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运河三千年:永济渠运河的整治及历史重要性

中国运河三千年:永济渠运河的整治及历史重要性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继解决好京师开封周围的水运交通问题后,又马不停蹄对远在河北地区的永济渠进行了大力整治。[11]永济渠运河开凿于隋炀帝时,唐朝曾充分利用这条运河,并受益颇多。当时后周的水军,循永济渠长驱直入河北沧州,说明当时在沧州以南的永济渠是完全畅通的,而且可以航行龙舟。说的是沧州以北的永济渠状况,说明当时永济渠北段的堤防,局部已受到毁坏,韩通进行了修补。

中国运河三千年:永济渠运河的整治及历史重要性

后周世宗在位仅六年,而在此短暂时间内进行整治水道、开凿运河,可谓不遗余力。继解决好京师开封周围的水运交通问题后,又马不停蹄对远在河北地区的永济渠进行了大力整治。据《资治通鉴》记载:

甲子,诏以北鄙未复,将幸沧州丁卯,命侍卫亲军都虞侯韩通等,将水陆军先发。甲戌,上发大梁。夏四月庚寅,韩通奏:自沧州治水道入契丹境,栅于乾宁军(注:后周世宗在收复后所置,即今河北省青县)南,补坏防,开游口三十六,遂通瀛、莫。辛卯,上至沧州,即日帅步骑数万,发沧州,直趋契丹之境……壬辰,上至乾宁军,契丹宁州刺史王洪举城降。乙未,大治水军。分命诸将水陆俱下,以韩通为陆路都部署,以太祖皇帝(注:指赵匡胤)为水路都部署。丁酉,上御龙舟,沿流而北,舳舻相连数十里。己亥,至独流口,溯流而西。辛丑,至益津关。契丹守将终廷辉以城降……甲辰,契丹莫州刺史刘楚信举城降。五月乙已,契丹瀛州刺史高彦晖举城降。丙午,宴诸将于行宫,议取幽州。诸将以为陛下离京四十二日,兵不血刃,取燕南之地,此不世之功也。[11]

永济渠运河开凿于隋炀帝时,唐朝曾充分利用这条运河,并受益颇多。但自安史之乱后至唐末,永济渠所在地区一直被藩镇割据,割据地区内的情况,史书鲜有记载,因此有关永济渠的存废、通塞状况也不甚了解。上引记载,反映了后周显德六年(959年),世宗亲率水陆大军伐契丹,收复大片失土的一段历史

当时后周的水军,循永济渠长驱直入河北沧州,说明当时在沧州以南的永济渠是完全畅通的,而且可以航行龙舟。记载中所说的“韩通奏:自沧州治水道,入契丹境……补坏防,开游口三十六,遂通瀛、莫。”说的是沧州以北的永济渠状况,说明当时永济渠北段的堤防,局部已受到毁坏,韩通进行了修补。此外,韩通还开凿了三十六游口。所谓游口,胡三省注云:“游口者,于水不至处开之,以备涨溢而泄游水也。”据此,可知游口是用以宣泄汛期洪水的泄水口。须知,以上都是属于小修小补的工程,工程量不大,所以韩通能在短时间内全部完成。随后,世宗率领大军自沧州向北推进,“舳舻相连数十里”,军容之壮,声势之大,足以挫伤敌人的士气。到达独流口(今天津市静海区以北独流镇)后,再“溯流而西”(就是溯滹沱河即今大清河向西),进入契丹占领区内。益津关(今河北省霸州市)、瓦桥关(今河北省雄县)、莫州(今河北省任丘市北)、瀛州(今河北省河间市)等契丹守将,纷纷闻风而降,后周北伐大军,兵不血刃,一举收复了被儿皇帝石敬瑭出卖给契丹的大片国土,诚属不世之功也。后周世宗在战争前线的行宫中,宴请诸将庆功时曾“议取幽州”。可惜此时的世宗,因在征途中疲劳过度而得病,被迫南归,否则,幽州的收复也是指日可待。

后周世宗北伐契丹的战果之所以如此辉煌,除了世宗亲统水陆大军,运筹帷幄、指挥有方以及敌军闻风丧胆、毫无斗志外,还与世宗在大军出发前,派出韩通等先遣部队修缮运河,使航运畅通无阻、进军神速、后勤给养供应及时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注释】

[1]五代为五个短命朝代的总称,共计五十多年。因此一般历史著作,将五代的历史,或附于唐朝历史之后,作为唐朝历史的余音;或置于宋朝历史之前,作为宋朝历史的前奏曲。本书则考量到五代历史虽短,却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过渡时期。何况其中的后唐、后周两代,在整治与疏浚运河方面,确有可圈可点的成就,因此,决定予以独立成章。无奈五代时期有关运河方面的史料,实在太稀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致使本章内容显得十分单薄。尚希读者见谅。

[2]《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三《后唐纪二·同光二年》。

[3]《旧五代史》卷四十三《唐书·明宗纪九·长兴三年》。(www.xing528.com)

[4]转引自常征、于德源《中国运河史》第285页,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

[5]《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二《后周纪三·世宗显德二年》。

[6]《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四《后周纪五·显德五年、六年》。

[7]《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四《后周纪五·显德五年、六年》。

[8]《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四《后周纪五·显德五年》。

[9]《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四《后周纪五·显德五年》。

[10]《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四《后周纪五·显德六年》。

[11]《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四《后周纪五·显德六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