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灵渠:地理环境与工程设施

灵渠:地理环境与工程设施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灵渠的工程设施包括:南渠和北渠、大小天平、铧嘴、陡门、大小泄水天平、秦堤等。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是在唐代整修灵渠时所增设。乐史是根据唐朝人鱼孟威所撰《桂州重修灵渠记》一文提出这一说法的。因为比灵渠早30余年由当时秦国所建的四川都江堰工程,就设置了用以分水的鱼嘴设施。在开凿灵渠时,借鉴都江堰工程的成功经验,是完全有可能的。

灵渠:地理环境与工程设施

灵渠位于广西兴安县城附近,这里层峦叠嶂,正是湘江上游和漓江上游分水岭所在地。分水岭以东,地势南高北低,自南向北逐渐倾斜,发源于广西灵川县境海洋坪的海洋河,自南向北流到这里称为湘江,并继续向北流经湖南省注入长江。分水岭以西,地势北高南低,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发源于兴安县附近的漓江上游支流灵河,自东北向西南流,与大溶江汇合后称为漓江,再向南流入西江。两条江背向而流,但在上游分水岭处却相距不远,因此,如在分水岭处开凿一条越岭运河,使海洋河的部分水量流入灵河,就可以沟通湘、漓两江。这就是灵渠的设计思路所在。所喜海洋河有一小支流(双女井渠)与灵河的一个水源(始安水)相距仅1.5千米,中间所隔的分水岭为一小土岭,当地人称为太史庙山,其相对高度仅20~30米,两侧的山势也较平缓,特别是双女井溪与始安水之间的水位差仅6米,这就构成了在这里开凿越岭运河、引湘入漓极为有利的地形条件和水文条件。这里也是自古以来往来于湖南、广西间的交通孔道,被称为湘桂走廊。2200多年前开凿的灵渠运河,就是坐落在这一最佳的地理位置上,充分反映了当时灵渠的规划设计在选址方面是非常科学的。

灵渠的工程设施包括:南渠和北渠、大小天平、铧嘴、陡门、大小泄水天平、秦堤等(见图5-1)。

图5-1 灵渠示意图[14]

(一)南渠和北渠

南渠和北渠是运河的主体部分,全长34千米。其中南渠长30.5千米,分为上、下两段。上段自铧嘴起向西经兴安县城,再越过分水岭(太史庙山)至始安水与灵河的汇合处止,全由人工开凿,长4.5千米,宽7米,水深0.6~1.3米。下段自上段尾端起,沿着灵河的自然地势继续向西至与漓江汇合口,长约26千米。此段系扩建灵河的自然河道而成,宽10~60米,水深、水量均较大。

北渠自铧嘴起向北蜿蜒流入湘江,长3.5千米,宽13~15米。渠道弯曲成两处S形,这是为了延长流程,减小比降,使水流缓慢,便于船只航行而有意识地设计成这个样子。其中被北渠所替代的一段湘江河床,称为故道,主要用于洪汛时期的泄洪。

(二)大小天平

“天平”是一种呈“人”字形的堤坝。建筑在湘江中,其折角顶端对着湘江上游方向,两个坝面与水流方向成斜交,起分水作用,这样可使上游来水自动分流至南北渠道,并有利于泄洪,这是古代工程设计者不自觉地遵循着现代力学的原理。两个坝面的长度不等,位于北渠一边的,坝长380米,称为大天平;位于南渠一边的,坝长120米,称为小天平。坝高均为4米多,坝顶宽约6米。坝体用大石块砌于打入河床的木桩基础上,河床以下部分深2米多,河床以上部分高1.7米左右。

大小天平的作用是:①提高湘江水位,减少南渠越过分水岭的土方工程量;②拦河蓄水,枯水期能拦截全部河水入渠,保证船只航行所需水量;③坝高低于湘江两岸,当南渠和北渠无法容纳汹涌而来的洪水时,洪水就可越过坝顶而泄入湘江故道,避免泛滥成灾。因此它具有拦河坝和滚水坝的双重作用。古人之所以称为“天平”,就是因为它能调节流量,使渠水枯萎时不竭,涨水时不溢,长年保持平衡。

(三)铧嘴

这是一种分水设施,也建筑在湘江中。位于大小天平顶角之前,因其前端锐而后面钝,形如犁铧,故称铧嘴。现在所看到的铧嘴,是经过后世多次改建的成果,实物形状与文献资料记载的已不相符,现在的铧嘴并不好似人犁铧形状,而是一个高约6米、宽约23米,由大石块砌成的斜方形石台。铧嘴所起的分水功能,犹如四川都江堰的鱼嘴。从上游海洋河流过来的水,到达铧嘴后就一分为二,一部分流入南渠,一部分流入北渠。铧嘴除了分水功能外,还对位于它后面的大小天平起到避免被水流冲垮的保护作用。由于南渠的宽度小,北渠的宽度大,南渠的容纳河水的流量也比北渠要小,因此铧嘴的位置并不设在江心,而是偏向南渠一侧(与大小天平的顶角位置相符),这样,对上游的来水不是平分而是大致成3∶7的比例进行分流,即百分之三十的流量被铧嘴分流入南渠,而百分之七十的流量被分流入北渠。

铧嘴和大小天平都是灵渠的关键设施,设计精巧,施工简单,使用效果良好,完全合乎现代力学原理和经济原则,充分反映了2200多年前我国先民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后世人们对此称赞不已。如南宋的名臣和诗人范成大有《铧嘴》诗云:“导江自海阳,至县乃迤。狂澜既奔倾,中流遇铧嘴。分为两道开,南漓北湘水。至今舟楫利,楚粤径万里。人谋夺天造,史禄所经始。”[15]

关于铧嘴的设置时间,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在秦代修建灵渠时就有铧嘴。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是在唐代整修灵渠时所增设。前者以南宋范成大为代表,他曾任广西地方官,在所著《桂海虞衡志》一书中说:“铧嘴……秦史禄(注:即监禄)所作也。迎海阳水(注:即海洋河),垒石为坛,前锐如铧,冲水分南北,下为湘漓两江,功用奇伟。”宋末元初的历史学家胡三省是赞同范成大意见的,他在注释《资治通鉴》时引用了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的说法。[16]后者又细分为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唐敬宗时代的李渤所增设的。此说以北宋的乐史为代表,他在所编纂的《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六十二《岭南道·桂州·兴安县》条下说:“宝历(注:唐敬宗年号,825~827年)初,渠道崩坏,舟楫不通。观察使李渤遂叠石造堤如铧嘴,辟一水为二水。”乐史是根据唐朝人鱼孟威所撰《桂州重修灵渠记》一文提出这一说法的。明朝人黄佐编纂的《广西通志》卷三十三说:“兴安灵渠,自史禄始作以通漕,唐观察使李渤始为铧堤以固渠。”明显是采用了乐史的观点。另一种意见认为,是由唐懿宗时代的鱼孟威增设的。这种说法以北宋欧阳修为代表,他在所编纂的《新唐书》卷四十三《地理志·桂州郡理定县》条下云:“西十里有灵渠引漓水,故秦史禄所凿,后废。宝历初,观察使李渤立斗门十八以通漕,俄又废,咸通九年,刺史鱼孟威以石为铧堤亘四十里,植大木为斗门至十八重,乃通巨舟。”就上所述,到底是哪种说法正确,目前尚难断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秦朝始建灵渠时,设置铧嘴分水设施,在技术上是完全办得到的。因为比灵渠早30余年由当时秦国所建的四川都江堰工程,就设置了用以分水的鱼嘴设施。在开凿灵渠时,借鉴都江堰工程的成功经验,是完全有可能的。

(四)陡门

灵渠在秦代开凿时,并没有设置陡门,灵渠之有陡门,始自唐代。其后,宋、明、清各代都有陆续增设和改进。按照本书体例,理应分别在各有关的章节加以叙述,但鉴于分章叙述不利于对灵渠发展状况的完整认识,因此有意将有关灵渠的内容,集中在本章本节作系统介绍。

陡门又称斗门,是用于调节河道水位的一种古老航运工程设施,具有现代船闸的作用。通常建立在地势起伏不平、河道比降大的运河上。这时所说的比降,是指运河某一段河底的高差与其流程间距的比值。通俗地说,就是河道的坡度。河道比降大,不利于船舶航行。一般适合于船舶航行的河道比降为1/3000,也就是说在3000米长的河道上,其高差不能超过1米,超过了这一标准,则必须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才能使船舶航行前进。常用的工程措施有:一是将运河河道有意设计成弯弯曲曲的形状,目的是延长河水的流程,以减小其比降,前面所提到的灵渠中的北渠,就是如此。二是设置陡门,分段提高运河水位。所谓设置陡门,就是在运河两岸用巨石砌筑的半圆形墩台,一般高1.5~2.0米,上面留有安装陡杠的槽口。墩台呈对称地突出在河道中,使河道形成一处处的瓶颈卡口。如果河道较宽,则在墩台外侧还需筑堤坝,使两端各与墩台和河岸相连,目的是为了减少墩台的工程量。

陡门通常设置在河道狭窄、水浅流急之处,设置陡门的数量,应视河道比降大小而定,比降大的河道要多设置一些,比降小的河道可少设置一些,因此在同一河道上陡门与陡门之间的距离是不相同的。陡门的宽度一般5~6米,仅容一船通过。古代因受建筑材料、施工设备和技术水平的限制,陡门并没有像现代船闸那样装有启闭自如的闸门,陡门的启闭是使用陡杠(实际就是大木棍)、陡笪(用竹篾编织而成的大席子)等一些极其简易的器物和一套特殊的操作方法来完成的。例如,要关闭陡门时,先用两根陡杠一上一下地横放在两边墩台的槽口内,再用一根小陡杠斜放着,使之与上、下两根横杠相交,在相交部位用绳索固定住。如图所示:“≠”,再将一张张陡笪垂直固定在陡杠上,形成一道临时的拦河坝,将河道的瓶颈卡口堵塞,水流被阻,这就完成了陡门的关闭操作。如要打开陡门,则只要撤去这些堵塞之物就完成。在设有多座陡门的运河中航行,船舶的前进是分段完成的,而不是连续地前进的。例如当船舶进入第一座陡门后,立即关闭身后的陡门和打开前面的第二座陡门,河水就从前面的陡门涌入。由于这时第一座陡门已关闭,河水只进不出,水位随即上升,待船舶所在河段(即第一座陡门与第二座陡门之间的河段)的水位上升到前后相平时,船舶就可平稳前进,从而完成了这一河段的航行。当船舶进入第二座陡门后,立即关闭身后的第二座陡门,并打开前面第三座陡门……如此依法炮制,船舶就可循着运河而一段一段地上爬前进,到达运河的最高处。如果船舶是从运河的高处向低处航行,那么,只要将启闭陡门的先后次序颠倒,即可达到目的。

再回过头来说灵渠。灵渠横穿湘江上游与漓江上游的分水岭,而湘江上游与漓江上游原本存在着约6米的水位差,因此比降较大,不利于行舟。而秦朝时尚未发明陡门技术,要想在灵渠中实施航行,必须另想其他办法。我们的祖先在自然条件有限和困难面前,从来不是束手无策,凭着高度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正确而巧妙地采用了完全符合现代科学原理的有效工程措施,那就是将北渠有意识地设计成弯弯曲曲的形状,以延长其流程,减小其比降,降低其流速。在航行时,再加上人力牵挽等临时措施,使灵渠自开通之日起,历经秦、汉以后的一千年间,一直发挥着中原与岭南地区之间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

但是,当时代的车轮进入唐代中叶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和岭南地区的广泛开发,中原和岭南之间的政治军事联系以及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密切,对于沟通南北的唯一水道——灵渠的航运需求,也随之日益增多。秦汉时期使用的那些措施已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当时灵渠的舟船航行,是什么样的状况呢?唐朝人为我们提供了答案:“唯仰索挽肩排,以图寸进。或王命急宣,军储速赴,必征十数户乃济一艘”[17]。就是说,灵渠中的舟船航行全靠人力牵挽,才得以一寸一寸地缓慢前进。每当国家有紧急运输任务时,不得不征调十来户劳役来牵挽一艘漕船通过灵渠。可见当时灵渠航运效率之低、劳动代价之高,已经到了非加改进不可的地步了。因此,唐敬宗于宝历元年(826年)诏命桂管观察使李渤整治灵渠。李渤为了改革费力、费时、效率极低的人力牵挽方式,因地制宜在灵渠上设置若干座陡门[18],用以提高水位,解决航行困难问题。李渤《旧唐书》有传,但未提及他为灵渠设置陡门之事,只说他为人为官“孤贞力行操尚,不苟合阘茸之流”;在任谏议大夫期间“终不息言,以救时病”,曾针对当时左右常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现象,提出“设官不责其事,不如罢之,以省经费”的意见;又为鄠县县令崔发被中人(即宦官)殴打而仗义执言。“出为桂管都防御观察使……在桂管二年,因得风恙罢归洛阳。”据此可知,李渤在桂管观察使任上仅二年,就为灵渠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关于李渤在灵渠上设置陡门之事,最早见于晚唐人鱼孟威写的《桂州重修灵渠记》,该文说:

李公渤,廉车至此,备知宿弊,重为疏引,仍增旧迹,以利行舟,遂铧其堤以扼旁流,斗其门以级直注,且使溯沿,不复稽涩,李公真谓亲规养民也。然当时主役吏不能协公心,尚或杂束篠为偃,间散木为门,不历多年,又闻湮圮……咸通九年,余自黔南移镇于此……凡用五万三千余工,费钱五百三十余万……自九年兴工,至十年告毕。其铧堤悉用巨石堆积,延至四十里,切禁其杂束篠也。其斗门悉用坚木排竖至十八重,切禁其间散材也。浚决碛砾,控引汪洋,防厄既定,渠遂汹涌,虽百解大舸,一夫可涉,繇是科徭顿息,来往无滞,不使复有胥怨者。[19]

这是关于灵渠设置陡门的最早记载。该文写成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灵渠修复后。其时(咸通九年前即868年前),位于今云南、广西西部一带的南诏国,实行扩张政策,不仅发兵攻占安南交趾城(今越南河内西北),还攻陷邕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大肆掳掠居民和财物。朝廷调集诸道兵马赶赴岭南增援,可是灵渠失修,运粮船无法通过。咸通九年(868年),朝廷急调鱼孟威出任桂州刺史,责成修复灵渠。鱼孟威一到任,就勘察灵渠的毁坏状况。发现当年李渤整修灵渠时,由于具体承办官吏损公肥私,所用材料以次充好,并偷工减料,施工质量很差,以致整修后仅40多年就被水冲毁。因此,这次整修吸取李渤那次整修的教训,特别注意选用较好的材料,确保施工质量。结果,取得了三项成果:一是将铧堤改成“悉用巨石堆积,延至四十里”;二是“陡门悉用坚木排竖,增至十八重”;三是“浚决碛砾,控引汪洋”,就是说,清除沉积在渠底的泥沙砾石,以加深其河床,增加其流量。鱼孟威没有辜负朝廷的重托,通过整修,灵渠的通航条件大为改善,装载上百石粮食的大船,在灵渠中也能顺利地通过,解决了当时军运方面的燃眉之急。同时,由于不再需要征调大批徭役从事牵挽船舶之劳,百姓大众也交口赞誉。

关于灵渠上的陡门数量,历来各种史书记载并不一致。鱼孟威的文章中没有说明李渤在灵渠上设置多少座陡门,只是说在他整修后,将陡门增加到十八座。《新唐书》卷四十三上《地理志·桂州临桂县》条下的记载是:“观察使李渤立陡门十八以通漕,俄又废。”而《太平御览》卷六十五《地部·漓水》条引唐朝曹大宗《郡国志》说:“宝历初,渠道崩,舟楫不通。观察使李渤遂叠石造堤分二水,每水置石陡门一,使制之,在人开闭。”就是说,李渤曾在灵渠南北渠道口各设置陡门一座。从上引各种不同的史料记载来看,《太平御览》所记载的陡门数量最少,只有二座,但与鱼孟威《桂州重修灵渠记》中所说的“增至十八重”,在逻辑上是相符合的,而《新唐书·地理志》所说的,与鱼孟威所说的就有明显的不同。这可能是《新唐书·地理志》在编写时没有注意到鱼孟威文章中“增至十八重”一语中的“增至”二字而有误解,也可能是宋代的欧阳修在撰写《新唐书·地理志》时另有文献所本。总之,不管是由李渤初建或是由鱼孟威增建,晚唐时灵渠上有十八座陡门。

灵渠自从设置陡门之后,人们又给它取了个颇为形象化的名称:陡河。(www.xing528.com)

到了北宋时代,灵渠又因年久失修而不能使用,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由广西提点刑狱兼顾河渠事李师中,对灵渠进行大规模重修,这次重修的主要工程内容是:“燎石以攻,既导既辟。作三十四日成,废陡门三十六,舟楫以通。”[20]就是说,采用以烈火烧烤岩石,再急泼冷水,使岩石爆裂的方法,来清除灵渠的岩礁,加深河床,拓宽两边岩岸,使渠道流量增加,水流畅通。但该文中最关键的一句“废陡门三十六”却很费解,历来学者对这一句话有不同的理解,也就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为此,另据宋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八“嘉祐三年”条记载:“桂州兴安县有灵渠……师中积薪焚其石,募工凿之,废斗门二十六,役三旬而成,舟楫以通。”清代毕沅《续资治通鉴》记载也与此相同。若《续资治通鉴长编》与《续资治通鉴》记载没有错,则可知在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之前,灵渠上曾有三十六座陡门,李师中在重修时拆去了二十六座已损坏或无用的陡门,所以在此之后,灵渠上的陡门仅剩下十座。

南宋时期,朝廷偏居江南,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之间往来密切,当时灵渠成为两流域地区之间的交通要道,因此,为了改善其通航条件,增强运输能力,灵渠上的陡门又恢复到三十六座。据南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一“灵渠”条记载:

渠水遶迤,兴安县民田赖之,深不数尺,广可二丈,足泛千斛之舟。渠内置斗门三十有六,每舟入一斗门,则复闸之,俟水积而舟以渐进,故能循崖而上,建瓴而下,以通南北之舟楫。

据此可以看出,南宋时期灵渠上的陡门虽然数量较多,但运用熟练自如,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通航设施。

明朝时,灵渠上陡门的数量基本上保持着三十六座的规模,时损时补。这从下列文献记载可以证实:

洪武四年正月……修治广西兴安县灵渠三十六陡(门)……甃石为闸,以防水泄[21]

洪武二十九年九月,修广西兴安县灵渠三十六陡(门)……命监察御史严震直发旁县民丁修之[22]

万历十五年七月,广西巡按御史蔡系周陈盐法七事……六曰谨河道。广东至梧州水势甚平,唯桂林至全州,中经兴安县陡河(注:即灵渠),原有陡门三十六座,向系五年大修,三年小修[23]

清代时,灵渠上陡门已减少。康熙年间为二十二座,乾隆年间三十二座,文献记载如下:

旧存陡门十四,皆修整,其已废二十二陡,酌复其八。

这是陈元龙《重建灵渠石堤陡门碑记》提供的情况。陈元龙是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任广西巡抚时,曾捐俸修筑灵渠堤闸等设施后写成这篇碑记的。

陡门凡三十六,乾隆十一年,巡抚鄂昌、布政司唐绥祖饬知县杨仲兴重修时,见存二十有三:北河(注:指北渠)四,南河(注:指南渠)十九……后南河新增九陡……共二十八陡,合之北河四陡,共三十二陡。[24]

(五)泄水天平

这是一种用于宣泄洪水的溢流堰。因其结构大小与天平相似,故俗称泄水天平。溢流堰分正向和侧向两种。前者横卧于河道中,与水流方向成正交或斜交,在高水位时能起到溢洪作用,在低水位时能起拦河抬高水位的作用;后者多建于河渠或堤岸的一侧,其延伸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专用于分泄河渠中的多余水量。在我国,侧向溢流堰早在战国时代已出现,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其中的飞沙堰位于内江、外江之间,其延伸方向与外江、内江的水流方向一致,当内江的流量过大时,水流就可在飞沙堰顶上溢流至外江,因此飞沙堰应是侧向溢流堰。而灵渠渠首处的大小天平,因洪汛时期洪水可以越过顶部溢流至湘江故道,故也可说是侧向溢流堰。侧向溢流堰在东汉王景治汴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即所谓“墕流法”是也。从此以后,得到水利界的重视和广泛使用。灵渠大小泄水天平,就是我国古代侧向溢流堰的典型实例。灵渠共有五处泄水天平,其中南渠有三处,北渠有二处。其所在位置和堰体状况如下。

(1)大泄水天平。位于南渠距起点约一千米处的秦堤上,堰长42米。底宽17.3米,顶宽6.3米,堰顶高度略低于渠岸,用条石砌成。是灵渠中最大的溢流堰,俗称大泄水天平。堰顶筑有多孔平桥,便于在秦堤上游览的人们通行。堰体的临水面砌成阶梯状,溢流面砌成斜坡,斜坡宽约11米,坡面用片石竖向排砌成鱼鳞状,目的是使表面凹凸不平,增加水流磨擦度,起护冲消能作用。在涨水时期,当洪水从海洋河涌向灵渠时,其中一部分江水经铧嘴和大小天平分导后流入南渠,一部分洪水则越过小天平顶部泄入湘江故道。而进入南渠的那部分洪水,当超过南渠本身所能容纳的程度时,其多余的水量就会自动地越过大泄水天平顶部泄入湘江故道,可以避免泛滥成灾。因此,大泄水天平是南渠第二道自动控制水位的必要工程设施(第一道自动控制水位的工程设施是小天平坝),承担着再次分洪的任务。

(2)马嘶桥泄水天平。俗称小泄水天平。位于南渠兴安县城东郊的马嘶桥下,这里是双女井溪与南渠交会处,该堰横跨双女井溪而筑。长13米。上面是桥,桥下是溢流堰。清乾隆年间在堰上设闸门,可以启闭。洪汛期间开启闸门,可接纳双女井溪的洪水泄入湘江故道。枯水期间关闭闸门,可接纳双女井溪的来水,以抬高南渠水位,有利于行舟。因此,小泄水天平是南渠第三道控制水位的有效工程设施。

(3)黄龙堤。位于南渠马嘶桥以西约10千米的拐弯处。长15米,宽约10米。洪汛时期,可宣泄南渠中经过大、小泄水天平分洪后的多余的水量,是南渠第四道控制水位、防止洪泛的工程设施。

(4)竹枝堰。位于北渠距起点约700米的大拐弯处。长15米,宽8米。上面为桥,下面是溢流堰。结构与马嘶桥泄水天平相同,但未设置闸门。主要用于宣泄来自海洋河经大天平分泄后进入该渠的多余水量,以保障北渠中许多弯曲渠段的安全,避免洪泛的发生。

(5)回龙堤。位于北渠入湘江前的分洪渠道口。长15米,宽4米,高约2米。洪汛时期,北渠中的多余水量可越过堤堰顶部,经分洪渠道泄入湘江故道,避免发生洪泛。

上述泄水天平的设置时间问题,历来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秦代始建灵渠时就已设置。理由是泄水天平属于侧向溢流堰一类的工程设施,比灵渠始建时间还早30余年的都江堰工程,其中的飞沙堰就具有侧向溢流堰的功能。特别是在开凿灵渠时,既已成功地修建了具有挡水和溢洪的双重作用的大小天平,那么在当时建造泄水天平当然也不存在技术上的困难。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是后代在整修灵渠时陆续增设的。理由是泄水天平属于滚水坝一类的专用泄洪工程设施,在我国出现滚水坝的时间较晚,不可能在秦代始建灵渠时就已设置。因此这些泄水天平很可能是在唐代以后陆续增建的。据南宋人周去非所着《岭外代答》一书记载:“自铧嘴分水入渠,循堤而行二里许有泄水滩。苟无此滩,则春水怒生,势能害堤而水不南。以有滩杀水猛势,故堤不坏,而渠得以溜湘,余水缓达于融(江),可谓巧矣。”记载所说的泄水滩,就是指大泄水天平。可见,在南宋时大泄水天平已存在。当然,现在所看到的大泄水天平,并不一定就是南宋时已存在的设施,而是明、清时代所重建的。由此看来,关于灵渠上的泄水天平究竟始建于何时的问题,目前因文献资料缺乏明确的记载,暂时无法作出结论。

(6)秦堤。即南渠东岸的一段渠堤。起自南陡口,穿过兴安县城市区,至太史庙山麓的大弯陡止。其走向基本上与湘江故道平行。因始建于秦代,故俗称秦堤。长约2千米。堤岸两侧用巨石砌筑。堤面宽度和高度各段不一,约可分为三段:第一段自南陡口至飞来石,长约0.5千米,堤身紧靠湘江故道,而与南渠分开,堤面宽5~10米,高出水面1米左右。第二段自飞来石至马嘶桥,长约1千米,堤身紧靠南渠,而与湘江故道分开,中经大泄水天平,大泄水天平上筑有多孔平桥相连接。第三段自马嘶桥到大弯陡,堤长约0.5千米,堤身紧靠南渠,而与湘江故道远离。整条秦堤广植花草乔木,繁花吐艳,绿树成荫。沿堤建有多座横跨南渠的拱式古桥,将南渠两岸连成一体。游人信步秦堤,放眼望去,两侧则是一座座石灰岩地区特有的秀丽峰峦,南渠与秦堤相依相偎,犹如两条长长的彩带,迂回萦绕于这些秀峦之间。碧水青山,彼此映照,风景如画。

秦堤现已辟为风景旅游胜地,成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一个组成部分,每年前往游览观光的中外人士络绎不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