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运河三千年:鸿沟运河开凿、分期工程和浪荡渠

中国运河三千年:鸿沟运河开凿、分期工程和浪荡渠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水经注·渠水》记载来看,鸿沟运河的开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分期陆续完成的。因此,开凿自阳武县境内离开济水后的这一段鸿沟河道,是鸿沟运河第一期工程的内容之一。[19]鸿沟运河的第二期工程,是在第一期工程完成二十年之后开始的。二是开挖从大梁城东折向东南直至颍水的渠道,这是鸿沟运河工程中的主体工程。这一段鸿沟运河也就是后世所称的浪荡渠。

中国运河三千年:鸿沟运河开凿、分期工程和浪荡渠

魏国的疆土分为东西两部。西部包括河西地区(今陕西省渭河以北,洛水以东、黄河以西)和河东地区(今山西省西南部);东部包括河内地区(今河南省北部)和大梁地区(今河南省东部)。东、西两部之间仅有一狭长地带相连。都城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禹王城)位于河东地区。这样一个两头面积大、中间成带状而且被滔滔黄河所隔断的版图形状,无论在政治上或军事上都是极为不利的。特别是魏惠王即位伊始,与赵、韩之间的传统三国联盟破裂后,魏国四面受敌,处境更为不利。这给虎视眈眈、一直觊觎着魏国疆土的秦国以可乘之机。魏惠王四年(前366年),秦击败魏、韩联军于洛阳[15]魏惠王六年(前364年),秦又败魏于石门(今山西省运城西南),“斩首六万”[16],这一次秦魏之战,不仅魏军伤亡惨重,而且秦军深入魏境,其兵锋直逼魏都安邑。魏惠王深感都城离秦太近,受到直接威胁,于是从黄河以北的安邑迁都至黄河以南的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这就是《史记·魏世家》所说的:“安邑近秦,于是徙治大梁。”不过,《史记》记载的迁都大梁的年代不正确。关于迁都大梁的确切年代,历史记载不一致[17]。本书采用《水经注·渠水》引《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六年四月甲寅,徙都于大梁是也”的说法。

魏国自迁都于大梁后,也就有了梁国的别称,魏惠王也被称为梁惠王或梁惠成王。魏惠王迁都的目的,除了避开秦国的攻势直接威胁都城外,还隐藏着另外的动机,那就是考虑到大梁地处中原交通要冲,其周围分布着宋、卫、郑、鲁等弱小国家,将来伺机吃掉这些弱小国家,就可大大地扩展魏国疆土,增强魏国的国力,从而有利于与齐、楚、韩、赵等国角逐中原霸权。因为大梁位于济水与沙水的交汇口,济水是由黄河分派出来的,在古代号称四渎之一的东西向大河,因此大梁的东西方向水运交通十分方便。南北流向的沙水,虽然多泥沙而无舟棹之利,但它有着宽阔的河床,经过疏浚和改造,可成为一条具有灌溉、航行两利的运河。加上这一带土地肥沃,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而最为有利的是,大梁的东面和南面为一片大平原,平原上斜列着许多条河流,由于这里的地形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因此这些河流不是向东流入泗水,就是向东南流入淮河。而大梁所在的地理位置,对于这片大平原来说具有高屋建瓴之势。因此迁都于大梁,就可凭借这一地理优势,便于向这片广阔的平原地区拓展国土,以实现魏国称霸中原的雄心壮志。魏惠王迁都大梁以后,为了加强黄河以北的西部地区与黄河以南的东部地区水上交通的联系,便于运兵运粮和人员物资的往来,特别是为了改善大梁地区的水运交通条件,为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因此在迁都后的第四年即公元前360年,决定开凿我国历史上有名的鸿沟运河(见图4-3)。

图4-3 鸿沟运河水网系统示意图[18]

据《水经注·渠水》记载:“梁惠成王十年,入河水于甫田,又为大沟而引甫水者也。”所说的甫田,即指圃田泽,是当时位于中牟县境内的一个大沼泽湖泊。《水经注·渠水》对此泽有比较详细的描述:

泽在中牟县西,西限长城,东极官渡,北佩渠水,东西四十许里,南北二十许里。中有沙冈,上下二十四浦,泽流径通,渊潭相接,各有名焉。有大渐、小渐、大灰、小灰、义鲁、练秋、大白杨、小白杨、散嚇、禺中、羊圈、大鹄、小鹄、龙泽、蜜罗、大哀、小哀、大长、小长、大缩、小缩、伯丘、大盖、牛眼等浦,水盛则北注,渠溢则南播。

这个圃田泽从外界流入的河道很多,所谓“津流径通,渊潭相接”。它还是一个天然的水库,具有“水盛则北注,渠溢则南播”调节水量的作用。因此在开凿鸿沟运河时是必须加以充分利用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入河水于甫田,又为大沟而引甫水”的道理。

从《水经注·渠水》记载来看,鸿沟运河的开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分期陆续完成的。第一期工程开始于魏惠王十年(前360年),大致包括如下一些工程内容:

《水经注·渠水》云:“渠水自河与泲乱流,东迳荥泽北,东南分泲,历中牟县之圃田泽北,与阳武分水。”《水经注》所说的“泲”,即济水。荥泽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的古荥镇北。据此可知,鸿沟一开始是与济水合流在一起,自荥阳向东至阳武(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才与济水分开折向东南,流经圃田泽以北。因此,开凿自阳武县境内离开济水后的这一段鸿沟河道,是鸿沟运河第一期工程的内容之一。

应该注意的是,据《水经注·渠水》记载可知,鸿沟并非直接通往圃田泽的,而是“历中牟县圃田泽北”。那么,从黄河引入鸿沟的水又是怎样进入圃田泽的呢?答曰:是由贯穿渠、泽之间的多条南北向短小河道,使鸿沟与圃田相互连通的。《水经注·渠水》对此有明确的记载:有五池沟,“沟上承泽水,下流注渠”。类似的还有不家沟、清沟等。这些南北向短小河道都是自然河流,因位于圃田泽的沼泽地区,淤滞水浅自不待言,因此疏浚这些连接鸿沟与圃田泽的水道,使沟泽之间水流畅通无阻,应该是鸿沟运河第一期工程的内容之二。以上工程,都是为了达到“入河水于甫田”的目的。

上引《水经注》所谓“又为大沟而引圃水者也”,大沟即鸿沟,开凿大沟将圃田水引流至大梁,是鸿沟运河第一期工程的内容之三。大梁地势低平,周围多沼泽湖泊,较有名的如沙海、蒲关泽、逢忌泽等。一条水流畅通的运河,必然需要有着水量丰富的上源,以及水流下泄的出路。否则,这条运河就会出现缺水或泄水不畅等问题。鸿沟所引圃田水,流至大梁后的下泄归宿“大概就是以沙海、蒲关泽、逢忌泽等为尾闾。”[19]

鸿沟运河的第二期工程,是在第一期工程完成二十年之后开始的。据《水经注·渠水》引《竹书纪年》记载云:“梁惠成王三十一年三月,为大沟于北郛,以行圃田之水。”其中包括两项工程内容:

一是在大梁城北开凿大沟并绕至城东,引圃田水东流,与大梁城东的汳沙水(汳水与沙水的合流段)相接。其后,汳水东流,沙水则南下。

二是开挖从大梁城东折向东南直至颍水的渠道,这是鸿沟运河工程中的主体工程。这一段鸿沟运河也就是后世所称的浪荡渠。浪荡,是到处游荡之意,古人之所以称这一段鸿沟为浪荡渠,是形容它的水没有固定的水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一段鸿沟是由沙水改造而成的,沙水多沙,河道易以变迁,河床因而宽阔。由此可以推测,当初这一段鸿沟并非从平地上开凿出来的,而是利用了当地的自然河道和沟渠故道。具体而言,自大梁至陈县(今河南省淮阳县)一段鸿沟,是疏浚、改造原有的沙水河流而成;而陈县至颍水一段鸿沟,则可能利用历史上徐偃王开凿的陈蔡运河北端的一段故道,进行改造而成,即后来《水经注·渠水》中所说的百尺沟。

本书第二章、曾论述周穆王时徐国君主徐子诞(即历史传说中的徐偃王)开通陈蔡运河之事。当时徐子诞治国有方、国势强盛,作为宗主国国君的周穆王,十分器重他、信任他,任命他分管东方诸侯国,其管辖范围遍及淮河中、下游地区,成为一个地区首领。他为了便于乘船巡视督察各国的需要,在汝水和颍水之间开通了一条陈蔡运河。由于陈国的都邑(今河南省淮阳县)不在颍水岸边,而是位于呈南北走向的古沙水岸边,距离颍水尚有一段路程,因此当年徐偃王所完成的陈蔡运河工程中,还应该包括自颍水至陈国都邑之间的一段河道。好在这一段河道并不需要平地开挖,而是有现成的自然水道可以利用。据《水经注》卷二十二《渠水》记载,古沙水自北向南流至陈县(即古陈国都邑,今淮阳县)以北时,折向东南流,并派分出一条汊流,向南流入颍水,称为百尺沟。如果在西周穆王时代已经存在这条汊流的话,推测当年徐偃王必然会利用它改造成为陈蔡运河最北端的一段。则《水经注》所说的百尺沟,当是由西周时徐偃王所开陈蔡运河北端的一段运河演变而来。(www.xing528.com)

如上所述,可知《水经注》作者郦道元所处北魏时代的百尺沟,其前身应为战国时代所开鸿沟运河的最南端一段,而战国时代鸿沟运河最南端一段,其前身则为西周时代所开陈蔡运河最北端的一段。因此,清代学者、《水经注》校勘专家全祖望认为,鸿沟运河的最早开通者应为西周时代的徐偃王(即徐国君主徐子诞)。他说:“鸿沟不知是谁所为?阎潜丘(笔者按:即阎若璩,《四书释地》一书的作者)曰:苏秦魏王云‘大王之地,南有鸿沟’。则战国以前就有之……予取《水经注》反复求之,乃知鸿沟之迹,实始于徐偃王(笔者按:徐偃王开陈蔡运河之事,详见本书第二章)。郦道元引《徐州地理志》云:‘偃王通沟陈蔡之间’。以实地水道按之,正是沙水之地界也。”[20]

由于鸿沟不是一条单一的运河,而是连接着许多条水源不足、流量很小的自然河道所形成的一个水网体系,因此作为干流的鸿沟,必须具有多处水源,才能使其本身保持着充裕的水量,以满足诸多与之相连河道的供水需要。上述从荥阳以北通过济水至圃田泽,再由圃田泽至鸿沟的这一供水渠道,仅是鸿沟诸多水源中的一处。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多处水源。据《水经注·渠水》记载:

又有一渎,自酸枣受河,导自濮渎,历酸枣,迳阳武县南出,世谓之十字沟,而属于渠。或谓是渎为梁惠之年所开,而不能详也。

酸枣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延津县西南,当时黄河的走向与现在不同,自今荥阳市东北经原阳县向东北流去,其地理位置在今黄河的北面,因此酸枣县、原阳县均位于黄河之南。这条十字沟起始于当时酸枣县境内的黄河,自北向南经阳武县(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境,通至鸿沟。这是鸿沟的另一处水源,因这一水源在大梁西北不远,很可能为魏惠王开凿大沟时所开辟,并是鸿沟早期的主要水源。

此外,鸿沟还有一处重要水源,即阴沟水。据《水经注·阴沟水》记载:

阴沟首受大河于卷县,故渎东南迳卷县故城南……故渎东分为二,世谓之阴沟水……俱东绝济隧,右渎东南迳阳武城北,东南绝长城,迳安亭北,又东北会左渎……又东南迳封丘县,绝济渎,东南至大梁,合浪荡渠……阴沟始乱浪荡,终别于沙(水),而濄水出焉。濄水受沙水于扶沟县。

卷县在今河南原阳县西旧原武西北。从以上的记载看来,阴沟水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北处从黄河分流出来后,向南流至卷县故城南,再拐向东流,横穿济隧、十字沟,再向南拐,穿越北济、南济后至大梁城西北,与自西而来的鸿沟相会,从而成为鸿沟的又一个水源。记载中称它为故渎,说明在南北朝时期阴沟已经湮废。但当年的阴沟似乎并非只是作为鸿沟的水源而存在,它在大梁西北与鸿沟会合后,其水流与沙水、鸿沟水合流在一起,向东南流至扶沟县(今河南省扶沟县东北),此时阴沟水才告别沙水和鸿沟水,而以濄水(即涡水)之名独自折向东南流,注入淮河。由此可知,阴沟水实为涡水的上游,也可以说是涡水的上源。因此,郦注说:“阴沟始乱浪荡,终别于沙(水),而濄水出焉。濄水受沙水于扶沟县。”

如上所述,鸿沟因有多个来自黄河的水源,所以水量十分充裕,水流长年不断,得以满足整个鸿沟水系的供水需要。

但是,以上所说的鸿沟从黄河引水有荥阳北、十字沟、阴沟等多处渠道,只是早期的状况。后来,十字沟、阴沟在济水以北一段相继被黄河泥沙所淤,水源也就断绝。《汉书·地理志》荥阳县下云:“有浪荡渠,首受泲,东南至陈入颍。”只提济水而不及其他水源,说明到了汉代,被称作浪荡渠的鸿沟,其主要水源只剩下来自荥阳以北从黄河分出的济水一处了。

关于阴沟水,有必要在此作进一步的阐述。《水经》关于阴沟水的记载:

阴沟水出河南阳武县浪荡渠,东南至沛为濄水。[21]

根据这一记载,阴沟水不仅不是鸿沟的水源之一,浪荡渠(即鸿沟)反倒成为阴沟的水源。这与上引郦注的说法正好相反。这种文献记载的矛盾,乍一看来,使后世学者无所适从。幸好郦道元已注意到这一矛盾,他针对着这种状况进行了解释:“梁沟既开,浪荡渠故渎实兼阴沟、浚仪之称,故云出阳武矣。东南经大梁城北,左屈(按:应为右屈)与梁沟合,俱东南流,同受鸿沟、沙水之目……故《经》云:阴沟出浪荡渠也”[22]。郦注又说:“阴沟即浪荡渠也……自王贲灌大梁,水出县南,而不迳其北,夏水洪泛,则是渎津通,故(浪荡)渠即阴沟也”[23]

所谓梁沟和王贲灌大梁,实际上是同一件事,指的是: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国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秦将王贲围困魏都大梁,久攻不下,遂在大梁城西挖掘一条深沟,经城南至城东,引黄河与鸿沟水灌注大梁城,城坏魏亡。这条从大梁城西绕经城南再绕至城东而呈半环状的深沟,史称梁沟。由于梁沟的前后两端都与鸿沟连通,从此来自圃田泽和阴沟等水源的鸿沟水,就循着梁沟流向前方,而不再循旧道流经大梁城北并绕至城东了。后世人们遂将梁沟视作鸿沟中的一段河道,而将原来从大梁城北绕至城东的鸿沟故渎(也呈半环状)改称为阴沟。其时,阴沟在大梁城北而梁沟在大梁城南,两者相合形成一个椭圆状的水圈,大梁城正居于水圈之中。自从梁沟开通后,鸿沟水在平常时虽然不从城北的阴沟通过,但在“夏水洪泛”时,由于相互津通,阴沟仍然担当着分洪泄水的任务,所以《水经注》说:“阴沟即浪荡渠也”。

上述《水经注》的解释,就是说明了大梁城周围水道分布的这种特殊状况。据此可知,《水经》所说的“阴沟出阳武浪荡渠,东南至沛为濄水”,显然是指阴沟水在阳武与浪荡渠会合后的中下游河段。因为在与浪荡渠会合前的上游河段,早已湮废不存在,就不再提及。正由于《水经》所言是以阳武县境内阴沟与浪荡渠会合处为阴沟水起点,即当时实际存在的阴沟中下游河段而言的,所以“阴沟出阳武浪荡渠”的说法并没有错。《水经注》关于阴沟的描述则不同于《水经》,它着眼于阴沟的整个流程,从起点到终点;也着眼于阴沟的变迁过程,从历史到现状。虽然为《水经》作注时,阴沟的上游河段早已湮废不存在,但循着“故渎”的脉络,娓娓追叙着阴沟的历史变迁状况:“阴沟首受大河于卷县,故渎东南迳卷县故城南,又东迳蒙城北。故渎东分为二,世谓之阴沟水。”所以《水经注》的说法更是没有错。由此可知,《水经》与《水经注》对阴沟水起源的说法之所以不一致,主要是着眼点不同而已,并不存在矛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