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永济渠与沁水脱离关系,并不存在水源不足及水位低浅问题

永济渠与沁水脱离关系,并不存在水源不足及水位低浅问题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条关于永济渠的记载中,只说它是从汲郡引清、淇二水为源,而没有提及沁水。说明唐朝的永济渠,与沁水已经脱离关系。据此可以推断,唐朝永济渠的渠首,已从隋时的沁口东移至淇口。这样,永济渠的渠首和上游,就不存在容易淤塞的弊病。因此唐朝的永济渠并不存在水源不足、水位低浅的问题。唐时,将其改造,使西端与永济渠相通,利用它作为泄洪的减河。重新开通的毛河,成为永济渠的一条泄洪道,即减河,并且

永济渠与沁水脱离关系,并不存在水源不足及水位低浅问题

(一)改变渠首位置及其水源

我们知道,隋朝的永济渠是以沁水为渠首水源的,永济渠在黄河的入口,就是沁水在黄河的入口。当时选择以沁水为渠首水源的原因,可能是考虑到沁水的流量大,供水充足;而且沁水在黄河的入口,正好位于汴渠在黄河的入口(即板渚)斜对岸,这样,永济渠与汴渠就可大致相连,南北贯通。但当时却没有考虑到沁水泥沙含量太大,所利用的从渠首至汲县一段孟姜女河故道极易淤塞等问题,[35]以致最终影响到永济渠的使用。关于沁水泥沙量多、易使运渠淤塞的情况,后世的顾祖禹曾有过评说:“盖沁水多沙而横暴也……卫(注:即清水)小沁大,其势难容;卫清沁浊,其流必淤……而更始患于漕者也。”[36]唐朝人在发现这个问题后,决定改弦易辙,放弃沁水,改用清、淇二水为永济渠首的水源,并将渠首从沁口东移至淇口。关于这一改建工程,并未直接见诸记载,而是从有关的记载中间接地推断而知的。据《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六《贝州·永济县》条下的记载:

永济渠,在县西郭内,阔一百七十尺,深二丈四尺。南自汲郡引清、淇二水,东北入白沟,穿此县入临清

在这条关于永济渠的记载中,只说它是从汲郡引清、淇二水为源,而没有提及沁水。说明唐朝的永济渠,与沁水已经脱离关系。而渠首的水源,既改用清、淇二水,其中清水又与淇水在卫县以南相交,所以清、淇二水在黄河的入口,同在淇口。据此可以推断,唐朝永济渠的渠首,已从隋时的沁口东移至淇口。淇口,即淇水在黄河的入口。东汉末,曹操开通白沟时,也是利用淇水为渠首的水源,为此曾在淇水与清水交会口之南(今淇门镇)修建过一座枋堰,当时很有名,至南北朝时毁废。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在该处筑有石堰。[37]再联系到上引记载中“东北入白沟”来看,唐朝永济渠在黄河的入口,改在淇口应该说是毫无疑问的了。

唐朝永济渠是以清、淇二水共同作为渠首水源的,清水发源于共城县(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北苏门山的百门陂,向东南流至新乡后改向东北流,在卫县以南、黄河以北(今淇门镇),与自北而来的淇水相交,然后继续流向东北,入白沟。淇水发源于陵川县(今山西省陵川县)东北,曲折东南流,至卫县以南(今淇门镇),与清水相交后注入黄河。清、淇二水的水量虽然没有沁水大,但是泥沙含量却比沁水小得多。特别是清水,它发源于百门陂,其源为泉水,泥沙含量很小,故称清水。这样,永济渠的渠首和上游,就不存在容易淤塞的弊病。

现在的问题是,在永济渠的渠首,放弃水量很大的沁水,而改用水量不大的清、淇二水为水源,是否会因此而导致永济渠的水位低浅,影响通航?回答是否定的。首先,沁水的水量虽大,只是大在洪汛和多雨时期,每当山洪暴发时,河水汹涌,泥沙俱下;而在平时,水量并不大,冬春少雨时期更是深不盈尺,因而沁水是一条全年流量极不均匀的河流。像这种特性的河流,是根本不适宜作为运河渠首水源的,因此,唐朝时将它放弃,应该说是一项明智的抉择。再者,清、淇二水虽然水量不是很大,但全年流量均衡。至于水量不大,则可从沿途陆续补给加以解决。如永济渠流至汲郡东北的内黄县境时,有汤水入渠;流至洹水县境时,又有洹水入渠。洹水是一条流程较远、流量较大的河流,它发源于林虑县(今河南省林县)境内的林虑山,东流经过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故又称安阳河,再东流至洹水县境注入永济渠。永济渠再向东北流时,还有漳水、滹沱水等大河流相继与之交会。因此唐朝的永济渠并不存在水源不足、水位低浅的问题。

(二)永济渠的防洪治洪

河北地区西面是山,东面是海,中间是一马平川的平原。由于地势西高东低,当地的一些流量很大的河流,如漳水、滹沱水、滱水(唐河)、巨马水等无不自西向东奔流入海。但自东汉末曹操开通白沟和平虏渠运河以后,这些河流的下游流向也随之发生变化,不约而同地向今天津一带汇流,挤在一条通道入海。由于入海通道太少、太窄,每当洪汛时期,这些河流的上游山洪暴发,下游则来不及宣泄入海,以致造成平原地区洪水泛滥,并波及斜贯于平原地区的永济渠,严重影响了永济渠的畅通和航行安全。

唐朝为了防止和减少洪水对永济渠的冲击,自高宗至玄宗的近百年间,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防洪措施,从而确保了永济渠的畅通。这些防洪措施,大致有下列几种。

(1)开挖多条用以泄洪的减河。所谓减河,就是用以宣泄超量洪水,使之直接入海或入大江大河的人工渠道。在初唐和盛唐时期,为了排洪入海,确保永济渠安全畅通,曾在永济渠以东的地区,开挖了多条减河。计有:

无棣沟:据《新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沧州·无棣县下记载:

有无棣沟,通海。隋末废,永徽元年刺史薛大鼎重开。

无棣沟当是位于无棣县境内而得名。唐代以前就有,隋末湮废。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为了防止洪水在地势比较低的沧州一带泛滥、潴积,影响永济渠的畅通,朝廷决定重开无棣沟。使这条减河,西起南皮县以西的永济渠,流向东南,经饶安县城南,至无棣县城东南,折向西北入海。

②马颊河:据《新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德州·平昌县下记载:

有马颊河,久视元年开,号新河。

据《尔雅·释水》云:马颊河为古代九河之一,原为黄河下游分泄洪水的古河道。起自德州平原县东南的黄河,流向东北,经平昌、阳信两县城南,东流入海,久湮。唐朝武后久视元年(700年),为防止黄河下游洪水泛滥,对附近贝州、德州境内永济渠造成威胁,重新开凿了马颊河,取名新河,用以泄洪入海。

③浮水:亦称浮河。原为汉时从黄河下游分流出来的一条派流,起自唐时的东光县南,向东北流至浮阳县(即沧州)以东入海。唐时,将其改造,使西端与永济渠相通,利用它作为泄洪的减河。

④毛河:据《新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景州·南皮县下记载:

古毛河自临津县经本县入清池县,开元十年开。

毛河亦作毛氏河,毛、屯字形相近,很可能是古代在传抄或刻版时,将西汉时形成的屯氏河误为毛氏河,后世以讹传讹,变成毛河。如果毛河确为屯氏河之误,则它是通海的。所以清代的顾祖禹说:毛河“在(南皮)县南,东北流入沧州界。开元十三年(注:725年),自临清南开毛河入清池县,以泄永济渠之泛滥是也”[38]。唐开元年间之所以开凿毛河,可能该河已经淤塞。重新开通的毛河,成为永济渠的一条泄洪道,即减河,并且起到了泄洪消灾的作用。例如,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徐、兖、青、郓等州遭遇水灾。义武节度使杜中立考虑到邻近的沧州地势低,永济渠极易被淹,因此“引御水入毛河,东注海,州无水灾”[39]。就是说,将永济渠中的洪水及时地通过毛河泄入渤海,从而使沧州地区避免了水灾。

⑤阳通河:据《新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沧州》清池县下记载:(www.xing528.com)

东南十五里有阳通河,开元十六年开。

仅凭这条简略的记载,似乎难以确定其是否为减河。所幸《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三《沧州·毛河》条下有记载说:“又有阳通河,在旧州城东南十五里,唐开元十六年开,以导永济渠之涨溢,下游合于毛河。”由于这条阳通河,一头通永济渠,一头通毛河,而毛河是通海的,因此它可以“导永济渠之涨溢”。据此可见,阳通河是一条减河。

⑥靳河:据《新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景州》东光县下记载:

县南二十里有靳河,自安陵入浮河,开元中开。

唐时,安陵县属德州,永济渠是通过安陵县境的,记载说靳河起自安陵县,据此可知靳河一头通永济渠,一头通浮河(即浮水),而浮水是通海的,因此靳河是一条减河。

除上述减河外,另据《新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沧州·清池县下记载:“东南二十里有渠,注毛氏河。东南七十里有渠,注漳水,皆刺史姜师度开。”这两条没有名称的人工渠道,可能都是减河。

总之,唐朝开挖了这么多的减河,对于在洪汛时期排泄当地洪水,防止泛滥,确保永济渠航运畅通,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2)修筑堤防。唐代在永济渠以东地区,除了开挖许多条通海减河,以增强泄洪能力外,还在永济渠和其他河流一些地势比较低的河段两岸修筑堤防。当时,永济渠沿途地势以沧州一带为最低,容易造成洪水泛滥和潴积洪水,因而沧州一带历来是永济渠遭受洪水为害的重灾区,也是防治的重点区,在一些具有险情的河段修筑堤防必不可少。据《新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沧州·清池县下记载:

县西北五十五里,有永济堤二,永徽二年筑。西四十五里,有明沟河堤二;西五十里,有李彪淀东堤及徒骇河西堤;皆(永徽)三年筑。西四十里,有衡漳堤二,显庆元年筑。西北六十里,有衡漳东堤,开元十年筑……南十五里,有浮河堤、阳通河堤。县南三十里,有永济北堤,亦是年筑。

此外,在永济渠以西的冀州境内,唐代在漳水沿岸筑有若干河堤。据《新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冀州·南宫县下记载:

县西北五十九里,有浊漳堤,显庆元年筑。

又,冀州·堂阳县下记载:

县西十里,有漳水堤,开元六年筑。

又,冀州·武邑县下记载:

县北三十里有衡漳右堤,显庆元年筑。

以上这些河堤的修筑,对于在洪汛时期,防止永济渠和其他河流的洪水泛滥和河岸坍方,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利用低洼地蓄水滞洪。前面已经说过,河北地区的地势西高东低,发源于西部太行山区的许多河流,都是向东流经平原,再涌向今天津附近的一条通道(即今之海河)入海。这些河流,从山区奔流到平原,呈高屋建瓴之势,因而水大流急。每当洪汛时期,上游山洪暴发,下游来不及宣泄入海,就在平原地区泛滥成灾。而斜贯于中、东部平原地区的永济渠,正好首当其冲地遭受洪水泛滥的危害,这就是当时永济渠存在的最大问题。唐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利用当地的地形特点,采取了一系列合乎现代科学原理的防洪措施,即:一方面在永济渠以东地区,开挖减河,增加泄洪能力;另一方面在永济渠以西地区,蓄水滞洪,防止河流泛滥。这些措施,对于保持永济渠的安全与畅通,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唐朝在永济渠以西采取蓄水滞洪措施时,是利用当地存在的淀、泊和低洼地来完成的。这些淀泊就是过去由发源于太行山奔流东泻的大小河流,因下游宣泄不畅而在平原地区的低洼处潴水形成的。据《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六至十八记载:在相州洹水县和临漳县交界处有鸬鹚陂,该陂周八十里,通洹水,洹水涨时入鸬鹚陂;在相州内黄县西北五里有黄泽;在冀州武邑县北三十二里有武强湖;在深州鹿城县南十里有大陆泽;在定州安喜县东南四十七里有天井泽,周六十二里;在望都县东南七里有阳城淀,周三十里。又据《新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赵州·平棘县下记载:在县东二里有广润陂,引大白渠以注之;东南二十里有毕泓陂;皆永徽五年(654年)令弓志元开,以蓄、泄洪水。莫州莫县下记载,该县境内有九十九个淀,彼此相距很近。这就是现在河北文安、任丘县之间的白洋淀

以上这些陂、淀,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是人工开挖的。唐朝利用这些分布在永济渠以西地区的陂、淀,在洪汛时期可以蓄水滞洪,减少洪水在下游地区的流量和泛滥;在干旱时期可以利用陂淀的蓄水济运,调节永济渠的水量水位。此外,还可兼收灌溉、渔业之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