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运河三千年:广通渠运河的延长和重修

中国运河三千年:广通渠运河的延长和重修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量耕牛死于运粮途中,严重影响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唐初,因黄河三门峡险阻和关中广通渠淤塞,加上关中地区经常遭受自然灾害,京师长安和整个关中严重缺粮,不仅造成广大人民群众饥寒交迫,而且也严重影响统治者的生活和朝廷机构的运转。面临着这样严峻的形势,统治者不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而是采取消极的逃避方式来应付。因此,重开广通渠的动议被搁置下来,直到天宝初,才提上议事日程,由唐玄宗下令实施。

中国运河三千年:广通渠运河的延长和重修

广通渠开凿于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年),至唐初已经使用了几十年。由于该渠是在三个月内仓促开通的,工程质量较差,加上引用渭水为水源,渭水泥沙特多,容易淤塞,到唐时,基本上已经无法使用。当时运输粮食、物资到关中,只能依靠渭水,而渭水沙多水浅,尤其是在干旱时期,许多河段因水浅而不能行驶漕船。当时采用水陆联运方式作为补救措施,但陆运方面受到运输工具的限制,效率很低,运量有限。所以唐初时,关中地区的粮食和一切生活物资都十分匮乏。好在当时的统治者,能够吸取隋炀帝亡国的教训,对广大民众实行轻徭薄赋,对自己也能做到节俭,所以朝廷开支不大,需要漕运的粮食、物资不多,还能应付过去。正如《新唐书·食货志》所说:“高祖、太宗之时,用物有节而易赡,水陆漕运,每岁不过二十万石,故漕事简。”

但从高宗开始,朝廷机构渐趋庞大,西北边境又有战事,驻屯在关中地区的军队较多,朝廷开支激增,加上关中人口较高祖、太宗时增多,因此关中的粮食消费量也不断增加,过去每岁二十万石的漕运量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特别是咸亨元年(670年),关中发生严重旱灾,河流干涸,农田缺水,颗粒无收,百姓陷于饥馑之中。唐高宗为了逃避关中灾荒,在翌年行幸东都,就食于洛阳,在洛阳住了将近二年。临行前,他曾诏告长安父老说:

“去岁关中旱俭,禾稼不收,多有乏绝,百姓不足,责在朕躬,每自思此,深以为愧。今洛口仓廪且复充实,更为转运,于是艰辛。理有便宜,所以行也。”[1]

洛口仓是一个大型粮仓,因位于洛水入黄河口处而得名,建于隋炀帝时。唐高宗时,该粮仓贮存着很多的粮食,只是黄河有三门峡险阻,关中漕渠又水浅,无法利用水运将这些粮食及时运到关中,所以上引诏书中有“更为转运,于是艰辛”的说法。(www.xing528.com)

咸亨三年(672年),监察御史王师顺奏请:“运晋绛仓粟以赡之,上委以运职。河渭之间,舟楫相继,会于渭南。”[2]这是唐朝建立后,从关东运粮至关中的第一次大规模漕运活动。从绛州(今山西省新绛县)粮仓运粮到关中,可以不经过黄河三门峡,但当时关中干旱,渭水淤浅,渭南以上河段不能通行漕船,从绛州水运来的粮食只能到渭水下游的渭南(今陕西省渭南市),再用陆运方式从渭南转运到长安和各地,以解救陷于窘境的饥民。当时的陆运方式主要是利用牛车运粮,这些拉车的牛,大多是从农户征调来的耕牛,用以长途拉车运粮,因劳累过度而死去的很多。如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年),“是岁,关中饥,米斗百钱,运山东、江淮谷,输京师,牛死什八九”[3]。大量耕牛死于运粮途中,严重影响了当时的农业生产。

唐初,因黄河三门峡险阻和关中广通渠淤塞,加上关中地区经常遭受自然灾害,京师长安和整个关中严重缺粮,不仅造成广大人民群众饥寒交迫,而且也严重影响统治者的生活和朝廷机构的运转。面临着这样严峻的形势,统治者不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而是采取消极的逃避方式来应付。就高宗而言,他每逢关中粮荒,就带着文武百官到洛阳就食,一住少则几个月,多则好几年,在位34年中,先后7次到洛阳就食,总计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洛阳度过的。在武则天执政的二十年间,除了有二年在长安外,其余都在洛阳起居和听政。玄宗也不例外,在开元前期,皇帝与文武百官也经常为吃饭问题而离开长安,到洛阳去就食。据统计,自高宗至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80多年间,因经济原因,皇帝经常奔波于长安、洛阳两都之间。[4]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问题是,既然关中缺粮而洛阳粮食很多,为何不组织人力去改造三门峡运道和重开广通渠?其实,当时确有人上书请开漕渠,恢复关东、关中之间的漕运,但高宗没有同意。主要考虑到关中地区连年灾荒,百姓受到严重伤害,不愿再给他们增加开河的劳役负担;加上当时关中干旱,大河少水,小河无水,即使挖好了河床,也难以引水入渠。这足以说明唐高宗还是很体恤老百姓疾苦的。因此,重开广通渠的动议被搁置下来,直到天宝初,才提上议事日程,由唐玄宗下令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