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鸿沟运河系统与中国运河三千年相关

鸿沟运河系统与中国运河三千年相关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鸿沟运河通常含有狭、广两义。狭义的鸿沟运河是指鸿沟运河的干流,即汉代及后来所称的浪荡渠。这就是对鸿沟运河系统的高度概括。由于鸿沟运河系统牵涉到汳、睢、涣、涡、沙、颍诸水和济、汝、淮、泗等许多条河流,联系面广;加上鸿沟运河系统的名称在各种文献记载中又不统一,往往是同一条河道,不同时代的文献记载,有着不同的名称。根据上述脉络,现将鸿沟运河系统的各条分支,缕述如下。

鸿沟运河系统与中国运河三千年相关

鸿沟运河开凿之初没有正式名称,大约因其沟幅比较宽阔,故俗称为大沟。后来才有鸿沟之名,鸿与大是同义,仍是大沟之意,不过含意比大沟深刻而成专名。鸿沟之名最早见于《战国策·魏策·苏秦为赵合纵》:“苏子为赵合纵说魏王曰:大王之地,南有鸿沟。”苏秦帮助赵国合纵,游说魏、韩、齐、楚、赵等国合力抗秦之事,发生在魏昭王年间[24],证明战国时已有鸿沟之名。鸿沟的别称很多。就出处而言,《禹贡》称为灉水;《竹书纪年》称为大沟;《史记》称为鸿沟;《汉书·地理志》称为浪荡渠;《水经注》称为浪荡渠、渠水、官渡水、沙水、阴沟水。就时代而言,战国时代称为大沟、鸿沟;西汉时代称为鸿沟、浪荡渠;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称鸿沟上半段连同汳水、获水为汴渠;称鸿沟下半段为沙水、蔡水。如此多的名称,不禁令人眼花缭乱。如加以梳理,则不难看出:其中鸿沟、浪荡渠是总称,其他如大沟、官渡水、阴沟水、汴水、汴渠、沙水、蔡水等均为局部沟段的名称。

鸿沟运河通常含有狭、广两义。狭义的鸿沟运河是指鸿沟运河的干流,即汉代及后来所称的浪荡渠。它起自荥阳以北的黄河古济水口,向东流经中牟县境至今开封市,再折向东南,流经通许县、太康县、淮阳县至沈丘县境内注入颍水。广义的鸿沟运河,则是指包括许多条分支的鸿沟运河系统。《史记·河渠书》说:“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这就是对鸿沟运河系统的高度概括。该如何理解这话所包含的全部内容呢?由于鸿沟运河系统牵涉到汳、睢、涣、涡、沙、颍诸水和济、汝、淮、泗等许多条河流,联系面广;加上鸿沟运河系统的名称在各种文献记载中又不统一,往往是同一条河道,不同时代的文献记载,有着不同的名称。例如:鸿沟、浪荡渠、浚仪渠、汴水、汴渠、漕渠、阴沟水、官渡水,石门水等名称,都是不同文献对荥阳至开封之间同一条鸿沟或其中某一渠段的各种称呼。真够错综复杂的了!诚如清代学者胡渭所说:“自荥阳引河,后迭加疏导,枝津交络,名称互见,使人目眩心摇。”[25]好在有许多前辈学者,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犹如将乱成一团的丝缕,清理出条条头绪,使我们在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得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在介绍鸿沟运河系统各分支水道之前,先在这里引用一段清代学者胡渭的有关论述:

水经注》云:渠水自河与济乱流,东经荥泽北,东南分济,历中牟县之圃田泽,与阳武分水,又东为官渡水,又东至浚仪县,左则故渠出焉。秦始皇二十二年,王贲断故渠,引水东南出,以灌大梁,谓之梁沟。世遂目故渠曰阴沟,而以梁沟为浪荡渠。阴沟东南至大梁城,合浪荡渠,其东导者为阪水,至蒙县为获水,又东至彭城县(注:今江苏徐州)入泗。浪荡渠自大梁城南,南流为鸿沟,项羽与汉约中分天下,指是以为东西之别。鸿沟又兼沙水之目,沙水东南流,至新阳县为百尺沟,注于颍水。此即班固所谓浪荡渠首受济,东南至陈入颍者也。其一水自百尺沟分出,东南流至义成县(注:今安徽省怀远县)西,而南注淮,谓之沙汭。沙水所出又有睢水、涡水。睢水自陈留县首受,东南流,至下相县(注:今江苏省宿迁市)入泗。涡水自扶沟县首受,东南流,至义成县南,而东注淮。以上诸渠,同源于出河之济(注:即石门水)。故言鸿沟者,则指此为鸿沟;言浪荡渠者,指此为浪荡渠;言汴水者,指此为汴水;言浚仪渠者,指此为浚仪渠;皆以下流之目,追被上源也。[26]

从以上所引论述得知:《水经注》所谓渠水,就是《汉书·地理志》所称的浪荡渠,而浪荡渠就是鸿沟干流部分,即自荥阳至浚仪(今河南开封),再至今河南沈丘县境内注入颍水的鸿沟。其中在荥阳以北与济水一起从黄河分出的一段称为石门水。东流至阳武至浚仪间一段称为官渡水。进入浚仪县境内的一段称为浚仪渠。在浚仪城西南由秦将王贲攻魏时开挖的一段则称为梁沟。后来,梁沟取代原来环绕浚仪城北至城东的一段故渠而成为浪荡渠中正式的一段,被替代的一段故渠则称为阴沟。浪荡渠自浚仪转向东南与沙水合流,故又兼称沙水,沙水至百尺沟又转为独自东流,至沙汭入淮。这一段浪荡渠自北至南陆续向东南分流出若干条分支。最北的为汳水,汳水下游称为获水,汳水、获水连同荥阳至浚仪间一段浪荡渠,统称为汴水。汳水以南为睢水,睢水以南为涣水,涣水以南为涡水。汴水、睢水分别在彭城和下相注入泗水。涣水、涡水分别在夏丘(今安徽省五河县)和义成(今安徽省怀远县)注入淮河。根据上述脉络,现将鸿沟运河系统的各条分支,缕述如下。

(1)汳水。这是鸿沟运河系统的第一条分支。据《水经·汳水》云:“汳水出阴沟于浚仪县北,东至梁郡蒙县,为获水,余波入睢阳城中。”《水经注·渠水》引《续述征记》云:“汳、沙到浚仪而分也。汳东注,沙南流。”但《汉书·地理志》浚仪县下没有关于汳水的记载,只在荥阳县下记有卞水。又据许慎说文解字》云:“汳水出浚仪阴沟,东入泗,亦作汴。”卞水即汴水,而汴与汳同音,故知后世通称之汴水,实际上就是汳水。关于汳水的行经路线,《水经注·汳水》有较为详细的记述:

汳水东迳仓垣城南,即浚仪县(注: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之仓垣亭(注:在今开封市北)也。城临汳水……汳水又东迳陈留县之县亭北,又迳小黄县故城(注:在今开封市东)南……汳水又东,迳雍丘县故城(注:在今河南省杞县境内)北,迳阳乐城南……汳水又东,有故渠出焉,南通睢水……今无水。汳水又东,枝津出焉,俗名之为落架口……汳水又迳外黄县(注:故城在今杞县东北)南……汳水又南迳利望亭南,《陈留风俗传》:“利望亭,故成安也”(注:成安故城在今杞县南)……汳水又东,龙门故渎出焉。渎旧通睢水。汳水又东,迳济阳考城县故城(注: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东北)南,为菑获渠……汳水又东,经宁陵县(注:在今河南省宁陵县东南)之沙阳亭北,故沙随国矣……汳水又东,迳葛城(注:在今宁陵县东北)北,故葛伯之国也……汳水又东,迳梁国睢阳县故城(注: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南)北……汳水又东,迳蒙县故城(注:在今商丘市东北)北,俗谓之小蒙城也。《西征记》:“城在汳水南十五六里”。汳水自县南出,今无复有水,唯睢阳城南侧,有小水南流,入于睢。

从上引记载可知,汳水自今开封市北分鸿沟之水后,向东流经今河南杞县北、民权县、宁陵县至商丘市北,转而南流至睢阳城(故城在今商丘市南)。沿途汳水先后有落架口和龙门故渎两枝津通向睢水。汳水在民权县以东至商丘市北一段称为菑获渠,在商丘市以东则另名为获水。《汉书·地理志》梁国抒秋县下云:“获水首受菑获渠,东北至彭城入泗。”彭城即今江苏徐州市。可见,获水是另一条河流,它起自商丘市西北的菑获渠,向东流经今河南省虞城县、安徽省杨山县、萧县北至徐州市北注入泗水。

关于菑获渠,首见于《汉书·地理志》记载,因渠位于菑县(故城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东北)境内而得名。从其称“渠”来看,当为人工开凿的河道无疑。只是不详其开凿于何时,但联系到西汉漕运的实际情况,很有可能开凿于武帝及其以后的西汉时代。因西汉自武帝以后,“岁漕关东谷四百万斛以给京师。”[27]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每年通过汴水和黄河漕运至关中的,当时的汴水运道是由鸿沟上段(荥阳至开封间)、汳水和获水三条河道连接而成的,它直接沟通盛产粮食的江淮地区与储存漕粮的敖仓。敖仓位于今河南荥阳东北的敖山上,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荥泽县条下云:“敖仓在县西十五里,北临汴水。”敖仓是秦汉两朝最重要的粮仓,从关东各地运来的漕粮都集中于此,再西运关中或北输边塞。因此汴水运道在西汉时代是一条漕运要道。但这条汴水运道中的汳水和获水,原本是两条河流,彼此并不相接,为了开辟这条至关重要的汴水运道,于是在汳水与获水之间开凿菑获渠,将汳、获两水连接起来。从此,汳水和获水成为上下游关系,菑获渠便成为获水的上源,也就是《汉书·地理志》所说“获水首受菑获渠”的缘由。而汳水,其来自鸿沟的水流,大部分流入菑获渠成为获水的水源,小部分则循着原来的旧道流向睢阳城,这就是《水经》所说“(汳水)又东至梁郡蒙县,为获水,余波南入睢阳城中”的状况。

有人认为,汳水和获水即东汉王景整治的汴渠,因而是人工运河。笔者认为,这种看法缺乏依据。且不说东汉王景整治后的汴渠是否为人工运河,单说王景整治汴渠前的汳水和获水,乃是地地道道的自然河流,而且早在鸿沟开凿之前就已存在。据《水经注·获水》记载:“获水首受菑获渠,亦兼丹水之称也。《竹书纪年》曰:宋杀其大夫皇瑗于丹水之上。又曰:宋大水,丹水壅不流。盖汳水之变名也。”《左传·哀公十八年》也记载着此事,这些记载足证作为汳水和获水变名的丹水是一条自然河流,从而也证明了汳水和获水都是自然河流。

(2)睢水。鸿沟运河系统的第二条分支。《汉书·地理志》浚仪县下记载:“睢水首受浪荡水,东至取虑入泗。”取虑县治所在今江苏省睢宁县西南。就是说睢水的起点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以南的鸿沟,终点在今江苏省睢宁县以东的泗水。

《水经·睢水》的记载是:“睢水出梁郡鄢县。”鄢县亦作傿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南、柘城县北,东汉属梁国所辖,故谓梁郡鄢县。

《水经》所说的睢水起点与《汉书·地理志》明显不同。郦注则同意《汉志》的说法,而不同意《水经》的说法。郦注云:“睢水出陈留县西浪荡渠,东北流,《(水)经》言出鄢,非矣。”

《水经》为什么说是睢水起自鄢县呢?对此问题,史念海先生曾作了如下推测:“那时鄢县僻在睢阳西南,不在睢水流经的地方。《水经》的作者若是伪误,何必指出不在睢水水道上的县名以作为其发源地?颇疑《水经》的作者记载的是睢水本来的水道,与鸿沟系统中的睢水水道有所不同。鸿沟系统诸水道的开凿,对于睢水只开凿了陈留至睢阳一段,其下就利用睢水本来的水道。因为下游是睢水的自然水道,故于施工的这一段,也就用睢水为名了。”[28]意思是说:睢水原是一条起自睢阳西南、流经睢阳后,再向东南流入泗水的自然河流,鸿沟系统诸水道开凿时,为了利用这条睢水河流,从当时的陈留至睢阳开凿了一段水道,与自然河流睢水相接,因其中、下游都是原有的睢水,就连同上游人工水道一起统称为睢水,成为鸿沟系统的分支之一。史先生的推测无疑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不过,《水经》作者所提出的睢水起点鄢县(包括其县境在内)并非不在睢水水道上,郦注说:“睢水又东,径宁陵县故城南,历鄢县北,二城南北相去五十里,故《经》有出鄢之文。”由此可见,睢水确是流经鄢县县境的。据此,笔者认为:《水经》之所以说睢水出鄢县,可能是东汉末年睢水上游段(东留至鄢县间)淤塞无水,自鄢县以下才有水流。而《水经》正是写作于其时,根据当时现状描述,故言睢水出鄢县。前述阴沟水也是类似状况。因此,后来曹操曾对睢水上游段(东留至睢阳)进行整治。《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遂至浚仪,治睢阳渠”的记载,就是东汉末睢水上游段淤塞的有力证明。

关于睢水的行经路线,《水经注·睢水》也有详细的记述:

睢水又东,迳雍丘县故城(注:在今河南省杞县)北……睢水又东,迳襄邑县故城(注:在今睢县西)北……睢水又东,迳宁陵县故城(注:在今宁陵县南)南,历鄢县(注:在今柘城县北、宁陵县南)北,二城南北相去五十里……睢水又东,经亳城(注:故城在商丘市西南)北……睢水又东,经睢阳县故城(注:在今商丘市南)南,睢水于城之阳……睢水又东,迳谷熟县故城(注:在今商丘市东南)北。睢水又东,蕲水出焉。睢水又东,迳栗县故城(注:在今夏邑县)北……睢水又东,经太丘县故城(注:在今永城市西北)北……睢水又东,迳芒县故城(注:在今永城市东北)北……睢水又东,迳相县故城(注:在今安徽省濉溪县西北)南……睢水又东南,经竹县故城(注:在今宿州市北)南……睢水又东,迳符离县故城(注:在今宿州市东北)北……睢水又东,迳临淮郡之取虑县故城(注:在今江苏省睢宁县西南)北……睢水又东,迳睢陵县故城(注:在今睢宁县)北……睢水又东南流,迳下相县故城(注:在今江苏省宿迁市西南)南,东南流入于泗,谓之睢口。

根据以上记载,睢水的走向可以大致勾勒如下:它起自今开封市以南的鸿沟,流经今河南省杞县北、睢县北、宁陵县南、柘城北、商丘市南、夏邑县北、永城市北和安徽省濉溪县南、宿州市北、符离集北以及江苏省睢宁县北,至宿迁市东南注入泗水。

睢水全长约一千三百六十里。[29]它在战国、秦、汉、三国时代是一条重要水道,沿途的睢县、睢阳、睢陵、睢宁等城邑都因它而得名。但自黄河南迁夺淮以后,濉溪县以上睢水故道已完全湮废,下游则分道乱流,由于出路被堵,皖北一带常因睢水而造成洪泛灾害。

(3)涣水。又称水。鸿沟运河系统的第三条分支。《水经注》没有设专条记载此水。从《水经注·渠水》的记载:“渠水又东南流,经开封县,睢、涣二水出焉。”可知它起始于开封县境内的鸿沟,并以鸿沟水为其上源。又从《水经注·淮水》的记载:“淮水又东,经夏丘县南,又东,涣水出焉”。可知它在今安徽省五河县附近注入淮河。《水经注·淮水》还以插叙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涣水全程的行经情况:

水首受浪荡渠于开封县(注: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西南)……东南流迳陈留(注:今开封市祥符区东南陈留镇)北……涣水又东南流,迳雍丘县故城(注:在今杞县)南,又东迳承匡城(注:故城在今睢县西),又东迳襄邑县故城(注:在今睢县西)南。《陈留风俗传》曰:县南有涣水……涣水又东南,迳己吾县故城(注:在今宁陵县西南)南,又东迳鄫城(注:在今睢县东南)北……涣水又东南,迳鄢城(注:在今柘城东北)北……又迳亳城(注:在今商丘市南)北……涣水东迳谷熟城(注:在今商丘市东南)南……涣水又东,迳沛郡之建平县故城(注:在今夏邑县西南)南。又东,迳酂县故城(注:在今永城县西北)南……涣水又东,经銍县故城(注:在今安徽省濉溪县西南的临涣集)南……又东,迳郸县故城(注:在今涡阳县东北)南……涣水又东南,经蕲县故城(注:在今宿州市南蕲县集)南……涣水又东,迳谷阳故城(注:在今固镇县西北)东北……涣水又东南迳白石戍南,又,迳虹城(注:在今五河县西)南,洨水注之……洨水又东南,与涣水乱流入于淮。

根据以上记载,涣水的行经路线大致为:起自开封县境内的鸿沟,向东南流经今河南省杞县南、睢县西南、宁陵西南、柘城北、商丘市南、夏邑县西南、永城市西北,进入今安徽省境内,经濉溪县西南、涡阳县北、宿州市南的蕲县集、固镇县东北、五河县东,与洨水合流后注入淮河。其全程流向大致与睢水并行,睢水在北,注入泗水,涣水在南,注入淮河。由于涣水在商丘市以上水源早断,原来的河道都变成农田,因此涣水故道已荡然无存。商丘以下涣水,今称为东沙河,至安徽省濉溪县南的临涣集,汇合包河后称为浍河,向东南流入淮河。

(4)涡水。鸿沟运河系统的第四条分支。《说文解字》和《水经注》称作濄水。今称涡河。《汉书·地理志》淮阳国扶沟县下记载:“涡水首受狼荡渠,东至向(向县故址在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北)入淮。过郡三(河南郡、淮阳郡、沛郡),行千里”。《水经注·阴沟水》记载:“阴沟始乱浪荡,终别于沙(沙水,即浪荡渠)而水出焉。”关于涡水的起点,两者的记载大致相同。《水经注·阴沟水》还记述其行经路线和枝津走向如下:

濄水受沙水于扶沟县(注:故城在今河南省扶沟县东北)……濄水又东南,迳阳夏县(注:即今太康县)西……濄水又东,迳大棘城(注:在今宁陵县南)南……濄水又东,迳安平县故城(注:在今郸城县东北)北……濄水又东,迳鹿邑域(注:在今鹿邑县西)北……濄水又东,迳武平县故城(注:在今鹿邑县西北)北……濄水又东,迳苦县(注:故城在今鹿邑县东北)西南……濄水又屈东,经相县故城(注:非沛郡之相县,而是《后汉书·郡国志》陈国条下所说的“苦”,春秋时曰相。故城在今鹿邑县北)南……濄水又东北屈,至赖乡西,谷水注之。谷水首受涣水于襄邑县(注:今睢县)东,东经承匡城(注:在今睢县西南的匡城集)东。濄水又东,经谯县故城(注:即今安徽省亳州市)北……濄水又东南,迳城父县故城(注:在今亳州市东南)北……沙水枝分注之。水上承沙水于思善县(注:在今亳州市东南),世谓之章水。东北流迳城父县故城西,侧城东北流,入于濄。濄水又东,迳下城父(注:在今涡阳县东南)北……濄水又东南,迳濄阳城(注:在今蒙城县东北)北……濄水又东南,迳龙亢县故城(注:在今怀远县西北龙亢集)南……濄水又东,注淮。《经》言至下邳淮陵入淮,误矣。

根据以上记载,涡水的行经路线为:起始于今河南扶沟县东北的鸿沟,向东南流经太康县东北、鹿邑县北、安徽省亳州市北。在鹿邑与亳州之间,有一条谷水来自西北面的睢县,流向东南斜穿涣水,注入涡水。涡水接纳谷水后水量增加,继续流至亳州市东南处,又有一条来自西南方,俗称章水的沙水分支注入涡水。涡水继续向东南流经涡阳县北、蒙城县北、龙亢集南,至怀远县东北的涡口注入淮河。关于入淮地点,《水经》说在下邳淮陵县(今安徽省明光市西北临淮关附近)。《水经注》则否定《水经》的说法,认为是在今安徽龙亢集以南入淮。再核之于《大清一统志》:“又东入凤阳府怀远县北,又东,入淮,谓之涡口。”可知《水经注》说的基本正确。

涡水是古代从中原通向江淮地区的重要水运航道之一,鹿邑县以东的中、下游水道更是宽深畅达,古代常用于通行漕船和战船。但自元代以后,由于当时朝廷对黄河的决口泛滥治理不力,甚至任其自流,黄河下游遂分成三股水流,改道由汴水、睢水、涡水和颍水奔冲入淮,而其主流则在涡水。黄河水携带着大量泥沙,致使涡水河道淤积,丧失原有的航运能力。新中国建立后,即对淮河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治理,作为淮河重要支流的涡水,也得到了相应的治理,在鹿邑县以下沿途建有多座梯级水利枢纽工程,下游河段还配置船闸设施,使涡河航运条件大大地改善,可通行百吨级驳船船队。

(5)鲁沟水。鸿沟运河系统的第五条分支。位于涣水与涡水之间。《汉书·地理志》陈留郡陈留县下记载云:“鲁沟水首受浪荡渠,东至阳夏入涡渠。”《水经注·渠水》也说“沙水(即浪荡渠)又东南,经牛首乡东南,鲁沟水出焉。亦谓之宋沟也。”牛首乡即牛首邑所在地。《左传·桓公十四年》:“宋人以诸侯伐郑,报宋之战也……伐东郊,取牛首。”杜预注:“牛首,郑邑。”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东南之陈留镇。可知鲁沟水的起点是在今开封市祥符区东南的鸿沟。《水经注·渠水》还记述其行经路线如下:(www.xing528.com)

经陈留县故城(在今陈留镇南)南……鲁沟水又东南,迳圉县故城(注:在今杞县南的圉镇)北……又东南,至阳夏县故城(注:在今太康县)西……鲁沟又南,入涡,今无水也。

鲁沟水起自陈留县境内的鸿沟,向东南流经杞县以南的圉镇,至太康县西南注入涡水。流程很短,基本上呈北南流向。确切地说,它是涡水接受鸿沟水的另一进水道,但是早在南北朝时期已经淤塞无水。

鲁沟水从其带有“沟”字的名称来看,似乎不同于均属自然河流的其他鸿沟分支,而是一条人工开挖的水道。因此,清代学者、《水经注》校勘专家全祖望,认为是吴国人开挖的。他说:

如鲁沟则吴人所增开,即《国语》所谓商鲁之间者,故一名宋沟。[30]

全祖望可能将鲁沟水与《国语》所说:“阙为深沟,通于商鲁之间”的菏水混为一谈了。说鲁沟水为吴人所开,未免牵强附会。因为吴国人虽然在公元前482年到过位于今河南省封丘县境内的黄池,与晋国举行会盟仪式,并为此开凿了“通于商鲁之间”的菏水,但吴国人没有到过鲁沟水所在地,即今开封以南的通许县、太康县一带。所以鲁沟水不可能为吴人所开。由于鲁沟水又称宋沟,或因其位于宋地,或因其为宋人所开挖。这样的可能性较大。

(6)沙水。又称蔡水、蔡河。《水经注》则称浪荡渠为沙水,是鸿沟运河系统的第六条分支。按照《水经注》的说法,沙水源自河汴,东流至浚仪(今河南省开封市)转向东南,与鸿沟干流(即浪荡渠)合流至陈县(今河南省淮阳县)后,再自鸿沟干流分出转向东流。这里所要叙述的就是从鸿沟干流分出转向东流后的沙水。《汉书·地理志》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水经》虽有这方面的记载,但它视这一段沙水为浪荡渠的正流。如说:

(浪荡)渠出荥阳北河,东南过中牟县之北,又东至浚仪县,又屈南至扶沟县北。其一者,东南过陈县北,又东南至汝南新阳县(注:今安徽省界首市北)北,又东南过山桑县(注:今安徽省蒙城县南)北,又东南过龙亢县(注: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北龙亢集),又东南过义成县(注:今安徽省怀远县东北),南入于淮。

《水经注》则不同于《水经》的说法,它是将自陈县转向东流后的沙水,视为自浚仪沙水与浪荡渠合流至陈县后的继续,即沙水的下游部分。《水经注·沙水》对这一段沙水的流向记载如下:

沙水又东南,迳东华城西……沙水又东,迳长平县故城(注:在今河南省西华县东北)北,又东南,迳陈城北,故陈国也……沙水又东而南屈,迳陈城东,谓之百尺沟。又南,分为二水,沙水出焉(按:流通本《水经注》作“新沟水出焉”。费解。故据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本改为“沙水出焉”)……沙水自百尺沟,东迳宁平县之故城(注:今河南省郸城县东北之宁平镇)南……沙水又东,积而为陂,谓之阳都陂……陂水东南流,谓之细水……沙水东南,迳城父县(注:今安徽省亳州市东南城父集)西南……一水东注,即濮水也,俗谓之艾水也。东迳城父县之故城南,东流注也……沙水迳(龙亢县)故城北(按:故城北可能是故城南之误,因《水经》此处作“龙亢县南”,涡水在沙水之北,尚经过龙亢县故城南,沙水更不可能经过龙亢县故城北),又东南,迳白鹿城(注:在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南)北,而东注也……沙水东流注于淮,谓之沙汭。

根据以上记载,沙水的行经路线可以概括如下:沙水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北分鸿沟水后,折而东流,经郸城县东北、安徽省亳州市南、蒙城县南、龙亢集南至怀远县西南处注入淮河,入淮口名曰沙汭。沙水的行经路线古今变化甚大,尤其是上游,故道已不存在。而下游水道尚存,只是位置已变迁,名称已不同。如《水经注》中所说的细水,今名茨河;沙水的下游段,今称为芡河。芡河的入淮处,也不在古代的沙汭,而已西移。沙汭则成为新开凿的茨淮新河的入淮口。

(7)颍水。颍水不是鸿沟运河系统的分支,而是鸿沟运河的终点。据《汉书·地理志》颍川郡阳城县下记载:“阳乾山,颍水所出,东至下蔡入淮。过郡三,行千五百里。”阳乾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又据《水经注·颍水》记载:“今颍水有三源奇发,右水出阳乾山之颍谷,中水导源少室通阜,左水出少室南溪。”可知颍水有三个源头,汇合后流向东南。颍水的行经路线,《水经·颍水》有简要记载如下:

颍水出颍川阳城县西北少室山,东南过其县(注:指阳城县,在今登封县东南之告成镇)南。又东南,过阳翟县(注:今河南省禹州市)北。又东南,过颍阳县(注:在今许昌市西南)西。又东南,过颍阴县(注:即今许昌市)西南。又东南,过临颍县(注:在今临颍县西北)南。又东南,过汝南强县(注:在今临颍县东)北,洧水从河南密县(注:在今河南省新密市东南)东流注之。又东,过西华县(注:在今西华县南)北。又南,过女阳县(注:女阳,即汝阳,在今商水县西北)北。又东南,过南顿县(注:在今项城县西北)北,水从西来流注之。又东南,至新阳县(注:在今安徽省界首市北)北,浪荡渠水从西北来注之。又东南,至慎县(注:在今安徽省颍上县西北),东南入于淮。

上引《水经》所说:“颍水至新阳县北,浪荡渠水从西北来注之。”显然是搞错了。因此《水经注·颍水》批驳道:“今县故城(注:指新阳县故城)在东,明颍水不出其北,盖《经》误耳。颍水自堰东南流,经项县故城北。”按浪荡渠注入颍水处谓之交口,不在新阳县境内,新阳县在东,而是在项县故城(今河南省沈丘县)北的颍水上。郦注的说法是对的。

颍水今称颍河,是淮河最大的支流。由于历史上受黄河南下经涡、颍夺淮入海的影响,从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颍水干流的河床逐渐淤浅,断面逐渐狭小,水流不畅,不仅有碍船舶航行,而且每逢汛期,洪水横流,给流域地区人民带来沉重灾难。另外,还使颍水的一些支流,因泥沙淤塞,或改道或消失,古今变化很大。如,水也称大水,原是汝水的一条派流,今则变迁成为颍河的重要河段,名沙河。沙河入颍处在周口市附近,因此颍河自周口市以下又称沙颍河。又如,洧水是颍水的一条大支流,今则已不存在洧水,其上游约当今之双洎河,而其下游的部分河段则已成为今之贾鲁河。

(8)汝水。淮河重要支流之一,位于颍水南面,并与颍水大致平行。它既不属于鸿沟运河系统,也与鸿沟之间没有直接关联,原无必要在此提及,但《史记·河渠书》在列举鸿沟与之相会合的诸河流时,汝水赫然在列。是太史公搞错了?不。原来,汝水与颍水虽是两条独立入淮的河流,但其间有两处地方有水道相通,因此汝水也与济、淮、泗等水一起,成为鸿沟有关联的河流之一。汝、颍之间两处相通的具体地理位置是:

其一,在汝水上游的定陵县与颍水附近的襄城县之间。据《水经注·汝水》记载:

汝水又东南,迳定陵县故城北……水右则滍水左入焉,左则百尺沟出矣,沟水夹岸层崇,亦谓之为百尺堤也。自定陵城北,通颍水于襄城县,颍盛则南播,汝泆(同溢)则北注。

定陵县,治所在今郾城区西、舞阳县北之北舞渡。襄城县,治所在今襄城县。又据《太平寰宇记》襄城县下云:“县有百尺堤,后汉明帝永平十年筑。每雨水下时,兖、豫之人,多被水害,以此堤免之。”可见定陵、襄城两县境内均有百尺沟存在,盖其南端在定陵县,北端在襄城县也。说是东汉明帝年间筑,无疑是指筑堤,而非指凿沟,因沟只能挖凿而不能建筑,这从一个侧面可以证实百尺沟是一条自然河汊,不是人工开凿的运河。此外,这条百尺沟既然可以起到“颍盛则南播,汝溢则北注”的调节水量的作用,肯定不是小河沟,而是一条具有一定宽度的河道汊流,汝、颍水流可从此沟往复径通,因而通行船舶也是不成问题的。

其二,在郾城县至商水县之间。据《水经注·汝水》记载:

汝水又东南,迳奇雒城西北,今南颍川郡治也。水出焉,世亦谓之大水。《尔雅》曰:河有雍,汝有。是或之声相近矣。

又,《颍水注》记载:

(女阳)县故城南,有汝水枝流,故县得厥称矣……颍水又东,大水注之。又东南,迳博阳县故城东,王莽更名乐嘉(县)……水于乐嘉县(注:即博阳县)入颍。

奇雒城在今郾城区。女阳县,即汝阳县,故城在今商水县西北。博阳县即乐嘉县,故城在今商水县东南。南顿县故城在今沈丘县西。从以上记载可知,大水即水,是汝水流至今郾城西北处分流出来的一条河汊,向东流至今商水县西北入于颍水。即今位于郾城区、商水县之间的沙河。大水是自然河流还是人工开凿的河道?《水经注》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但在《汝水注》中说:“然则者,汝别也,故其下夹水之邑,犹流汝阳之名。”又在《颍水注》中引《尔雅》及郭璞注云:“《尔雅》曰:颍别为沙。”郭璞注:“皆大水溢出,别为小水之名也。”意思是:水分自汝水,犹如沙河分自颍水一样,都是从较大河流中派生出来的较小河流,另取名称而已。所以位于下面水北岸的城邑称为汝阳。由此可知,水即大水,是从汝水分流出来的一条汊河,也是自然河流。

综上所述,整个运河系统,像一把巨型的扇子覆盖在中原大地上。从荥阳至大梁的水道为扇柄,从大梁至各分支终点的水道为扇肋。它以都城大梁为枢纽,向东、南、西三个方向辐射,通向宋、郑、陈、蔡、曹、卫六国国境和济水、汝水、淮水、泗水四条河流。其所沟通的地域范围极其广阔,相当于现今河南省东部、山东省西南部、安徽省北部和江苏省西北部的大片黄淮平原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