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威遥运河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以南的江山半岛腰部。全长八里,宽七丈余(约合24米)。因其起自潭蓬村,横穿整个半岛,故又称潭蓬运河(见图12-5)。从今防城市至安南(今越南北部)有海路相通,但江山半岛尖端外的海域中(今北部湾)遍布巨石暗礁,航行艰难,经常发生船舶触礁沉没事故,历来船家无不视为不归之路,怀有“才登一去之舟,便作九泉之计”的恐惧心理。晚唐咸通年间(860~874年),南诏国入侵唐朝邕管(今广西西南部)和安南地区,安南都护、静海军节度使高骈在击退南诏入侵者、收复安南和邕管地区后,为便于运输粮食和军用物资至安南,以加强守备,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凿除了今北部湾海路中的一处大暗礁。五代时孙光宪所撰《北梦琐言》对此事有记载说:
多覆巨舟。骈往视之,乃有横石隐隐然在水中。因奏请开凿,以通南海之利。其表略云:人牵利楫,石限横津。才登一去之舟,便作九泉之计。时有诏听之,乃召工者,啖以厚利,竟削其石。交、广之利,民至今赖以济焉。[77]
图12-5 天威遥运河示意图[78]
由于今北部湾江山半岛附近海域中的巨石暗礁颇多,凿去一处,无济于事,航运仍然不能畅通。因此高骈又在江山半岛腰部最狭窄处,开凿出一条横穿半岛的运河,以期绕过这片礁石遍布的海域。据南宋人周去非所撰《岭外代答》卷一《地理门·天威遥》的记载:
钦之士人曾果,得唐人《天威遥碑》,文义骈丽,诚唐文也。碑旨言:“安南静海军,地皆滨海,海有三险:巨石屹立,鲸波触之,昼夜震汹。漕运之舟,涉深海以避之,少为风引;遵崖而行,必瓦碎于三险之下。而陆有川遥,顽石梗断焉。伏波将军尝加功力,迄不克就。厥后守臣,屡欲开凿,以便漕运。锥䦆一下,火光煜然。高骈节度安南,斋戒祷祀,将施工焉,一夜大雨,震电于石者累日,人自分沦没矣。既霁,则顽石破碎,水深丈余。旁有一石犹存,未可通舟。骈又虔祷,俄复大雨震电,悉碎余石,遂成巨川。”自是舟运无艰,名之曰天威遥。
关于天威遥的开凿经过,高骈的幕僚、静海军节度使掌书记裴铏也曾撰写过一篇碑文,名为《天威径新凿海派碑》[79]。对于当时施工正在束手无策之际,忽然雷电大作,巨石破碎等情况,做了更为详细、生动的记叙:
天威径者,自东汉马伏波欲剪二征(注:指东汉建武十六年即40年,交趾人征侧、征贰姐妹俩起兵反抗事),将图交趾,煎熬馈运,间阔沧溟,乃凿石穿山,远避海路,及施功用,死役者不啻万辈,竟不遂其志……自咸通九年四月五日起,手操持锹锸,丰备资粮,锐斧刚錾,刊山琢石,是石坚而顽,盘而厚,并手揭折,聚力镌槌,逾月之间,似欲开济,但中间两处值巨石崭崭焉,缭亘数丈,劲硬如铁,势不可减。凿下刃卷,斧施柄折,役者相顾,气沮手柔,莫能施其巧矣。至五月二十六日,当昼忽狂云兴,怒风作,窥林若瞑,视掌如瞽。俄有轰雷磷电,自励石之所,大震数百里。役者皆股栗胆动,掩聪蔽视。移时而四境方廓,众奔验视,其艰难之石,倏而碎矣。
以上所引的两篇碑文,内容大同小异,都认为该运河之所以能够开凿成功,完全有赖于天威的相助。尤其是后篇碑文,有地点和具体的时间,描述入神,言之凿凿,似可乱真。但所说的,毕竟都是神话传说。《新唐书·高骈传》的记载,就比较实事求是:
由安南至广州,江漕梗险多巨石,(高)骈募工划治,由是舟济安行,储饷毕给。又使者岁至,乃凿道五所,置兵护送,其径青石者,或传马援所不能治,既攻之有震碎其石乃得通。因名其道曰天威云。(www.xing528.com)
综合上引三种文献记载,使我们了解到如下一些历史事实:
其一,早在东汉建武年间,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时,因行军和运粮的需要,曾在今北部湾的江山半岛上开凿过运河,但是没有成功。
其二,江山半岛是一个伸向海湾中的山嘴子,地下都是岩石,十分坚硬。在火药爆破技术尚未发明的唐朝,仅凭人力和手工工具,是很难破岩的。而所以最终开凿成功,应归功于我国古代人民勇于改造自然界的英雄气概和辛勤艰苦的劳动。
其三,东汉和唐朝,虽然都未曾使用火药爆破岩石,但因时代条件的不同,唐朝所使用的施工工具和破岩的技术经验,较之东汉已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同样是在江山半岛上开凿运河,东汉的马援失败了,而唐朝的高骈成功了。笔者认为,这绝对不是天威相助的结果。退而言之,即使将下雨和雷电交作看成是天威相助,那只能科学地理解为:在唐朝咸通九年(868年)五月二十六日白昼的天威遥运河工地上,老天下了一场特大的酸雨,因酸雨中含有硫酸或硝酸或盐酸等酸性物质,使裸露的岩石受到腐蚀而变得容易分解。这就是当时在大雨浇淋、雷电交作之后,坚硬的岩石忽然变得酥松开裂的真实原因。
天威遥运河的长度虽然不到十里,很短。但其所在地理位置比较重要,它的开凿成功,使江山半岛东侧的防城港海湾与西侧的珍珠港海湾之间可以直接沟通。从而使防城至安南有了一条水上捷径,不需要再绕道半岛尖端以外(巨石、暗礁密布)的危险海域。不仅缩短了约八十里的航程;更重要的是,使往来于其间的漕船商舶,从此可以在航运安全方面得到保障。
最后,值得一议的是该运河的称呼问题。上面所引三种文献,或称天威遥,或称天威径、天威道。笔者认为,“遥”字无沟、渎、水道的含义,殊不可取。“径”和“道”一般是指陆路而言,作为运河的名称,也不恰当。总之,这三种称呼都与运河不相符合。明朝万历年间刊印的《东西洋考》一书,对天威遥运河有如下记载:
唐高骈以交州至邕,川海多潜石,漕运不通,凿开五道,有青石径,或传
马援不能治,既而震碎其石变得通,因名天威泾。[80]
称该运河为天威泾,颇为合适,因“泾”字的释义是沟渎、小河。我国上海一带的沟渎、小河,当地人均称为某某泾,例如:新泾、横泾、漕河泾、白莲泾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