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运河三千年:永济渠的开凿与行经路线

中国运河三千年:永济渠的开凿与行经路线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永济渠运河的开凿及其行经路线永济渠,是南北大运河中从黄河通向北方边陲的一段,全线位于黄河以北,属南北大运河的北翼,开凿于隋大业四年春正月。据《隋书》卷三《炀帝纪上》记载: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隋炀帝开凿永济渠的目的有二:一是军事方面的需要。而涿郡之所以成为永济渠的终点,则与其所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关系。永济渠的渠首至汲县一段,利用了当地的孟姜女河。

中国运河三千年:永济渠的开凿与行经路线

(一)永济渠运河的开凿及其行经路线

永济渠,是南北大运河中从黄河通向北方边陲的一段,全线位于黄河以北,属南北大运河的北翼,开凿于隋大业四年(608年)春正月。据《隋书》卷三《炀帝纪上》记载:

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

隋炀帝开凿永济渠的目的有二:一是军事方面的需要。为了收复辽东被占土地,遏止高丽势力的扩张,更不甘心于隋文帝攻高丽的惨败,决定对高丽采取规模空前的军事行动。计划在涿郡建立东征大本营,将从各地动员、征集来的兵员、军械、粮食、物资等,通过水运集中到大本营,以供前线作战需要。二是经济方面的需要。自北魏以来,河北一带已发展成为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经济发达地区,国家所需很大程度上依靠河北。如《北史》卷十五《常山王遵传》说:“国之资储,唯藉河北。”隋朝沿用北魏的租、调税赋制度,人口越多,征收的实物也越多,河北地区遂成为当时的租、调大户,这就亟需有一条直达洛阳的水运干道,以便将粮食、物资等漕运至都城。而涿郡之所以成为永济渠的终点,则与其所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关系。涿郡是隋朝所设百九十郡之一,位于今河北北部,治所在蓟城(今北京市)。由于地处北方边陲,并为华北向东北地区的交通要冲,因此自秦汉以来,一向是兵家必争之地和军事重镇。隋炀帝选择涿郡作为东征高丽的大本营,则蓟城成为永济渠的终点也就是必然的了。

关于永济渠的行经路线,由于《隋书》和《资治通鉴》等文献记载只字未提,无从知道。幸好《元和郡县图志》对于唐代永济渠所流经的城市有记载,而隋朝寿命极短,渠道走向等无多大变化,唐代所记基本上就是隋朝永济渠的状况。《元和郡县图志》的记载是:永济渠在内黄县(在今内黄县西)北二百步(约合300米)。在洹水县(今魏县西南)西二里。在馆陶县西十里。在永济县(在今馆陶县东北)西郭内。在临清县(今临西县)西门外。在清河县(今清河县西北)东南十里。在漳南县(今故城东南)东五十里。在长河县(今德州东北)西十里。在东光县西,白桥跨其上。根据以上记载和现代学者岑仲勉《黄河变迁史》关于永济渠路线的考证,可知永济渠的行经路线大致如下:起自武陟县境内的沁水尾闾,走向东北,经新乡、汲县、黎阳(今浚县东北)、内黄、洹水(今魏县西南)、贵乡(今大名县北)、馆陶、临清(今临西县)、清河(今清河县西北)、漳南(今故城东南)、长河(今德州东北)、东光、长芦(今沧州)、乾宁军(今青县)、独流镇,折向西北,再经雍奴(今天津市武清区西北)至蓟城(今北京市)。全长约1000千米,在永济县境内,渠宽一百七十尺(约合53米),深约3.3米。永济渠由于路线长,又急于投入使用,因此开凿时参加施工的劳动力多达百余万。还出现了“丁男不供,始役妇人”的状况,并有大批劳力在施工中累死。说明当时工程之艰巨、徭役的繁重、劳动强度之大。然而,永济渠的开通究竟花费了多少时间,史书无记载。《隋书·炀帝记》有记载说,大业七年(611年)二月,隋炀帝急匆匆地从江都龙舟通过邗沟和通济渠,渡黄河直驶永济渠进行巡视,途中历时50多天到达终点蓟城。如果这次巡视活动被看作是永济渠开通后首航典礼的话,那么,永济渠从大业四年(608年)正月开工至大业七年(611年)二月竣工,足足开凿了3年。

(二)永济渠对旧河道的利用状况

永济渠的开凿,也同南北大运河中其他运河一样,分段利用了当地的自然河流和人工水道,进行拓宽、挖深、连缀等改造而成的。现分段说明如下:

渠首段。永济渠的渠首在沁水的尾闾,并引沁水作为水源。泌水是黄河下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今山西省沁源县以北的太岳山东麓。《说文解字》卷二十《沁》条说:“沁出上党谷远县羊头山,东南入河。”羊头山在今沁源县东北。沁水注入黄河处称为沁口,在今武陟县境内。永济渠的渠首引水,选择沁水而不是邻近的淇水,其原因有三:一是,沁水源远流长,沿途又有许多支流,到达武陟县境内时水势已经很大,其流量远非淇水可比。当年曹操开凿白沟,以淇水为渠首的水源,但因淇水流量有限,白沟水位常显低浅,影响航行,所以永济渠的规划设计者吸取了这个历史教训。二是,沁水流量大,尾闾处河道宽阔,有条件在中流处建造分水工程,以简单实用的方法解决永济渠的引水问题。而淇水只能像当年曹操那样,采用筑堰拦水的方法,这样船只过堰时就须换船盘坝。对于永济渠来说,因需要航行皇帝乘坐的龙舟,换船盘坝是万万不可能的。三是,淇口的地理位置太偏东,与通济渠在黄河的入口处距离较远;而沁口与通济渠入黄河处的板渚相距很近,大运河的南、北两翼可以就近相衔接,形成一气贯通之势。从以上分析来看,永济渠渠首选择在沁水的优越性确实很显著;不过,沁水也有不足之处,就是含泥沙较多,容易使渠道淤浅甚至淤塞。正如清朝学者顾祖禹所说:“盖沁河多沙而横暴也……卫(注:即清水)小沁大,其势难容,卫清沁浊,其流必淤……而更贻患于漕者也。”[99](www.xing528.com)

这里还需一提的是:有人认为沁水原本就是注入黄河的,因此在开凿永济渠时“引沁水南达于河”乃属画蛇添足之举。张崑河对此曾提出过自己的看法:“史称引沁水入河者,盖疏治今沁入黄河之道也。”[100]这一看法是符合实际的。因为沁水流量大,挟带的泥沙量也大,在其尾闾入黄河处难免有淤积,因此自永济渠渠首至沁口一段沁河道,对其进行疏治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无法航行庞大的龙舟。其实,《隋书》“引沁水南达于河”这句话本身有语病,主要是古人行文过于简略,加上又无标点,容易造成误会。如果将这句话加“入渠”两字,理解为:“引沁水(入渠),南达于河,北通涿郡。”这样,就没有问题了,因为南达于河的不是沁水,而是永济渠。

永济渠的渠首至汲县一段,利用了当地的孟姜女河。孟姜女河是一条什么样的河道呢?据清人傅泽洪主编的《行水金鉴》记载:“沁河故道俗名孟姜女河,自武陟县经今延津境,北行与汲县相接,在汉堤西,久塞。”[101]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沁水来自武陟的西北方向,并在武陟附近折向南流,注入黄河。而孟姜女河的走向则自武陟向东北方向延伸至汲县境内,与沁水的流向根本不同,何以能成为沁水的故道?原来,历史上的沁水,是一条流量大、泥沙多的河流。冬春干旱季节,深不盈尺;而在夏秋洪汛季节,则水量骤增,河水淫潦,在其尾闾处(即武陟、修武一带),经常发生漫流和泛滥。特别是在武陟附近,河流拐了一个急转弯,在洪汛时期,洪水奔腾而冲向急转弯处,一部分洪水沿着河道折向南流,注入黄河;而另一部分洪水,则按惯性作用继续向东直冲,久而久之,就冲出了一条新河道,从拐弯处一直延伸到汲县,形成一条沁水的泄洪道,后来这条泄洪道淤塞了,这就是被后世称之为孟姜女河的沁水故道。由于孟姜女河的走向正符合规划中的永济渠走向,因此被隋朝永济河的规划者,利用并改造成为武陟至汲县一段的永济渠。这一段永济渠的水源,除了来自渠首的沁水外,在经过新乡时,沿途又引入了发源于新乡以北苏门山的清水(即卫河)。

永济渠自汲县至淇水一段,利用了清水的现成河道。水源同上。

永济渠自淇水至馆陶一段,利用了东汉末年曹操开凿的白沟运河。隋朝时,白沟运河可能早已淤塞或湮废,但其故道犹存。据《元和郡县图志》相州·内黄县条下说:“永济渠,本名白渠(注:即白沟),隋炀帝时导为永济渠。”又,该书魏州·馆陶县条下说:“白沟水,本名白渠,隋炀帝时导为永济渠。”说明永济渠确实是利用了曹操开凿的这一段白沟运河。这一段永济渠的水源,除了来自上游的沁水、清水外,沿途又陆续引入了淇水以及发源于汤阴县的汤水、发源于林虑县(今林县)的洹水等。

永济渠自馆陶至东光一段,利用了汉朝时从黄河分流出来的屯氏河道。据《元和郡县图志》魏州·馆陶县条下说:“屯氏河,在县西二里。”又该书在贝州·永济县条下说:“汉武帝时,河决馆陶,分为屯氏河,东北经贝州、冀州,而入渤海。此渠盖屯氏古渎,隋氏修之,因名永济。”这一段永济渠的水源同上段。

永济渠自东光至今独流镇一段,利用了清漳水。其中乾宁军(今河北青县)至独流镇一段水道,原系曹操开凿的平虏渠,后为清漳水所占。这一段永济渠的水源,除了来自渠道上游诸水外,又增添了水量较大的清漳水。永济渠自独流镇起告别清漳水,折向西北,利用了潞河的下游河道。至雍奴(今武清区西北)东南,又改而利用桑干河下游(今永定河)河道,直到终点蓟城(今北京市)。

永济渠开通后,隋炀帝闻讯十分高兴,当即从江都乘龙舟北上,巡视这条新开运河的通航状况。据《资治通鉴》记载:“大业七年(注:612年)二月,帝自江都行幸涿郡,御龙舟,渡河,入永济渠。”同年,隋炀帝下诏伐高丽。永济渠在讨伐高丽的备战和作战期间(前后三四年),曾输送大量的兵员、粮食、军械和其他物资到达设在蓟城的大本营,发挥了巨大的运输作用。不幸的是,讨伐高丽战争三战皆败,并且导致隋朝的速亡。这条可通行大型船舶、运输能力巨大的永济渠,只能成为一笔宝贵遗产而留给后世享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