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荀羡开辟洸汶运河的历史背景

荀羡开辟洸汶运河的历史背景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盛时,其国土拥有今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以及安徽、江苏的北部等地区。羡自洸水引汶通渠至于东阿,以征之,临阵斩兰。完全赞同胡三省的意见。为避免以讹传讹,贻误后世读者,故在此提请读者注意。东晋永和十二年,荀羡北伐前燕的历史背景是,当时归附东晋已经多年、镇守广固的原后赵将领段龛,被前燕国太原王慕容恪的大军围困,段龛向东晋朝廷求救,晋穆帝命北中郎将、徐衮二州刺史荀羡率军北上救援。

荀羡开辟洸汶运河的历史背景

由鲜卑族慕容氏创立的前燕国,建都于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镇),为东晋时北方十六国之一。最盛时,其国土拥有今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以及安徽、江苏的北部等地区。大致以淮河为界,与东晋互相对峙,并双方攻伐、征战不息。

鲜卑族原为北方游牧民族东胡的后裔。《后汉书》卷一百二十《鲜卑传》:“鲜卑,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秦汉时期,塞外一带匈奴强盛,东胡被匈奴打败后逃往东部的鲜卑山(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以西),其后裔遂以地为名,称为鲜卑,这就是鲜卑族的由来。西汉后期,原居住在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流域的乌桓人,经汉朝特许,内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等郡(今北京市及河北省东北部一带)居住后,鲜卑族就乘机南下,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定居生息。东汉起,鲜卑人依附汉朝,接受汉朝的领导和赏赐,彼此相安无事。

至东汉后期,鲜卑族出现了一位杰出的领袖人物檀石槐,他勇敢、机智,办事公正,又能施行法禁,各部落无不畏服。他利用自己在鲜卑族中的威望,将鲜卑族各个部落组织起来,建立一个鲜卑部落大联盟,并将所控制的“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34]地域,分为东、中、西三部。右北平以东为东部,右北平以西至上谷郡为中部,上谷郡以西为西部。东、中、西三部各有首领,而檀石槐为三部的总首领。这时候的鲜卑部落大联盟,不仅地域辽阔,而且武力强盛,史书上有“兵利马疾,过于匈奴”[35]的说法。

檀石槐死后,大联盟出现了分裂。三国时期,原为东部的鲜卑族,分裂成为宇文部(在今内蒙古赤峰、辽宁阜新一带)、慕容部(在今辽宁沈阳、锦州一带)和段部(在今河北唐山、秦皇岛一带)。中部和西部的鲜卑族也分裂为拓跋、秃发、乞伏等部。在东部的三部落中,慕容部最弱,常遭受宇文部和段部的攻击。但是到了西晋时,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慕容部在其领袖慕容廆的率领下,从辽东一带迁居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西北),结束原先的游牧生活方式,转向汉化,实行农耕。当时中原发生八王之乱,大批汉人流亡到东北,慕容廆乘机收留大量流民,并重用汉族流民中的各种人才,积极发展生产,努力实行汉法,加强军事力量,很快使慕容部由弱变强。东晋咸和八年(333年),慕容廆去世,其子慕容皝继立,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增强势力。于东晋咸康三年(337年)自称燕王,并迁徙至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以为燕都,建立燕国,史称前燕。

接着,前燕国就不遗余力地经略四方,东破高句丽,西灭段部,北吞宇文部,南败后赵。拓地开境三千里,增加人口十万户[36],成为当时东北地区最强大的政权。东晋永和四年(348年),慕容皝病死,其子慕容俊继任,乘石氏后赵走向衰弱之机,一举攻占幽州,继而迁都蓟城(今北京市)。永和八年(352年),前燕军攻陷邺城,后赵灭亡,大片疆土尽为前燕国所有。前燕再次迁都至邺城。这时的前燕,国势达到鼎盛状态。但好景不常,由于王族内部不和及太后可足浑氏干涉政治,骨干将领出走,国势随之削弱,不久被前秦苻坚攻灭,时在东晋太和五年(370年)。前燕历三主,国祚共34年。存在时间虽然很短暂,但军事力量很强,黄河中、下游地区尽为其占有。当时前燕国与淮河以南的东晋、关中地区的前秦,成三国鼎立之势。在此期间,东晋对于前燕曾有过多次的北伐军事行动,无奈多以无功而返,不了了之。

东晋永和五年(349年),后赵国君石虎病死,曾经占据黄河中、下游地区,作为十六国之一的后赵,因继承者互相争权争位,发展到互相残杀,使原本强盛的后赵,很快走向分裂衰落,不久被从东北进入中原的前燕国所灭。当时的东晋朝廷,想在前燕政权尚未巩固之际,乘机夺取中原更多的地区,因此频频调兵遣将进行北伐。永和十二年(356年),北中郎将、徐兖两州刺史荀羡,奉命进军今山东地区,就是当时多次北伐前燕国中的一次。据《晋书》卷七十五《荀崧传·附其子荀羡传》记载:(www.xing528.com)

东晋永和十二年,燕将慕容兰以数万众屯汴城,甚为边害。羡自洸水引汶通渠至于东阿,以征之,临阵斩兰。

以上引文中的汴城,按理说应是今河南省开封市,但这与下文所叙内容联系不起来。胡三省看到了这一点,他在《资治通鉴》注释中说:“余谓汴当作卞,鲁国卞县城也”[37]。照此注释,汴城是卞县之误。由于卞县即今山东省泗水县,乍看比较合理,因此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二《泗水县·卞城》条下说:“永和十二年,燕将慕容兰屯卞城,徐州刺史荀羡击斩之。”完全赞同胡三省的意见。时下许多有关论著,在涉及东晋荀羡北伐之事时,也都依据胡三省的注释和顾祖禹的记载,将《晋书·荀羡传》记载中的“汴城”解释为卞县。但笔者仔细推敲,胡三省的注释和顾祖禹的说法是有问题的,试想:按照胡三省和顾祖禹二人所说,当时燕军前线指挥官慕容兰的屯兵地点,如果是在卞县即今山东省泗水县的话,那么,荀羡北伐前燕的进军路线为何是从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东南)向北,利用洸水开辟运道通向东阿(今山东省东阿县西南的阿城镇),并且是在东阿临阵斩杀了慕容兰?总觉得位于今山东中南部的卞县,与位于今山东西北部的东阿,在地理位置上风马牛不相及,显然有问题。笔者对这一问题,始终存疑在脑海中。多年后偶然看到姚汉源先生说:“据《魏书·地形志》记载,平原郡聊城县有畔城,在今聊城之西。畔近卞音,汴城应即畔城”[38]云云。这一说法,颇觉有理。因为畔城的地理位置接近东阿,一向是军事重镇,当时在前燕国的控制之下并驻扎着重兵。据此,胡三省对《资治通鉴》的注释以及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的说法,都存在讹误。为避免以讹传讹,贻误后世读者,故在此提请读者注意。

东晋永和十二年(356年),荀羡北伐前燕的历史背景是,当时归附东晋已经多年、镇守广固(今山东省青州市)的原后赵将领段龛,被前燕国太原王慕容恪的大军围困,段龛向东晋朝廷求救,晋穆帝命北中郎将、徐衮二州刺史荀羡率军北上救援。荀羡深知慕容恪善于用兵,燕军又多,为避开正面直接交锋,采用围魏救赵之计,并非直接前往广固,而是自驻地下邳溯沂水和沭水北上,进军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一带,将盘踞、骚扰这一带地区的燕将王腾和赵盘,予以斩杀或驱逐。但是就在此时,广固已被燕军攻陷,段龛降燕。慕容恪留下慕容尘守卫广固,自率大军西撤。时荀羡得病,无法逗留前线,故也留下军队在琅玡等地驻守,自己返回下邳(当时为徐州刺史治所)治病。由此可知,当时包括卞县在内的鲁南地区,都在东晋控制范围内,燕将慕容兰不可能“以数万众屯卞县”,也谈不上“甚为边害”。若说“慕容兰以数万众屯畔城,甚为边害”,则倒是历史事实。因为东阿县、山荏县(今山东省长清县东南)一带,正是当时东晋与前燕双方进行拉锯战的地区,争夺非常激烈,经常发生得而复失或失而复得的情况。

荀羡在下邳治病痊愈后,于永和十二年(356年)十一月再次奉命率军北伐,因当时“燕将慕容兰以数万众屯兵‘畔’城,甚为边害”。因此这一次荀羡北伐的进军路线,选择自任城北上,兵锋直指东阿。上引《晋书·荀羡传》所记载的,正是这一次北伐的情况。荀羡率领晋军到达东阿“临阵斩兰”后,占领了东阿。及至穆帝升平二年(358年)十月,前燕国“泰山太守贾坚驻屯山荏,荀羡引兵击之。羡兵十倍于坚……遂拔山荏”[39]。荀羡又收复了山荏,山荏位于东阿以东,即今山东省长清县一带。可是二个月后,“燕青州刺史慕容尘,遣司马悦明救泰山郡,羡兵大败,燕复取山荏”[40]。这时,荀羡因又发病且日渐加重而被朝廷召还,以郗昙代替荀羡统帅晋军北伐。升平三年(359年)十月,前燕“慕容俊寇东阿,遣西中郎将谢万次下蔡,北中郎将郗昙次高平,以击之,王师败绩”[41]。三年前由荀羡收复的东阿又被燕军占领。瞧,东阿一带的争夺情况多么激烈!据此可以认为,永和十二年(356年)十一月时,燕将慕容兰以数万之众屯畔城(请注意:是畔城,不是卞县)构成边害,才符合史实。所以,荀羡在北伐进军途中,就有必要“自光水引汶通渠至于东阿,以征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