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荻塘运河:水源与水位详解

荻塘运河:水源与水位详解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荻塘运河的水源主要来自水量很大的东、西苕溪。此外,还有许多小河道,也各与荻塘运河相通,向运河提供水源。由此可知,荻塘运河的水源不仅极为丰富,而且其优越之处还在于这些水源均匀分布在沿途,因此千百年来,荻塘运河很少出现缺水、断流等现象。荻塘运河不仅水源丰富,而且一年四季水位稳定。这样,就可防止太湖南岸平原地区发生洪涝或干旱灾害,并使荻塘运河千百年来得以一年四季都能保持着水位平稳、舟行畅通的关键所在。

荻塘运河:水源与水位详解

荻塘运河的水源主要来自水量很大的东、西苕溪。东苕溪的尾闾霅溪,有支津与荻塘运河的西端直接相连,而霅溪又与西苕溪相通。因此东、西苕溪流入荻塘运河的水量很大。除此以外,荻塘运河自西向东还沿途接纳许多来水。前面已说过,杭嘉湖平原的地势南高北低,自南向北缓缓倾斜,平原上的河流也大多自南向北流。荻塘运河横贯于平原北部的太湖以南,所在地势较低,而位于荻塘运河以南、地势略高的,则是一片广阔的水网地区。被称为余不溪的东苕溪中、下游河段流经其间,支津派流特别多,而且互相沟通形成水道网,水道网中有不少水道均与荻塘运河相通。这些水道自西向东计有:自菱湖镇、长超镇北流的水道,在升山附近注入荻塘运河;稍东,自善琏镇、双林镇北流的水道,在旧馆附近注入荻塘运河;再稍东,自马腰镇北流的米塘河,在东迁附近注入荻塘运河;再稍东,自新市、乌镇北流的浔溪,在南浔附近注入荻塘运河。此外,还有许多小河道,也各与荻塘运河相通,向运河提供水源。由此可知,荻塘运河的水源不仅极为丰富,而且其优越之处还在于这些水源均匀分布在沿途,因此千百年来,荻塘运河很少出现缺水、断流等现象。

荻塘运河不仅水源丰富,而且一年四季水位稳定。这是与当地民众千百年来采取有效的水利工程措施所分不开的。前面已提到,发源于天目山北麓的西苕溪,具有典型的山溪水文特征,即每当雨季汛期,山洪暴发,水势汹涌,水流湍急,但注入太湖的自然河口,却只有小梅口、大钱口两处,因来不及泄注太湖,遂泛滥于平原地区,造成洪涝灾害。而在干旱季节,苕溪水流细微,水量满足不了平原上农田的灌溉需要。

为了战胜由西苕溪带来的自然灾害,勤劳智慧的当地先民们,在长期与自然界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充分利用杭嘉湖平原南高北低的地形,创造发明了一种称之为“横塘纵溇”的水利工程设施,利用这种设施,将汛期的山洪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所谓“横塘”,就是沿太湖南岸开挖较长距离的有堤渠道,当地人称为塘河,简称为塘,因其多呈东西走向,故曰横塘。横塘的作用是接纳、输送由苕溪带来的洪水。荻塘和前面提到的南、北塘河,就是三条大致平行的横塘。当然,荻塘是一条既宽又直的高级横塘,南、北塘河是不能与之相比的。所谓“纵溇”,就是一端通横塘,一端通太湖的短距离泄洪渠道,当地人称为“溇浦”,简称为溇,因其多呈南北走向,故曰纵溇。纵溇与横塘通常相直交或斜交,每条纵溇都筑有闸门,利用插板可以启闭。纵溇的作用是将横塘中多余的水量或洪水泄入太湖。历史上仅在今湖州境内,从荻塘和南、北塘河通向太湖的纵溇有三十八条之多,俗称太湖三十八溇[33]。即平均不到二里路就有一条纵溇,其设置泄洪渠道的稠密,于此可见一斑。(www.xing528.com)

有了这些横塘纵溇的工程设施,就能将山洪化害为利。即每当洪汛时期,由苕溪带来的山洪,通过横塘输送、疏散到各条纵溇,打开纵溇闸门上的插板,使洪水泄入太湖。而每当干旱季节农田需水时,只要关闭各条纵溇上闸门的插板,这时由苕溪带来的涓涓水流,就可在横塘中积蓄起来,以备航运、灌溉之用,而不致白白地流失至太湖中。正如清光绪七年(1881年)《归安县志》卷十九《经政略之六·水利》所说:“苕、霅居震泽(注:即太湖)上游,沿湖溇浦系苕、霅二溪入湖之咽喉。往时,震泽南岸,俱有堤防;沿湖溇口,皆有斗门。斗门制以巨石,甚固。门各有插板,涝则开启,以使洪水入湖;旱则闭之,以防溇水走泄;遇东北风即闭之,以防湖水之暴涨倒灌。有官主其事。”这样,就可防止太湖南岸平原地区发生洪涝或干旱灾害,并使荻塘运河千百年来得以一年四季都能保持着水位平稳、舟行畅通的关键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