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曹操开通新河运河-中国运河三千年

曹操开通新河运河-中国运河三千年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新河运河所在位置及其走向曹操命董昭开凿平虏渠和泉州渠后,还开凿了一条名叫“新河”的运河。三国时代的辽西郡在濡水流域,当年曹操为了征伐乌桓蹋顿,开通了平虏、泉州两渠后,还不能将粮食、军需物资运送到前线,因此需要从泉州渠继续向东开凿运河,通向濡水流域。但是,对于这条称之为新河的运河在历史上是否存在,历来学者却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

曹操开通新河运河-中国运河三千年

(一)新河运河所在位置及其走向

曹操命董昭开凿平虏渠和泉州渠后,还开凿了一条名叫“新河”的运河。此事《三国志》中《武帝纪》《董昭传》均未提及,仅见于《水经注》卷十四《濡水》的记载:

濡水东南流,迳乐安亭南,东与新河故渎合,渎自雍奴具承鲍丘水东出,谓之盐关口。魏太祖征蹋顿,与泃河俱导也,世谓之新河矣。

濡水即今之滦河。三国时代的辽西郡在濡水流域,当年曹操为了征伐乌桓蹋顿,开通了平虏、泉州两渠后,还不能将粮食、军需物资运送到前线,因此需要从泉州渠继续向东开凿运河,通向濡水流域。《水经注·濡水》对新河的起讫点和该运河的走向,交待得相当详细:

新河又东北,绝庚水,又东北出,迳右北平,绝泃渠之水……新河自枝渠东出,合封大水,谓之交流口……新河又东,出海阳县,与缓虚水会……新河又东,与素河合,谓之白水口……新河又东,至九濄……新河又东,经海阳故城南……新河又东,与清水会……新河又东,绝清水,木究水出焉,南入海(注:指渤海。以下同)……新河又东,左迤为北阳孤淀,淀水右绝新河,南注海。新河又东,会于濡。

上引记载中的“绝”字,与“截”字通,即横截、穿过的意思。庚水,又称柘水,即今之州河。右北平是三国时代的一个郡名,在今天津市东北一带。泃渠水,据杨守敬《水经注疏》考证,“泃”与“巨”读音相近,“渠”与“梁”的字形又相似,传抄中可能有差错,因此泃渠水应是巨梁水,即今之还乡河。封大水即今之陡河。缓虚水即今之沙河。素河即今之溯河,亦称新滦河。九濄口即古代海阳县境内名为九濄的大片沼泽地,新河进入这片沼泽地的入口。清水即今滦南县境内的小清河。木究水为清水分支,故道在今乐亭县境内,已为滦河所夺。阳孤淀,也称瑶沽淀,为当地的小湖泊,故址在今乐亭县城之南。

《水经注·濡水》有关新河运河的上述记载,清楚地说明当年曹操下令开凿的这条运河,起自鲍丘水的盐关口,向东横穿今州河、还乡河,经昌城县(故城在今河北省唐山市以西)北再向东横穿溯河、九濄沼泽地、小清河和阳孤淀后,在今乐亭县境内注入滦河。这条名为新河的运河,大体沿着渤海北面海岸自西向东延伸,经今宝坻县城西北、玉田县城南、唐山市北,而后经滦南、乐亭县境的滨海沼泽湖泊地带,沿途横穿还乡河、陡河等许多条自然河流。这些自然河流都发源于燕山山脉南坡,流短水急,由北向南注入渤海。当年开凿这条运河时,虽然沿途地势较为平坦,又有许多沼泽、湖泊可资利用,工程似乎并不艰巨,但要连续横穿许多条水位各不相同的自然河流,在技术上是有许多困难的。我国古代民众仅凭简单的工具,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开凿运河的任务,实属不易。

由于新河运河的起点与泉州渠的终点同在鲍丘水,而泉州渠的起点又与平虏渠的终点同在泒河尾(今海河),因此,这三条运河是首尾衔接、相连贯通的,并与海岸基本平行,可以代替海运。(见图8-1)尤其是前面提到白沟下游有一支流通向滹沱河,这样,从黄河到滦河就有水道相通,为当年曹操从水路运输粮食和军需物资到达远征乌桓的作战前线,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二)新河运河在远征乌桓中的重要作用

曹操在做好了远征乌桓的一切准备工作后,即通过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等一系列新开运河,向前线运送粮食物资,于建安十二年(207年)五月,亲率远征大军自邺城向辽西进发。因征途遥远,作战部队以骑兵为主,原计划到达濡水后,取道傍海大路前往辽西。由于曹操对当地变幻莫测的天气状况事先并未掌握,大军到达鲍丘水畔的无终县(今天津市蓟州区)后,连日大雨下个不停,沿海一带道路泥泞,无法行军。而乌桓王蹋顿又在沿海大路上重兵设防,并不时进行阻击,因此曹操的北征大军陷于进退两难的处境。

恰在这时,有一位名叫田畴的当地人,对曹操说:“你们现走的这条路,每年夏秋季节都要积水成河,说它浅吧,车马无法通行;说它深吧,船只又不能行驶。”他建议曹操留下辎重,以轻骑改走山间小道,直插乌桓首府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南郊袁台子),并自愿作为向导。曹操大喜,便下令半途撤军,挑选精悍兵马,组成突击队,命张辽为先锋,请田畴率领五百人作向导。昼夜兼程,北出卢龙塞(今喜峰口),经白檀(今河北省宽城县白台子)、平岗(今河北省平泉市),沿白狼水(今大凌河)河谷东下,一路披荆斩棘,“堑山堙谷五百余里”[9]。秋八月,达白狼堆(今辽宁省凌源市东南)。在距离柳城仅二百里路程时,蹋顿方始发觉曹操骑兵有似从天而降,赶紧集聚数万兵力仓促应战,在混战中,蹋顿被张辽斩于马下。曹军乘胜追杀并占领了柳城,胡族和汉族二十余万人都归降曹操。袁熙和袁尚乘乱逃往辽东郡,不久被辽东太守公孙康杀死,将袁氏兄弟的首级献于曹操。至此,袁氏集团彻底覆灭。

建安十二年(207年)九月,曹操怀着胜利的喜悦心情,从柳城取道沿海大路,班师南归,途中登上渤海岸边的碣石山(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碣石山,当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汉武帝先后都登临过。如今同样是雄才大略的曹操,面迎着萧瑟的秋风,凝望着浩瀚的大海,当年秦皇汉武的历史功绩和眼前征伐辽西的胜利,不禁交织在一起涌上了他的心头,于是吟咏了有名的《观沧海》一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10]

这首诗描写了壮丽诱人的大自然景色,借景色抒发了远征乌桓胜利和彻底消灭劲敌袁氏集团的喜悦心情。当天晚上,曹操在军营里,又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龟虽寿》诗:(www.xing528.com)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1]

这一年,曹操年已五十有三,但他并不服老。他自比伏在马棚中的千里马,仍然怀着雄心壮志,不懈地驰骋于疆场,为完成国家统一大业而奋斗不已。

(三)关于历史上是否存在新河运河的争议

上述新河运河,因《水经注》的记载而使后人对它有所了解。但是,对于这条称之为新河的运河在历史上是否存在,历来学者却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

否定其存在者,所持理由是:第一,《三国志》卷一《武帝纪》和《三国志》卷十四《董昭传》均只提开凿平虏渠和泉州渠,而只字未提开凿新河。既然是在同一时期,为了同一目的开凿运河,为何只提平虏渠和泉州渠,而不提新河?很明显,是当时根本没有开凿过新河。第二,曹操远征乌桓得胜后,引兵自柳城归,据《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曰:

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余丈乃得水。

曹军归途走的是沿海大路,却陷于断水缺粮的窘境,不得已杀马代粮、凿地取水,是够惨的了。如果当时当地有一条新河存在,何至于此?这足以证明当时当地并没有新河的存在。

肯定其存在者,所持理由是:第一,《水经注·濡水》明确记载着“魏太祖征蹋顿,与泃口俱导也,世谓之新河矣。”这一记载,虽未注明出处,但必有所本,绝非子虚乌有,对此应该相信。再说,从新河开凿到《水经注》写作,其间相隔约300年,此时新河虽已干涸无水,但河床还存在,因此郦道元在《水经注·濡水》中称新河为“新河故渎”。郦道元经过实地踏勘,根据新河河床的走向,详细记述了新河沿途穿越许多条自然河流的状况。

郦道元是南北朝时期北魏人,在为《水经》作注时,写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所据文献资料多达800余种(其中文献著作470余种,金石碑刻350余种),还到各地进行实地调查,每到一处便“脉其枝流之吐纳,诊其沿路之所缠,访渎搜渠,缉而缀之”[12]。细致观察水道分布及其流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并对每一条水道都追溯到最早时期。他在作注中,不仅“《经》有谬误者,考以附正文所不载”[13],纠正了《水经》原文的许多错误,而且还指出所引文献中的不少错误,对于从文献资料或实地调查都未搞清楚的问题,均采取谨慎态度,以“未知所以”或“非所详也”等文字表达方式予以存疑。据此,郦道元所撰写的《水经注》,其内容基本真实可靠。除了当时因南北政权对峙,他无法到南朝境内进行实地调查,有关南方水系的注记失之简略并有错误存在外,对《水经注·濡水》中位于北方的新河运河的记载和描述,应该说是可靠和可信的。至于《三国志》一书中没有提及开凿新河之事,可能是该书作者陈寿疏漏所致,不应因此而作为否定之依据。

第二,曹操北征乌桓时,由于进军途中临时变更前进路线,走的是塞外小道,当然无法利用事先开凿好的新河运河。至于曹操在攻杀蹋顿、收复辽西后,从柳城班师南归时走的路线,虽然是傍海大道,但从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西南)至位于滦河下游一带的新河运河,其间路程数百里,裴松之在注《三国志》时所引《曹瞒传》说的杀马代粮、凿地取水之事,很可能就是发生在这数百里路途之中,当然也是无法利用上新河运河的。因此,不能据此就可否定新河运河曾在历史上存在过。

第三,还可以从后来发生的几次战争中所需粮食和其他物资的供应,来说明新河运河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例如,当时任辽东太守的公孙康因慑于曹操军威,曾杀袁熙和袁尚并献首级于曹操表示臣服,但公孙康始终不愿入朝归顺,因此曹操班师南归时不得不在今滦河流域一带留军驻守,以防不测。为供应这些驻军的粮食和军需,当时很可能就是利用新河运河的运输条件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前线的。又如,公孙康之子公孙渊继位后,“数对国中宾客出恶言,帝欲讨之,以节州刺史毋丘俭为幽州刺史……使俭帅诸军及鲜卑、乌桓屯辽东南界”[14]曹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年)毋丘俭与公孙渊战于辽隧(今辽宁省辽阳市之南),失利。引军还右北平。公孙渊乘胜自立为燕王,公开反叛朝廷。翌年,太尉司马懿统率五万大军及大批战船远征辽东(今辽东半岛),攻灭公孙渊。在这两次辽东战争中,投入兵力多,作战时间长,所需粮食和其他军需物资的供应补给,当然不排除利用海上运输的可能,但新河运河的利用,恐怕更加方便和安全。

综上所述,笔者对两种不同看法进行分析比较后,认为后一种看法的理由较为充足,因此曹操开凿的新河运河,在历史上应该是存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