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过,岷江发源于四川西北高山地区,由于沿途都是高山深谷,水流湍急,流至今都江堰市一带,地势突然扩展为广阔的平原,致使成都平原地区常遭受洪水灾害。历史上虽经鳌灵等人的治理,但并未根除水患。李冰任蜀守后,经过实地踏勘,选择在山地与平原的交接地区修建了都江堰工程。由于该工程坐落在岷江干流的冲积扇顶点,居高临下,总揽全部水流的有利地理位置,加上整个工程的规划设计科学,结构布局合理,因此经历了二千多年的运行实践,效果十分显著,使水害转化为水利,造福于后世。最早记载都江堰工程的是《史记·河渠书》:
凿离碓,穿二江成都之中。
因记载过于简略,连名称也没有,或许当初就没有名称。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为湔堋、湔堰或都安大堰。至宋代,才有都江堰之名称。
现在看到的都江堰工程,是在李冰所建工程的基础上,经过后世陆续改建、扩建和增建的成果。但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的分析,可知都江堰工程的分水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引水渠道三大主体设施,在李冰修建时已完成,不然这个水利工程将无法运转。当然,现在所看到的三大主体设施也是经过后世的多次加工改进的结果。
《华阳国志·蜀志》所记载的“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就包含三项主体设施中的二项。所谓“壅江作堋”,就是在岷江中流筑堰堤。这“堋”具体指的是分水鱼嘴,是修建在岷江中流的一个分水堰。因堰的迎水前端形似鱼嘴,故名。分水鱼嘴的功能,顾名思义用以分水,它将岷江从上游冲下来的激流一分为二,在西边的称外江,为岷江主流;在东边的称内江,用于向成都平原引水。现在所看到的鱼嘴分水工程,长约1500米,宽约60米,高7米。其中除了李冰所修建的鱼嘴设施外,还包括后世在鱼嘴南面(即下方)为防止分水设施被激流冲坏而陆续增建的内外金刚堤,使鱼嘴分水设施的功能更加完备。除此之外,还使用一种名叫杩槎[55]的水利工具,起调剂分水量大小的作用。其调剂方法是:当内江的流量过大时,在内江放置一排杩槎,可将来自上游的水流逼向外江;当内江的流量不足时,在外江口放一排杩槎可将水流逼向内江。值得一提的是,分水鱼嘴设施的建筑材料是就地取材,以竹编大笼装满江滩上的卵石,一笼一笼地迭砌在江心的小沙渚上。将分水鱼嘴修建在江心沙渚上,是一项极为科学、合理的工程决策,这样,不仅基础牢固,不易被激流冲垮;而且还可大大减少水下工程量,节省物力、人力和施工时间。
飞沙堰是一座溢流堰坝,唐宋时代称为侍郎堰,后来因发现它在泄洪时又可进行排沙,故称之为飞沙堰。位于分水鱼嘴和宝瓶口之间的内江西侧,上距分水鱼嘴约700米,下距宝瓶口约200米。堰身长约240米,堰高约2米。也是采用竹笼装卵石砌筑而成的。其功能有二:一是泄洪,在洪汛期间使内江过多的水量从堰顶溢流至外江,以避免被宝瓶口堵住而来不及通过的洪水冲垮分水设施。二是排沙,由于宝瓶口通道狭窄,在洪汛期间当大量的洪水分流入内江时,内江出现壅水滞流现象,在洪水的不断冲击下,壅滞在内江的洪水就会形成弯道环流作用,使混杂在洪水中的泥沙随同洪水越过飞沙堰顶排入外江。因此,飞沙堰在发挥泄洪作用的同时,也具有排除泥沙的功能,所谓“正面取水,侧面排沙”指的就是这一情况。有了飞沙堰,使宝瓶口引水渠道不致被泥沙淤塞。
宝瓶口位于飞沙堰的下方,这里原是玉垒山尾部的虎头岩所在处,在一无炸药、二无先进施工机具的条件下,凭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在李冰率领下,硬是使用火烧水浇的原始方法(即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将虎头岩凿开(可能利用岩石的天然缝隙),凿成一条进水口宽约20米、出水口宽约30米和长约40米的人工渠道,使内江水流从中通过,由于宝瓶口外的上下两端水面较宽,而宝瓶口内的渠道狭窄,形似瓶颈口,故称宝瓶口。宝瓶口是从内江引水进入成都平原的咽喉,起到吞纳江水、控制洪流的重要作用。在宝瓶口北岸岩壁上,凿刻着许多条横线称为水则,用以表示水位的高低。虎头岩被凿断后分离开来的孤立小山头,称为离碓(亦作离堆,意即脱离本体后的孤立岩崖,仅四川省境内就有许多处被称为离堆的孤立岩崖,由此可知“离堆”一词,并非专指都江堰渠首南端由李冰开凿而形成的那座小山头)。其面积约4000平方米,高出江面不足20米,屹立在内、外江之间,正当来水顶冲,对从上游奔腾而泻的汹涌水势,起着顶托作用。(www.xing528.com)
内江水流经宝瓶口流向平原后,又分流为郫、检二江,《华阳国志·蜀志》所说:“穿郫江、检江”即指此。郫江即今之柏条河,长48千米,宽30米,深约2.5米。柏条河在平原上流经一段路程后,又向东分流出一水,即今之蒲阳河,流向金堂县境,使岷江与沱江相沟通。从柏条河分流出蒲阳河的工程,并非李冰建筑都江堰时所为,而是在后来西汉景帝时,由当时的蜀郡太守文翁所为。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文翁曾“穿湔江口,灌溉繁田一千七百顷。”湔江,即今之沱江。所谓“穿湔江口”,当指开挖今沱江上源之一的清白江上游一段河道,即蒲阳河。而柏条河则继续向东南流至成都之北,称为府河。府河自成都城北绕至城东,再绕至城南今九眼桥附近。检江即今之走马河,长83千米,宽35米,深约2.8米[56]。走马河在平原上流经一段路程后,向西分流出一水,即今之江安河,流向西南。走马河则继续向南流至成都城西南,称为南河,亦称锦江。南河又自城西南折向城南,与府河会合,会合后仍称为府河,向南偏西流至彭山县境内注入岷江。如上所述,回绕成都城北、城东的府河,与回绕城西、城南的南河,正好将整个成都团团围绕起来,这就是《史记·河渠书》所说的“穿二江成都之中”以及《华阳国志·蜀志》所说的“(李)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这里的“郡下”,指的就是成都(见图4-6)。
据此可知,郫江(府河)和检江(南河)除了可用以灌溉外,还可用以“行舟船”,因而这两条人工水道都属于运河。
都江堰工程建成后,成都平原的水土资源得到了开发和利用,稻作农业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当时秦国的主要产粮区,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因此《史记·河渠书》说:“此渠道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就是说,在交通和农业方面将获利无穷。《华阳国志·蜀志》则说得更为全面:“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又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都江堰的建成,还为后世成都平原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无限美好的前景,对川西乃至我国西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直到二千多年后的今天,都江堰工程仍然经久不衰地在运转,并发挥着多方面的水利效益。
图4-6 郫、检二江通成都示意图[5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