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运河:初至盛唐时期的漕运概述

中国运河:初至盛唐时期的漕运概述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祖太宗之时,用物有节而易赡,水陆漕运,岁不过二十万石,故漕事简。这是对唐朝建国初期漕运情况的概括。因此高祖、太宗之时,关中虽有大量驻军,并不增加朝廷开支。高宗、武后时期,府兵制逐渐不能适应形势需要,开始变化。另外,高宗在位的中、后期,关中地区连年遭受自然灾害,庄稼常常颗粒无收,遍地饥馑,急需大量的粮食运往关中赈济灾民,这是漕运量激增的又一原因。因此,初、盛唐时期的漕运,主要是对三门峡险阻的斗争。

中国运河:初至盛唐时期的漕运概述

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云:

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高祖太宗之时,用物有节而易赡,水陆漕运,岁不过二十万石,故漕事简。

这是对唐朝建国初期漕运情况的概括。当时之所以“漕事简”,其原因不外乎:一是高祖、太宗都是唐朝的开创者,深知多年的开国战争给民众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必须给予民众轻徭薄赋和休养生息;加上统治者对自己有较严格的要求,能够注意节俭,朝廷开支较小,因此不需要更多的粮食和物资。二是当时国家初创,朝廷机构精简,官员数量不多。太宗贞观六年(632年),朝廷文武官员只有642人。[121]由于吃皇粮的人有限,朝廷开支也少,一年二十万石的漕运量已能满足朝廷的开支需要。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到高宗时期,朝廷开支情况开始发生变化。《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叙述其时的情况说:

自高宗以后,岁益增多,而功利繁兴,民亦罹其弊矣。初,江淮漕租米至东都输含嘉仓,以车或驮陆运至陕,而水运来远多风波,覆溺之患其失常十七八。

自高宗中、后期开始,一方面,由于朝廷机构设置日益繁缛,官员数量逐渐增多。显庆年间(656~661年)一品至九品的各级文武官员已有13465人。[122]武则天执政后,因开科取士,使大批读书人走上仕途,官员人数更是激增。当时的情况是:“武后临朝,务悦人心,不问贤愚,选集者多收之。职员不足,乃令吏部大置试官以处之,故当时有车载斗量之谣”[123]。及至神龙年间(705~707年),更发展到官场因人设位、官职任意泛滥的地步。所谓“唯以爵赏为惠,不择才能任官……正缺不足,加以员外,非复求贤助理,多是为人择官。接武随肩,填曹溢府”[124]。当时增设员外郎这一新官职,仅新增的员外官就达2000余人之多。而且员外郎一职,从此沿用下来,成为定制。由于官员数量大增,朝廷的俸禄开支自然也多,漕运量就会随之激增。因此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对此无不忧心忡忡。时任右御史台中丞的卢怀慎,上疏力陈其弊云:“今京诸司员外官数十倍,近古未有……而奉禀之费,岁巨亿万,徒竭府藏,岂致治意哉!今民力敝极,河渭广漕,不给京师,公私耗损”。[125]另一方面,兵制发生变化。唐初实行府兵制,府兵制的特点是:亦兵亦农,兵农合一,当兵自带口粮,不需朝廷供给军饷。因此高祖、太宗之时,关中虽有大量驻军,并不增加朝廷开支。高宗、武后时期,府兵制逐渐不能适应形势需要,开始变化。到玄宗开元年间,府兵制终于为募兵制所取代。募兵制是由朝廷来供养军队,而当时西北边境又有战事,作战和驻防的军队很多,需要的粮饷也多,这也是漕运量激增的主要原因。另外,高宗在位的中、后期,关中地区连年遭受自然灾害庄稼常常颗粒无收,遍地饥馑,急需大量的粮食运往关中赈济灾民,这是漕运量激增的又一原因。

当时漕粮的主要供应地,从20世纪70年代初,洛阳附近唐代含嘉仓考古发掘[126]可知,含嘉仓所储粮食主要来源于黄河下游和江淮地区,说明今河北平原和山东、江淮等沿海地区是当时的主要产粮区,从这些产粮区运粮到洛阳的含嘉仓,水路息息相通,水运非常方便。但是从含嘉仓向西运粮至关中,由于黄河三门峡险阻,水运十分艰难,不得不改以陆运。这就是上引记载中所说:“初,江淮漕租米至东都含嘉仓,以车或驮陆运至陕”的原因。因此,初、盛唐时期的漕运,主要是对三门峡险阻的斗争。从唐高宗时期开始,就为克服三门峡天险和改善这一段险路的通航条件,而采取各种工程措施。例如,中宗时将作大匠杨务廉在三门峡开凿用以挽舟的栈道。“奏开陕州三门(峡),凿山烧石,岩侧施栈道牵船。河流湍急,苟牵绳一断,栈梁一绝,则扑杀数十人……牵船皆令系二釽于胸背,落栈着石,百无一存”[127]。这次工程的结果,不仅没有取得实际效果,而且常使挽舟者丧失生命。

由于三门峡天险当时难以克服,于是产生一种回避思想,即干脆甩开三门峡,另找入关漕运途径。高宗咸亨三年(672年),关中大旱,出现严重粮荒,急需粮食运往关中赈救灾民。监察御史王师顺奏请“运晋、绛州仓粟以赡之,上委以运职。河渭之间,舟楫相继,会于渭南[128]。从晋、绛地区(今山西西南部)运粮至关中,沿汾水而下,经黄河而达关中,不需要经过三门峡。这次漕运,既然是“河、渭之间,舟楫相继”,看来规模不小。由于当时关中久旱,渭水在渭南县以上水枯浅涩,不能行舟,所以漕运船队只能溯渭水而到渭南为止,并“置仓于渭南东”[129],再改用牛车转运至长安和关中各地。

中宗景龙三年(709年),“关中饥,米斗百钱,运山东江淮谷输京师,牛死什八九”[130]。由于关中急需粮食,襄州刺史崔湜向朝廷提出开辟商山新路,利用丹水和灞水建立水陆联运通道,以解决至关中的漕运问题。结果完全失败(详见本章第五节)。

唐玄宗即位后进入盛唐时期,其时政局稳定,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行动也捷报频传,出现了“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131]的开元盛世。但是,关中地区因自然灾害频仍,粮食物资短缺的现象并未完全消失。因此在玄宗执政的前二十年间,也与高宗等一样,经常要去东都洛阳避灾就食。为了尽快解决关中的缺粮问题,就必须加紧漕运,而水运因三门峡险阻难以解决,因此只能以陆运代替水运。据《通典》卷十《食货·漕运》记载:(www.xing528.com)

开元初,河南尹李杰始为陆运使,从含嘉仓至太原仓置八递场,相去每长四十里,每岁冬初起,运八十万石至一百万石,每递用车八百乘,分为前后交,两月而毕。

所谓八递场,就是在含嘉仓(洛阳)至太原仓(陕州)约三百里山路间,设置八个中间接运站,场(站)之间,用牛车运粮。每完成一站的运输,就调换牛和车,这样可使牛得到休息,车得到检修,实际上是一种接力的运输方式。八递场运输效率不低,每年冬季二个月,可运粮八十万至一百万石。但是,使用的牛车数量较多,尤其是这些拉车的牛,都是农家用于生产的耕牛,每当冬间时期,官府征用农家的耕牛用以运粮,容易损伤牛的身体甚至累死,因此后来在“天宝九年九月,河南尹裴迥以递重伤牛”[132]而罢八递场运输。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裴耀卿任宰相,对漕运进行改革,推行“节级转运法”(详下述),“凡三岁(开元二十二至二十四年),漕七百万石,省陆运佣费三十万缗。”[133]平均每年漕运二百三十多万石,这么高的运输量,说明“节级转运法”的效果是好的,裴耀卿对漕运的改革也是有成绩的。但是,正当漕运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之际,裴耀卿却无端受到谗言中伤而被罢相,漕运改革也就停止了。

裴耀卿罢相后,朝廷恢复南路陆运。在新任河南转运使的努力下“岁运百八十万石”[134],这个漕运量数字是不低的。后来在天宝七年(748年),南路陆运还创造了岁运二百五十万石的空前纪录。这一空前纪录是怎样创造的呢?主要是增加牛车的数量和延长运输的时间。据记载:“天宝七年,运二百五十万石,每递用车千八百乘,自九月至正月毕。”[135]可知,比开元初期李杰负责八递场运输时,每递多用车一千乘;时间是从九月到翌年正月,每年运输五个月,比李杰时每年多三个月。

但是,陆运毕竟劳民伤牛,运输费用也比水运高。因此开元二十九年(741年),陕郡太守李齐物在三门峡开凿了一条人工渠道,以期彻底解决漕运在三门峡的梗阻。这条被后世称为开元新河的三门峡人工渠道,开通后,“岁省运夫五十万,无覆溺淹滞之患,天下称之”[136]。天宝三年(744年),韦坚创唐朝漕运最高纪录,“漕山东粟四百万石”[137]至关中;同时,许多来自关东各地的民间商船,齐集在长安的广运潭接受唐玄宗检阅,这些情况都是在开通了开元新河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出现的。后来,因黄河泥沙在开元新河中不断沉积,特别是安史之乱爆发后,开元新河在长期无人管理状态下,遂渐渐地淤塞了。

初、盛唐时期,从关东到关中的漕运,除了受到三门峡天险的梗阻外,还因渭水的水位变化无常(夏秋时,山洪暴发,河水猛涨且汹涌,不宜航行;冬、春时,少雨干旱,河道缺水浅涩,无法航行)和关中漕渠的长期淤塞,也是严重影响漕运的因素。关中原有一条傍渭水南岸延伸的漕渠,即隋开皇四年(584年)开通的广通渠,是从潼关通向长安的一条漕运要道。隋炀帝即位后,由于基本上不在长安居住,对关中的广通渠不很关心,加上经隋、唐之交时的战争破坏,广通渠在隋末唐初时已经淤塞了。唐朝建立后,虽然建都于关中的长安,但对关中广通渠的淤塞,在天宝元年(742年)以前未见有疏浚或整治的记载。这是因为,高祖、太宗之时,年运入关中的漕粮数字很小,不过一二十万石,一般是通过其他途径运入关中的。如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是“开斜谷道水路运米以至京师”[138]的,并没有利用关中漕渠。高宗和玄宗前期,关中自然灾害频仍,特别是旱灾,导致关中百姓常陷于饥馑或流离失所。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不愿再兴师动众地大开河渠,加上当时的关中漕渠(广通渠)已经严重淤塞,并非一般的疏浚、治理所能解决问题,必须采取大规模的工程措施,这就需要征发许多劳役,在当时很不妥当。退而言之,即使采取了大规模的工程措施并开凿成河床后,也无水源可引,因为当时关中久旱,许多水源断流。在这形势下,唐朝的统治者采取了逃避现实的消极办法,即每当关中出现粮荒时,就率领文武百官到东都洛阳就食、听政,一去就是一年或二年。直到天宝元年(742年),陕州刺史兼水陆转运使韦坚,鉴于三门峡人工渠道已经开通,因此及时地向朝廷建议重新开凿已经淤塞多年的关中漕渠,以使从洛阳到长安的漕运水道全线贯通。关中漕渠的重开工程历时二年完成。韦坚主持漕运工作期间,从关东各地运至关中和长安的,不仅是粮食,而且还有大量的轻货。所谓轻货,就是相对于粮食、食盐、铁器等沉重货物而言的,实际上就是各地的土特产和日用百货,从而使原本粮食、物资严重短缺的关中地区,完全改变了面貌,重新呈现一派经济繁荣的景象。只可惜好景不常,一场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于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使摆脱饥馑、苦难不久的关中地区,又陷于战乱之中,而重新开通的关中漕渠,在安史之乱后的大历年间(766~779年)也再次淤塞。

这里还得提一下,前面已经说过,初、盛唐时期的漕粮,主要来源于河北平原、黄河下游和江淮地区。从这些产粮区到洛阳、长安的漕运路线,除了上述黄河、关中漕渠等主干漕路外,从河北平原通向黄河的永济渠和从江淮地区通向黄河的汴渠,也是当时的重要漕路。由于这两条漕路的有关漕运情况,在本章第五节和第二节中已经分别涉及,因此在本节中不再重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