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是非常赞同曹操制定的“修耕植以蓄军资”的国策的,因此不论曹操在世或死后,他都竭力推行。据《晋书》卷一《宣帝纪》记载:
正始四年,帝(注:指司马懿)以灭贼之要,在于积谷,乃大兴屯守,广开淮阳、百尺二渠,又修诸陂于颍之南北,(溉田二)万余顷。
淮阳渠和百尺渠是司马懿奏请开挖的,但由谁具体负责却没有交待。《晋书》卷二十六《食货志》对此事的记载比较明确:
帝(注:指司马懿)因欲广田积谷,为兼并之计,乃使邓艾行陈、项以东至寿春地。艾以为田良水少……帝善之,皆如艾计施行。遂北临淮水……且佃且守。兼修广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颍。
可知淮阳渠和百尺渠也是由邓艾主持开通的。至于这两条运渠的所在位置,上述两则记载均未说明,只能从其他史料中寻求答案。
我们知道,战国时代的魏国,为沟通黄河与淮河两大水系,便于水运交通,开凿了一条著名的运河——鸿沟。北起荥阳引黄河水,向东南流至国都大梁(后称浚仪,即今之开封市)后,折向东南,并与沙水合流,经扶乐县境时分流出一股水,称为涡水,流向东南入淮河。鸿沟与沙水的合流水,继续向东南流至陈县后,沙水告别鸿沟水,独自流向东南入淮河。隋唐以后这条分流出的沙水已经湮废,今仅存下游一段名曰芡河,入淮口也有变迁。而鸿沟水则继续南流,至项县(今河南省沈丘县)止于颍水。自浚仪至颍水间的这段鸿沟,在交通上特别重要,西汉时称为浪荡渠,《水经注》因鉴于浪荡渠大部分与沙水合流,故有时称为渠水,有时称为沙水。按浪荡渠自北向南约可分为三段:浚仪至扶乐境内的涡水口为北段,涡水口至陈县间为中段,陈县至颍水间为南段。明确了浪荡渠与沙水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淮阳县的相关地理位置后,对《水经注·渠水》中有关淮阳渠和百尺渠的注释就容易理解了。
淮阳渠既以淮阳命名,其所在位置当在淮阳县境内或附近。考淮阳县原为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设置的诸侯国,治所在陈县,即今淮阳县。联系到前面所引《读史方舆纪要》陈州条:“贾侯渠在城西……或谓之淮阳渠”,再推敲《晋书·食货志》中记载在“淮阳、百尺二渠”之前冠有“修广”两字,因此可以认为,邓艾所开通的淮阳渠不是一条新开的运渠,很可能是对当时已经断流无水的一段浪荡渠进行了疏浚、整治。如果这一分析成立,那么,淮阳渠就是位于淮阳县境内或附近的一段浪荡渠。
百尺渠又称百尺沟,其所在位置据《水经注·渠水》东南过陈县北条下注释云:
沙水又东而南屈,迳陈城东,谓之百尺沟。又南分为二水,新沟水出焉……新沟水又东南注于颍,谓之交口。
上引郦注的意思是说:沙水自北而来经过陈县东,后又折向南流,分为两股水,其中一股叫新沟水,流向东南注入颍水,注入处称为交口。记载中的新沟水就是百尺沟,即百尺渠。据此可知,百尺渠实际上就是浪荡渠的南段,其北端在陈县境内与浪荡渠的中段相衔接,其南端在颍水的交口。当然,百尺渠也同淮阳渠一样,并不是新开运渠,因为两汉时代的浪荡渠早就通到颍水,所以也只是对浪荡渠南段进行疏浚、整治,另取名百尺渠而已。
综上所述,可以这样认为:浪荡渠在东汉末三国初,因淤塞或水浅已不能用于行舟。下列史实可以为证:(www.xing528.com)
建安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十二月,军还谯。[20]
这是一次规模很大的水上军事行动,当时作为曹操接班人的曹丕,还随军从行,写了一篇《浮淮赋》其序言云:
建安十四年,王师自谯东征,大兴水军,泛舟万艘,时予从行,始入淮日,行泊东山,睹师徒,观旌帆,赫哉盛矣。虽孝武盛唐之狩,舳舻千里,殆不过也。[21]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大规模水上军事行动,是在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进行造船、训练水军等战备工作的,也是从这里出发南征的,并没有利用浪荡渠的中段和南段。
又,“黄初五年七月,(帝)行东巡幸许昌宫,八月为水军,亲御龙舟,循蔡、颍浮淮,幸寿春、扬州界”。“黄初六年八月,帝遂以舟师自谯循涡入淮”。[22]
魏文帝接连两年亲率水师伐吴,一次直接自许昌上船,沿颍水顺流而下进入淮河;另一次从谯县沿涡水顺流而下进入淮河,也都避开了浪荡渠的中段和南段。
以上三次水上军事行动都没有利用浪荡渠的中段和南段,说明当时浪荡渠中段和南段已经不能行舟。因此邓艾所完成的开广漕渠和淮阳渠、百尺渠,实际上是对浪荡渠的中段和南段分别进行了疏浚和整治,使浪荡渠全线恢复过去的通航功能。加上邓艾在淮河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陂塘水利设施,组织士兵进行屯田,积储了大量的战备粮食,在与吴国交战时既有利于守,也有利于攻。邓艾的这些功绩,《晋书》卷二十六《食货志》褒扬说:
上引河流,下通淮颍,大治诸陂于颍南颍北,穿渠三百余里,溉田二万顷,淮南淮北皆相连接。自寿春至京师洛阳,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每东南有事,大军出征,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
笔者按:就是这个邓艾,因政绩和战功突出,二十年后官拜征西将军,在攻灭蜀汉的战争中,他机智地绕开蜀汉重兵守卫的剑阁道,暗渡阴平,直插成都背部,有似神兵从天而降。迫使蜀后主向魏国投降,为国家统一建立了不朽功勋。后因钟会谋反而遭诬陷,连同其子邓忠以及家族一起被司马昭错杀,酿成冤案。直到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为晋武帝后,于泰始年间,才得以平反昭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