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运道受三门峡险阻的限制,而当时又根本无力解决,这使朝廷走投无路,于是朝野人士纷纷献计献策,另觅漕运途径。
一天,忽报有人上书,建议从关东到关中,不走黄河运道,而另辟蹊径,即开凿褒斜道以沟通汉水与渭水。御史大夫张汤代为奏报此事。据《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记载:
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从南阳上沔入褒,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下渭。如此,汉中之谷可致,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
引文中所谓:“漕从南阳上沔入褒,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下渭。”就是当时汉武帝采纳有人上书建议、准备开通的水陆联运路线。原来,褒水和斜水都发源于秦岭的太白县境,两水的源头相距仅一百多里。褒水在秦岭的南坡,向南流至褒谷口(在今褒城县北十里)注入沔水(即今之汉水),成为汉水上游的一条支流,全长198千米;斜水在秦岭的北坡,向北流至斜谷口(在今眉县西南三十里)注入渭水,成为渭水中游的一条支流(今名石头河),全长70千米。在西汉时代,褒水的中、下游和斜水的下游可以行船,沿着两水的河谷,先秦时代秦惠文王时筑有栈道,是关中平原通往汉中和巴蜀地区的捷径。据此,只要分别将两水的中、上游段河谷拓宽,河床加深,疏浚水道,并辟通跨越分水岭的陆路运道,使之与褒、斜两水的水路运道相衔接,就可将汉水与渭水之间的运道连通。这样,不仅汉中地区的粮食、物资以及竹木材料等,而且汉水中、下游的南阳和襄阳地区的粮食、物资等,均可装船由汉水上溯至褒谷口,再溯褒水而至分水岭,改用车马从陆路越过分水岭后,再改用船只沿着斜水顺流而下到达斜谷口,最后沿渭水到达京师长安(见图6-2)。
(www.xing528.com)
图6-2 褒水与斜水分布示意图[12]
这个水陆联运的建议,无疑是个绝妙的好主意,如果得以实现,这比利用黄河运道硬闯三门峡禁区安全得多。因此当时汉武帝听了张汤的奏报后,立即采纳,并任命张汤的儿子张卬为汉中太守,主持这项工程,还调派了数万军队从事施工。工程内容主要包括褒水和斜水的河谷拓宽、航道整治以及分水岭陆道开辟等,工程的施工是从元狩二年至六年(前121年~前117年),历时四载,开辟水、陆运道五百多里。但是,由于河谷过于陡峻,水道坡度过大,又限于当时的施工技术和设备,仅凭人力和简单工具,虽经艰苦劳作,终难彻底战胜条件险恶的自然界。结果是,竣工后“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就是说水道中许多大礁石无法铲除,加上每当山洪暴发时,山坡上的许多大石块因受到山洪的冲击,随时可能滚落下来阻塞河道,因此根本无法通行漕船。不过,穿越秦岭的陆道终于开辟成功,成为沟通汉中地区与关中平原的交通要道,对于后世川陕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军事需要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国时代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率领大军北伐曹魏,走的就是这条褒斜道。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褒斜道水陆联运工程的建设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是汉代民众不畏艰难险阻,使用落后的工具改造大自然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世人们学习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