠道。

六是,在洛水口设置水(即滚水坝),用以拦阻洛水使之进入新开引水渠道,成为汴河的水源;而在洪汛期间,则使暴涨时洛水(包括伊水在内)越过滚水坝宣泄于黄河。这样,就可避免洪水进入引水渠道。

七是,由于引水渠道在半途横截了黄河小支流汜水,因此在汜水横截口的下方河段上,设置上下二闸(实际上就是船闸),使由河入汴或由汴入河的船只先进入二闸之间(就是船闸的闸室),然后按其去向放船入汴或入河。在关闭闸门的情况下,还可使汜水成为引水渠道的水源。(www.xing528.com)

八是,在引水渠道的南北两岸,修筑总长为一百零三里[57]的堤防,以防止引水渠道的水流外溢流失。同时,在巩县神尾山至土家堤之间的黄河南岸(即黄河南岸的滩地上),修筑一道坚固的大堤,长四十七里,[58]以防黄河的洪水侵犯引水渠道。因此在黄河南岸的滩地上共有三道长堤。

导洛通汴的目的是,将比较清澈的洛水引入汴河,以取代黄河作为水源,这样就可彻底解决困扰已久的汴河泥沙淤积问题。因此在历史上又称这项工程为清汴工程。清汴工程的巨大意义有二:一是可以不再为汴河的泥沙淤积而终年操劳,使汴河航运畅通无阻;二是可以不再为频繁地变更汴口的宽度和深度进行艰苦劳动,从而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见图14-2)。

图14-2 引洛通汴工程示意图[59]

清汴工程完成后,经实践,效果良好。主要表现在汴河的面貌得到改观,航运条件大大改善了,漕运量随之迅速增加。例如有记载说:“清汴成,率如其说。波流平稳,两堤平直,溯行者,道里兼倍。官舟既无激射之虞,江淮扁舟,四时上下,昼夜不绝,公私便之”[60]。同时,由于避开了通向黄河的汴口,每年不再需要数度关闭汴口,因而每年的航运时间延长了。据记载,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正月,三司言:“发运司岁发头纲入汴,旧以清明日。自引洛入汴成功后,以二月一日;今自去冬汴水通行,不必以二月为限”[61]。可见在清汴工程后,汴河除了短暂的严冬封冻期外,基本上全部都可通航。此外,由于不再需要对汴口进行挖土、填土等频繁而又累赘的操作劳动,每年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再加上由于汴河航运一路顺畅、安全,操舟省力,可以减少大量的船夫、挽夫和维护管理人员。据记载,元丰三年(1080年)五月,江淮发运副使卢秉言:“(过去)黄河入汴,水势湍急,纲船(易)破,操舟人数多;今清波安缓,理宜裁减。今定六百料重船上水减二人,下水减二人,空船上水减二人,下水减三人,余依次差减。从之”[62]。总之,清汴工程成功后,经济效益的增加是最为显著的。

清汴工程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运河工程技术,至北宋时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其中包含着地形勘察、规划设计、流量测算[63]、渠道开挖、船闸建设和水柜济运等一系列的工程技术,都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如以建造船闸来说,就是一绝。由于清汴工程必须关闭汴河上所有通向黄河的引水口,不让黄河流入汴河。这样一来也就同时阻断了黄河与汴河之间的航运交通,这是不行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清汴工程的规划设计者,巧妙地利用汜水穿越引水渠道流向黄河的条件,在汜水下游河段上,设置了上、下两闸门,其间距为五百五十步,组成一座船闸,使由黄入汴或由汴入黄的船只,先进入船闸,再根据船只的航行方向,先后开启上、下两闸门,将船只送入汴河或黄河。这就是北宋所首创的船闸。[64]总之,清汴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该工程的建成,充分反映了北宋时代在科学技术各个方面的成就。

可是,好不容易建成的清汴工程,在平稳、顺利地运转11年后,在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被人为地中断使用。这是因为当时一些眼光短浅的守旧派,抓住洛水有时水量不足的缺点,竭力主张恢复引用一部分黄河水,以补充汴河的季节性缺水,年幼的宋哲宗被迫采纳。由于黄河水混浊不堪,虽然引入的水量不多,但也足以使汴河重新陷于泥沙不断淤积的困境,一度前功尽弃。后来,政治形势发生变化,在都提举、汴河堤岸官贾种民的积极奔走、呼吁以及同知枢密院事曾布的支持下,恢复使用清汴工程,停止补充黄河水的意见,被提上朝廷的议事日程。这时宋哲宗也已认识到单引洛水、不用黄河水的必要性,他对曾布说:“先帝作清汴(工程),又为天源河,盖有深意。元祐中,几废。近据贾种民奏:若尽复清汴(工程),不用(黄河)浊流,乃当世灵长之庆”[65]。绍圣四年(1097年),宋哲宗终于决定恢复引洛入汴,不再引黄河水补充。

回顾北宋清汴工程的实施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先是,在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建成后,顺利地实施至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病故为止,这是第一阶段。年幼的哲宗即位后,由守旧的高太后临朝听政,任用一直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司马光为相,新法一概被废除,其中包括清汴工程。但在废除清汴工程的问题上,遭到了众多朝臣的非议和反对,大家认为清汴工程多年来行之有效,而且效果十分显著。不久,司马光去世,一概废除新法的极端做法得到了缓和。直到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守旧派借口洛水流量小,导致汴河水浅而影响漕运为由,由高太后出面强迫哲宗下诏实施一项折衷办法。即:不废除清汴工程,而增引一部分黄河水入汴以补充汴河水量。结果,由于浑浊的黄河水入汴,使汴河泥沙又重新淤积,实际上就是变相地废止清汴工程,这是第二阶段。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后病故。18岁的宋哲宗开始亲政,改元绍圣,含有继承其父神宗实行新政之意。而此时朝廷中还是守旧派当权,于是再一次掀起了革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激烈斗争。宋哲宗经过几年的观望、思考后,决心实行新政,于是革新派又重新上台执政。绍圣四年(1097年),哲宗下诏停止从黄河引水,恢复完全由清汴工程引洛水入汴,汴河泥沙淤积问题又趋于缓和并逐步得到解决。这是第三阶段。

自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至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的近20年间,清汴工程经历了实施、停止又实施的反复过程,真可谓一波三折,从而证明了这样的历史事实:在当时,即使纯粹属于水利工程范畴的清汴工程,也会蒙上政治派系之间激烈斗争的阴影。

自此清汴工程一直顺利正常地运转了28年,未见有任何变化。及至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肆入侵南下,北宋灭亡。从此以后,清汴工程已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遂致湮塞荒废。

后来,南宋政权与金政权几经较量和争夺,最终确立双方以淮河为界。偏安于江南半壁的南宋政权,对于汴河可谓是鞭长莫及,只能放弃。而金政权因定都于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南)和中都(今北京市),经营的重点在北方,对其控制下的汴河并不重视,任其自然败坏。就这样,曾经在中国历史上自隋朝后期起至北宋末的500多年间,发挥过重要交通作用的汴河,终于逐渐淤塞乃至湮废,成为历史遗迹

如今,在商丘市以西的汴河遗迹已经难以寻觅;在商丘市以东至泗县一段的汴河遗迹,则已成为平坦的公路。当人们乘着汽车行驶在这条公路上时,一种“岁月悠悠,沧桑巨变”的历史感慨,不禁会在心头油然而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