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亚,京兆人,代宗、德宗时期的重要官员。他在担任地方长官时,热心水利建设事业,作风雷厉风行,但过于自负。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出任扬州长史兼淮南节度观察使。他到职时,扬州“官河(注:即邗沟)填淤,漕挽湮塞,侵衢造宅,行旅拥弊”[35]。面对着这么多的问题,他毫不气馁,而是积极地“验图考地,谋故革新,相川源,度水势”[36],一一地寻求对策,予以解决。在解决邗沟水浅问题时,主要是“引湖、陂,筑防庸,入之渠中,以通大舟”[37]。在解决高田灌溉问题时,主要是“夹堤高卬,田因得灌溉”[38]。在解决侵占河道、街道问题时,主要是“疏启道衢,彻壅通堙”[39]。经过杜亚大刀阔斧的治理后,原先淤浅的邗沟得到浚深,一些从水源通向邗沟已经淤塞的引水渠道被疏通,邗沟的水量得到增多,水位也提高了,可以航行大船。扬州郊区一些位于高处、一向灌溉困难的农田得到了灌溉。扬州城内被蚕食、挤窄的街道和河道,得到了拓宽。因此,“人皆悦赖”[40]。
杜亚是一位既敬业而责任心又很强的地方官,并不因为取得了这些成绩而满足,贞元四年(788年),他为了进一步解决邗沟的水源问题,再接再厉地“筑爱敬陂水门,并自江都西循蜀冈之右,引陂水趋城隅以通漕”[41]。记载中的“陂”,当是指爱敬陂和勾城塘。爱敬陂又名陈公塘,东汉末广陵太守陈登所开,周围九十余里,在扬州以西五十里处。勾城塘为唐初贞观年间李袭誉所开,在扬州西南蜀冈南麓。上引记载的意思是说,杜亚在扬州城西开凿渠道,引爱敬陂和勾城塘的水,循蜀冈南麓到达扬州城西南隅,接通邗沟。又据《新唐书》记载:“杜亚乃浚渠蜀冈,疏勾城塘、爱敬陂,起堤贯城,以通大舟”[42]。由此进一步可知,杜亚开凿的这条引水渠道,在两旁筑有堤防,并且在爱敬陂与渠道的交接处筑有水门。这样,就可以有计划地进行蓄水和放水,使爱敬陂起到“方圆百里,支辅四集,盈而不流,决而可注”[43]的作用。经过杜亚采取上述一系列的工程措施后,邗沟增加了新的水源,水量充足,河道又得到拓宽、浚深,通航状况大为改善。(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