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扬州不仅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交通方便,而且文化艺术也很发达,许多学者、文人都与扬州有缘,不少学术专著和著名的文学作品,也多在扬州诞生。因此称为人文荟萃的扬州,完全名实相符。
就学术方面而言,有名的《文选注》就诞生于扬州,而注者李善也是扬州人。最早注释《文选》的是扬州人曹宪,李善是曹宪的学生,他从曹宪学习文选学,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并且达到了青出于蓝胜于蓝的程度。《文选》是由南朝梁代萧统(即昭明太子)主编,共三十卷。南朝的统治阶级上层大多爱好文学,萧统也不例外,他自幼聪明好学,“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在东宫时,引纳才学之士,赏爱无倦,恒自讨论篇籍,或与学士商榷古今,间则继以文章著述,率以为常,于时东宫有书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116]。《文选》收录了自先秦到梁代、130多位作者的文学名篇700余篇。文体大致分为诗、赋、文三大类。
由于《文选》所收录的都是辞藻华美、声律和谐以及对偶工整的文章,这对后来唐诗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唐代以诗赋取士,《文选》也就成为唐代文人必读的范本,民间流传着:“《文选》烂,秀才半”[117]的说法。因此就有了专门研究、注释《文选》的人,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称为“文选学”的专门学问。其中以扬州人李善注释的《文选》最为著名。他注释的《文选》,引书达1700多种,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具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是对词语进行探源溯流,达到了当时文选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二是他的注文很详细,多是节录原文,未加改动,从而保存了后来失传书籍中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后世的文史研究和辑佚工作带来了方便,因此深受后世读者的欢迎。
后来,《李善注文选》成为我国学术史上一部重要典籍,研究该典籍的学者代有其人,文选学也发扬光大,研究成果累累,并且水平愈加精深。
在唐代,除《李善注文选》外,与扬州有关的学术名著还有杜佑的《通典》。杜佑是京兆(今陕西长安)人,似乎与扬州无关,但他的《通典》却是在扬州编撰完成的。杜佑(735~812年),唐朝史学家、政治家,曾事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六朝,在地方上历任刺史、节度使;在朝廷,历任御史中丞、侍郎、度支使、御史大夫、尚书、司徒等,并多次出任宰相。他自贞元五年(789年)出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兼淮南节度使,至贞元十九年(803年)返京出任宰相,在扬州任职长达15年之久,这在唐代驻扬州节度使中是绝无仅有的。他对扬州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与扬州结下了不解之缘,扬州人民深深怀念着他。如在《全唐文》卷六百九十,收录有《淮南节度使灞陵杜佑写真赞》一文说:“丞相灞陵公以虎符龙节,清镇淮海,凡十五年矣。有盛德美化加于民,可以刻金石以图其形……是以作《写真赞》以颂之。”
杜佑是一个具有丰富行政经验的朝廷重臣,他在任之日,正是唐朝由盛转衰之时,因此很想以自己的所能,为挽救唐朝的滑坡做出努力。他决定编撰一部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变迁的专著,于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开始动笔,至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在扬州完成,历时35年。全书共二百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等九门,每门又分若干子目。如食货下又分田制、赋税、历代户口、钱币、漕运、盐铁等子目。每一门的条目,都叙其源流,述其变迁,引用时有议论,提出自己意见。内容略古详今,唐朝部分占据较大篇幅。史料价值很高,其中不少引用的资料早已失传,幸赖《通典》的引用而流传下来,弥足珍贵。《通典》是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典章制度专史的开创之作,从而为学术界开辟了一条史学编纂的新路子。循着这条路子,后世陆续出现了《通志》和《文献通考》,加上《通典》,俗称“三通”。至清末民初,又发展到“十通”。杜佑编撰《通典》的目的是为了经世济用,为此,将有关国计民生的食货列为第一门,对田制、赋税、历代户口等一一叙说,言简意赅,诚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评论该书时所说:“详而不烦,简而有要,元元本本,皆为有用之实学。”
再说唐朝到过扬州或出生在扬州的文人、诗人多达近百人,留下了为数众多的与扬州有关的诗文和书画作品。例如:“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这是骆宾王所写《讨武氏檄》中的名句。骆宾王为初唐四杰之一,虽不是扬州人,但这篇檄文是在扬州写成,并在扬州向各地散发的。光宅元年(684年),武则天纂唐之势日益明显,唐朝危在旦夕。是年九月,唐朝开国功臣李勣(即徐世勣)之孙徐敬业、骆宾王等人聚集在扬州,以恢复中宗皇位为名,起兵讨伐武则天。为了揭露武则天篡唐阴谋,争取各方支持,骆宾王写此檄文散发。结果这次起兵最终失败,徐敬业被杀,骆宾王下落不明,但是檄文却传诵一时。据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当武则天读这篇檄文至“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时,已感不安;当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时,内心更难控制;及至最后读到“试观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时,她问左右该檄文的作者是谁。告之曰:骆宾王。武则天说:有如此才华之人,未能为朝廷所用,是宰相的过失。后来,这篇檄文被收入广泛流传的《古文观止》一书中,成为人人爱读的古文名篇。
张若虚所写的《春江花月夜》,是脍炙人口的名作。《春江花月夜》原为南朝陈后主所作艳曲之一,后来拟作的人很多,隋炀帝就是其中之一,诸作中以张若虚所作最为有名。张若虚是扬州人,与贺知章、包融、张旭为诗友,时称吴中四士,故知其大约生活在中宗、玄宗时期。他的诗作留存下来仅有三首,其中《春江花月夜》一首,成为千古绝唱。
大诗人李白,先后四次到过扬州,每次住上一年半载的,留下了许多关于扬州的诗篇。开元十四年(726年),25岁的李白离开蜀地开始东游,泛洞庭,登庐山,于次年到达扬州。在扬州游览了将近一年,于开元十六年(728年)经吴、越回到江夏。在这里,遇见诗名满天下的孟浩然,李白向孟浩然介绍了扬州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繁华的市井景观。孟浩然听后,决定也要去扬州一游。动身那天,李白与孟浩然在今武汉江边的黄鹤楼话别,并目送江船启程东航,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118](www.xing528.com)
诗中洋溢着李白对友人离去的恋恋之情。特别是“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生动地概括了在最美好的时节,去到最美好的地方的时间和地点。因此,《唐诗三百首》的选编者蘅塘退士(清代人孙洙)称誉此句为“千古丽句”。
刘禹锡和白居易是同龄的唐代著名诗人。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任和州刺史后返洛阳,路过扬州时停留。事有凑巧,白居易卸任苏州刺史后回长安,途经扬州时停留。两位诗人在扬州初次见面的喜悦心情,多少冲消了一些因罢任而带来的不愉快情绪,于是在见面宴会上边饮酒边赋诗。白居易的诗题为《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诗意对刘禹锡的才能深表钦佩,对其坎坷的仕途深表同情。刘禹锡当场回赠一首,题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有诗句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了一种自己遭受的挫折能为他人作借鉴的可贵精神,因而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晚唐时期的杜牧,在扬州是有很大影响的诗人。他才华横溢,不仅诗写得好,论政、论兵也很有水平,曾对《孙子兵法》作注。再加上他是六朝重臣杜佑的孙子,本应是前途无量,但是他生活上不检点,喜欢声色娱乐,使他的仕途受到影响。文宗大和七年(833年),年轻的杜牧被淮南节度使牛僧孺聘为掌书记。牛僧孺十分器重他、爱护他,他在工作上也很称职,很努力。当时的扬州,经济非常繁荣,夜生活更是五光十色。王建有诗描述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杜牧在公事之暇,就成为青楼中的一个常客。他在扬州写了不少有关青楼红袖的诗作,如《赠别二首》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其二:“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又如《遣怀》诗云:“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些诗,内容比较庸俗,本不可取,都因写作手法自然清新,感情真切,所以广为流传。在杜牧所写有关扬州的诸多诗作中,影响最大的当推《寄扬州韩绰判官》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后世的人们读了这首诗,就会勾起对扬州的向往,可见该诗的艺术感染力是何等的强烈。
此外,还有一些关于扬州的唐诗都是脍炙人口的。如:徐凝《忆扬州》:“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后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又如张祜《纵游淮南》诗:“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诗中所说的神仙是指妓女。张祜特别钟情扬州,认为人活着应该住在扬州,死后也应葬在扬州。
扬州又是书画之乡。李邕,扬州人,为文选学家李善之子,博学多才,因其最后的官职为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他既工诗,又善书,是唐朝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取法于王羲之和王献之,又加以变化而自成一体,笔势刚健有力,气韵沉雄豪放,深得当时和后世的赞誉。宋代的欧阳修对李邕的书法曾有很高的评价。他说:“余始得李邕书,不甚好之,然疑邕以书自鸣,必有深趣;及看之久,遂谓他书少有及者……凡学者得其一可以通其余,余偶从邕书而得之耳”[119]。李邕所书的传世碑刻有《麓山寺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等,后者名气尤大。
唐代扬州籍书法家除李邕外,还有张怀瓘、李含光等人。张怀瓘,扬州海陵人,不仅擅长正、草、行、隶各体书法,而且还精通书法理论,著有《书断》三卷,纵论书法源流,品评各家优劣,列入该书的各体书家多达80余人,各立小传,并分为神、妙、能三类,逐一加以品评,为学习书法者提供借鉴。
李含光,扬州人,早年在扬州龙兴寺出家当道士,后来长期居住在茅山,精通老庄之学,又善书法。与大书法家颜真卿友善。据颜真卿所写李含光碑文中介绍,唐玄宗曾多次邀请李含光到长安皇宫内讲道,请他以楷体书写《上经》十三纸,加以珍藏。[120]又有记载说:“李含光善书,或曰笔迹过其父,一闻此语后,终身不书”[121],说明李含光是一位非常尊敬其父的孝子。由于过早搁笔,因此书法作品不多,传世者更少。
综上所述,唐代的扬州,水运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人文荟萃,这些都与大运河的哺育密不可分,因此可以说,有南北大运河才有唐代的扬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