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沟运河工程概况及曹操的开通成果

白沟运河工程概况及曹操的开通成果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白沟运河工程概况淇水,即今河南境内的淇河。因缺乏水源,白沟内水量不足,不能航行船只。工程之二是,黄河南迁后,在顿丘县遮害亭东、黎山西,仍留下一段南通黄河、北通黄河故道的旧道。应该指出的是,在曹操遏淇水入白沟之前,淇水上已建有一座分水堰。因此,曹操要采取遏淇水干流入白沟运河的措施,以使白沟运河的水量,增加到足以可进行漕运的需要。

白沟运河工程概况及曹操的开通成果

建安七年(202年),曹操完成整治睢阳渠工程后,陆续将粮食运至黄河南岸的官渡,准备渡河北伐,最后彻底消灭袁氏集团。但这时黄河以北袁氏集团内部,却发生了新的情况。于是曹操决定将渡河北伐的日期后推,以便观察一下形势变化。

(一)白沟运河开通的历史背景

原来,自官渡一战以后,袁绍被曹操打得大败而逃回老巢邺城,虽然元气大伤,但他的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和外甥高干等,都握有相当兵力并控制着相当大的地盘。不久,袁绍因兵败积郁成疾,于建安七年(202年)五月病死。同在邺城的小儿子袁尚假造遗嘱,擅自嗣位,并统率其父军队。时任青州刺史的长子袁谭对此不服,认为父死后应该由他嗣位并接管兵权,于是盛怒之下发兵攻打袁尚,结果被袁尚打败。袁谭逃往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南)。袁尚不念手足之情,率领军队穷追不舍,前往围攻平原。当此之时,一直在观察形势和等待时机的曹操,决定利用袁氏兄弟互相残杀和袁尚带兵远离邺城的这一有利时机,挥师北伐,直捣袁氏集团的老巢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邺镇)。建安九年(204年)正月,曹操亲率大军渡过黄河,为了运输军粮的需要,于是下令“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6],在黄河以北,开通一条运河。

(二)白沟运河工程概况

淇水,即今河南境内的淇河。当时它是黄河北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豫晋交界的太行山向东流至今河南省淇县境内后,转向南流,在卫贤镇以东注入黄河。《水经注·淇水》引《地理志》云:“淇水出共山,东至黎阳入河”。白沟,又称宿胥渎,是黄河南迁后留下的故道,南起宿胥口,向东北方向延伸,至今河北省威县境内。因缺乏水源,白沟内水量不足,不能航行船只。为了解决白沟的水源问题,曹操采取了“遏淇水入白沟”的工程措施。工程的具体内容,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只字未提,幸好《水经注》卷九《淇水》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使后世人们对该工程措施有所了解:

淇水又东,出山,分为二水,水会立石堰,遏水以沃白沟,左为菀水,右则淇水……淇水又南历枋堰,旧淇水口,东流迳黎阳县界,南入河……汉建安九年,魏武帝于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故时人号其处为枋头……淇水右合宿胥故渎,渎受河于顿丘县遮害亭东、黎山西,北会淇水处立石堰,遏水令更东北注。

根据记载,可知当年曹操“遏淇水入白沟”的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工程之一是,在淇水入黄河处的淇口北侧,用大枋木修筑一座拦河坝,名曰枋堰,以遏(阻止之意)淇水流入黄河,并在枋堰北侧开凿一条渠道,西端通淇水,东端通清水的故道,迫使淇水通过渠道和清水故道流入白沟。原来,当地有一条来自西南方向的清水(即后世颇有名的卫河),在淇口附近与淇水相交,再向东北流去,至宿胥口注入黄河。由于黄河改道南移,清水留下故道。因此,白沟的首段二三十里就是清水故道,至宿胥口后才是黄河故道,一直朝东北方向延伸到河北地区。总之,所谓白沟运河,充分利用了已有的黄河故道和清水故道,使应该开挖的土方工程量大大地减少,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这是白沟运河在规划、设计、选线方面的高明之处。因此《水经注·淇水》以赞扬的口吻说:“魏武开白沟,因宿胥故渎而加其功也”。

工程之二是,黄河南迁后,在顿丘县遮害亭东、黎山西,仍留下一段南通黄河、北通黄河故道(也就是白沟运河)的旧道。为了阻止淇水从这段旧道中流向黄河,在旧道北端与白沟交会处,修筑一座石堰,这样就可使被遏改道的淇水全部流入白沟运河。

工程之三是,疏浚白沟。因为白沟原为黄河南迁后留下的故道,泥沙多,河床浅,要成为运输军粮的通航水道,进行疏浚、整治,是必不可少的工作。(www.xing528.com)

上述三项工程措施中,最关键的是在淇水口修建枋堰的工程。因为淇水虽是一条不大的河流,但坡度大,水流湍急,水量不小,尤其是在洪汛时期,水势汹涌,冲击力很大。《水经注·淇水》说它“倾澜漭荡,势同雷转,激水散氛,暧若雾合”。因此要在淇水口修筑拦河坝,坝体必须高大坚固,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无论是在建筑材料方面、施工器械方面和施工技术方面,都有着很大难度。但是,勤劳智慧的我国古代民众,在一千八百年前却圆满地解决了工程建设中的一系列难题,一座木质的宏伟拦河大坝——枋堰,终于巍然坐落在水流湍急的淇水口(见图8-1)。

推测当年修建枋堰时,可能先用大圆木打入河床中,形成排桩;再用大枋木一根一根地横卧着沉入水中,并与木桩相固定,形成叠梁;然后再用大石块等加以增强巩固。卢谌在《征艰赋》中对此曾有“洪枋巨堰,深渠高堤”的描写。可想而知,这座枋堰的规模是不小的。由于远近闻名,因此连当地的地名也叫“枋头”。

至于这座枋堰是什么性质的坝体?《水经注》因限于时代条件而无法说明。但笔者认为,从当地水文情况和工程要求来分析,应该是一座拦河滚水坝。这样,淇水作为白沟运河的上源,在平时可以源源不断地供给白沟运河以水量,使白沟运河保持着通航的必要水位;而当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时,汹涌的洪水可以越过坝顶泄入黄河,不致造成坝体被洪水冲毁而泛滥成灾。如果枋堰确如笔者所分析的是一座滚水坝,则当年曹操的运粮船队从黄河进入白沟运河时,必须通过盘坝方式过堰。所谓盘坝,就是将船上的粮食搬下,将空船沿坝体斜面拖曳过坝,再将粮食装船航运

应该指出的是,在曹操遏淇水入白沟之前,淇水上已建有一座分水堰。这就是上引《水经注·淇水》记载中所说的“淇水又东,出山,分为二水,水会立石堰”。原来,淇水从上游流至元府城西北处,因灌溉需要,前人曾在此建有一座分水石堰,使淇水一分为二,西边的为淇水干流,东边的为菀水。分流出菀水的目的是为了灌溉位于菀水中游两侧的七十余顷农田。菀水在灌溉后的剩余水量南流入于白沟。由于菀水是从淇水分流出来的,水量本来就有限,经过灌溉农田的消耗,南流入白沟的水量已经微乎其微,根本不可能供白沟用于航运。因此,曹操要采取遏淇水干流入白沟运河的措施,以使白沟运河的水量,增加到足以可进行漕运的需要。

(三)白沟运河的交通作用

建安九年(204年)二月,曹操率领十万大军围攻邺城,由于守城的袁军谋士审配防御严密,曹军久攻不下,直到是年八月,乘漳水山洪暴发之机,决漳水灌城才攻破。曹操以十万之众,围城作战达半年之久,如果当时没有开通白沟为其运输军粮和物资,源源不断地向前线接济军粮,则此次攻邺战役是根本不可能取胜的。这充分说明了这条白沟运河的重要作用。当然,曹操开通白沟运河的目的,并不仅仅为了进攻邺城的军事需要,而且也是为了战后治理河北地区的政治需要。因为在袁氏集团长期统治下的幽、冀等州(即今河北地区),民生凋敝,所需粮食难以就地取给。而曹操是一个重视国计民生的人,他曾说:“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汉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7]。不久前,他曾下令在许昌一带募民屯田,得谷百万斛,并且在各州郡设置田官,储备粮食,这样在征伐四方时就可免除运粮之劳。曹操在消灭袁氏集团、夺取河北地区后,下令减征田租岁赋,以收揽民心。在这个非常时期,正是依靠白沟的运输条件,才能将积屯于淮、颍等地的粮食运到河北地区,以满足当地军、民的生活需求。

前面说过,白沟运河是以清水和淇水为上源的,它南起淇口,沿着黄河故道朝东北方向延伸,在今河南省内黄县北,有洹水(今称安阳河)注入,使白沟水量有所增加,这对当年曹操利用白沟运河运输军粮到邺城一带非常有利。后来,又在今河北省馆陶县附近开凿了一条新的运河——利漕渠,使漳水与白沟运河相通,引漳水入白沟运河。因漳水是一条较大的自然河流,水量远比淇水和洹水要大,因此这时的白沟运河水量大增。随着清水、淇水、洹水和漳水相继注入白沟运河,使白沟运河成为当时河北南部的一条主要水道。因此《水经注·淇水》说:“自下(注:指利漕口以下),清、漳、白沟、淇河,咸得通称也”。

白沟运河的上、中游流向,是由西南向东北,其故道大致为今天的卫河。白沟运河的下游,在今河北沧州附近分为两支,一支继续向东北流,在今黄骅市境内入海,其故道大致在今捷地减河一带;另一支向北流,名曰水《水经注·漳水》对此有记载。水流至河北青县境内注入滹沱河,其会合口称为口。与后来曹操开通的平虏渠相接,其故道大致为今天的南运河中的一段。由于白沟运河南通黄河,北达滹沱河,因此自它开通以后,很快就成为中原地区通向河北地区的水运要道。而前面提到的枋堰,因地处白沟运河之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后世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成为后世“舟车日奔冲”的交通要冲。早在西晋时,枋头已出现了城堡,后来又逐步发展成为黄河北岸的军事重镇——枋城。东晋太和五年(370年),前秦攻灭前燕,前秦国君苻坚亲临枋城巡视,宴请当地父老,并将枋城升格为永昌县。到了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时期,枋城又进一步发展成为汲县的治所。

这里还需补充几句:根据《水经注·淇水》的记载,曹操修建的枋堰,后因年久失修,枋木腐朽,导致堰体塌毁。至北魏孝明帝熙平年间(516~518年)进行重建,“其堰悉铁柱,木石参用”。说明重建时所用的建筑材料改为铁柱,坝体当然更加坚固。同时还开挖了新的渠道。曹操时代所开挖的渠道是经过枋城北面的,向东流去;而北魏时期新开挖的渠道,则略向南移,是穿越旧堰所在之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