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沟,即今京杭大运河中扬州至淮安一段的前身,始建于春秋时代后期的吴国。本书第三章已经谈到,当时吴王夫差开凿邗沟,是出于军事和政治的目的,即北伐齐国并与晋国争霸中原的需要。为了争取时间上早日建成,采用了充分利用江淮之间星罗棋布的自然湖泊加以连接而成的工程方案。这样,既可减少土方工程量,又可缩短施工时间,其具体方向是:从邗城(今扬州市西北)出发,向南连通长江,向北穿过武广湖与陆阳湖之间宽约五里的低洼地带,至樊梁湖(在今江苏省高邮县北),为了利用水面面积很大的射阳湖,不得不折向东北,穿越博芝湖(今江苏省宝应县东南),再向北穿越射阳湖,从射阳湖折向西北,经夹邪至淮河南岸的末口(今江苏省淮安县北),全长三百七十里。史称邗沟旧道,或邗沟东线。显而易见,这条邗沟旧道存在着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在半途向东拐了个大弯,增加水道的里程,在交通运输上很不经济。至于邗沟旧道的宽度和深度如何,史无记载,无法知道。不过从一些历史事件的侧面,可以推测当初的邗沟,其宽度和水深是可通行运兵运粮船只的。在邗沟开通后的第二年(前485年),吴王夫差兵分两路北上伐齐。据《左传·哀公十年》记载:“公会吴子、邾子、郯子、郑子伐齐南鄙,师于鄎……徐承帅舟师,将自海入齐,齐人败之,吴师乃还。”吴子,指吴王夫差。公,指鲁哀公。徐承为吴国大夫。记载说的是,鲁哀公十年(前485年),吴王夫差率师沿邗沟北上,与鲁、邾、郯等国国君会晤,商议伐齐,吴师推进到达齐国南部边境鄎的地方。另一路由吴国大夫率领的海军,从海上进入齐国领域,被齐国击退败归。翌年(前484年),吴王夫差再次率领大军从邗沟北上,与齐军战于艾陵(齐国城邑,在今山东省莱芜市东北)。据《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战于艾陵,大败齐师。”吴王夫差在伐齐获胜、率师返回苏州后,由于称霸中原欲望的极度膨胀,竟将多次向他忠谏不可伐齐而应防越的伍子胥赐死。从以上这些历史事件看来,邗沟开通后,吴王夫差连年率师往返于吴、齐两国之间,说明当时邗沟的宽度与水深,虽不能通行吴国庞大的海军战舰,但足以通行运兵运粮的一般船只。对此晋朝的杜预在《左传》注释邗沟时说:“通粮道也。”吴国开凿邗沟运河没有用上几年就亡国了,但这条运河对后世在经济上、交通上和军事上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有力地促进了江淮地区,特别是运河沿线扬州、淮安等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并为后世开凿京杭大运河起了先导作用。
如上所述,吴国匆匆忙忙开通的邗沟旧道,由于路线迂回弯曲、宽度和水深有限,所以后世曾多次对它进行了扩建和改建。(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