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运河三千年:穿越秦岭的三条谷道

中国运河三千年:穿越秦岭的三条谷道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晚唐时,从汉水之滨的梁州和洋州,向北翻越秦岭至关中京畿地区有三条陆上通道:即褒斜谷道、傥骆谷道和子午谷道。现分述如下:图12-1穿越秦岭的三条谷道[4](一)褒斜谷道简称褒斜道。但是循着褒、斜两谷而开辟的陆道却获得成功,这使秦岭南北的交通条件得到大大改善。意思是说,在中唐后期唐敬宗时,一向用于穿越秦岭的傥骆谷道,因年久失修,艰难险阻,行旅不便而逐渐失去南北交通的作用。

中国运河三千年:穿越秦岭的三条谷道

中、晚唐时,从汉水之滨的梁州和洋州,向北翻越秦岭关中京畿地区有三条陆上通道:即褒斜谷道、傥骆谷道和子午谷道(见图12-1)。现分述如下:

图12-1 穿越秦岭的三条谷道[4]

(一)褒斜谷道

简称褒斜道。该谷道是由秦岭南坡的褒谷和秦岭北坡的斜谷,经过人力改造而形成的通道,是历史上翻越秦岭的南北交通要道之一。最早开通于战国时代的秦国武帝时,曾努力将流经褒谷的褒水和流经斜谷的斜水进行疏凿,并在上游绝水地带开辟连接两水的陆道,试图组成一条水陆联运的漕运路线。结果,因褒、斜两水的流量有限和斜水河道中巨石过多而宣告失败。但是循着褒、斜两谷而开辟的陆道却获得成功,这使秦岭南北的交通条件得到大大改善。

褒斜谷道起自褒中县(今陕西省褒城县东)以北六里的褒谷口,循褒水河谷北上,经石门、三交城而至衙岭。越过衙岭进入秦岭地区,循斜水河谷东侧而下,经斜峪关、五丈原出斜谷口,到达郿县(今陕西省眉县)。沿途两侧,山势陡峭,河谷深切,谷道很长。褒斜谷道就是大致沿着河谷走向,依山傍水,凿石架木而开通的一条蜿蜒、崎岖、险峻的山谷栈道。全程长四百七十余里,通称五百里。

褒谷口的石门,实际是一段凿通山岩成隧道的洞口,故称石门,这就是世界上最早可通车马的人工隧道之一。1970年建成石门水库后,石门已淹没在水中,其两侧原有的一些重要摩崖石刻,事前被移至汉中博物馆保存。三交城位于褒水中游,所谓三交就是西江、红岩河、太白河三条水流的会合处,古代在这里曾修建过一个小城堡,故名。《水经注》卷二十七《沔水》说:“褒水又东南,经三交城,城在三水之会故也。一水北出长安(即位于中间的红岩河),一水西北出仇池(即位于西侧的西江),一水东北出太白山(即位于东侧的太白河),是城之所以取名矣。”衙岭是一处海拔较高、地势平缓的岭坡,故又称五里阪(今五里坡)。《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右扶风武功县条下云:“斜水出衙岭山,北至郿县入渭;褒水亦出衙岭,至南郑入沔。”《水经注》卷二十七《沔水》条也说:“汉水又东,合褒水,水西北出衙岭。”由此可知,衙岭是褒、斜两水的分水岭。五丈原位于斜峪关以北、斜水以西的斜谷口附近,这是一处可种植庄稼冲积平原三国时代,曾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曹魏、安营扎寨与司马懿对阵之处,也是他病死之地。

褒斜谷道是从关中地区到汉中和巴蜀地区的交通要道,所谓“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5]。因此自汉代以来,历代都十分重视它的维修和利用。唐代自然也不例外,例如“贞观二十二年(注:648年)七月,开斜谷道水路,运米至京师[6]。又如,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因讨伐西川节度使刘辟反叛,“正月,高崇文之师由斜谷路、李元奕之师由骆谷路,俱会于梓潼(注:今四川梓潼县)”[7]。出师之前,为了便于行军和运粮,“复置斜谷馆驿”。就是说,对褒斜谷道进行治理,并在沿途设馆舍驿站,便于途中休息和夜宿。再如,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兴元节度使(治所在今陕西省汉中市)裴度,鉴于“自京师抵汉中,列邮传于骆谷久矣,而艰难险阻,人尝病之。度既到镇,因访故老,熟其利害,遂决请移路于斜谷,桥梁、馆宇等刻期而就,人心大惬”[8]。意思是说,在中唐后期唐敬宗时,一向用于穿越秦岭的傥骆谷道(简称骆谷道,位于褒斜谷道以东),因年久失修,艰难险阻,行旅不便而逐渐失去南北交通的作用。为此,兴元节度使裴度上书朝廷,建议整治褒斜谷道以取代傥骆谷道,经整治后取得成功。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文献记载所说的中、晚唐时期褒斜道,一般并非指上述秦汉以来的褒斜道,而是指褒斜道新线。所谓褒斜道新线,是循褒谷口至武关驿(今陕西省留坝县武关镇)一段旧道,折向西北,经斜谷关(今陕西省留坝县)、回车[9](今陕西省凤县东南的南星镇一带)至凤州治所梁泉县(今陕西省凤县东北的凤州镇),与故道(即陈仓道)相接,折向东北,经散关至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由此可知,褒斜道新线由三个路段组成:其南段是利用了历史上褒谷口至武关驿的一段褒斜道;其北段是利用了历史上凤州至陈仓的一段故道;而其中间自武关驿至凤州一段,则是新开的道路,不过并非唐朝所新开,而是北魏宣武帝时期开辟的。目前保存在汉中市博物馆的北魏《石门铭》石刻,记载其事云:

此门盖汉永平中所穿,将五百载,世代绵回,戎夷递作,乍开乍闭,通塞不恒。自晋氏南迁,斯路废矣……皇魏正始元年,汉中献地,褒、斜始开,至于门北一里。西上凿山为道,峭岨盘迂,九折无以加,经途巨碍,行者苦之……(正始)三年,诏假节龙骧将军、督梁秦诸军事、梁秦二州刺史羊祉……以天险难开,转输艰阻,表求自回车以南开创旧路,释负担之劳,就方轨之逸。诏遣左校令贾三德领徒一万人,石师百人,共成其事……起四年十月十日,讫永平二年正月毕功。阁广四丈,路广六丈[10],皆填蹊栈壑,砰险梁危。自回车至谷口二百余里,连辀并辔而进。[11]

从上引《石门铭》记载可知,自武关驿至回车段新路,是在北魏宣武帝正始四年(507年)十月至永平二年(509年)正月期间开通的。因该路始自回车之地,故史称回车路。[12]

北魏时开通的褒斜道新线,至西魏末北周初时已经损毁,因此在西魏末曾进行整治重开。据《周书》卷三十五《崔猷传》记载:

(西魏)恭帝元年(注:554年),太祖(注:指周文宇文泰)欲开梁汉旧路,乃命崔猷督刘道通、陆腾等五人,率众开通车路,凿山堙谷五百里,至于梁州。[13]

西魏时所整修的梁汉旧路五百余里,当是指陈仓(今宝鸡市)至梁州(今汉中市)的褒斜道新线全程,其中回车至褒谷口一段为二百余里。

唐朝人将从褒谷经回车至陈仓一线,称为褒斜道是名不副实的,因为它没有包括斜谷路段,只是借用历史上的路名滥称而已。后世人称它为褒斜道新线则是比较恰当。在中、晚唐时期,褒斜道新线是一条运输繁忙的交通要道,从江淮地区由长江、汉水漕运至洋州或梁州的粮食、物资,主要是通过褒斜道新线转运至关中地区和京师长安的。这是因为该线沿途地势较其他几条通道要平缓些,路况也好些。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由当时的山南西道节度使归融主持,曾对该线进行过一次规模较大的整修。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为这条路写过一篇《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云:

自散关抵褒城,次舍十有五,牙门将贾黯董之……并山当蹊,顽石万状……炽炭以烘之,严醯以沃之,溃为埃煤,一彗可扫……由是驶行者忘其劳,吉行者徐其驱,孥行者家以安,货行者肩不病,徒行者足不茧,乘行者蹄不刓。公谈私咏,溢于人听。[14]

褒斜道新线经过这次大修,路况进一步得到改善,公私行旅备感方便,因此深得人们的好评。到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鉴于褒谷口至武关驿一段褒斜道(旧线、新线都得通过的路段),悬崖险谷较多,修筑的木构栈道常被山洪冲毁,因此选择在褒谷以东的文川谷,新辟了一条谷道加以代替,史称文川道。据《旧唐书》卷十八下《宣宗纪》记载:

大中三年十一月,东川[15]节度使郑涯,凤翔节度使李玭,奏修文川谷路,自灵泉至白云置十一驿,下诏褒美。

生活在晚唐时期的孙樵,曾写过一篇《兴元新路记》[16],对位于兴元府境内的文川道,就其走向、沿途馆驿等情况,有十分详细的记述。文川道起自梁州城固县以西的灵泉驿,循文川河谷北上,河谷不长,至谷顶向东越过天苞岭,进入湑水河谷,循河谷北上,转向西北行,越过山梁进入褒谷,循褒谷北上至今留坝县江口镇附近的青松驿,与褒斜道相接。由此可知,文川道不是一条贯通秦岭南北的大谷道,而是褒斜道南段的一条支道。

(二)傥骆谷道

简称傥骆道,通常称为骆谷道。位于褒斜道和文川道以东。因其南口在洋州兴道县境内的傥谷口,北口在秦岭北麓的盩厔县境内的骆谷口,故名。《新唐书》卷四十《地理志·洋州兴道县》条下记载:“有骆谷路,南口曰傥谷,北口曰骆谷。”为翻越秦岭的南北交通要道之一,始通于何时,史无明确记载。历史上利用骆谷道穿越秦岭的实例,最早见于《三国志》的记载,计有三次:

其一,曹魏正始五年(244年),“(曹)爽乃西至长安,大发兵卒六、七万人,从骆谷入……入谷行数百里,贼因山为固,兵不得进……乃引军还”[17]。(www.xing528.com)

其二,蜀汉延熙二十年(257年),“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反于淮南,分关中兵东下,(姜)维乘虚向秦川,复率数万人出骆谷,径至沈岭。”[18]

其三,曹魏“景元四年(263年),(钟)会统十余万众,分从斜谷、骆谷入。命牙门将许仪(注:曹操时大将许褚之子)在前治道,(钟)会在后行。”[19]

以上三例,利用骆谷道均属军事行动。骆谷道的特点是,位于秦岭北坡的骆谷本身很短,位于秦岭南坡的傥谷本身也不长,而在南、北两谷之间的山地路程则很长,并且骆谷内有黑河的多条支流横截其间,行走于该谷道,其间需多次跨越河流和山梁,连续地上、下坡。加上该道多毒蛇,常隐伏在“竹、木之上,能十数步外窜出噬人,人中此蛇者,即须断肥去毒,不然立死”[20]。因此,通行该道十分“艰难险阻,人尝病之”[21]。但骆谷道的地理位置离长安较近,从长安翻越秦岭至汉中或巴蜀地区,走此道较为近便。因此在唐朝时也成为重要的南北通道。其行经路线是:从长安向西行七十里至鄠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再向西行七十里至盩厔县(今陕西省周至县)境,折向西南行三十里至骆谷口,谷口设有骆口驿馆,入谷后循渭水支流黑河西侧上行,越过约九十里路程的十八盘岭至骆谷关,关隘系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设置,扼谷道的咽喉,形势十分险要。过关隘后继续向西南行,横渡黑河上游西侧支流,再向西南行,翻越秦岭进入南坡,经湑水驿,横渡酉水,至真符县(治所在今洋县以北的华阳镇)。从真符县分东、西两道通向兴道县。东道向东南行,进入酉水河谷,顺河谷而下至八里关,再折向西南行,越过山梁经白草驿至兴道县(今陕西省洋县)。西道向西南行,越过牛岭进入傥水河谷,顺河谷而下至位于傥谷口的兴道县。骆谷道长约五百里。[22]

在唐朝以前,骆谷道主要在重大军事行动中利用;而在唐朝时,除用于军事行动外,还扩大到官方和民间。如官吏的赴任、贬外,驿使的传送公文、情报,民间的行旅往来,甚至皇帝的出逃避难等,无不取道于该路。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十月,关中发生兵变,德宗出奔奉天(今陕西省乾县)避难,乱兵进而围攻奉天。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率军前来勤王解围有功,但因奸相卢杞猜忌,不仅没有得到褒奖,反而遭受歧视和诬陷,李怀光及其士卒怨愤而反。唐德宗被迫自奉天通过骆谷道出奔梁州(今陕西省汉中市)。当德宗在梁州避难期间(兴元元年即784年二月至七月,约有半年时间),朝臣武将以及文人学士等,频繁地经由骆谷道往返于长安、梁州之间,骆谷道一时成为繁忙的交通要道。在唐末,也发生过皇帝避难于梁州的情况。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冬,黄巢起义军攻破潼关后,势如破竹,直趋长安。唐僖宗在宦官田令孜率领神策军护卫下,仓皇经由骆谷道出逃梁州。骆谷道在中、晚唐时期的重要地位,于此可见一斑。

(三)子午谷道

简称子午道,古代称为蚀中。为穿越秦岭的南北交通要道之一。始通于何时,史无记载。但《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有如下记载:

汉王之国……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王无东意。

《汉书·高帝纪》也有内容类似的记载。杜南即杜县之南,杜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子午谷的北口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西南,即当年的杜县之南。因此,清朝咸丰年间湖北巡抚、精通兵事的胡林翼曾说:

从杜南而入,则子午谷也。从长安南子谷至夹岭,经东江口、宁陕厅,至西乡县之午谷,即子午镇也……史言张良送至褒中,在今褒城县,则当时栈阁自子午镇即迤西南行矣。[23]

说明刘邦项羽封为汉王后,从关中到汉中是经由子午道的,而不是走褒斜道。[24]又据《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上》记载:

元始五年(注:5年),莽以皇后(注:王莽的女儿)有子孙瑞,通子午道。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

注释《汉书》的颜师古云:“子,北方也;午,南方也;言通南北道相当,故谓之子午耳。今京城直南,山有谷,通梁(注:今陕西省勉县)、汉(注:今陕西省汉中市),道名子午谷。”

如上所述,由于当年刘邦从关中到达汉中后烧毁了子午道,因此子午道一直没有被人们使用而荒废。至西汉末,王莽为篡汉作舆论准备,借口皇后有了“子孙瑞”,将历史上被破坏、荒废的子午道重新开通,这就是上引记载中所说“通子午道”的真实情况。因此历来认为王莽最早开通子午道的说法并不确切,需要重新加以澄清。

根据上引记载,子午道的北口在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北)境内的子午谷口,而子午谷口在长安城南六十里处,因此子午道北口的地理位置十分明确。但是,子午道南口的地理位置却非常模糊。因为汉朝没有设置汉中县,只有汉中郡,记载所说的“径汉中”无疑是指汉中郡。而汉中郡的地域范围很广,东起房陵、长利等县(今湖北省十堰市一带),西至沔阳县(今陕西省勉县)、南郑(今陕西省汉中一带),比今整个陕南地区还大。那么,子午道南口的具体位置究竟在哪里呢?过去大多认为是在汉中郡的治所西城县(今陕西省安康市)境内,近年有学者提出疑问并加以辨正,认为在南朝萧梁以前,子午道的南口位于汉代时汉中郡中部,即今陕西省石泉县境内。[25]不论其南口是在今安康市境内或是在石泉县境内,如果将子午道的北口与南口连成直线来看,大致呈北南方向,与颜师古的注释基本符合。

子午道自北向南的行经路线是,从长安向南行六十里至子午谷口,因子午谷本身并不长,入谷后行二十多里,向西越过横梁进入沣水河谷,并到达子午关。关隘位于沣水河谷内,为王莽重开子午道时所建,距长安约一百里。这里两侧岩壁对峙,谷身狭窄,形势险要。过子午关后,循沣水河谷而上,越过秦岭,进入秦岭南坡的洵水上游河谷,循河谷而下,经东江口、七里沟口后,转入池河上游的河谷,再顺着河谷而下,经腰岭关至今石泉县境内的池河镇。子午道虽然北口接近长安,穿越秦岭到达汉中的路线又相对较短。但是,沿途山高林密,道路多险阻,加上其南口的地理位置偏东,距离汉中地区经济、交通中心的南郑较远,因此在历史上所起到的交通作用比褒斜道和骆谷道都要小。东汉顺帝时,曾下诏“罢子午道,通褒斜路”[26]。由于子午道长期放弃不用,路况就愈加恶劣。三国时魏国的曹真,就经历过一次进退维谷的遭遇。魏明帝太和四年(230年),大司马曹真奉命征伐蜀国,大军经由子午道南下,遇到了预想不到的困难。当时的情况是:“深入险阻,凿路而前,则其为劳必相百也。今又加之以霖雨,山阪峻滑……闻曹真(出)发已逾月,而行才半谷,治道功夫,战士悉作。”[27]大军在子午谷中,陷于前进无路、后退也难的尴尬境地。最后,魏明帝不得不召回曹真,放弃了这次军事行动。[28]

到了南北朝的梁代时,“梁将军王神会,以旧子午道缘山避水,桥梁数百,多有毁坏,乃别开干路”[29]。所谓干路,就是尽量避开河流,少建栈道、桥梁的山路。从此,子午道有了新、旧两条路线。子午道旧路的行经路线前面已说。新路的行经路线是:北段未动,从秦岭南坡的七里沟口开始改道,新路折向西南,经洵阳坝、火地塘、腰岭关(腰岭关有两处,旧路、新路各有腰岭关)至宁陕老城(在今陕西省宁陕县东北)再转向西南,循子午河的东支堰坪河谷而下,至两河镇进入子午河谷,再顺着河谷而下到达南子午镇(当时尚无子午镇)。至此,分成两路,一路向东南,经今石泉县至池河镇,与子午道旧路相接;一路向西南,横渡傥水,至洋州治所兴道县(今陕西省洋县),再横渡湑水至城固县,再向西至梁州的褒城和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

不难看出,上述这条起自南郑,向东北斜穿秦岭南坡,再循子午道北段到达长安的子午道新路,与三国时魏延所提北伐路线大致接近。据《三国志》卷四十《魏延传》记载及裴松之注,蜀汉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曹魏,大军集结在南郑,商议进军计划。当时大将魏延向诸葛亮建议:“夏侯楙(按:坐镇长安的魏军统帅)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舡逃走……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这无疑是一个出奇兵突袭敌后的好主意,可惜诸葛亮过于小心谨慎,加上对魏延一向不信任,所以没有采纳。其实,魏延不仅勇猛过人,累立战功,而且颇有智谋。他早在刘备就位汉中王时,就已担任汉中太守,长期在南郑、褒中等地屯兵防守,对于秦岭一带的地理环境和长安城内曹魏情况都十分熟悉。他提出的“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的奇袭进军路线,绝不是出于盲目想当然,而是有客观依据的。否则,后世的子午道新路何以能相接近?可以认为,子午道新路线轨迹(包括旧路的北段),早在三国时期以前就已客观存在。这很可能是长期以来民间往返于南郑、长安之间而形成的一条山间捷径。孟子云:“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30]。这条捷径正是这样形成的,三国时期已经存在,久居汉中地区的魏延当然知道。魏延部下的探卒,可能经常利用这条捷径到长安城内搜集魏国方面的情报,所以他对诸葛亮说:“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如此有把握。这条捷径,到了南北朝梁代时依然存在,因而王神会据此加以改道而成子午道新路。

子午道不论是旧路或是新路,与其他几条穿越秦岭的南北通道相比,显得更为险恶难行,因此历来除了军事行动外,一般驿使传送公文情报和民间商贸行旅,多不取道于此。但是也有例外,在安史之乱前的天宝年间,由于杨贵妃爱吃产于今四川涪陵一带的新鲜荔枝,因此一直比较冷落的子午道,骤然间变成一条重要的驿道,沿途设置了驿站馆舍,为传送荔枝的专骑昼夜服务。据《新唐书》卷七十六《后妃传上·杨贵妃》记载:

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当时从山南西道最南端的涪州,传送荔枝至长安的路线是,从四川涪陵出发,渡长江至乐温(今重庆市长寿区东北),循容溪(今龙溪河)河谷北上,经梁山县(今重庆市梁平区)、新宁县(今四川省开江县东)、东乡县(今四川省宣汉县北),循下蒲水(今后江)河谷北上,入米仓道,至洋水上游的洋源县(今陕西省镇巴县南),循洋水河谷而下,至洋州治所西乡县(今陕西省西乡县),渡过汉水至石泉县西北(南子午镇),再循子午道新路北上,越过秦岭抵达长安,全程约二千里,史称荔枝道。当时为保持荔枝新鲜,传送者采取接力方式,快马如飞,昼夜兼程,日驰六七百里。唐代诗人杜牧所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31],就是对飞速传送荔枝情景的描述。安史之乱后,荔枝道已不再是皇家传送荔枝的专用道路,而演变成公私行旅的南北交通要道之一。

在安史之乱期间及战后的中、晚唐时期,上述三条穿越秦岭的路线,与长江、汉水以及渭水、关中漕渠共同组成一条水陆联运的漕路,长期替代被叛军破坏或短期替代被藩镇阻断的传统漕路,将江淮地区的粮食、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输到关中和长安,对于支撑着唐朝政府的继续存在与运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