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元新河开凿的历史背景和工程概况

开元新河开凿的历史背景和工程概况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民众的顽强拼搏精神。开元新河开通后,当时并未定名,因此事后各种文献记载对它的名称都不统一。至于现今通称的“开元新河”,是在北宋以后才开始流传的。开元新河位于人门以东,呈北南方向,河身较直,“长约280米,宽6~8米”[116],两侧为陡立的岩壁,说明该运河完全是在山岩中间开凿出来的,故《通典》等称它为石渠。岁省运夫五十万,久无覆溺淹滞之患,天下称之。

开元新河开凿的历史背景和工程概况

前面已经提到,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京兆尹裴耀卿对漕运提出分段运输、水陆转接等内容的改革建议,被唐玄宗采纳,并提升他为宰相兼江淮、河南转运使负责实施。其结果,“凡三岁,漕七百万石,省陆运佣钱三十缗”[112]。说明这次漕运改革是成功的。但是,三门峡一段十八里路程的陆运(即北运),并不理想,主要是山道崎岖溜滑,运输效率太低,车翻、牛死、人亡的状况时有发生;加上每遇山洪暴发,道路被冲毁,长期被迫停运,严重影响到全线漕运的进展,致使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的漕运降至百万石。本来对事物或方法的改革,在初试阶段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如水陆转接运输过程中的一段“北运”方式,完全可以设法予以改进,但是当时新任宰相李林甫,是个史称“口有蜜,腹有剑”的人物,其对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阴险手段,令人防不胜防。他为了达到独揽朝政大权的目的,视对于漕运改革有功绩的宰相裴耀卿和刚直不阿、敢于直谏的另一宰相张九龄为眼中钉、肉中刺,必须去之而后快。遂借机在玄宗面前百般中伤裴、张二相。当时头脑已经糊涂、是非不分的唐玄宗,竟听信了他的谗言,先后将裴、张二人罢相,后又下令停止了“北运”。对于当时朝政的这一系列变化,《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有记载说:

及耀卿罢相,北运颇艰,米岁至京师才百万石。(开元)二十五年,遂罢北运。而崔希逸为河南、陕运使,岁运百八十万石。其后,以太仓积粟有余,岁减漕数十万石。

记载中提到的崔希逸,原为郑州刺史,在裴耀卿任宰相兼江淮、河南转运使时,擢任江淮、河南转运副使,协助裴耀卿推行漕运改革。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一个情况:即自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以后的数年内,由于裴耀卿、崔希逸等人的不懈努力,加上关中地区连年丰收,才使长期发生粮食恐慌的关中地区和国都长安,此时已出现“太仓积粟有余”的状况。因此,一方面可以结束自唐高宗以来包括玄宗在内,经常离开长安到洛阳就食的窘迫局面,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各地每年对京师的漕运量。这是一种难得的大好形势,加上当时正值唐朝鼎盛时期,天下承平,国力雄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朝廷决定对三门峡天险进行一次规模空前的改造工程,以期彻底放弃陆运,全部经由水路漕运,并且畅通无阻。据《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记载:

(开元)二十九年,陕郡太守李齐物凿砥柱为门,以通漕。开其山颠为挽路,烧石沃醯而凿之。然弃石入河,激水益湍怒,舟不能入新门,候其水涨,以人挽舟而上。

从记载可知,当时的开凿工程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凿砥柱为门以通漕”,亦即在人门东岸[113]的岩崖上开凿出一条人工渠道,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结果成功了,就是后来称之为开元新河的运河。二是“开其山颠为挽路”,亦即在所开运河东岸的山顶处开凿出一条栈道,为纤夫挽舟时行走之需要[114],结果也是成功了。以上工程的开凿方法,是“烧石沃醯而凿之”。醯,现作酰,就是现代的醋。唐时利用火药爆破的技术尚未发明,因此只能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爆破,其法先将需要开凿的岩石部位用火烧得灼热,并迅速浇上冷醋,使石质变松,然后使用手工工具进行挖凿。试想,凭着这样的原始方法,要在十分坚硬的闪长斑岩上开凿出一条运河,是何等的艰辛!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民众的顽强拼搏精神。

图11-7 三门峡和开元新河示意图[115](www.xing528.com)

开元新河的施工期,据《唐会要》卷八十七《漕运》记载,为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十一月开工,天宝元年(742年)正月二十五日竣工,历时不到三个月(见图11-7)。在如此短短的时期内完成了如此艰巨的工程,可见当时施工人员劳动强度之大。为什么要那么着急呢?很明显,是想在冬季黄河枯水和冰封时期完成,否则在黄河解冻或涨水后就无法施工了。

开元新河开通后,当时并未定名,因此事后各种文献记载对它的名称都不统一。如《旧唐书·玄宗纪》和《唐会要·漕运》称为“渠”;《通典·食货》和《册府元龟·邦计》称为“石渠”;《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一》和《玉海·地理》称为“三门运渠”;《新唐书·食货志》称为“新门”(因旧有鬼、神、人三条通道为三门,故新开的通道为新门);《开元传信录》称为“天宝河”;此外,还有“娘娘河”“公主河”等俗称。至于现今通称的“开元新河”,是在北宋以后才开始流传的。

开元新河位于人门以东,呈北南方向,河身较直,“长约280米,宽6~8米”[116],两侧为陡立的岩壁,说明该运河完全是在山岩中间开凿出来的,故《通典》等称它为石渠。由于河身较直,河底较平无暗礁,水流也较平缓无漩涡,因此漕船航行其中比在人门中航行还要安全。对此,唐人郑棨在《开元传信录》一书中称赞说:

天宝中,上以三门河道险束,漕运艰难,乃傍北山凿石为月河,以避湍急,名曰天宝河。岁省运夫五十万,久无覆溺淹滞之患,天下称之。[117]

但是,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和施工时间的仓促,开元新河也存在着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前面所引《新唐书·食货志》记载所说:“弃石入河,激水益湍怒,舟不能入新门,候其水涨,以人挽舟而上”的情况,也就是说开凿的河床太浅,加上施工时掉落在河道中的碎石来不及取出,从而抬高了河底,因此在枯水时期根本无法通航,在涨水时期则水流湍急,逆水行舟时必须依靠挽牵才能前进,因此削弱了这条艰难开通的运河的运输作用。再加上黄河泥沙多,不断在河道中沉积,致使该河出现了“河泥旋填淤塞,不可漕而止”[118]的最后结局。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新唐书·食货志》所说的情况,《旧唐书·食货志》没有记载,尤其是与《开元传信录》的记载相左。按《新唐书》编纂于北宋时期,比成书于五代时期的《旧唐书》要晚,比成书于唐朝的《开元传信录》更晚。因此所说的“舟不能入新门”等情况,是否有如此严重殊为怀疑。因为在开元新河开通、使用后第三年(即天宝三年,744年),从三门峡开元新河通过的漕运量达到一百五十万石之多;[119]特别是在这一年,陕州刺史兼水陆转运使韦坚,在重新开通关中漕渠后,即组织了广陵、丹阳、晋陵、吴、会稽、宣城、豫章等郡的二三百只民间商船,满载着各地的土特产,从江南地区循邗沟、汴渠、黄河,通过三门峡开元新河到达长安城东的广运潭,举办了一次水上商品展览会。如果当时的开元新河真像《新唐书·食货志》所说那样,要“候其水涨后才能挽舟而上”的话,那么,这一年的漕运量绝不可能有这么多,二三百只江南民间商船,也不可能到达长安的广运潭。因此可以断言,至少在开元新河开通之日起至天宝三年(744年)年底以前的几年内,从江南来的漕船和商船,在纤夫的挽牵下缓慢地通过开元新河是不成问题的。而在这以后,可能由于黄河泥沙的逐渐淤积,导致开元新河不能畅通,出现了《新唐书·食货志》所说的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久,爆发了安史之乱,在八年战乱期间,开元新河是否照常使用,史无记载不得而知。但是在战后,刘晏主持漕运工作伊始,就亲自对扬州至长安的漕运路线,其中包括对三门峡开元新河,进行了一次全线实地调查,新、旧两《唐书·食货志》和《刘晏传》都记载了刘晏所写的这次实地调查报告,报告中未见开元新河淤浅、航运受阻等内容,而是刘晏针对三门峡运道的实际情况,决定建造一批特别坚固的漕船,名曰“上门填阙船”和采用一批产于巴蜀地区的麻枲、竹筱制成的坚韧纤索。结果,每年的漕运量达到了“岁转粟百一十万石,无升斗溺者”[120]的成绩。这一切,都无可争辩地说明在安史之乱后,刘晏主持漕运工作二十年间,三门峡开元新河是一直可以通航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