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河自嘉兴至杭州间为南段。这一段江南河的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就这一段江南河的水源而言,应以位于海宁县长安镇以北的堰闸为界,分成南北两段来叙述。
先说长安闸以南一段的水源。中唐以前,这一段江南河的水源主要来自钱塘江的江潮。但是,随着钱塘江泥沙的不断沉积,杭州湾逐渐变小,入海口也逐渐东移,江潮到达杭州时已是强弩之末,进入江南河的江潮比过去大为减少。即使进入了江南河的江潮,也因河道的地势倾斜,会很快向北流失,使这一段江南河的水位很低,航行困难。为此,唐朝曾在今浙江省海宁市西南的长安镇以北修建了一座堰闸,史称长安闸。有了这座长安闸,就可防止江潮向北流失,从而抬高长安闸以南的江南河水位,有利于通航。到了中唐以后,由于江南河在钱塘江的引水口日益被泥沙淤塞,能进入江南河的江潮也越来越少,乃至没有。因此在长安闸以南的这段江南河,已无法再从钱塘江获取水源。这时,不得不改以杭州西湖为水源。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著名诗人白居易由中书舍人京官出任杭州刺史。他在不到二年(长庆二年即822年十月上任,长庆四年即824年五月离任)的任期内,做了不少有益于当地人民的好事,其中之一就是治理西湖,加高湖堤,疏浚水道,并利用西湖水进行溉田和济运。关于这项工程,白居易在长庆四年(824年)写过一篇题为《钱塘湖石记》[61]的文章,专记其事云:
钱塘湖一名上湖,周回三十里……凡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田十五余顷,每一复时,可溉五十余顷……今年修复湖堤,加高数尺,水亦随高,即不啻足矣;脱或不足,即更决临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自注:若官河干浅,放湖水添注,可以立通舟船)。
这里所说的官河,就是从杭州艮山门至长安闸之间的江南河,即后来的上塘河,因当时主要用于运输官粮,故名。临平湖是指位于杭州东北临平镇西南的一个湖泊。据清康熙《仁和县志》记载:“临平湖,今名石函湖,界于仁和、海宁之间,有四闸,唐白居易尝议储泄为灌田用。旧称湖大三千余亩,今久塞。”看来,唐时的临平湖虽比西湖要小些,但其湖面也很大。所以白居易利用西湖和临平湖,导水入上塘河,取得了很好的济运效果。
当时,白居易虽为一郡之长,但在利用西湖水进行溉田、济运时,却遇到重重阻力。那些钱塘县官吏认为:泄放西湖水溉田、济运,会影响湖中鱼类生存和菱茭生长,同时还会影响城内六口水井的水源。对此,白居易予以批驳道:鱼类与百姓的生命孰重要?菱茭与稻粱孰利多?明明是湖底高,井管低[62],何以会使城内的六井无水?并指出:“湖中有泉数十眼,湖水耗则泉涌,虽尽竭湖水,而泉涌有余。”在白居易的坚持下,引西湖和临平湖水进行溉田、济运,终于取得成功。后来,他在离任时写了一首《别州民》的诗,其中有云: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年。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63]
杭州老百姓对于白居易关心民众疾苦,在杭州留下良好政绩,永远怀念在心里。根据上述情况可知,中唐以后,在长安闸以南一段江南河,其水源曾来自西湖和临平湖。
再说长安闸以北至嘉兴间一段江南河的水源。这一段江南河的水源,主要来自其两侧密布的自然河道,其中最主要的是位于其西侧的东苕溪。东苕溪发源于浙西天目山南麓,流量较大,流经临安境时折而向北,至德清进入杭、嘉、湖三州之间的水网地区。这一地区地势低平,河道纵横交错。东苕溪流经这一地区时,派分出许多汊流,并与当地的河道相互沟通。而这些纵横交错的河道,向北与太湖,向东与这一段江南河都息息相通。因此这一段江南河的水源相当充足,并且四季水位落差小,可以终年通航。
说到这里,有必要附带提一下江南河南段在历史上存在着东、西两航道的状况。前面所说的江南河南段,自嘉兴市起,再折向西南经长安镇(长安闸所在地)、临平镇至杭州就是东航道。这条东航道俗称上塘河,虽然历史悠久,并且是江南河南段的正道,但因水量不足,水位很低,舟船航行十分困难。因此,早在唐朝初期,除了东航道外,还存在着一条西航道。据成书于南宋咸淳年间的《临安志》卷三十六《山川·苕溪》记载:(www.xing528.com)
唐天授三年,敕钱塘、於潜、临安、余杭四县租税纲运,径取道于此,公私便之。
“天授”是武则天执政时期的年号之一,天授三年为692年。当时敕示钱塘等四县的漕粮取道东苕溪北运,说明东苕溪作为一条漕运水道,至迟在唐朝武则天时期已经正式开通。主要是用以弥补当时江南河南段东道航运之不足。尤其可贵的是,东苕溪水道的水位,一年四季基本上都能保持着平稳和航运畅通。南宋理宗淳祐年间(1241~1252年),久旱无雨,江南河东航道,因水浅无法航运,东苕溪水道承担起当时漕运的重任,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
东苕溪是一条自然河流,发源于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南坡,有南、中、北三源,分别称为南苕溪、中苕溪和北苕溪。其中南苕溪是主源,流至山麓即转而向东,经临安、余杭境时又接纳了中苕溪和北苕溪,水量大增,合称为东苕溪并转向北流,经德清至湖州城北的大钱口注入太湖。因东苕溪流经之处均在俗称金三角地区的杭嘉湖平原,所以河道两旁支津密布、水量充足、水势平缓,是一条难得的天然航道,将它用以漕运十分有利。
图12-3 江南河南段东、西航道对照示意图
唐朝时,满载江南地区粮食、物资的漕船,从杭州出发向北循东苕溪顺流而下到达湖州后,再接江南河北上的航道计有两条:一是,循东苕溪继续向北出大钱口,穿越太湖至苏州或无锡。这是一条径直的捷径,但太湖水面辽阔浩淼,颇有风险。另一,则是安全航道,在湖州转入荻塘运河,一直向东至平望镇与江南河相接。在唐朝武则天时期,荻塘运河的通航条件也许还不够完善,后经开元十一年(723年)、广德二年(764年),特别是贞元八年(792年)于任湖州刺史时,经过多次的疏治并在沿岸砌筑塘路,使荻塘运河的通航条件大为改善。从此形成了一条起自杭州,循东苕溪顺流而下至湖州,再从湖州循荻塘运河至平望,转接江南河北上的航道,这就是江南河南段的西航道(见图12-3)。
如果将江南河南段的东、西两条航道作一比较的话,则可以说是各有利弊。东航道是江南河的正道,从嘉兴起,折向西南至杭州,路线较直、较近。但长安镇以南的一段运河(即上塘河)水位低浅,航行困难。尤其是,在长安镇北的运河上建有一座堰埭(即长安闸的前身),经过此堰埭的漕船,均需卸货盘坝,十分费时、费力。西航道是陪道,从平望至杭州,需要向西南绕道湖州转入东苕溪航行,增加不少路程。但东苕溪河道宽阔,水流充足而平缓,航运畅通无阻是其优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