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运河三千年:重大成就及幕后故事

中国运河三千年:重大成就及幕后故事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次是疏凿丹徒、丹阳间水道;另一次是开凿圣溪运河。两者均为今江南运河经过之处。因两地间冈阜连绵,拓宽、加深水道都需“斩绝陵袭”,工程十分艰难。毫无疑问,这是三国时代东吴政权在运河工程建设方面,继破冈渎之后又一项重大的成就。他奉命督率多达万名的施工人员开凿圣溪运河,因圣溪中大石太多,无法开凿,遂无功而罢返。推测当年开凿圣溪运河之事,很可能发生在上述这一幕闹剧之后。

中国运河三千年:重大成就及幕后故事

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是孙权孙子。他是一个残暴骄纵、沉迷酒色、任用小人、滥杀无辜的暴君,因此在位不足16年,就葬送了由其祖辈孙坚孙策、孙权艰苦创建的东吴政权。但是,孙皓出于好大喜功,也曾开凿过运河,为改善水运交通作出过历史贡献。一次是疏凿丹徒、丹阳间水道;另一次是开凿圣溪运河。这两次开河行动,工程都很艰巨,结果一次基本成功,一次彻底失败。

(一)徒阳水道的疏治

所谓徒阳水道,是指后世形成的江南运河中丹徒、丹阳间的河段。本书第五章在“秦代对后世江南运河形成的贡献”一节中,已提到秦始皇出于破坏当地“王气”的动机,曾对丹徒与丹阳间的山丘冈阜进行开凿,并形成河谷水道。由于当地冈阜绵亘,地势高昂,而那时开凿冈阜的主要目的是破坏“王气”,所开凿出来的河谷难免粗糙狭浅,河水不易畅流,用于航运并不理想或根本不能航行舟船,因此有必要对这段水道进行疏治、改造。据《太平御览》卷一七〇《州郡部·润州》条下引《吴志》记载:

岑昬凿丹徒至云阳,而杜野、小辛间皆斩绝陵袭,功力艰辛。

杜野、小辛都是地名,前者在今镇江城东十五里,后者在今丹阳县北十余里。两者均为今江南运河经过之处。因两地间冈阜连绵,拓宽、加深水道都需“斩绝陵袭”,工程十分艰难。疏治的结果尽管不是很理想,但对后世江南运河的贯通与形成,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南齐书·州郡志上》说:“丹徒水道,入通吴、会”。可知在南朝时,从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经吴(今苏州市)到达会(今浙江省绍兴市)已有水道相通,这说明当时的徒阳水道可以通航了。毫无疑问,这是三国时代东吴政权在运河工程建设方面,继破冈渎之后又一项重大的成就。对此,我们不能因为东吴末帝孙皓是个暴君而予以抹煞。

行文至此,有一个问题需要加以匡正:当今有不少相关的论著,在引述以上《太平御览》记载的这一条史料时,将岑昬主持开凿丹徒至丹阳间水道之事,在时间上置于开凿破冈渎之前,理由是因这次工程“杜野、小辛间皆斩绝陵袭,功力艰辛”而没有取得成功,所以孙权及其决策层才决定改为开凿破冈渎,以开通建业至吴、会间的水上运道。其实,这完全是误会。误会的原因,主要是不了解该项工程的主持者岑昬是何许人也。因岑昬在《三国志》中出现的次数甚少,而且涉及他的内容又极其简略,一般不为人所注意。因此有必要在这里对岑昬其人作一介绍。据《三国志》卷四十八《三嗣主传》中的《孙皓传》记载:

天纪三年……岑昬险谀贵幸,致位九列,好兴功役,众所患苦。是以上下离心,莫为皓尽力,盖积恶已极,不复堪命故也。

又,同书天纪四年记载:

三月丙寅,殿中亲近数百人叩头,请皓杀岑昬,皓惶愦从之。

对此,裴松之注引干宝《晋纪》曰:

皓殿中亲近数百人叩头谓皓曰:“北军(晋军)日近,而兵不举刃,陛下将如之何?”皓曰:“何故?”对曰:“坐岑昬。”皓独言:“若尔,当以奴谢百姓。”众因曰:“唯。”遂并起收昬。皓骆驿追止,已屠之也。

由此可知,岑昬是东吴末代皇帝孙皓的嬖人,因其善于阿谀奉承而得皇帝宠信,又因其不顾他人艰难劳苦,“好兴功役,众所患苦”(当包括功力艰辛的开凿徒阳水道工程,因使众人痛恨而置他于死地)。据此,足证徒阳水道开凿于破冈渎之后的孙皓在位时期。而该工程,虽然“斩绝陵袭,功力艰辛”,但在岑昬的努力下,基本上还是获得成功的。

(二)圣溪运河的开凿

东吴建衡三年(271年),孙皓曾下令开凿圣溪运河,未成。据《三国志》卷五十三《薛综传附其子薛莹传》记载:

是岁,何定建议凿圣溪,以通江淮。皓令莹督万人往,遂以多盘石难施功,罢还。出为武昌左部督。后定被诛,皓追圣溪事,下莹狱,徙广州。

何定原为孙权的仆从,后外放为地方官。孙皓即位后,以何定为楼下都尉,主管粮食、酒类的专卖。他是一个阿谀奉承、诬害忠良的小人,后因罪恶暴露而受诛。薛莹是东吴大臣薛综之子,史书说他“涉学既博,文章尤妙,在同僚之中莹为冠首,今者见吏虽多,经学记述之才如莹者少”,曾官拜选曹尚书、太子少傅和光禄勋等。他奉命督率多达万名的施工人员开凿圣溪运河,因圣溪中大石太多,无法开凿,遂无功而罢返。后来何定受诛,因开凿圣溪运河系何定建议,皇帝追究此事,薛莹也因此下狱。所幸薛莹文笔、史才出众,又有多名大臣为其求情,才得以获释为史官。

那么,圣溪位于何处?史书记载未作交待,因此后世学者莫衷一是。有人根据“凿圣溪,以通江淮”的记载,认为“淮”是指秦淮河,圣溪就是建业城内的青溪,它是沟通长江与秦淮河的。鉴于青溪早在孙权赤乌年间已经开通,如果这次开凿是属于进一步的续开工程,也不致因“多盘石,难施功”无功而罢。因此,“圣溪”绝对不可能是指青溪。

也有人认为,既然是“以通江淮”,当在江、淮之间,这一说法与当时的实际情况比较相符。按东吴建衡三年(271年),即武帝泰始七年,就当时天下形势而言,三国中的蜀、魏已相继亡于晋,只剩下东吴一国。其时,晋的国力如日中天,之所以没有随即灭吴,主要是尚未完成渡江灭吴的作战部署。因此,表面上晋、吴之间还处于对峙局面,实际上东吴自孙权去世后,继任者没有一个是好样的,国力有如江河日下。特别是孙皓即位后,荒淫暴虐,肆意残杀朝臣,百般压榨人民,以致“国无一年之蓄,民有离散之怨”[39],朝野离心,军无斗志。此时的东吴,只是依靠着长江天堑而在苟延残喘。

当时在东吴境内出现一种谶文,说“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40]。孙皓听了信以为真,认为自己当得天下。于是不顾自己的国力,在这一年(建衡三年,271年)的正月,大举发兵,从牛渚(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采石矶北上伐晋,并且载着太后、皇后及后宫数千人,随军出发,梦想攻入晋都洛阳后,就可入主中原。晋武帝得报后,即速调遣步军二万、骑兵三千增防寿春(今安徽省寿县)抵御吴军。其时,天寒地冻,吴军在北上途中又遇大雪,道路陷坏难行,由百名士兵才能拉动一车,疲惫不堪,一路冻死累死不少,于是怨声载道,皆曰:“若遇敌,便当倒戈”[41]。孙皓怕发生兵变,自己和皇室人员性命难保,只好下令撤军返还。

这是我国历史舞台上演出的一幕十足可笑的闹剧。推测当年开凿圣溪运河之事,很可能发生在上述这一幕闹剧之后。因为孙皓被迫撤军返还后,必然还在继续做着他将入主中原的美梦。惯于阿谀谄媚的何定,乘机建议“凿圣溪以通江淮”。这一建议正合孙皓伺机再次北上入主中原的心意,因此当即下令,不惜投入近万名劳力开凿圣溪运河。以上就是认为“圣溪”位于江淮之间的说法。笔者认为,这一说法比较合情合理,并且符合于当时吴主孙皓急急忙忙地下令开凿圣溪运河的历史背景。

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当代水利史专家姚汉源先生的说法。据姚先生考证,薛莹凿而未成的圣溪运河,位于今浙、皖交界地区,它东接浙江省长兴县境内的荆溪(与宜兴境内通向太湖的荆溪有别),西接安徽省广德县境内的朗溪。荆溪通苕溪入太湖,朗溪通水阳江入长江。[42]显然,姚先生也认为“凿圣溪以通江淮”的淮,是指秦淮河,而不是指淮河。他的这一说法,别具新意,而且还提出了这条开凿失败的圣溪运河所在的具体地理位置,当属值得大家重视的一家之言,特在此郑重地记上这一笔。

【注释】

[1]曹操开凿运河,事在东汉末献帝时期,本节文字理应归入本书第七章“东汉时代的运河”。但鉴于人们在习惯上都认为曹操是三国时代的重要人物,考量及此,故将它归入本章。

[2]《三国志》卷十《荀彧传》。

[3]《资治通鉴》卷六十三《汉纪五十五·建安五年》。

[4]《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5]参考《河北省航运史》第11页插图,进行择要、简化、补缺等工作后而绘成。该书由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出版。

[6]《三国志》卷一《武帝纪》。

[7]《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裴松之注。

[8]谭其骧《海河水系的形成与发展》,载《长水集续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

[9]见《三国志》卷一《武帝纪》。

[10]载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三十七。

[11]载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三十七。(www.xing528.com)

[12]见郦道元水经注·序》。

[13]见郦道元《水经注·序》。

[14]《资治通鉴》卷七十三《魏纪五》。

[15]《水经注图》见《杨守敬集》第5册第140页。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1995年。

[16]见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一书的《全晋文》卷七十四,中华书局,1958年。

[17]《太平御览》卷一六一“相州”条引《后魏书》。

[18]见《三国志》卷二十八《邓艾传》和《晋书》卷二十六《食货志》。

[19]《三国志·邓艾传》说是正始二年,《晋书·宣帝纪》说是正始三年。考虑到正始二年五月起,魏吴之间进行着激烈的战争,不太可能在接近战争前线的地方开挖漕渠,故说正始三年较为正确。

[20]《三国志》卷一《武帝纪》。

[21]《魏文帝集》卷一。

[22]《三国志》卷二《文帝纪》。

[23]姚汉源《中国水利史纲要》第115页。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年。

[24]《水经注》卷十四《鲍丘水》条下。

[25]《水经注》卷十四《鲍丘水》条下。

[26]参考姚汉源先生《中国水利史纲要》第119页插图绘制。

[27]《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五《上元县》条下云:“本金陵地,秦始皇时望气者云:五百年后,金陵有都邑之气。故始皇东游以厌之,改其地曰秣陵,堑北山以绝其势。”

[28]《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七《隋纪一·开皇九年》。

[29]参考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第26~27页“三国时期建业附近地图”经过改绘而成。

[30]《太平御览》卷七十三引《吴录》说,破冈渎“立十二捸以通吴、会诸郡”。这里采用《建康实录》十四埭的说法。

[31]参考朱偰先生《金陵古迹图考》(商务印书馆1936年出版)“吴都建业图”绘制。

[32]见朱偰《金陵古迹图考》,商务印书馆出版,1936年。

[33]见《太平寰宇记》卷九十《升州·上元县。青溪》条。

[34]朱偰《金陵古迹图考》,商务印书馆出版,1936年。

[35]见《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江宁县·菰首桥》条。

[36]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卷五《江河门·青溪》条。

[37]此诗载《全唐诗》卷一百四十四。

[38]叶楚伧、柳诒征主编。正中书局出版,1935年。

[39]《资治通鉴》卷七十九《晋纪一·泰始二年》。

[40]《三国志》卷四十八《孙皓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41]《三国志》卷四十八《孙皓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42]见姚汉源《中国水利史纲要》第130页,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