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泉州渠运河:中国运河三千年的历史沉淀

泉州渠运河:中国运河三千年的历史沉淀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又东南至泉州县与清河合,东入于海。同时也就可知,泉州渠的起点(南口)当在武清区东南、北运河南端的海河上。而泉州口即泉州渠的终点,也就是它的北口,是在洵河口的下方。如上所述,由于平虏渠的北口和泉州渠的南口都在今海河上,互相连通,因此平虏渠和泉州渠成为河北省境内纵贯南北,沟通黄河、海河和蓟运河之间的水上运道。不过,平虏渠和泉州渠虽然开凿于同一时期、同一地区,但其历史命运却迥然不同。

泉州渠运河:中国运河三千年的历史沉淀

董昭在开凿平虏渠之后,紧接着开凿了泉州渠。该渠位于平虏渠之北,因其起点在泉州县(今天津市武清区东南)境内的潞河,故名。潞河是古代沽河下游的别称,故道在今北运河上。《水经注》卷十四《沽河》记载云:

沽河从塞外来,南过渔阳郡狐奴县北,西南与湿余水合,为潞河……又东南至泉州县与清河合,东入于海。清河者,泒河尾也。

沽河即今之白河,狐奴县故址在今顺义区。湿余水与沽河交会处在今通州区附近。由此可知,潞河即今白河在北京市通州区至武清区境东南注入泒河尾(今海河)之间的河段,也就是今天的北运河。同时也就可知,泉州渠的起点(南口)当在武清区东南、北运河南端的海河上(今天津市境内)。至于泉州渠的终点(北口),《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记载中已说得很明确,是在泃河口。泃河口是指泃河与鲍丘水的交会处。(见图8-1)据《水经注》卷十四《鲍丘水》记载:

(泃水源)出右北平郡无终县(注:今蓟州区)西山白杨谷,西北流迳平谷县,屈西南流……又东南迳临泃城北,屈而历其城东,侧城南出……又南入鲍丘水。鲍丘水又东合泉州渠口,故渎上承滹沱水于泉州县,故以泉州为名。北迳泉州县东,又北迳雍奴县东,西去雍奴故城百二十里,自滹沱北入其下,历水泽百八十里,入鲍丘河,谓之泉州口。(www.xing528.com)

泃水即今蓟运河上游两源之一的洵河。鲍丘水是一条古河流,今已不存在。历史上的鲍丘水,平时常干涸,雨季时则河水奔注,实为一条季节性河流。其上游即今之潮河,其中、下游历史上屡经变迁,飘移不定。其下游的一部分即今之蓟运河。因此,洵河口的地理位置当在今天津市宝坻区境内,洵河注入蓟运河处附近。而泉州口即泉州渠的终点,也就是它的北口,是在洵河口的下方。

如上所述,由于平虏渠的北口和泉州渠的南口都在今海河上,互相连通,因此平虏渠和泉州渠成为河北省境内纵贯南北,沟通黄河、海河和蓟运河之间的水上运道。不过,平虏渠和泉州渠虽然开凿于同一时期、同一地区,但其历史命运却迥然不同。平虏渠自开通之日起,就成为从中原通向河北地区的水上交通的要道,后来又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白沟与清河、隋唐时代的永济渠、宋元时代的御河、明清时代的卫河以及近代的南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而泉州渠则完全不同,郦道元在《水经注·鲍丘水》中记述泉州渠时云:“故渎上承滹沱水于泉州县,故以泉州为名……今无水。”称泉州渠为“故渎”,并说“今无水”,表明泉州渠早在北魏时代已经湮废而成为遗迹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