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运河工程:滹沱河与汾河沟通的成功尝试

中国运河工程:滹沱河与汾河沟通的成功尝试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汉朝廷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对横穿太行山的滹沱河进行了大规模疏治,并试图在今山西境内的寿阳、阳泉一带和太原以北的阳曲、忻州一带先后开凿运河,将滹沱河与汾河连接起来。这是一项宏伟、艰巨的水利工程,如果成功,不仅能够解决当时的军粮运输问题,而且因为滹沱河属海河水系,汾河属黄河水系,使两大水系相沟通,从而改变晋冀地区河道流向的格局,历史意义十分重大。现将发生在东汉明帝永平年间的这两项运河工程分述如下。

中国运河工程:滹沱河与汾河沟通的成功尝试

生活在阴山山脉的匈奴游牧民族,其骑兵十分勇猛剽悍,自战国后期至东汉初期的300年间,一直严重威胁着我国北方边境地区的安全。因此防御和反击匈奴的侵扰,成为战国时的赵国以及后来秦、西汉两朝的国防头等大事。到了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48年),匈奴统治集团因争夺王位而发生内讧,分裂成南匈奴与北匈奴两部,力量大为削弱。其中势力较小的南匈奴因恐被北匈奴吞灭,主动向东汉朝廷献出匈奴地图,要求归附汉朝,并表示“永为藩蔽,捍御北虏”[16]。东汉朝廷当然乐于接受。翌年,南匈奴单于率其部众四五万人徙居塞内,在位于边境地区的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代郡、雁门等郡与汉人杂居。不过几年,在上述地区定居的南匈奴人陆续增加到二十余万。当时,东汉朝廷对这些入塞定居的匈奴人,能否安分守己并不放心,因此派遣大批汉军驻防在这些地区,“随单于所处,参辞讼,察动静”[17]。一方面防御北匈奴骑兵南下攻击南匈奴人和侵扰我国边境,另一方面也对南匈奴人进行暗中监视。当时要维持驻屯在今山西、陕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一带大批汉军的生活和军备,需要大量的粮食和其他物资,单靠当地军屯生产远不能解决问题,而利用黄河漕运关东地区的粮食和物资,又因东汉建都于洛阳,对黄河三门峡险道失修已久,即使加以抢修,通漕也极艰难,因此不得不另辟新的漕运途径,主要是从位于河北平原的常山国、中山国(均在河北平原的滹沱河流域,临近驻军地区)屯田区调运粮食、物资,为此开通从太行山以东至太行山以西的漕运水道,是当时的急务。东汉朝廷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对横穿太行山的滹沱河进行了大规模疏治,并试图在今山西境内的寿阳阳泉一带和太原以北的阳曲、忻州一带先后开凿运河,将滹沱河与汾河连接起来。这是一项宏伟、艰巨的水利工程,如果成功,不仅能够解决当时的军粮运输问题,而且因为滹沱河属海河水系,汾河属黄河水系,使两大水系相沟通,从而改变晋冀地区河道流向的格局,历史意义十分重大。现将发生在东汉明帝永平年间的这两项运河工程分述如下。(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