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地区与关中地区相毗邻,又有黄河贯通其间,作为漕粮的供应地十分理想。但是,位于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和大阳县(今山西省平陆县)之间黄河中的三门峡,犹如一只巨大的魔掌卡住了黄河的咽喉,使一路畅通的黄河运道在这里发生梗阻。原来,黄河自潼关以东至孟津一段,两岸高山形似峡谷。南岸是崤山,北岸是中条山,原本宽阔的黄河河床,在此受到约束,因而水流变得湍急。再流至陕县以东四十多里处,河水受到北岸山体阻挡而折向南流,形成一个弯道,使原是自西向东流的河道,变成自北向南流的河段,而就在这个弯道河段中,有两座石岛盘踞在河道中央,迫使原本已很湍急的河水,一分为三而成三股滚滚激流,分别从三处狭窄的通道中汹涌流过。这三处通道,犹如并列的三座大门,所谓三门峡,其名由此而来(见图6-4)。
图6-4 黄河三门峡示意图[32]
三门峡的三门,实际上是三条航行通道,其中靠近西岸的一条通道最为险恶,不仅河道弯曲多瓶颈,而且水下暗礁密布,水流湍急而多漩涡,舟船无法通过。如偶有舟船误入此门,必遭灭顶之灾,故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鬼门。古人有记载说:“水行其间,声激如雷,而鬼门尤特险恶,舟筏一入,鲜有得脱,名之曰鬼门,宜矣。”[33]
位于中间的一条通道也很险恶,水下岩礁高低不平,导致水深不一,水流产生许多漩涡。舟船一旦进入此门,稍有不慎,连船带人即被漩涡卷入河底,故人们称它为夜叉门。夜叉是神话中的凶神,人们以夜叉命名此门,说明其险恶程度与鬼门无异。
靠近东岸的一条通道,水流较为平缓,因此过往舟船都选择此道谨慎地通过,人们称它为金门。金门通道的险恶程度虽然比其他两门要低,但舟船通过时也极艰难。据生活在中、晚唐时期的李繁所撰《邺侯家传》一书“门匠”条记载:
自集津[34]上至三门,皆一纲船夫并牵一船[35],仍和雇相近数百人挽之。河流如激箭,又三门常有波浪,每日不能进一二百船,触一暗石,即船碎如末,流入漩涡,更不复见。上三门篙工,谓之门匠,悉平陆人为之,执一标指麾,以风水之声,人语不相闻。陕人[36]云:“自古无门匠墓,”言皆沉死也。故三门以下,河中有山,名米堆、谷堆。[37]每纲上三门,无损伤,亦近百日方毕,所以漕运艰阻。[38]
从上引唐朝人的记载,可知自关东地区溯黄河逆流西行的漕船,在通过三门峡时是何等的困难!唐朝时的状况尚且如此,比唐朝早约千年的汉朝,其时漕船在通过三门峡时的艰难状况,更是可想而知了。
关于三门峡各门的名称,是有其历史变化过程的。三门中的金门之名似乎出现最早。唐人赵冬曦曾作《三门赋》,其序云:(www.xing528.com)
砥柱山之六峰者,皆生河之中流……其南有三峰:东曰金门,中曰三堆,西曰天柱[39]。
赵冬曦是初唐武则天执政时期人,说明“金门”之名,最迟在初唐时已流传。但到了金朝时,又为后来广为流传的“人门”之名所取代。元好问编辑的金朝人诗集《中州集》卷四,收录有金朝人周昂所作的《底柱图诗》云:“鬼门幽险深百篙,人门过窄逾两牢。”据此可以为证。鬼门一名,至迟在北宋时已经出现。因为在三门峡的岩崖上,北宋人所题刻的文字中,已有“鬼门、夜叉门、金门”的名称。[40]鬼门之名,从此流传下来,再没有变更过。神门一名的出现时间最晚,上述唐、宋、金时代的有关文献记载均称夜叉门,而未见“神门”和“人门”的称呼。明朝成化年间编成的《皇明文衡》中,录有明朝人王翰《游三门记》一文,始有“南者为鬼门,中为神门,北为人门”的提法。可见流传至今的鬼门、神门、人门等名称,在明朝成化以前已经出现。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三门峡险阻,指的并不只是上述三门之处,还应包括位于三门下游不远处的砥柱,以及一百二十里河道的阏流险滩。
砥柱亦作底柱,其名最早见于战国时代的文献,如《尚书·禹贡》记载:“东至于砥柱。”《墨子·兼爱中》记载:“洒为底柱。”砥柱或底柱的原意是指整个三门峡险阻,而不是单指屹立于滔滔黄河激流中的砥柱石岛。前面提到的唐人赵冬曦《三门赋·序》说得很清楚:“砥柱山之六峰者,皆生河之中流,其最北有两柱,相对距崖而立,即所谓三门也”[41]。就是说,整个险阻河段统称为砥柱山,砥柱山有六峰,即位于黄河中流的六座小石岛,而“三门”只是砥柱山的一部分。大约在明朝以后,砥柱始专指位于“三门”下游不远处的那座柱状小石岛(在明朝以前,现在的砥柱称为天柱石)。因其独自屹立于汹涌的黄河激流中,任凭惊涛骇浪的冲击而巍然不动,所以自先秦时代以来[42],一直被人们用来比喻在艰难环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力量和高贵质量。
阏流起自砥柱,并向黄河下游延伸一百二十里。何谓阏流?阏是阻塞的意思,加以引申,阏流就是潜伏着险阻的河流。对此,《水经注》卷四《河水》有一段精到的描述:
河水翼岸夹山,巍峰峻举,群山叠秀,重岭干霄。郑玄案《地说》:河水东流,贯砥柱,触阏流,今世所谓砥柱者,盖乃阏流也……自砥柱以下,五户以上,其间百二十里,河中竦石杰出,势连襄陆,盖亦禹凿以通河,疑此阏流也。其山虽辟,尚梗湍流,激石云洄,澴波怒溢。合有十九滩,水流迅急,势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虽世代加功,水流蹦渀,涛波尚屯。及其商舟是次,鲜不踟蹰难济,故有众峡诸滩之言。五户,滩名也。
据此可知,阏流就是河中“竦石杰出,势连襄陆……激石云洄,澴波怒溢”。通俗地说,河道的水下潜伏着一些暗礁、险碛,共有十九处之多,一路散布在河道中,自砥柱起至五户滩止,长一百二十里,在此阏流段内,水流湍急,暗伏杀机,虽经历代(如曹魏、西晋)整治,收效甚微,因而“破害舟船,自古所患”。
从《水经注》对于这一百二十里阏流状况的描述中,使我们明确认识到:所谓三门峡险阻,并不只是三门附近的河段,而是自砥柱以下的一百二十里河段中,时时处处都有险阻。这些险阻,乍看不如三门附近那样望而生畏,但它暗藏在水下,十分隐蔽,使人防不胜防。过往船只如稍有不慎,就会遭殃,因此危险性还是很大。正如《大清一统志》所指出的:“大抵三门之险,不专在砥柱(指三门),其下兼有阏流为之阻。盖自砥柱以东,夹河群山之水,并注于河,上激六峰,下阻十九滩,湍波倍加汹涌”[4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