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埭运河,因其位于临桂县境内又称临桂陡河。还因其沟通桂柳二江,故也称桂柳运河。最早见于《新唐书》卷四十三上《地理志》桂州临桂县下记载:
有相思埭,长寿元年(注:692年)筑,分相思水使东西流。
该运河是利用当地一条名叫相思江的小河流改建而成的。相思江是洛清江的支流,发源于临桂县西南的卧石山,由北向南流至大湾附近折向西南,后又折向西北流,在黄洞村穿越凤凰岭山区,至永福县东北的苏桥镇注入洛清江,全长45千米。洛清江又名白石水,是柳江的支流,发源于义宁县以北的丁岭。义宁县治所在临桂县西北的五通镇,该县已于1951年撤销并入灵川县。洛清江自北向西南流,至柳州东南的江口镇注入柳江。东面的良丰江是漓江支流,发源于阳朔西北的香草岩,向西北流至良丰镇以南折向东北,流至柘木圩附近注入漓江。
相思埭运河西连相思江,东通良丰江,是一条长三十二里、阔十丈(约合33米)、呈东西向的人工水道。它是怎样利用自然河流相思江改造而成的呢?据清嘉庆七年纂修的《临桂县志》卷十二《水利》记载:
陡河自县属辨塘山流出狮子岩,汇分水塘。一东流,曲折十五里至太平脚陡,经蒋家坝至相思江(笔者按:相思江误,应为良丰江)口入漓江;一西流,弯折十五里至鲢鱼陡,下大湾达苏桥,合永福江以至柳州。
据此可知,相思埭运河很特殊,其水流不是从一头流向另一头,而是从运河中间的分水塘,向东、西两头分流而形成。前面已经说过,相思江是洛清江的支流,属柳江水系,良丰江是漓江的支流,属漓江水系。按常理,两水系之间,必然为分水岭所分隔。但这里是石灰岩地貌,地形特殊,不仅没有明显的分水岭,而且还有地下水从分水岭处的狮子岩不断涌出,长年不竭,以致形成一个分水塘(见图11-4)。水流顺着微有倾斜的地形分别流向西和东,向西流的成为相思江的上源之一,向东流的成为良丰江的上源之一。唐朝的水利专家就是利用当地这一特有的自然条件,经过人工改造而成一条可以通航的运河。当然,虽说是当地没有明显的分水岭,但分水岭处地形稍高也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分水塘的水向东、西两头分流的原因。因此要使这条运河能够维持用以通航的必要水位,就必须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即在运河沿途设置陡门。与灵渠的状况十分相似,相思埭运河的特点是陡门多。明朝人魏浚在《峤南琐记》卷二中有这样的记载:
图11-4 相思埭运河示意图[49]
由漓江通铜鼓水,自东而西入永福六陡,六陡冬月水消,涸绝不行。[50]
引文注中所说的铜鼓水,当是指相思江下游在铜鼓墟附近的一段河道。据此可知,在明朝时,相思埭运河上筑有六处陡门,除了冬季枯水时期干涸外,其他季节可以通航。(www.xing528.com)
清朝时,相思埭运河上的陡门比明朝时还要多。据清乾隆年间杨应琚在《广西桂林府南北陡河图》上所标示[51],该运河在分水塘以东的河段上有十四座陡门,在分水塘以西的河段上有八座陡门,在不足三十二里的一条运河上,竟设置了多达二十二座陡门,平均一里多路就有一座,密度之大超过了灵渠,难怪后世人们称该运河为临桂陡河。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值得进行探讨,那就是相思埭的位置在何处?由于《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过于简略,没有交待相思埭的所在位置,宋元时代的文献又缺乏关于相思埭运河的记载,明清时代虽有不少关于相思埭运河的记载,但均未涉及埭的位置问题。因此,关于相思埭的位置只能从现有的文献记载中进行分析、推断来认定。
先从分水塘说起,分水塘位于该运河中途的分水岭处,其水源来自狮子岩涌出的地下水,狮子岩在分水岭的运河北面不远处。由于该运河所在地是桂管地区的暴雨中心,年均降雨量高达2000毫米,当地又为石灰岩溶蚀地貌,雨水积集面大,除部分降水流失外,大量渗入地下,地下水极其丰富,因此从狮子岩涌出的地下水长年不断,流向分水塘。唐朝人利用这一有利的自然条件,在分水塘处筑类如灵渠的大小天平般的分水设施,可能还为运河开凿河床(运河西段有会仙河可加利用),使水流顺着两侧坡降分别流向东西。
根据文献记载分析,唐朝所筑相思埭并非只是分水塘处一座,在大湾镇附近的运河连接相思江处,应该也有一座相思埭。据《读史方舆纪要》卷一〇七《临桂县·相思江》条记载:
相思江在府(桂林)南五十里,其处有卧石山,江出其下。有相思埭,唐长寿初筑,分相思水使东西流。东流合漓江,西流合白石水,阔各十丈许。
这座相思埭,当为类如灵渠天平的分水设施。位置在运河连接相思江处的相思江中,分水设施的折角对着自北而来的相思水,这样就可达到“分相思水使东西流”的目的。相思江水自从分流东西后,再无相会的机会,由是而有相思江之名称,所筑的埭也称相思埭。
相思江自大湾镇分流出一部分水量进入运河后,必然会造成相思江下游(大湾至苏桥一段)的水量减少,并影响通航。为弥补水量起见,可能在苏桥镇附近的相思江与洛清江会合处,修筑分水设施,以使洛清江的水流进入相思江。这一分析的依据是《读史方舆纪要》卷一〇七《义宁县·义江》条下的记载:
义江在县北七十里,源出县北之丁岭,流至苏桥分为二:一入永福江,一历铜鼓墟东流合相思水入于漓江。
所说的义江即白石水、洛清江,永福江是洛清江流经永福县境的一段,所以义江、白石水、永福江实际就是洛清江。而相思江是洛清江的支流,相思江水理应流入洛清江,然后共同流向柳江。但是从上引记载来看,洛清江的部分水流倒流入相思江,如果不是在相思江与洛清江的会合口修筑了分水设施的话,是绝对不可能出现这种状况的。这就足以反证在相思江口的洛清江中,是筑有分水设施的。当然,这个分水设施不一定筑于唐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