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爆发了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大规模农民起义,遭到秦朝的镇压。接着,项羽领导的一支起义军,歼灭数十万秦军主力,摧毁了秦朝的统治;而刘邦领导的另一支起义军,绕道进入关中,接受了秦王的投降。于是在项羽和刘邦之间,又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楚汉战争,经过五年时间的鏖战,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夺得天下。刘邦建立的政权国号为汉,因其建都于关中的长安,史称西汉,也称前汉。
西汉是汉朝的前半部分,存在时间二百多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统一、强盛、国际影响较大的朝代,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灿烂亮丽、大放光彩的重要时代。仅就有关运河工程和水运交通方面而言,西汉在前朝所取得的成就基础上,又有新的开拓和发展。
例如,在汉武帝时,曾动用数万人工,对位于秦岭南北坡的褒、斜二水进行了艰巨卓绝的运道开发;在汉成帝时,又对黄河三门峡天险采取了史无前例的工程改造措施。虽然这两次宏大的工程行动,因受时代条件所限即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最终未能取得成功,但是西汉劳动人民那种勇于改造自然界和敢于碰硬的大无畏精神,为后世人们所敬仰,并激励着后世人们继续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顽强的斗争。汉武帝时,还在关中地区开通了一条长三百多里的漕渠,以代替弯曲多拐、水浅多沙的渭水,从关东各地运往京师长安的粮食、物资等,都是通过这条漕渠来完成的,不仅使用价值巨大,而且存在时间也长,是我国历史上一条重要的运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开挖这条运河时,采用了测量定线的科学方法,使施工时有依据可循,这是运河工程技术的一大进步。(www.xing528.com)
又如,在水运交通方面,西汉在广泛利用风帆、借用风力推动舟船前进的基础上,又进一步采用“舵”和“橹”的先进转向装置和推进装置,使舟船航行时的转向灵活性和航行速度大大提高,这是中国乃至世界航运史上划时代的进步。据东汉人刘熙所著《释名》一书的《释船》条云:“其尾曰柂。柂,拖也,在后见拖曳也。且言弼正船使顺流,不使他戾也。”柂,就是舵。弼正,纠正之意。意思是说,舵能使航行中的舟船,转向自如,循着预定目标前进,而不使发生偏向。该书在《释船》条中还说:“在旁曰橹。橹,膂也,用膂力然后舟行焉。”就是说,橹是一种推进装置,可使航行中的舟船拨波前进。我们知道,文献记载在时间上总是迟于事物的出现。船舵和船橹,从出现到载入史籍,中间必然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再结合出土的秦汉时期考古资料来着,舵和橹这两种至关重要的船用装置,在西汉时期已经出现并已普遍地使用了。
总之,就我国运河工程和水运交通而言,西汉200多年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