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魏的永丰渠:中国古代运河的奇迹

北魏的永丰渠:中国古代运河的奇迹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魏朝廷为解决解池食盐的运输问题,开凿了永丰渠,但这并非解池盐运史上的创举。这样,永丰渠开通后,不仅可以解决当时解池食盐的外运问题,而且还可以起到防止上游山水流入解池造成破坏的作用。

北魏的永丰渠:中国古代运河的奇迹

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解州镇)有盐池,古称解池,也称河东盐池。池水为天然生成的盐卤,水分蒸发后即成为食盐,史称解盐。解盐不需要炼制加工,完全是由天然结晶而成,因此自古以来,解池成为一个天生的、取之不尽的聚宝盆。当地人民不仅赖以食用,而且有的还以取盐、贩盐为业,将解盐作为商品,运往中原各地进行贩卖,不少人因此而发财致富。历史上各代朝廷也视解池为聚宝盆,或对盐民、盐商课以重税,或干脆垄断专营,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

解池是一个自然湖泊,东西长30千米,南北宽为5千米,面积150平方千米,呈长条形,最深处约6米。但历史上的解池,其面积大小随时代不同而有变化。据成书于东汉时代的《说文解字》说:“河东盐池,袤五十一里,广七里,周百十六里”[86]。成书于北魏时期的《水经注》说:“今池水东西七十里,南北十七里。”这与近代取得的资料比较接近。该书又说:“紫色澄渟,潭而不流。水出石盐,自然印成,朝取夕复,终无减损”[87]。从上述记载可知,历史上的解池面积相当大,所以其食盐产量“朝取夕复,终无减损”。

由于解池位于中条山北麓,对外交通十分闭塞,要将解池所产的大量食盐贩运到中原各地,就得依靠人背肩挑或牲畜驮运,不仅劳累不便,而且运量受到限制。因此,到了北魏宣武帝时期,当地出现了一条用以运输食盐的运河,名为永丰渠。据《宋史》卷九十五《河渠志·河北诸水》记载:

后魏正始二年(注:505年),都水校尉元清引平坑水,西入黄河以运盐,故号永丰渠。(北)周、(北)齐之间,渠遂废绝。隋大业中,都水监姚暹决堰浚渠,自陕郊西入解县,民赖其利。

后魏即北魏。时任都水校尉的元清,《魏书》无传,无法了解他当时开渠的具体情况,但据有关文献和地方志的记载,可知这条永丰渠,起自夏县(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禹王城)城南的平坑水,流向西南,“经巫咸谷,北合横洛渠,东合李绰渠,再经苦池,迤逦向西,历安邑、解州,抵临晋县(注: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入五姓湖,再西出,由孟明桥而注黄河”[88]。全长“一百二十里”[89]

上述平坑水、巫咸水、横洛渠、李绰渠,都是发源于解池上游中条山的一些小川流,这些小川流构成永丰渠的水源。其中巫咸水系自巫咸谷流出,亦名白沙河,是诸多小川流中水量最大的一条。因其水含泥沙较多,如流入解池,则有碍于池中卤水的结晶,所以当地人贬称为无盐水,并严防它流入解池。

永丰渠的走向是,基本上沿着中条山北麓的涑水河谷,自东北向西南延伸,大致与涑水流向平行。涑水是晋西南地区一条较大的河流,发源于绛县,流向西南,经闻喜县、猗氏县(今山西省临猗县)和五姓湖,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南的孟明桥注入黄河,为黄河的一条支流。其中的五姓湖,位于永济、临晋、虞乡三县的交界地,也是位于永丰渠与涑水的交汇处。据《蒲州府志》和《临晋县志》等记载,该湖周长约四十里,系涑水流经这里低洼之处潴聚而成,因湖畔原有五姓居民的村庄,故有此名。实际上,永丰渠的人工河段仅至五姓湖为止,五姓湖以下至黄河一段,则是利用涑水下游的自然河道。

北魏朝廷为解决解池食盐的运输问题,开凿了永丰渠,但这并非解池盐运史上的创举。早在战国初期,猗顿在当地开凿过一条用以运盐的人工水道。猗顿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与陶朱公范蠡齐名的大富商。据《孔丛子》一书的记载:“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闻陶朱公富,往而问术焉。陶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当畜五牸。’于是乃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资拟王公,驰名天下”[90]。猗顿经营畜牧业致富后,又经营起当地的特产食盐业。开始时,利用牲畜驮运食盐到各地贩卖,由于运输效率太低,他受到吴国开凿胥溪、邗沟等运河,运输大批粮食、军需物资的启发,于是“欲以舟运”来代替,决定以个人的财力,雇用大批人力,开凿一条从解池到五姓湖的运盐水道。大概是受到当时的开河工具和规划、施工等技术水平的限制,运渠开成后,无法积蓄和保持必要的水量以供行舟,最后逐渐淤塞而报废。猗顿运渠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由私人出资开凿的运河,虽然没有投入使用,但其故道依稀可寻,这为后来的北魏在原地开凿永丰渠,提供了规划设计和施工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永丰渠的规划设计十分合理和科学,这主要表现在它的起点不设在解池,而是选择在距离解池很远的上游中条山间的平坑水。这样,永丰渠开通后,不仅可以解决当时解池食盐的外运问题,而且还可以起到防止上游山水流入解池造成破坏的作用。原来,解池的所在地理位置,在中条山北麓的地势低洼之处,东、南、北三面都是高高隆起的山地,山间分布着许多小川流,都向低洼的解池汇流,将解池中的盐卤冲淡,特别是位于解池上游的巫咸水(笔者按:所谓巫咸水,民间所流传,乃是无盐水的谐音),是一条泥沙含量较多的浊流,如果流入解池则会破坏池中盐卤的结晶功能。因此宋代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强调指出:“唯巫咸水入,则盐不复结,故谓之无咸河,为盐池之患,筑大堤以防之,甚于防寇盗。原其理,盖巫咸乃浊水,入卤中,则淤淀卤脉,盐遂不成,非有他异也”[91]。每当洪汛时期,山洪就会沿着这些小川流,倾泻于解池,使解池水满为患,一片汪洋,并与解池中的卤水混合、稀释,退洪时,连同卤水一起流失。因此自古以来,当地治理盐池就是治理盐池周围的水流,不让这些水流流入盐池。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说:“解盐藉主水以生,缘客水而败。主水乃池泉之渟蓄,斥卤之膏液。客水乃山潦之涨泛,渠渎之浸衍。只知盐成于风、日,不假煎沥;不知堤防少亏,溃决已甚……故治水即所以治盐”[92]。意思是说,解池中的盐卤,经过风吹日晒,水分逐渐蒸发而结成食盐。其间千万不能被客水(来自盐池上游之山水、洪水和地面的河水、沟渠水)进入盐池,否则,池中盐卤一经冲淡,就难以结晶成盐。所以就盐池而言,治水的宗旨就是防止客水流入盐池。永丰渠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就体现在将位于盐池上游的诸多客水(特别是其中的巫咸水),都引导到该渠中,一方面增加了渠道的水量,便于行舟运盐;另一方面将流入该渠的客水,一起带至下游,注入黄河,由于这条人工水道对解池的盐产量,能够起到保障丰产的作用,因此人们褒称它为永丰渠(见图9-7)。

图9-7 北魏永丰渠(运盐河)示意图[93]

可是,永丰渠开通50多年后,统一的北魏国家却被分裂成东魏与西魏两个政权,不久,东魏与西魏又分别为北齐与北周所取代。当时北方地区,政权频繁交替,战争连年不断,永丰渠也因此遭殃而导致淤塞。到了隋朝大业年间,都水监姚暹奉隋炀帝之命,对已经淤塞的永丰渠进行重修,工程内容包括:全线疏浚和沿途建造河堤并筑堰,使这条人工运盐河的通航和灌溉设施更加完备。史称姚暹渠。既恢复了运盐业务,又增加了灌溉功能,具有“灌溉沿途上百顷的农田,旱则水不消瘦,开渠引灌;潦则闭渠峻防,直至五姓湖,导入黄河,亦无沉浸之灾,诚万世之利”[94]的效果,因此,姚暹渠一直受到后世各朝代的重视,不断进行疏治和利用,直到清代还在正常发挥着防护盐池、运输食盐和灌溉农田的三大作用。而永丰渠之名,则已被历史淡忘。

【注释】

[1]杜佑《通典》卷十《食货·漕运》:“晋武帝泰始十年,凿陕南山,决河东注洛,以通运漕。”条下注曰:“虽有此议,竟未成功。”

[2]《资治通鉴》卷八十一《晋纪·大康元年》。

[3]《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

[4]参考《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西晋时期》以及人民交通出版社长江航运史》第29页绘成。

[5]日本僧人成寻所写《参天台、五台山记》载《大日本佛教全书》。这里转引自郑连第《〈参天台、五台山记〉中的江南运河》一文,载《太湖水利史论文集》,1986年。

[6]《越绝书》卷八《越绝外传·记地传》。

[7]《水经注》卷四十《浙江水》:“浙江又东北,得长湖口,湖广五里,东西百三十里”。

[8]《吴越春秋》卷六。

[9]《国语》卷二十《越语上·勾践灭吴》。

[10]详见本书第三章第四节。

[11]陆云《陆士龙文集》卷十《答车茂安书》。中华书局影印宋刻线装本,1986年。

[12]陆云《陆士龙文集》卷十《答车茂安书》。

[13]陆云《陆士龙文集》卷十《答车茂安书》。

[14]该文载《地理学报》1962年第3期。

[15]《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二《浙江四》。

[16]参考陈桥驿先生《浙东运河的变迁》一文的插图,加以改绘。

[17]南宋张溴《会稽续志》卷四。

[18]清·康熙十年《上虞县志》卷四《水利》。

[19]李剑农《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第五章第三节。台湾华世出版社,1981年。

[20]南宋《嘉泰会稽志》卷十蔡肇《明州谢到任表》。

[21]《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二“浙江四·萧山县西陵城”条。

[22]南宋·周必大《周益公文集》卷一百七十三《思陵录》卷下。

[23]原载《大日本佛教全书》,转引自郑连第《〈参天台、五台山记〉中的江南运河》一文,载《太湖水利史论文集》,1986年。

[24]《梁书》卷五十一《处士·何点传附何胤传》。

[25]《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九《建炎三年十一月》。

[26]据《资治通鉴》卷七十《魏纪二》记载:黄初五年(224年),曹丕亲征东吴至广陵,时江水盛长,无法渡江,曹丕临望不禁叹曰:“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之,未可图也。”黄初六年(225年),曹丕再次亲征东吴至广陵,见长江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限南北也。遂归”。

[27]以上事均见《三国志》卷十四《蒋济传》。

[28]《晋书》卷四《惠帝纪》。

[29]《晋书》卷一百《陈敏传》。

[30]《湖州府志》卷二十三《舆地略·塘堰》。清·同治十三年刻本。

[31]清·金友理《太湖备考》卷三《水治》。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2]本示意图所绘为笔者家乡,笔者根据荻塘运河所在地理位置与周围关系而绘成。

[33]据清·金友理《太湖备考》记载:太湖三十八溇,自西向东依次为:小梅港、西金港、顾家港、官渎港、张婆港、宣家港、宿渎港、杨渎港、泥桥港、李桥港、大钱港、纪家港、诸溇、沈溇、安溇、罗溇、大溇、新泾溇、潘溇、夏溇、西金溇、东金溇、许溇、杨溇、谢溇、义皋溇、陈溇、濮溇、伍甫溇、蒋溇、钱溇、新浦溇、石桥溇、汤溇、晟溇、宋溇、乔溇、胡溇。(自石桥溇以西诸水,皆北入太湖;自汤溇以东诸水,其一半北入太湖,一半东入吴江境。)

[34]《三国志》卷三十《鲜卑传》裴松之注引《魏书》。

[35]《后汉书》卷一百二十《鲜卑传》。

[36]《晋书》卷一百〇九《慕容铳载记》:“开境三千,户增十万。”

[37]《资治通鉴》卷一百《晋纪·永和十二年》。

[38]见姚汉源《京杭运河史》第七章第二节注六(该书第64页),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年。

[39]《资治通鉴》卷一百《晋纪二十二·穆帝升平二年》。

[40]《资治通鉴》卷一百《晋纪二十二·穆帝升平二年》。

[41]《晋书》卷八《穆帝纪·升平三年》。(www.xing528.com)

[42]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东晋时期”地图绘制。

[43]清·陆燿《山东运河备览》卷四《洸河》。

[44]史念海《中国的运河》第141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45]三国时期,魏、吴二国在江淮地区自己控制的境内各设庐江郡,魏庐江郡的治所在今安徽省六安市,吴庐江郡的治所在今安徽省潜山县。这里指的是魏庐江郡。

[46](1)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卷三十二“肥水又北,右会阎涧水”条下云:宋本作“右会阎润水”。(2)《永乐大典》第五册,卷一一一三九《水经》:“肥水北过其县西,北入芍陂”条下郦注云:“肥水又北,右合阎润水。”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3)《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一《宋纪十三·太宗明帝泰始二年》胡三省注引《水经注》云:“淝水又北,右合阎润水”。(4)《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一《江南三·寿州·横塘》条下引《水经注》云:“肥水入芍陂,右合阎润水”。

[47]姚汉源《〈水经注〉中的鸿沟水道》一文注释云:“‘阎润’恐系‘阳渊’之讹转。”载《水利史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水利出版社,1984年。

[48]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东晋时期”地图进行改绘而成。

[49]《魏书》卷四十一《源贺传附源怀传》。

[50]《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六《梁纪二》。

[51]姚汉源《〈水经注〉中的鸿沟水道》第六部分《江淮间的鸿沟》,载《水利史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水利出版社,1984年。

[52]东晋的版图划分为八州,即扬州徐州、豫州、江州、荆州、宁州、广州和交州。

[53]在今山东省和清县西北的古黄河畔,这里是济水距黄河最近而且有水道相通之处。《水经注》卷五《河水》:“自河入济,自济入淮,自淮达江,水径周通,故有四渎之名。”古代称黄河、济水、淮河、长江为四渎,四渎口就是沟通四渎的出入口,这里所说的从济水通黄河的四渎口,就是诸多的渎口之一。由此可见,四渎口是南北水运交通的要冲。

[54]《资治通鉴》卷一百〇二《晋纪二十四·太和四年》。

[55]《资治通鉴》卷一百〇二《晋纪二十四·太和四年》。

[56]参考《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东晋时期”地图,再增加相关内容进行改绘而成。

[57]杜佑《通典》卷一百七十二《州郡二》。

[58]《资治通鉴》卷一百十七《晋纪三十九》。

[59]《资治通鉴》卷一百十七《晋纪三十九》。

[60]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十《河南道六·泗水县》。

[61]《晋书》卷七十九《谢玄传》。

[62]《水经注》卷二十五《泗水注》。

[63]王祯《农书》卷十八《农器图谱三》。

[64]《太平御览》卷七十三《地部·堰埭》引《述征记》。

[65]日本僧人成寻所写《参天台、五台山记》载《大日本佛教全书》卷一百十五。

[66]《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三《广陵县》条下。

[67]《全唐文》卷五百十九。

[68]《太平御览》卷七十三《地部·堰埭》引《晋中兴书》。

[69]胡渭《禹贡锥指》卷十三下。

[70]《水经注》卷五《河水注》。

[71]《水经注》卷五《河水注》。

[72]《水经注》卷七《济水注》。

[73]《水经注》卷五《河水注》。

[74]《曹操集·诗集·蒿里行》,中华书局,1959年7月。

[75]《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

[76]《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

[77]《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

[78]《晋书》卷四十七《傅祗传》。

[79]《晋书》卷四十二《王濬传》。

[80]《晋书》卷六十七《郗超传》。

[81]《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

[82]《通鉴纪事本末》卷十八《刘裕灭后秦》。

[83]《水经注》卷七《济水注》。

[84]《水经注》卷二十三《汳水注》。

[85]《魏书》卷五十三《李冲传》。

[86]《说文解字》卷二十三《卤部》。

[87]《水经注》卷六《涑水注》。

[88]《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九《山西·大川·盐池》条注引《盐池图说》。

[89]清·光绪《山西通志》卷四十一《山水考十一》;民国九年《解县志》卷一《沟洫略》。

[90]《水经注》卷六《涑水注》。

[91]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辩证一·解州盐池》。

[92]转引自《山西通志》卷七十一《盐法略上》,光绪十八年刻印。

[93]参考史念海先生《中国的运河》第204页姚暹渠插图绘制。

[94]《解县志》卷一《沟洫略》,民国九年刊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