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韦坚开漕渠,中国运河三千年

韦坚开漕渠,中国运河三千年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玄宗天宝元年[9],陕州刺史兼水陆转运使韦坚,对已经淤塞的广通渠进行重开,唐人称重开后的运河为漕渠。新、旧《唐书》的《韦坚传》对此有更为具体的记载。《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云:“有漕渠自苑西引渭水,因石渠会灞、浐,经广运潭至县入渭,天宝三年韦坚开。”三是全线挖掘、疏浚,并将途中水源引入渠道。韦坚主持重开的漕渠,历时二年竣工。

韦坚开漕渠,中国运河三千年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9],陕州刺史兼水陆转运使韦坚,对已经淤塞的广通渠进行重开,唐人称重开后的运河为漕渠。据《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记载:

坚治汉、隋运渠,起关门,抵长安,通山东租赋,乃绝灞、浐,并渭而东,至永丰仓与渭合。又于长乐坡濒苑墙凿潭于望春楼下,以聚漕舟。坚因使诸舟各揭其郡名,陈其土地所产宝货、诸奇物于栿上……是岁,漕山东粟四百万石。

新、旧《唐书》的《韦坚传》对此有更为具体的记载。如,《旧唐书》卷一百〇五《韦坚传》云:

西汉及隋有运渠,自关门西抵长安,以通山东租赋。奏请于咸阳拥渭水,作兴成堰。截灞、浐水,傍渭东注至关西永丰仓下,与渭合。于长安城东九里长乐坡下、浐水之上架苑墙,东面有望春楼,楼下穿广运潭,以通舟楫,二年而成。

韦坚主持的这次开凿工程,大致有四项内容,现分述如下。

一是在渠首处筑兴成堰。渠首的位置在咸阳县西南十八里(今陕西省咸阳市东),也就是隋朝广通渠的渠首处。堰的类别从“拥渭水”三字来看,拥通壅,《新唐书·韦坚传》:“壅渭为堰”,当是一座横卧在渭水上的滚水坝,堰址位于渠首引水口下方的渭水上。这样,可以迫使来自渭水上游的另一部分水流,进入漕渠的引水口,成为漕渠的主要水源。而渭水的另一部分水流,则越过堰顶继续东流,使渭水不致因此而断流。(www.xing528.com)

二是横截灞、浐二水。灞水和浐水都是发源于秦岭北坡的渭水支流,二水相邻北流,在长安城东会合,然后北流入渭水。二水的流程虽然都不长,但由于秦岭的北坡陡峻,发源于此的灞、浐二水,水流迅猛湍急,尤其是灞水,水量较大,至长安附近时,河面增宽,挟带的泥沙下沉淤积。漕渠要在这里横穿二水,工程难度很大。当年怎样使漕渠横穿灞、浐二水的呢?《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云:“有漕渠自苑西引渭水,因石渠会灞、浐,经广运潭至县入渭,天宝三年韦坚开。”[10]由此可知,当年是采用筑石渠的工程措施来解决漕渠横穿灞、浐二水的。所谓石渠,当是用石块筑堰夹成的渠道。据推测可能是在漕渠穿越二水处各筑二道滚水石坝,南坝较低,北坝较高。这样,如在平常水位时,灞、浐两河的上游来水,能越过南坝(即第一道滚水坝)而不能越过北坝(即第二道滚水坝),随即这部分水流在石渠中与漕渠上游的来水合流东下,从而既解决了漕渠横穿问题,又使漕渠接纳了灞、浐二水,成为半途增加的水源。如在洪汛时期,因水位抬高,来自灞、浐二水的洪流,既可越过南坝,也能越过北坝,直泻渭水,不致在漕渠横穿二水处造成泛滥和灾害。

三是全线挖掘、疏浚,并将途中水源引入渠道。

四是开挖一个人工湖,即广运潭。该潭位于长安城东九里长乐坡下的浐水旁,使漕渠通过该潭。潭的大小不见于记载,但在今西安市东北郊、东距浐水不远处,有一块30多万平方米的低洼地,很可能是广运潭的旧址。当初开挖这个潭的目的,就是为了停泊来自全国各地的漕船,以便卸货。但开挖成功后,韦坚却别出心裁地将事先安排好的来自山东、江淮、江南等地的二三百只船舶,集中排列在该潭中,每只船上陈列着当地的土特产品,高挂着写明州、县名称的大木牌,并且使篙工、舵夫们都穿着当地人习惯穿的衣帽服饰,用当地的乐器演奏着当地的山歌乐曲,真是热闹非凡。当时潭中船舶“连樯弥亘数里,观者山积”[11],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土特产品水上展览会。由于该潭就在皇宫的望春楼苑墙外,唐玄宗登上望春楼俯视,潭内的一切情景尽收眼底。他十分高兴,于天宝二年(743年)三月二十六日赐名该潭为“广运潭”。之所以选用“广运”二字,是因为“古之善政,贵于足食,欲求富国,必先利人。朕以关辅之间,尤资殷赡,比来转输,未免艰辛,故置此潭,以通漕运。万世之利,一朝而成,其潭宜以‘广运’为名”[12]

韦坚主持重开的漕渠,历时二年竣工。它起自咸阳县西南十八里的渭水,终于华阴县境内永丰仓下的渭水。开通后,运输效果良好,当年从关东地区运至长安的漕粮达四百万石之多,从而使京师长安和关中地区困扰多年的缺粮冋题得到了解决。可是好景不常,这条漕渠大约只使用了十一二年,就爆发了安史之乱洛阳、长安一带,狼烟滚滚,战火纷飞,关东与关中之间的漕运被迫中断,漕渠长期无人维护、管理;加上受到渭水和灞、浐二水的泥沙淤积,致使漕渠的运输功能每况愈下,乃至不能通航。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灞、浐二水会于漕渠,每夏大雨辄皆涨(水)。大历之后,渐不通舟。”[13]大历是唐代宗年号,时间为766~779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