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汴渠尾闾改建工程:中国运河三千年

汴渠尾闾改建工程:中国运河三千年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齐澣对汴渠尾闾段的改建淮河流至徐城县西北时,出现了一个向南凹曲的大弯道。唐朝开元年间,汴州刺史齐澣却与众不同,他对这个问题不仅十分关注,而且先后两次采取工程措施,对汴渠尾闾段进行改建。第二次汴渠尾闾段实施改建工程,是在开元二十七年。

汴渠尾闾改建工程:中国运河三千年

汴渠在泗州临淮县(今江苏省盱眙县北)境内入淮。由于入淮口与邗沟的入淮口不相衔接,往来船舶要借道一段距离不短(长约一百八十里水程)的淮河。在这一段淮河中,风浪大、水流急,给航运带来许多困难和危险;加上临近入淮处的一段汴渠,正是处于略呈斜坡之地势,水流比较迅急,不利于行舟。因此,唐朝人在汴渠的尾闾段及其终点处,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工程措施,希图改善航运条件。现择其重要的分述如下。

(一)在汴渠终点向南开挖直河的打算

唐朝人采取的工程措施之一是,在汴渠入淮口的对岸,向南开凿一条新运河,直通扬州,以求彻底解决存在的问题。据《新唐书·地理志》泗州盱眙县下记载:

有直河,太极元年敕使魏景清引淮水至黄土冈,以通扬州。

太极是唐睿宗的年号。太极元年(712年),唐睿宗敕令开凿这条直河。所谓直河,当是从起点直达终点、中间线形较直的河道。这条称为直河的运河,起自汴渠入淮口对岸的盱眙县(今江苏省盱眙县)自西北走向东南,斜贯着直通扬州。如果开凿成功,则无疑是对汴渠的延伸,可以完全取代邗沟的功能和作用,其经济意义和历史意义都是不可估量的。但上引记载没有明确交待直河是否开凿成功,从“有直河”三字的语气来看,这条直河似乎已经存在。但是,从后来的文献记载都未提到这条直河,以及南来北往的漕船商舶仍然取道邗沟的情况来看,这条直河似乎并未存在。

那么,这条直河究竟是否开凿了呢?笔者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和工程措施等各个方面的条件来分析,认为当时朝廷确有打算,并下达了敕令,但实际没有动工。理由如下:

(1)就当时政治形势来说,开凿直河是唐睿宗敕令的,可是睿宗在位时间太短,太极年号是这一年(712年)正月启用的,至同年五月已改用延和年号。据此可知,开凿直河的敕令,必然是在该年正月至四月期间下达的。而在这期间,唐朝宫廷中正在上演着一幕接一幕的皇位争夺战大戏。唐睿宗之子唐玄宗,先是与韦后、安乐公主之间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激烈角逐;取胜后,接着又与太平公主之间进行着你死我活的角逐。取得最后胜利的唐玄宗,在当年八月终于登上了皇位。唐玄宗登基伊始,要做的事实在太多,首要的任务是清除政敌,稳定局势,巩固政权,哪有时间和心思去考量开凿直河这等区区琐事?

(2)就开河技术方面来说,从盱眙至扬州的直线距离大约三百里,直河南段所经之处多为平原,开挖、引水方面都不成问题。但是直河北段所经之处多冈阜起伏,尤其是盱眙以南是地势较高的都梁山地,在初唐时期的生产力条件下,由于缺乏岩石爆破技术,在此开凿直河几乎不可能。退一步说,即使在付出高昂代价后河床开凿成功,也因地势复杂而无法将水源引入开挖成的河床中去。这在后来的北宋时期是有实例可证的,宋徽宗时就在唐朝拟开直河之处,曾经动员了数万劳力、花费了数年时间,好不容易开通了一条从盱眙直通长江的“遇明河”,结果因新开河床的地势高,无法将周围的水源引入新开河床而宣告彻底失败。

(3)就在唐睿宗敕令开凿直河以及唐朝宫廷中上演皇位争夺战大戏的同时,山东、苏北一带,接连遭受严重的旱灾和虫灾,大批灾民流离失所,朝廷为如何赈济和安置灾民之事而焦头烂额。加上开凿直河之处,距离灾区较近。在这样的混乱局面下,根本不可能派遣大批劳力去灾区附近的地方从事开河工程。因此开河之事,将被无限期的搁置下来。

(4)要开凿直河,须经皇上批准。据笔者分析,皇上不可能批准。因为这条直河长达三百里,地形复杂,工程量大,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多。而这条直河,当时又非等着急用。当时刚刚登基的唐玄宗,年轻有为、头脑清晰、励精图治,不可能糊涂得不分轻重缓急、不惜劳民伤财,同意去开凿这条直河。此事的最后结局,必然是不了了之。

(二)齐澣对汴渠尾闾段的改建

淮河流至徐城(今江苏省泗洪县以南)县西北时,出现了一个向南凹曲的大弯道。当时汴渠的入淮口,正位于淮河大弯道的底部,因此南来北往的船舶,进出汴渠口时,都要驶入这个大弯道。不仅行驶路线迂回曲折,徒增许多路程,而且弯道中存在着浅滩急流的危险,航行事故时有发生。当时官府对此眼开眼闭,熟视无睹。唐朝开元年间,汴州刺史齐澣却与众不同,他对这个问题不仅十分关注,而且先后两次采取工程措施,对汴渠尾闾段进行改建。对此,《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中《齐澣传》褒扬说:

(开元)十二年,澣出为汴州刺史。河南汴为雄郡,自江淮达于河洛,舟车辐辏,人庶浩繁。前后牧守,多不称职,唯倪若水与澣皆以清严为治,民吏歌之。

第一次对汴渠尾闾段实施改建工程,是在开元十二年(724年)。据《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八《齐澣传》记载:(www.xing528.com)

澣以淮至徐城险急,凿渠十八里,入青水,人便其漕。

徐城是唐时泗州的一个属县,当时泗州的治所在临淮县,徐城位于临淮县的西北,即今江苏省泗洪县以南。至于青水,不见于记载,无从知道它的来龙去脉。不过,可以肯定是当地的一条小河,其入淮口在淮河大弯道以东处。当时齐澣“凿渠十八里,入青水”,这十八里渠道,就是用以连通汴渠与青水的,而青水的入淮口是现成的,利用这条名为青水的淮河小支流,就可以节省许多工程量,这是符合科学与经济原则的。这一次改建工程的规模很小,难度也不大,但却很重要,不仅改变了汴渠尾闾的路线走向,而且还改变了汴渠入淮口的位置。从此,进出汴渠入淮口的漕船商舶,可以不再驶入淮河大弯道内,既减少了航程,又避免了风险。可惜这一工程的遗迹,已经全部淹没在洪泽湖中,无法进行更深入的考察。

第二次汴渠尾闾段实施改建工程,是在开元二十七年(739年)。齐澣在担任江南东道采访使后再次任汴州刺史,他在上次汴州刺史任内,解决了汴渠入淮口避开淮河弯道的问题,但这只是对汴渠尾闾的小小改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汴渠下游水流湍急的问题。汴渠从汴州流向东南,所流经之处的地形,西北高而东南低,一路坡降平缓,水流顺畅。但是到达虹县(今安徽省泗县)以下,由于坡降加大,尤其是临近入淮口一带,地势很低,[74]因此汴渠自虹县以下,水位落差加大,流速加快,给船舶航行带来困难。正如史书所说:“淮汴水运路,自虹县至临淮一百五十里,水流迅急,旧用牛曳竹索上下,流急难制”[75]。有鉴于此,齐澣再次采用工程措施,希图予以彻底解决。据《新唐书》卷三十八《地理志·宿州》虹县下记其事云:

有广济新渠,开元二十七年采访使齐澣开。自虹县至淮阴北十八里入淮,以便漕运。即成,湍急不可行,遂废。

《旧唐书》卷九《玄宗纪下》也有类似记载。至于其开渠等具体的工程内容,《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中《齐澣传》则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自虹县下,开河三十余里,入于清河,百余里出清水,又开河至淮阴县北岸入淮,免淮流湍险之害。

所说“入于清河,百余里出清水”,比较费解。清水即泗水。记载中既然清河与清水分列,则清河与清水必然是两条不同的河流。据分析,清河可能是流经北面的睢水所分流出来的一条汊河,这条汊河,呈西北至东南的流向,尾闾注入清水(泗水),距虹县三十余里。所以记载说:“自虹县以下开河三十余里,入于清河”,再借助清河行百余里后,然后再开一条新河,通至淮阴以北十八里处(即淮阴的对岸)入于淮河。

从以上所述工程内容可知,这次工程的规模比第一次工程要大得多,除了开凿两段运河外,还利用了当地的一些自然河流,使汴渠下游完全改变了路线走向和入淮口的位置,汴渠的入淮口与邗沟的入淮口得以拉近,大大减少了在淮河上航行的路程,也减少了航行的风险。毫无疑问,这是一项有功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大好工程。但是,由于当地的地形水文情况复杂,事先对实地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细致,以致费了不少人力、财力而成的汴渠下游改建工程,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久之,新河水复迅急,又多僵石,漕运难涩,行旅弊之”[76]。新开运道使用一段时间后,水流又趋湍急,而且河中多硬石,行船困难。最后,不得不废弃,仍然使用旧道。

上述齐澣开凿的从泗州虹县至淮阴入淮的这一段运河,由于牵涉到我国运河史上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所以值得在此一议。我们知道,隋炀帝开凿的通济渠,其终点历来存在着入泗说与入淮说两种意见,而入淮说又有隋时入淮和唐时入淮的不同看法。占多数的看法认为隋炀帝开成通济渠之日就入淮了。另有一种看法认为,通济渠入淮开始于唐代开元年间齐澣开通广济新渠时,例如朱偰先生说:

广济渠系唐代所新开,它的上游是利用睢水,下游从宋州(注:今河南商丘)以东,是利用蕲水,经过虹县(注:今安徽泗县),至淮阴北十八里入淮。这是唐代通济渠向南移动的开始。《禹贡锥指》说:“古汴水东流,经彭县北而东入于泗,不知何年改流,从夏邑永城、宿州、灵璧、虹县至泗、盱两城间而入于淮?”今据《新唐书·地理志》,应始于开元二十七年。但是开后不久,因为水流过急,便废而不用了。[77]

其实,广济渠只是唐代人对隋代通济渠的称呼,并非指另外一条新开的运河。齐澣开挖从虹县至淮阴入淮一段运河,其目的并非为了将隋炀帝所开的通济渠从入泗变为入淮,因为通济渠从开通之日起就入淮了;而是为了改善入淮的通济渠下游一段河道的通航状况。由于唐人称通济渠为广济渠,因此齐澣开挖的这段运河也就称之为广济新渠。结果,因为开通后水流过急,并未达到目的,不得不废而不用。试想,如果隋代的通济渠是在唐代齐澣开通广济新渠后才南移入淮的话,那么,在齐澣所开的广济新渠废弃后,通济渠照理只能入泗而不可能入淮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中唐元和年间李翔《来南录》中所记录的亲身经历,证明通济渠确是入淮的。也许有人会说,在齐澣以后、李翱之前,由别的人将通济渠改变为入淮,这种没有证据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很明显,通济渠早在隋炀帝开通时就是入淮的,只是下游一段因为入淮处地势很低(后来这里成为洪泽湖),地形的坡降从虹县以下开始增大,流经这里的通济渠下游的水流也随之加急,对航运构成困难和不安全。当时热心于水利事业的齐澣,决定通过工程措施对这一段水流过急的河道进行改道,将通济渠的入淮口从原来的盱眙县境内向东移到淮阴县境。但是在改道使入淮口东移后,万万没有想到新开水道(即广济新渠)的水流仍然过急,最后只能放弃。以上就是唐代开元二十七年(739年)齐澣开凿广济新渠的初衷和结果,如此而已,与通济渠的入淮毫无关系。

再者,历史文献上并未见到齐澣开挖广济渠的记载,更未见到其上游是利用睢水,下游从宋州以东是利用蕲水等记载。

综上所述,说齐澣于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开挖了从虹县至淮阴以北十八里处入淮的广济新渠,是通济渠下游从入汴改向入淮的开始,这种说法,证据不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