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王莽以及其后的光武帝,对黄河决堤泛滥成灾都抱着消极不管、任其自流的态度,致使这次灾害延续达50余年之久。据此可以看出,不论是被后世贬为乱臣贼子的王莽,或是被后世褒为中兴英雄的刘秀,作为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只顾统治者自己利益,却不顾被统治者老百姓的死活。不过,也有例外。光武帝之子,汉明帝刘庄即位后,对延续了50余年的水灾十分关注。因为当时的灾情实在太严重了,使这个新即位的皇帝深感不安,决心加以治理,而且决心很大。当时水灾严重状况,可从汉明帝发布的治水诏书中得到充分的反映:
自汴渠决败,六十余岁,加顷年以来,雨水不时,汴流东侵,日月益甚,水门故处皆在河中,漭广溢,莫测圻岸,荡荡极望,不知纲纪。今兖、豫之人多被水患,乃云县官不先人急,好兴它役,又或以为河流入汴,幽、冀蒙利,故曰左堤强则右堤伤,左右俱强则下方伤,宜任水势所之,使人随高而处,公家息壅塞之费,百姓无陷溺之患。议者不同,南北异论,朕不知所从,久而不决。[38]
这篇诏文可谓是当时延续了50多年水灾状况的真实写照。看,河水横流,河汴难分,原有汴渠口的水门,都已浸泡在河水之中,一片汪洋,辨不清对岸,极目望去,只是空荡荡的。兖、豫一带(今山东西部和河南东部)的田地和村庄都被河水吞没,老百姓遭受如此大的灾难。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景象!(www.xing528.com)
上引诏文所谓汴渠,即是战国以来通称的汳水,它是鸿沟水系最北面的一条河流,自荥阳附近引黄河水东流,经浚仪(今开封)、蒙县(今商丘)至彭城(今徐州)附近注入泗水,再流向淮河。其商丘以东下游也称获水。《汉书·地理志》则统称汳水和获水为卞水,亦称为汴水。关于汴渠之名,最早见于《后汉书》有关王景治河理汴的记载。《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是南朝刘宋时代人,在撰写《后汉书》时很有可能认为,汴水经过王景大规模治理后,已不是一条完全的自然河流,而是改造成一条人工河道,因此将汴水改称为汴渠。由于汴渠横贯于中原地区与江淮沿海地区之间,成为沟通都城洛阳与江淮富庶地区、漕运频繁的骨干水道,因此一向为东汉朝廷所重视。
如今,汴渠已被黄河的洪水吞没,成为一片汪洋,严重影响了漕运。该如何治理呢?由谁来挑这副重担呢?这些问题一直在汉明帝的脑海中翻腾。为此,也曾多次召集群臣进行商议。可是他手下的这些官吏对于如何治理眼前这么严重的水灾,不仅说不出个子丑寅卯,而且发表一些似是而非的谬论。如说:黄河南移入汴,治与不治各有利弊,治则有利于兖、豫,不治则有利于幽、冀(今河北地区),言外之意就是不需要急于去治理。有些朝官则干脆主张“任水势所之”,让灾区老百姓选居地势较高之处,这样,朝廷可以节省治理费用,老百姓也可避免淹溺。而那些管辖黄河南北地区的地方官,则从各自的地方利益出发,更是意见完全对立。黄河以南地方官,赞成对黄河改道尽快治理,使黄河早日北归原处;黄河以北地方官,则认为黄河改道已近60年,早成定势,主张维持现状。由于“议者不同,南北异论”,搞得这位决心治理水灾的汉明帝“不知所从,久而不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